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习作:这儿真美 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习作:这儿真美 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6 15:45:04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游赏壮美河山

争做美景推荐官
任务一
走进西沙群岛,
感受海岛富美
任务二
走进海滨小城,
体会小城洁美
任务三
走进小兴安岭,
品味山岭秀美
任务四
领略香港璀璨,
游赏山川名胜
任务五
记录身边美景,
争做美景推荐官
19*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型:略读实践课
课时:1
任务四:领略香港璀璨,游赏山川名胜
活动一:聚焦语句,品味香港繁荣
活动二:拓展阅读,再赏香港之夜
活动三:争当“璀璨明珠”推荐官
回顾旧知
借助关键语句,说一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
贸易活动
美食文化
旅游资源
未来发展
地理位置和它在世界经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一:聚焦语句,品味香港繁荣
活动一:聚焦语句,品味香港繁荣


1. 默读2-4自然段,选择一段进行圈画批注,讨论交流:为什么香港被誉为“璀璨的明珠”?
香港有着繁荣的贸易活动,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贸易港城市。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这里做生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万国市场”的名号当之无愧。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人们爱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名满天下的粤菜、川菜,东南亚各地的风味饮食,欧洲各国的佳肴,一应俱全。游客不仅能大饱口福,还可以在享受美食盛宴的同时,体验香港的多元文化。
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美不胜收的维多利亚港,让人流连忘返。位于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东北侧广场上的金紫荆雕塑,是中外游客的必到之处,这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中央政府赠送的礼物。每当夜幕降临,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大型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将声和光交织在一起,把香港的夜景映照得绚丽多姿。港湾里闪烁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流光溢彩,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每当夜幕降临,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大型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将声和光交织在一起,把香港的夜景映照得绚丽多姿。港湾里闪烁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流光溢彩,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比喻
拟人
2.每当夜幕降临,香港变成了灯的海洋。请摘抄一处描写香港夜景的比喻句或者拟人句,并试着仿写一句。
活动二:拓展阅读,再赏香港之夜
1.阅读《香港的夜》,说一说香港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活动二:拓展阅读,再赏香港之夜


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灯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夜是静寂的,柔和的。从对面我听不见一点声音,香港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的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船在移动,灯光也跟着在移动。而且电车、汽车上的灯也在飞跑。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的视觉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灯的海洋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处说夜景是“幻景”?结合文章内容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因为香港的夜景太美,作者离开后感到不真实,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夜景的留恋和不舍。
活动三:争当“璀璨明珠”推荐官
活动三:争当“璀璨明珠”推荐官


