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
【2025·甘肃武威·中考真题】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茯茶是西北人日常饮用的茶叶。茯茶是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经过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晾晒、gān zào等工序,才可销售。茯茶最初为散茶,随着销量的增加,为解决茶叶西去运输,茶商开始制作砖茶。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历史上第一块砖型茯茶诞生,这就是泾阳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呈长方形,一块约5斤重。喝时掰下一小块熬制后饮用。熬茶的器具有陶制、铁制和铜制。甘肃人将熬制的茯茶称为罐罐茶。
明朝初期,私茶泛滥,政府税收受到影响。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为了整顿私茶,明朝中央在陕西的西宁、河州、洮州等地设茶马司,由川、陕军人一年运一百万斤至此收贮,谓之官茶。
清代前期,茯茶交易较为开放。______该商号运输规模庞大,传说最盛时,光单峰白骆驼就有500峰。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gān zào 收贮
(2)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各茶号再将砖茶批发给经营牲畜、皮毛的商人和屠户,由他们分销运往各地。
②清末甘肃民勤的“马合盛”商号,在泾阳设加工点,实行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通过骆驼运输。
③加工好的泾阳茯茶运到兰州茶司,由甘肃布政使司(藩台衙门)按规定分发给各茶号。
④茶马贸易官民皆可,但是私商经营必须得到官方许可,才可从事茶叶贩运,并受到庇护。
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 干燥 zhù
(2)A
(3)在“运输”后添加“(的)问题”。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和字音。
干燥,gān zào,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收贮,shōu zhù,收藏。
(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④句介绍茶马贸易规则,“茶马贸易官民皆可”是承接上一句的“茯茶交易较为开放”,介绍其交易的开放背景;确定为第一句;
③句的“运到兰州茶司分发”是描述茶叶分发流程,介绍贸易规则的具体实施;确定为第二句;
①句的“各茶号批发给商人”说明批发分销的方式,体现茶叶分发后的销售环节;确定为第三句;
②句以具体商号“马合盛”为例,与下文的“该商号运输规模庞大”相照应;确定为最后一句;
故选A。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这是成分残缺的病句,“解决”后面缺少宾语,应在“运输”后添加“(的)问题”。故改为:茯茶最初为散茶,随着销量的增加,为解决茶叶西去运输的问题,茶商开始制作砖茶。
【2024·甘肃武威·中考真题】2.又到“世界读书日”,班级开展读书活动。下面是小逸写的开场白,请你帮她完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 )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热忱,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世界读书日。
书,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它一端连着远古,一端通向未来。
书,更是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思想富矿。在那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辨如熠熠生辉的金矿石,闪耀着( )的光芒;泰戈尔的清新诗篇似温润的美玉,散发着人性的芬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仿佛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处处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洞察与思考。
书,______。当生活的波涛、迷雾让我们的心灵之舟迷失方向时,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文字,就像穿透阴霾的一束光,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指引我们穿越黑暗,驶向光明与希望的彼岸。
愿同学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知识的养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无尽乐趣。
(1)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惠风和畅 理想 索取 B.惠风和畅 理性 汲取
C.天高气爽 理想 汲取 D.天高气爽 理性 索取
(2)给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3)小文认为,小逸的开场白还需充实,请你帮她补充相应内容。
书,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它一端连着远古,一端通向未来。从《诗经》“挑兮达兮,在城阙兮。① , ”的深切思念,到《楚辞》“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探寻;从唐诗“② , ”的豪迈壮志,到宋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③ ”的乐观旷达;从元曲“兴,百姓苦;④ , ”的兴亡感叹,直至近现代文学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与深刻剖析,它将人类文明的历史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答案】(1)B
(2)示例:还是我们心灵航程中的不灭灯塔
(3)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示例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示例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亡 百姓苦
【解析】(1)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惠风和畅”指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多用来形容春日的美好氛围;“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世界读书日一般在4月23日,是春季,所以用“惠风和畅”更契合时节特点,“天高气爽”不符合语境;
第二空:“理想”侧重于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是一种追求的目标;“理性”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强调客观、冷静的思考。这里说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辨闪耀的光芒,逻辑思辨体现的是理性思考,用“理性”修饰“光芒”更恰当,“理想”与“逻辑思辨”搭配不当;
第三空:“索取”指主动向人要(钱或东西等),偏于主动讨要;“汲取”指吸取、吸收,常与“养分”“知识”等搭配,更能体现从书中获取知识养分的积极、主动且有收获感的行为。这里说在书的海洋里获取知识养分,用“汲取”更合适;
