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预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预习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14: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2025秋」
第五单元《圆的周长》
一、预习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初步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能准确描述圆周长的概念(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通过观察、操作或类比,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知道“圆周率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初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或 ),能尝试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已知直径或半径)。
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如祖冲之的贡献),感受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二、预习重难点
(一)预习重点
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能区分“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可结合之前学的“正方形周长”对比,明确“周长是围成图形的边的长度,圆的周长是曲线的长度”)。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基本的圆周长问题。
(二)预习难点
理解“圆周率π”的含义(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与圆的大小无关)。
灵活运用公式,根据不同条件(已知直径或半径)选择对应的公式计算周长。
三、预习任务
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光盘、硬币、自行车轮等),用手沿圆形边缘摸一摸,感受“圆的周长”,并记录1-2个圆形物体的名称。
准备一个圆形纸片、一根细线、一把直尺,尝试用“绕绳法”或“滚动法”测量圆形纸片的周长,记录测量过程与结果。
阅读教材中关于“圆的周长”的内容,完成“概念填空”,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如“圆周率为什么是固定的”)。
尝试用教材中的公式,计算1-2道简单的圆周长题目(如已知直径是4cm,求周长)。
四、预习内容(结合教材对应内容)
1. 认识圆的周长
回顾旧知:我们学过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宽)×2”,它们的周长都是围成图形的“直边”的总长度。
新知学习: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用字母“”表示)。
(教材中通常会配“绕绳测圆周长”“滚动圆测周长”的图片,可对照图片操作:用细线绕圆一周,做好标记,再把细线拉直,用直尺量出细线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或把圆在直尺上从起点滚动一周,终点对应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2. 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猜想:观察不同大小的圆(如大光盘、小硬币),思考“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圆越大,周长越长,可能与直径或半径有关)。
实验(结合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找3个不同大小的圆形物体(如硬币、杯盖、圆形纸片);
分别测量每个圆的“直径”(用直尺量出圆内最长的线段,即通过圆心的线段)和“周长”(用绕绳法或滚动法);
计算每个圆的“周长÷直径”的比值,记录结果(如下表示例):
圆形物体 直径(cm) 周长(cm) 周长÷直径()
1号硬币 2.5 7.85 3.14
杯盖 8 25.12 3.14
圆形纸片 5 15.7 3.14
结论:无论圆的大小如何,“圆的周长÷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读“pài”)表示。
(教材提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实际计算中,通常取)。
3.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由“圆周率的定义”可知:;
变形可得圆的周长公式:
已知直径,求周长:;
因为直径(是半径),所以已知半径,求周长:。
4. 圆周率的历史(教材拓展内容)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在约1500年前就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五、概念填空
围成圆的( )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 )表示。
圆的周长与它的( )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是一个( )小数,在实际计算中通常取近似值( )。
如果用表示圆的直径,表示圆的半径,表示圆的周长,那么圆的周长公式可以写成或。
一个圆的直径是6cm,它的周长是( )cm;如果半径是3cm,它的周长是( )cm(取3.14)。
六、预习检测题
(一)必做题(难度较低)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
(2)半径越大,圆的周长越长。( )
(3)用“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时,圆滚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
(4)一个圆的直径是2cm,它的周长是cm。( )
选择题
(1)计算圆的周长,不需要用到的条件是( )
A. 圆的半径 B. 圆的直径 C. 圆的面积
(2)一个圆的半径是5cm,它的周长是( )cm(取3.14)
A. 15.7 B. 31.4 C. 78.5
计算题(取3.14)
(1)一个圆形餐盘的直径是10cm,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4m,绕花坛走一圈(走的路程是花坛的周长),一共要走多少米?
(二)选做题(难度较高)
一根绳子正好能绕一个圆形木桩3圈,绳子长18.84m,这个圆形木桩的直径是多少米?(取3.14)
一个圆形钟面的分针长10cm,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半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取3.1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cm,如果用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作为圆的直径,这个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少多少厘米?(取3.14)
七、答案
(一)概念填空答案
曲线;
直径;圆周率;;无限不循环;3.14

18.84;18.84(解析:直径6cm时,cm;半径3cm时,cm)
(二)预习检测题答案
1. 必做题答案
判断题
(1)×(解析: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不是精确的3.14倍)
(2)√(解析:半径越大,直径越大,周长,所以周长越长)
(3)√(解析:滚动法的原理是“圆滚动一周的距离=圆的周长”)
(4)√(解析:直径2cm,cm)
选择题
(1)C(解析:周长与半径、直径相关,与面积无关)
(2)B(解析:半径5cm,cm)
计算题
(1)解:直径cm,(cm)
答:它的周长是31.4厘米。
(2)解:半径m,(m)
答:一共要走25.12米。
2. 选做题答案
(1)解:①先求绕1圈的长度(即木桩的周长):(m)
②再求直径:由得,(m)
答:这个圆形木桩的直径是2米。
(2)解:①分针长是圆的半径,cm;②走半圈的路程是圆周长的一半:(cm)
(或先算整圈周长cm,再算一半:cm)
答:针尖走过的路程是31.4厘米。
(3)解:①正方形周长:(cm)
②圆的直径=正方形边长=6cm,圆的周长:(cm)
③周长差:(cm)
答:这个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少5.1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