《爱莲说》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就对教学设计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设计理念:依据新课标要求及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学设计应力求做到:1、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课改理念。2、抓住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突出课文朗读及文言知识的掌握。让在学生读准字音、句读,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读出轻重缓急,通过语气的变化来把握作者的情感。3、重视课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全文共119字。作者以具有高尚品格的“莲”自比,委婉的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还有借鉴意义。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文学习,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文言文学习基础,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从这点出发,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以及课件素材;
2、制作课件;
3、布置预习题,让学生标出生字词、注音、通读课文,并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及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解题(出示课件)
周敦颐(1017-1073),宋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
三、疏通文句(课件出示问题)
1、读一读:
①诵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蔓
(
)
亭亭(
)
净植(
)
亵玩(
)
焉
(
)
②学生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③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翻译下列词语。
蕃(
)
濯(
)
谓(
)
隐逸(
)
君子(
)
噫(
)
鲜(
)
宜乎(
)
者也(
)
四、整体感知
(一)、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1、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二)、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课件展示:
1、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五、合作探究
(一)、课件出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
2、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3、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
(二)、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1、“莲”。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
2、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3、(1)、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2)、隐逸者;不完全赞赏;愿不愿意隐
( http: / / www.21cnjy.com )逸可开展辩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富贵者。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教师小结(课件展示):这一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总结归纳
出示课件:
1、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问题:
1.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2.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
3.课文的中心句是: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
4.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___”
5.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是:
6.课文用
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八、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问题:
1、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他物件。
2、背诵并默写全文。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爱莲说
》
周敦颐
陶渊明
独爱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世人
甚爱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独爱莲
君子
赞美
托物(莲)—————————言志(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教学反思】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基本上实现了我的教学设计意图。学生基本掌握了本文的文言知识、莲的寓意、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最令我感到满意的是整体感知和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和我配合得好,我所提的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回答,而且回答得准,这反映了学生课前预习充分,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
不足之处是:朗读次数少;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
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文体要设计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教学环节,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要设计不同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附件3
申报序号____________
陕西省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教学设计稿件封面
作
者姓
名
电
话
所属市县
区
宝鸡市陇县
手
机
工
作单
位
陕西省陇县温水中学
单位类型
初中
邮政编号
721200
稿件标题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学科类别
中学语文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
年
级
八年级
第几册
上
册
备注
1、申报序号由陕西省教育学会统一填写。其它栏目均由作者个人填写,与复件匹配1式3份。2、单位类型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师范、考研机构等。3、学科类别指各门具体学科,如中学语文、小学数学、幼儿语言等课程。4、此表格可以在省教育学会网站下载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