故选B。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从内容、句式、修辞等角度分析,让补写的句子与前后文连贯、契合主题。前文把书比作“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蕴藏无尽宝藏的思想富矿”,后文强调书在生活困境(波涛、迷雾使心灵迷失)中给予力量、指引方向。所以补写句子要延续“书像……”的比喻,且体现书对心灵的指引、助力作用。句式要和前文“书,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书,更是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思想富矿”句式一致,用“书,______”开头,保持语言的整齐、连贯。延续比喻修辞,让书的形象更生动,与整体文风统一。还要对应后文“生活的波涛、迷雾让心灵迷失时,书给予力量指引方向”,体现书如航灯照亮、指引的作用,和上下文关联紧密。
示例:还似一盏穿透迷茫的明亮航灯。
(3)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以下字的写法:兮、蓑。
②要与唐诗相关,体现豪迈壮志。示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义着新的高度和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 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
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 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3)想象力贵在独特。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答案】(1)我们看见脊梁、虎目。
(2)C
(3)示例:是初升的太阳,也是砸碎铁链的铁锤。
【解析】(1)本题考查提炼句子主干。
“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一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看见”,宾语是“脊梁”“虎目”,定语是“那一根根顶住天穹”“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根据“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可提炼主干为:我们看见脊梁、虎目。
(2)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纵观语句,谈的是《星火燎原》这部红色经典的作用。②句的“这些文字”紧承前文“透过文字”做整个句子的主语,应排第一位;③句紧承②句的“生了根”,点明“根”生在何处,应排第二位;①句紧承③句“生根”,说开花,应排第三位;④句谈“结果”应排第四位;因此排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C。
(3)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是……,也是……”的句式;内容上,运用比喻的形式,写出红色经典的作用——前者比喻起初力量弱小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事物会迅速发展壮大,后者比喻战胜困难力量巨大。
示例:是穿石的水滴,也是战胜困难的利剑。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__大家纷纷表示,每个人都要学习航天人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6日20时,2024航天之夜群星演唱会火热上演,飞天颂歌响彻夜空。
②演唱会通过搭建创意舞台,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
③此次演唱会以“古今飞天圆梦酒泉”为主题,旨在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④现场每一位中华儿女,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A
(2)“载人航天”后加“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排序。
①这是一个记叙性文段,“26日20时”“群星演唱会”点明时间和事件,确定为首句;
③紧承“演唱会”的话题,并点明其主题“古今飞天圆梦酒泉”和意义“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确定为第二句;
②写演唱会的目的“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引出下文“观众”的感受,确定为第三句;
④紧承上句,写观众的感受“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引出下文“大家纷纷表示”体现观众的体验,确定为第四句。
故选A。
(2)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学习”的宾语,要在“载人航天”后加“精神”。
【2024·甘肃武威·中考真题】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甘肃黄河流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dàn shēng于此,黄帝问道崆峒,大地湾见证8000年华夏文明。周发迹于庆阳,秦初兴于礼县,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______了进军中原逐鹿天下的序曲。祁连山巍峨耸立,______了黄河流域源头第一道生态屏障。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páng bó之势,携黄土高原浑厚之力,蜿蜒千里,奔腾向前,______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大约80多年前,正值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陇原儿女不畏牺牲、共赴国难。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沃祁连,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胜利会师,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______了重要作用,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娲 屏障
dàn shēng páng bó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响 筑牢 形成 产生 B.奏响 筑牢 铸就 发挥
C.拉开 打造 铸就 发挥 D.拉开 打造 形成 产生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 wā píng 诞生 磅礴
(2)B
(3)删除“大约”或“多”。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女娲:nǚ wā,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一位伟大的女神,被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她用黄土造人,并教会人们如何生活。
屏障:píng zhàng,指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也指遮蔽、阻挡之物,或保护某物的东西。
诞生:dàn shēng,指人出生,也用于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多形容山水壮美和气势宏伟。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描述的是“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开始了“逐鹿天下的行动”。“奏响”通常用于音乐或乐章的开始,而“拉开”则更常用于序幕或活动的开始。结合后文“序曲”可知,应选“奏响”;
第二空:描述的是祁连山对黄河流域源头的作用。“筑牢”和“打造”都有建设、构造的意味,但“筑牢”更强调稳固性和坚韧性,用于形容祁连山作为生态屏障的作用更为贴切;
第三空:描述的是黄河如何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铸就”意味着通过努力、奋斗形成某种品质或成就,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的语境相契合;“形成”虽然也表示某种事物的产生,但缺乏“铸就”所包含的奋斗和努力的意味;