秦到唐朝:香港本地人以渔猎和农耕为主,从秦朝开始,中原移民南迁至香港,为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文化习俗。
宋朝至明朝:香港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中转站,经济和文化逐渐发展。
清朝时期:1842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自此被英国殖民统治一百五十多年。
历史上的香港
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后,香港发展日益繁荣。
香港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变迁和发展的历史,从古代的小渔村到现代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展现了其独特的韧性和活力。
抓住关键句介绍香港
香港有着繁荣的贸易活动,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贸易
港城市。
人们爱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
香港的夜很美。
评价小助手
能抓住关键句介绍香港。 ☆
能用上文中优美的词句。 ☆
我获得了 颗星
请阅读丛书《说扬州(节选)》,感受扬州的烟火气。读完后,想想这篇文章是围绕哪两句话来写的,体现了扬州茶馆的哪两个特点,完成下面的内容。
布置作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
2.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进行书面表达。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3.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句子中不通顺和意思不清楚的地方。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单元,我们“跟着书本去旅行”,欣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留心身边,近处一样有风景。最近一段时间,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了很多身边的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句完成本次习作——“这儿真美”。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照片展示两组家乡美景:
一组是拍的特定地方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
一组是家乡有特点的景物:花园、果园、田野、小河……
小结:原来,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它也有四季迷人的景致。这节课,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美丽的地方介绍给别人吧。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1.自读课本习作页,明确习作要求。
(1)明确自己想要介绍的一个地方,写前仔细观察。
(2)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3)写完认真修改;用上新学的词语。
2.确定要写的美景。
(1)出示习作内容要求,进一步明确“写什么”。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写美景而不是记事,不能写一个故事或一种事物。
(2)哪些美景让你印象深刻,你想写哪处美景,看看下面的选材提示,说说你的想法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确定关键句,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直接赞美)
村里的果园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概括特点)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表达感受)
4.确定每段要写的景色后,想一想,哪些景物最能表现你要描写的景色。简单回顾课文,学习全文结构和顺序安排。
——作者围绕全文中心按多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文章结构是“总—分—总”。我们写的时候,也可以按不同的方面来写。
——我们也可以按照季节(时间)顺序来介绍这个地方的美。
5.尝试围绕中心意思表达。
(1)出示教材中的句子,思考:围绕开头这句话,这段话的后面可能会写什么?
——具体描述小花园的美景。想一想:小花园里都有哪些事物,什么样子?
——围绕“色彩斑斓”,抓住树林里不同树木的色彩进行描写。
——从不同景物的颜色、形状及动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2)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积累的方法,尝试搭建《美丽的池塘》框架,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
6.回顾具体段落,复习如何写具体。
(1)围绕一个意思写。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海滨小城》
——作者通过写树木的种类、气味、颜色来介绍小城的树木。这是从不同角度把景物写具体。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多角度介绍。
-——时间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
-——地点转换顺序:《海滨小城》 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由近及远……
出示课文插图,尝试由近及远说说图上景物。(小河-果园-田野-房屋-远山)
7.引导学生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学习课文中的拟题方法:
(1)直接点明地点,如《海滨小城》《大青树下的小学》。
(2)特点 + 地点,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地点 + 特点(比喻),如《香港,璀璨的明珠》。
8.总结写作小妙招: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1.选择一处你认为最美丽的景色写下来吧。按照下面的提纲先构思,再写下来。
2.写完后借助评价标准评一评。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来书写自己身边的美景,课后请完成你的习作,并结合评价标准进行修改。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围绕关键句有顺序地写家乡的美景,同学们用五感观察,用心思考,写下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习作,评选美景推荐官。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1.出示例文,说一说写得好的句子和用得好的词语,找一找关键句。
2.同桌间依据例文和评价标准,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1.依据评价标准,评选“美景推荐官”。
◎读一读:在小组和全班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评一评:依据评价标准,19星可评为“美景推荐官”。
2.“美景推荐官”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课堂小结: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通过这次习作,大家能更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的美,并用你的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你笔下的景物一定会栩栩如生,充满感染力。
布置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的美,并用你的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这儿真美
有关键句 有顺序 用好词 写出美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了解课文是从贸易活动、美食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2.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香港被誉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
【拓展资源】
丛书:《香港的夜》《说扬州(节选)》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略读实践课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这个单元,同学们“跟着课本去旅行”,游览过美丽的西沙群岛,在美丽又整洁的海滨小城“暂住”,领略了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今天我们将走进任务四,前往香港,去探寻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回顾旧知:
借助关键语句,说一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
——地理位置和它在世界经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贸易活动、美食文化、旅游资源、未来发展。
活动一: 聚焦语句,品味香港繁荣
1.默读2-4自然段,从中选择一段进行圈画批注,讨论交流:为什么香港被誉为“璀璨的明珠”?
2.交流展示:
香港有着繁荣的贸易活动,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贸易港城市。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这里做生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万国市场”的名号当之无愧。
——抓住关键词“世界各地”“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以体会到香港的繁荣,所以说是“璀璨的明珠”。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人们爱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名满天下的粤菜、川菜,东南亚各地的风味饮食,欧洲各国的佳肴,一应俱全。游客不仅能大饱口福,还可以在享受美食盛宴的同时,体验香港的多元文化。
——从各种名菜、佳肴一应俱全,可以感受到香港的璀璨。
利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一应俱全”的意思。
——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美不胜收的维多利亚港,让人流连忘返。位于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东北侧广场上的金紫荆雕塑,是中外游客的必到之处,这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中央政府赠送的礼物。每当夜幕降临,香港便成了灯的海洋。大型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将声和光交织在一起,把香港的夜景映照得绚丽多姿。港湾里闪烁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流光溢彩,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这段话先后介绍了香港的哪些美景?
——维多利亚港、金紫荆雕塑、香港的夜景
借助图片、视频近距离感受香港美景。
3.摘抄描写夜景的比喻句或拟人句,并尝试仿写。
——交流预设:
活动二:拓展阅读,再赏香港之夜
1.阅读《香港的夜》,说一说香港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灯的海洋。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处说夜景是“幻景”?结合文章内容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因为香港的夜景太美,作者离开后感到不真实,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夜景的留恋和不舍。
活动三:争当“璀璨明珠”推荐官
1.出示资料:历史上的香港,学生自由朗读,感受香港的变迁,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抓住关键语句向大家介绍香港,并借助评价小助手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
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因为有了祖国的怀抱,才更加璀璨。我们为它骄傲,为它而更爱我们的祖国。
布置作业:
课后请阅读丛书《说扬州(节选)》,感受扬州的烟火气。读完后,想想这篇文章是围绕哪两句话来写的,体现了扬州茶馆的哪两个特点,完成下面的内容。
【板书设计】
19 香港,璀璨的明珠
地理位置和它在世界经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贸易活动
美食文化
旅游资源
未来发展(共34张PPT)
游赏壮美河山

