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7 20:0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想一想:如果某天收获食物过多吃不完或
太少吃不饱怎么办?原始农耕的发明1、经过长期观察与探索,初步掌握一些
植物的栽种方法2、把吃剩的动物看管好,待食物不够时再宰杀,形成最早的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征1 :数量多 分布广
特征2:主要分布黄河、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河姆渡居民种水稻1、地点:2、距今时间:浙江余姚7000年前3、种植作物:水稻(世界上最早)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新石器时代)饲养动物:猪、狗、水牛
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纱、织布
骨耜社会生活组织:氏族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1、地点:2、距今时间:半坡居民栽培粟陕西西安6000年前3、种植作物:粟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耒耜饲养动物:
猪、狗、羊、鸡半坡人面网纹盆半坡居民会做彩陶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纱、织布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和骨锥 他们用纺轮把麻纤维捻成线,织成麻布,然后再用骨锥等工具把兽皮和麻布缝合起来 这说明半坡居民已穿上了麻布衣服房屋式样各不同河姆渡房屋:干栏式建筑树屋半坡人房屋:半地穴式建筑思考: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建造这种房屋为什么不同呢? 南方地区地势低洼、河湖密布、潮湿温热。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冬天寒冷。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不同。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社会生活组织:氏族为什么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
和住房会有较大的区别?气候差异、地形差异导致河姆渡: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气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
半坡:气候温暖、降水量少,适合耐干旱的粟类生长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国地形图距今约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水稻(最早)粟(最早)磨制石器(石斧、骨耜、木铲磨制石器(石斧、石铲、石镰)家畜:猪、狗、水牛家畜:猪、狗、羊、鸡干栏式半地穴式氏族氏族会纺纱、织布、缝制衣服
会制造陶器会纺线、织布、会制造彩陶[2006年沈阳中考] 第1题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B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____流域和_____流域的早期居民。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和___的国家。二.填空题长江黄河水稻粟6.(2007年,山东模拟)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 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