第四空:描述的是“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发挥”表示某种作用或功能得到了展现。“产生”则表示某种新事物或新现象的出现。应选“发挥”;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删去“大约”或“多”。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 )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 )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_____束缚,_____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_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 )丽多彩 停滞( )不前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冲击 扩充 推行 B.冲破 扩充 推行
C.冲破 扩展 推动 D.冲击 扩展 推动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 绚 zhì
(2)C
(3)将“即使”改为“无论”。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1)xuàn——绚,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2)停滞不前:tíng zhì bù qián,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冲击:(水流等)撞击物体。比喻干扰或打击使受到影响。
冲破:冲击突破,冲破难关。比喻打破限制。
空一,根据“_______束缚”语境可知,此处指打破束缚。,应使用“冲破”。
扩充:范围放大,数量增多。
扩展:向外伸展;扩大
空二,根据“_______思维空间”语境可知,此处指思维空间向外伸展或扩大,应使用“扩展”。
推行:推广;使政策、经验、办法等普遍实行或传播。
推动:使事物前进或发展
空三,根据“最终不断_______创新发展”语境可知,此处指使创新发展前进,应使用“推动”。
故选C。
(3)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画波浪线句“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语病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无论”。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临夏是花儿的故乡。每年春末夏初,待南阳山上白如霭雪的杏花飘落,①北塬山上粉红可人的桃花开了,沿大夏河两岸逶迤三十多公里的牡丹花迎来怒放时刻,到处便是姹紫嫣红,氤氲醉人。清代诗人吴镇曾写诗赞美临夏的牡丹“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可见临夏牡丹历史悠久。②临夏人爱“花儿”,就好像临夏人爱牡丹,是灵魂深处的一种情怀,是发自肺腑的一种情感。“花儿”如同一条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凝聚起各族儿女,共建美丽的家园。
(选自张宗龙《我的第二故乡是花儿的故乡》,有改动)
大美甘肃,魅力陇原!这里有兰州的百年中山桥,奔téng不息的黄河水在此处放慢了脚步;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临夏的“蓝色黄河”,清澈见底的河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有陇南的绿水青山,如画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秀丽江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这里是甘肃,她已等你千年,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你。
(选自《新甘肃·甘肃日报》,有改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霭( )雪 奔téng( )不息
(2)“桥梁”的义项:(名)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②比喻能起 作用的人或事物。如文段中该词就是这个含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中“沿”“时刻”“到处”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名词、副词。
B.“姹紫嫣红”“魅力陇原”“清澈见底”“绿水青山”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虽含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中,“火”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答案】(1) ǎi 腾
(2)沟通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霭雪:ǎi xuě,烟雾般的雪。
奔腾不息:bēn téng bù xī,意思是奔跑跳跃,不停息,泛指江河。向前跳跃着奔跑永不懈怠、永不停止。比喻很有气势。
(2)本题考查词义。
“‘花儿’如同一条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凝聚起各族儿女,共建美丽的家园”意思是花儿把各族儿女连接在一起,像桥梁一样,起到了沟通的作用,促成了民族团结。可见,“桥梁”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3)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姹紫嫣红”“绿水青山”都是并列短语,“魅力陇原”是偏正短语,“清澈见底”补充短语,“短语类型各不相同”错误;
故选B。
【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界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
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
我会这样说:李老师,
【答案】(1)C
(2)应改为: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
(3)示例:我班“荷文化”学习成果想编成本文集,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真诚邀请您为文集写一篇前言。您看可以吗?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①空:结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前后都是体现出写到荷花的诗歌非常的多,并且有递进的关系在里面,结合选项可知“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②;
②空:结合“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再结合前文“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要填的内容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选项可知“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③;
故选C。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画线句“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的病因是重复赘余,应去掉“约”或“左右”。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应注意表述清楚意思,语言礼貌委婉。
例如:李老师,您好!我班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在下周五之前编成一本文集,我想请您帮忙为我们的文集写一篇前言,您方便吗?