争做美景推荐官
任务一
走进西沙群岛,
感受海岛富美
任务二
走进海滨小城,
体会小城洁美
任务三
走进小兴安岭,
品味山岭秀美
任务四
领略香港璀璨,
游赏山川名胜
任务五
记录身边美景,
争做美景推荐官
习作:这儿真美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型:读写融通课
课时:2
任务五:记录身边美景,争做美景推荐官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第一课时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确定要写的美景
写前仔细观察
围绕一个意思写
写完认真修改
用上新学的词语
明确习作要求
确定要写的美景
确定关键句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如: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村里的果园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直接赞美
概括特点
表达感受
围绕关键句确定要写的景色
《富饶的西沙群岛》
五光十色的海水
物产丰富的海底
群鸟栖息的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生机勃勃的春
草木葱茏的夏
层林尽染的秋
银装素裹的冬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具体描述小花园的美景。想一想:小花园里都有哪些事物,什么样子?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围绕“色彩斑斓”,抓住树林里不同树木的色彩进行描写。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从不同景物的颜色、形状及动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根据关键句补充习作框架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清澈的池水
热闹的池塘
美丽的池岸
微风 阳光 倒影
荷花 白鹅 青蛙
芦苇 柳树 蒲公英
回顾具体段落,复习如何写具体。
清澈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海滨小城》
作者通过写树木的种类、气味、颜色来介绍小城的树木。这是从不同角度把景物写具体。
写景有顺序
湖水

青苔
时间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地点转换顺序:《海滨小城》
海上
庭院
街道
海滩
公园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由近及远……
图片上有哪些景物?由近及远说一说。
小河
果园
田野
房屋
远山
拟定题目
1.地点
《海滨小城》《大青树下的小学》
2.特点 + 地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地点 + 特点(比喻)
《香港,璀璨的明珠》
发现写作小妙招
这儿真美
睁大眼睛细细看,闭上眼睛美美想。
关键句子来帮忙,按照顺序依次写。
修辞手法巧运用,写完以后再复读,
修改符号派用场,我的习作最最棒。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借助提纲写一写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借助评价卡评一评
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并结合评价标准进行修改。
第二课时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围绕这一关键句,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花园里花的美。
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围绕关键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花园里树的多。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同桌间依据例文和评价标准,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依据评价标准,评选“美景推荐官”。
◎读一读:在小组和全班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评一评:依据评价标准,19星及以上可评为“美景推荐官”。
“美景推荐官”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的美,并用你的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布置作业(共34张PPT)
游赏壮美河山

争做美景推荐官
任务一
走进西沙群岛,
感受海岛富美
任务二
走进海滨小城,
体会小城洁美
任务三
走进小兴安岭,
品味山岭秀美
任务四
领略香港璀璨,
游赏山川名胜
任务五
记录身边美景,
争做美景推荐官
习作:这儿真美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型:读写融通课
课时:2
任务五:记录身边美景,争做美景推荐官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第一课时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确定要写的美景
写前仔细观察
围绕一个意思写
写完认真修改
用上新学的词语
明确习作要求
确定要写的美景
确定关键句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如: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村里的果园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直接赞美
概括特点
表达感受
围绕关键句确定要写的景色
《富饶的西沙群岛》
五光十色的海水
物产丰富的海底
群鸟栖息的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生机勃勃的春
草木葱茏的夏
层林尽染的秋
银装素裹的冬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具体描述小花园的美景。想一想:小花园里都有哪些事物,什么样子?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围绕“色彩斑斓”,抓住树林里不同树木的色彩进行描写。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从不同景物的颜色、形状及动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根据关键句补充习作框架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清澈的池水
热闹的池塘
美丽的池岸
微风 阳光 倒影
荷花 白鹅 青蛙
芦苇 柳树 蒲公英
回顾具体段落,复习如何写具体。
清澈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海滨小城》
作者通过写树木的种类、气味、颜色来介绍小城的树木。这是从不同角度把景物写具体。
写景有顺序
湖水

