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7 19: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西域都护的设置一二三丝路由来——汉通西域——了解西域阳 关玉门关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张骞一共几次出使西域?
(3)在西域和汉朝的交往中,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有哪些表现?一、张骞通西域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汉武帝张骞丝路由来——汉通西域——了解西域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东晋 法显《佛国记》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荒凉毫无生气广阔危险、神秘路途险阻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 亚欧 洲你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前138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119年)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成果之一: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成果之三: 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张骞通西域之路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贯穿东西的交通要线。想一想:
张骞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二、丝绸之路
长安商队:你正带领着一支驼队去西域,准备带点什么货品呢?西域商队:你正从西域回来,沿途你会带些什么回长安?丝绸苜蓿锄头良种马葡萄舞蹈漆器石榴小麦水稻 找一找:汉与西域交流频繁后,下面哪些事物是由中原传到西域,哪些是由西域传到中原?核桃
经济上:中国香料、琉璃、胡椒…… 西方丝绸、瓷器、茶叶……
中国西方 文化上: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孟加拉湾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绕过马来半岛 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公元前60年,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 为西汉对西域的管理开发奠定基础三、西域都护的设置班超出使西域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克服重重困难,是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虽到达安息后受阻,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战战和战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思考: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取决于什么呢? 取决于国力的强盛与否。新闻速读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强调,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一带一路”1、王之涣《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境内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3、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政府为加 强这一地区的管辖而设立
A 西域都护 B 新疆都护
C 宣政院 D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ABB1、图片一中的人物出使到的地方称为什么地方? 他最初出使的目的是什么?2、图片二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它的起点是哪里?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3、图片一中人物的出使活动与图片二展示的通道开通有什么相同作用?图片一 张骞图片二 西域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丝绸之路 长安 丝绸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