【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就在甲骨文里: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这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_______到黄河里喝水。
甲骨文 小景 横书
古人看见时隐时现的虹桥,于是浮想联piān( ),把它看作有灵性的龙蛇类的神物,能够低头喝河水。有人把它描述成两边各有一个头的神兽。“虹”字最原始的写法就是对这种神兽形象的描绘。后来,人们才把它改成了更容易读写的形声字,用“工”旁表音,用“虫”旁表意。
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这些字的形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现了古人对宇宙的观察和认识。我们不仅能从中_______到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奥秘的恒心,以及_______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不懈努力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文字记载( ) 浮想联piān( )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延续 领会 寻求 B.延续 领略 寻找
C.延伸 领会 寻找 D.延伸 领略 寻求
(3)语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
【答案】(1) zǎi 翩
(2)D
(3)身上有故事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空,记载(jì zǎi):把事情写在书册上。
②空,浮想联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形容一个又一个想法不断地涌现出来。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①空,“延续”的意思是:持续;继续。“延伸”的意思是:延长伸展。结合句子“饮于河这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到黄河里喝水”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彩虹”的意义延长伸展到黄河里喝水。因此这里应填“延伸”;
②空,“领会”的意思是:领略体会。“领略”的意思是:领会;理解;品尝;欣赏,赏玩。结合句子“我们不仅能从中”“古人的智慧”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从中能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智慧,因此这里应填“领略”;
③空,“寻找”的意思是:找。“寻求”的意思是:寻找探求。结合句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奥秘的恒心”可知,这里用“寻求”与前面的“探索”相照应,因此这里应填“寻求”;
故选D。
(3)本题考查提炼句子的主干。提取主干时直接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其他的成分直接去掉即可。
结合句子“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可知,这里的“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很多”是定语,可直接删去,因此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上有故事。
【2023·甘肃武威·中考真题】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②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与诗歌总是紧密并存的。
④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B
(2)删除“通过”或者“使”。
【解析】(1)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③句点明论点,为第一句;②具体论证“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的影响;④句论述音乐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的作用;①反过来论证诗歌对音乐的影响,承接下文“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排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B。
(2)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者“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
【2025·甘肃武威·中考真题】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茯茶是西北人日常饮用的茶叶。茯茶是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经过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晾晒、gān zào等工序,才可销售。茯茶最初为散茶,随着销量的增加,为解决茶叶西去运输,茶商开始制作砖茶。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历史上第一块砖型茯茶诞生,这就是泾阳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呈长方形,一块约5斤重。喝时掰下一小块熬制后饮用。熬茶的器具有陶制、铁制和铜制。甘肃人将熬制的茯茶称为罐罐茶。
明朝初期,私茶泛滥,政府税收受到影响。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为了整顿私茶,明朝中央在陕西的西宁、河州、洮州等地设茶马司,由川、陕军人一年运一百万斤至此收贮,谓之官茶。
清代前期,茯茶交易较为开放。______该商号运输规模庞大,传说最盛时,光单峰白骆驼就有500峰。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gān zào 收贮
(2)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各茶号再将砖茶批发给经营牲畜、皮毛的商人和屠户,由他们分销运往各地。
②清末甘肃民勤的“马合盛”商号,在泾阳设加工点,实行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通过骆驼运输。
③加工好的泾阳茯茶运到兰州茶司,由甘肃布政使司(藩台衙门)按规定分发给各茶号。
④茶马贸易官民皆可,但是私商经营必须得到官方许可,才可从事茶叶贩运,并受到庇护。
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024·甘肃武威·中考真题】2.又到“世界读书日”,班级开展读书活动。下面是小逸写的开场白,请你帮她完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 )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热忱,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世界读书日。
书,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它一端连着远古,一端通向未来。
书,更是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思想富矿。在那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辨如熠熠生辉的金矿石,闪耀着( )的光芒;泰戈尔的清新诗篇似温润的美玉,散发着人性的芬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仿佛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处处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洞察与思考。
书,______。当生活的波涛、迷雾让我们的心灵之舟迷失方向时,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文字,就像穿透阴霾的一束光,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指引我们穿越黑暗,驶向光明与希望的彼岸。
愿同学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知识的养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无尽乐趣。
(1)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惠风和畅 理想 索取 B.惠风和畅 理性 汲取
C.天高气爽 理想 汲取 D.天高气爽 理性 索取
(2)给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3)小文认为,小逸的开场白还需充实,请你帮她补充相应内容。