青苔
时间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地点转换顺序:《海滨小城》
海上
庭院
街道
海滩
公园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由近及远……
图片上有哪些景物?由近及远说一说。
小河
果园
田野
房屋
远山
拟定题目
1.地点
《海滨小城》《大青树下的小学》
2.特点 + 地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地点 + 特点(比喻)
《香港,璀璨的明珠》
发现写作小妙招
这儿真美
睁大眼睛细细看,闭上眼睛美美想。
关键句子来帮忙,按照顺序依次写。
修辞手法巧运用,写完以后再复读,
修改符号派用场,我的习作最最棒。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借助提纲写一写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借助评价卡评一评
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并结合评价标准进行修改。
第二课时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围绕这一关键句,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花园里花的美。
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围绕关键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花园里树的多。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同桌间依据例文和评价标准,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依据评价标准,评选“美景推荐官”。
◎读一读:在小组和全班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评一评:依据评价标准,19星及以上可评为“美景推荐官”。
“美景推荐官”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的美,并用你的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布置作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
2.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进行书面表达。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3.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句子中不通顺和意思不清楚的地方。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单元,我们“跟着书本去旅行”,欣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留心身边,近处一样有风景。最近一段时间,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了很多身边的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句完成本次习作——“这儿真美”。
活动一:分享时刻——交流身边的美景
照片展示两组家乡美景:
一组是拍的特定地方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
一组是家乡有特点的景物:花园、果园、田野、小河……
小结:原来,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它也有四季迷人的景致。这节课,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美丽的地方介绍给别人吧。
活动二:回顾总结——梳理习作的方法
1.自读课本习作页,明确习作要求。
(1)明确自己想要介绍的一个地方,写前仔细观察。
(2)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3)写完认真修改;用上新学的词语。
2.确定要写的美景。
(1)出示习作内容要求,进一步明确“写什么”。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写美景而不是记事,不能写一个故事或一种事物。
(2)哪些美景让你印象深刻,你想写哪处美景,看看下面的选材提示,说说你的想法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确定关键句,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一段话。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直接赞美)
村里的果园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概括特点)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表达感受)
4.确定每段要写的景色后,想一想,哪些景物最能表现你要描写的景色。简单回顾课文,学习全文结构和顺序安排。
——作者围绕全文中心按多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文章结构是“总—分—总”。我们写的时候,也可以按不同的方面来写。
——我们也可以按照季节(时间)顺序来介绍这个地方的美。
5.尝试围绕中心意思表达。
(1)出示教材中的句子,思考:围绕开头这句话,这段话的后面可能会写什么?
——具体描述小花园的美景。想一想:小花园里都有哪些事物,什么样子?
——围绕“色彩斑斓”,抓住树林里不同树木的色彩进行描写。
——从不同景物的颜色、形状及动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2)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积累的方法,尝试搭建《美丽的池塘》框架,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
6.回顾具体段落,复习如何写具体。
(1)围绕一个意思写。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海滨小城》
——作者通过写树木的种类、气味、颜色来介绍小城的树木。这是从不同角度把景物写具体。
(2)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多角度介绍。
-——时间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
-——地点转换顺序:《海滨小城》 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由近及远……
出示课文插图,尝试由近及远说说图上景物。(小河-果园-田野-房屋-远山)
7.引导学生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学习课文中的拟题方法:
(1)直接点明地点,如《海滨小城》《大青树下的小学》。
(2)特点 + 地点,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地点 + 特点(比喻),如《香港,璀璨的明珠》。
8.总结写作小妙招:
活动三:尝试运用——记录熟悉的美景
1.选择一处你认为最美丽的景色写下来吧。按照下面的提纲先构思,再写下来。
2.写完后借助评价标准评一评。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来书写自己身边的美景,课后请完成你的习作,并结合评价标准进行修改。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围绕关键句有顺序地写家乡的美景,同学们用五感观察,用心思考,写下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习作,评选美景推荐官。
活动四:例文赏析——依据标准修改习作
1.出示例文,说一说写得好的句子和用得好的词语,找一找关键句。
2.同桌间依据例文和评价标准,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活动五:交流展示——评选美景推荐官
1.依据评价标准,评选“美景推荐官”。
◎读一读:在小组和全班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评一评:依据评价标准,19星可评为“美景推荐官”。
2.“美景推荐官”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课堂小结: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通过这次习作,大家能更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的美,并用你的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你笔下的景物一定会栩栩如生,充满感染力。
布置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的美,并用你的笔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这儿真美
有关键句 有顺序 用好词 写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