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英国原本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在加入欧盟47年后却选择离开。这一看似突然的决定,其实背后蕴含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01 欧洲的联合
问题1、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表现
问题2、联合过程、影响
02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问题1、美国发展的原因
问题2、日本发展的原因、表现
0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问题1、过程
问题2、影响
观察图片,你认为二战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
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面对二战后的满目疮痍,你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立刻进行战后重建,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1945年的德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
战后初期,有人望墟兴叹,清除城市垃圾至少20年的时间,要想复兴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城市废墟,而且不到10年的时间就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
一、欧洲的联合
1.原因:
依据材料概括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三、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余年时间里,整个西欧高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派繁荣景象°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不断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五: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英国实行国有化政策,联邦德国整顿货币体系以及法国的国有化政策
①原有的工业基础
②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大量援助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表现:
一、欧洲的联合
50S初:
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水平
50-70S:
经济持续繁荣
(欧共体)
90S:继续繁荣
(欧盟)
60、70年代的英国伦敦
60、70年代的法国巴黎
西欧的GDP增长率(1870-1998)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VS
西欧各国面积小,市场狭小;主权国家多,易形成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阻碍经济发展。
内部障碍
冷战对欧洲的威胁
外部障碍
目的:联合自强,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根本原因: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联合
一、欧洲的联合
联合的原因:
50年代初
1958年
1967年
1993年
2013年
法德意荷比卢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共体
货币欧元
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材料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特点: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欧盟
欧盟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盟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围成一个圆圈,表示欧盟成立时的12个成员国。制作盟旗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
一、欧洲的联合
发展:
性质:
“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
一、欧洲的联合
一、欧洲的联合
欧盟总部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欧盟旗帜
欧洲央行
统一的欧洲护照
统
一
欧
洲
驾
照
统一
货币
欧元
一、欧洲的联合
影响:
欧盟的成立对其成员国、世界格局、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
材料: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
材料:联盟确立下列目标:通过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
——《欧洲联盟条约》
对欧洲: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对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对欧洲: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启示
一、欧洲的联合
结合以下内容,分析战后欧洲发展的趋势。你有何启示?
图一:一战前的欧洲
图二:二战中德国进攻法国
图三:法国德国等成立欧共体
图四:庆祝欧盟成立
趋势
欧洲由分裂走向联合,由对抗走向合作。
启示
合作共赢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
发展速度放缓
调整复苏
新经济时代
90年代后,出现以
全球化和信息化为
特征的“新经济”
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①70年代初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经济滞胀;
②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后开始调整,缓慢恢复
一、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阅读教材,并结合知识拓展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②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
③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根本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突破领域
重要成就
历史影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发展的原因
一、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美国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雅虎、AMD等大公司,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
1、从过程看,呈现周期性、反复性
2、从实力地位看,始终保持全球经济主导地位
3、从发展动力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含量高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美国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雅虎、AMD等大公司,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
(一)美国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时代
一、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从过程看,呈现周期性、反复性
从实力地位看,始终保持全球经济主导地位
从发展动力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含量高
战后的美国
现在的日本
一、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战后流浪儿童
一片废墟的广岛
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②冷战后,美国出于本国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
外因
内因
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奥运会
解除日本武装
天皇成为象征
一、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一、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归纳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启示
启示:1.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2.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坚持改革开放
3.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二战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70年代后变成美日欧三足鼎立→
含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梯子”和“安全网”分别指什么?目的?
“梯子”指社会的贫富贵贱分化“安全网”指社会保障制度
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概况
原因:工人阶级的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概况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概况
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
美国1985年《社会保障法》50周年纪念邮票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946年,伦敦一母亲领取家庭补贴
根据材料,谈谈如何看待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撒切尔夫人
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积极: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它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但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消极: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评价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
美国
日本
新的发展途径
出现“新经济”
新的增长模式
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新的经济格局
政府干预经济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走向联合
新的经济体制
新的社会政策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