书,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宏伟桥梁。它一端连着远古,一端通向未来。从《诗经》“挑兮达兮,在城阙兮。① , ”的深切思念,到《楚辞》“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探寻;从唐诗“② , ”的豪迈壮志,到宋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③ ”的乐观旷达;从元曲“兴,百姓苦;④ , ”的兴亡感叹,直至近现代文学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与深刻剖析,它将人类文明的历史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义着新的高度和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 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
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 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3)想象力贵在独特。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__大家纷纷表示,每个人都要学习航天人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6日20时,2024航天之夜群星演唱会火热上演,飞天颂歌响彻夜空。
②演唱会通过搭建创意舞台,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
③此次演唱会以“古今飞天圆梦酒泉”为主题,旨在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④现场每一位中华儿女,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024·甘肃武威·中考真题】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时期,甘肃黄河流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dàn shēng于此,黄帝问道崆峒,大地湾见证8000年华夏文明。周发迹于庆阳,秦初兴于礼县,周秦王朝在甘肃黄河流域______了进军中原逐鹿天下的序曲。祁连山巍峨耸立,______了黄河流域源头第一道生态屏障。黄河从远古奔来,聚青藏高原páng bó之势,携黄土高原浑厚之力,蜿蜒千里,奔腾向前,______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大约80多年前,正值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陇原儿女不畏牺牲、共赴国难。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沃祁连,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胜利会师,南梁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______了重要作用,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了胜利。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娲 屏障
dàn shēng páng bó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响 筑牢 形成 产生 B.奏响 筑牢 铸就 发挥
C.拉开 打造 铸就 发挥 D.拉开 打造 形成 产生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 )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 )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_____束缚,_____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_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 )丽多彩 停滞( )不前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冲击 扩充 推行 B.冲破 扩充 推行
C.冲破 扩展 推动 D.冲击 扩展 推动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临夏是花儿的故乡。每年春末夏初,待南阳山上白如霭雪的杏花飘落,①北塬山上粉红可人的桃花开了,沿大夏河两岸逶迤三十多公里的牡丹花迎来怒放时刻,到处便是姹紫嫣红,氤氲醉人。清代诗人吴镇曾写诗赞美临夏的牡丹“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可见临夏牡丹历史悠久。②临夏人爱“花儿”,就好像临夏人爱牡丹,是灵魂深处的一种情怀,是发自肺腑的一种情感。“花儿”如同一条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凝聚起各族儿女,共建美丽的家园。
(选自张宗龙《我的第二故乡是花儿的故乡》,有改动)
大美甘肃,魅力陇原!这里有兰州的百年中山桥,奔téng不息的黄河水在此处放慢了脚步;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临夏的“蓝色黄河”,清澈见底的河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有陇南的绿水青山,如画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秀丽江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这里是甘肃,她已等你千年,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你。
(选自《新甘肃·甘肃日报》,有改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霭( )雪 奔téng( )不息
(2)“桥梁”的义项:(名)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②比喻能起 作用的人或事物。如文段中该词就是这个含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中“沿”“时刻”“到处”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名词、副词。
B.“姹紫嫣红”“魅力陇原”“清澈见底”“绿水青山”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虽含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中,“火”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界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
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
我会这样说:李老师,
【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就在甲骨文里: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这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_______到黄河里喝水。
甲骨文 小景 横书
古人看见时隐时现的虹桥,于是浮想联piān( ),把它看作有灵性的龙蛇类的神物,能够低头喝河水。有人把它描述成两边各有一个头的神兽。“虹”字最原始的写法就是对这种神兽形象的描绘。后来,人们才把它改成了更容易读写的形声字,用“工”旁表音,用“虫”旁表意。
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这些字的形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现了古人对宇宙的观察和认识。我们不仅能从中_______到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奥秘的恒心,以及_______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不懈努力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文字记载( ) 浮想联piān( )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延续 领会 寻求 B.延续 领略 寻找
C.延伸 领会 寻找 D.延伸 领略 寻求
(3)语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
【2023·甘肃武威·中考真题】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②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与诗歌总是紧密并存的。
④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