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C.1
kg的棉花比1
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2.
一支粉笔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小
B.体积减小,质量和密度不变
C.质量和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D.质量和密度减小,体积不变
3.
(2015·河北中考)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4.
(2016·江苏扬州中考)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50
B.50
C.50
D.50
5.
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6.
(2015·山东德州中考)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7.
(2016·江苏苏州中考)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该液体密度为2
B.该液体密度为1.25
C.量杯质量为40
g
D.60
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
8.(2015·天津中考)现有密度分别为、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9.
(2016·武汉中考)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2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
L
C.金属块的密度为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
10.
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
11.
(2015·湖北黄冈中考)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2.
铜雕产生于商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如图3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雕像与人的大小一样,假设其密度为,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图3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
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和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图4
14.
(2016·哈尔滨中考)如图5所示,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_g。空瓶容积为30
,酱油密度为_______。
甲
乙
图5
15.
某同学从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6.
如图6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_______,密度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6
图7
17.
(2015·山东济宁中考)小夏用柱形图表示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如图7所示),依据图中信息,你有哪些发现?
写出其中的两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8所示,量筒的量程是____,分度值是_____,物体的体积是____cm3。
图8
19.
(2015·哈尔滨中考)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体积为
,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__,课桌的体积为________。
20.
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向烧杯中倒入的盐水后,重新称量,待天平刚好平衡时,右盘中有、、、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是,则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______,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
21.
小明在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和,并算出它的密度为______。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2.
制造飞机的材料除了要牢固外,还应选取密度较小的物质,你知道为什么吗?想一想,说说你的道理。
23.
同学们听说过鸡尾酒吧!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制而成的,经调制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看起来非常漂亮。你能说出这里面的物理道理吗?
四、计算、探究题(24题8分,25题12分,26题12分,共32分)
24.(2015·成都中考)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9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的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小希的方法:(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10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_______。
(2)如图10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_______。
(3)枇杷的密度为_______。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甲
乙
图9
图10
小明的方法:
(1)在筐里随机挑选6个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
(2)任意选出其中2个用量筒测得体积为。
(3)枇杷的密度。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016·天津中考)小红想测量一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
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量筒、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块密度。
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6.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石头吸水不计,g取)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B
解析: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等的改变而改变。A选项中水结冰状态改变,B选项中书的位置改变,D选项中铁的形状改变,但三个选项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未变,故质量不变;C选项中,虽然组成物体的物质不同,但1
kg的棉花和1
kg的铁块含有的物质的多少是相同的,故质量一样大。
2.
C
解析:粉笔在使用的过程中,物质的总量不断减少,所以质量减小,体积减小,但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选项C正确。
3.
C
解析:在使用天平时,称量物体质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故A选项错误;把潮湿的物体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可能会腐蚀托盘,让天平的准确度下降,故B选项错误;被测物体的质量若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轻则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重则损坏天平,故C选项正确;称量粉末状药品时,要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分别放入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只有这样,药品的质量才等于砝码和游码指示的质量值之和,故D选项错误。
4.
C
解析: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人的密度约为
,由公式可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05
,合50
。故选C。
5.
A
解析:在测酸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再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酸奶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酸奶的密度。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6.
C
解析:一间普通教室的长约,宽约,高约,所以教室的体积约是,已知空气密度,所以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
,而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一头牛的质量为,一辆家用轿车的质量约为,故C选项正确。
7.
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当时,,当时,,设量杯的质量为,则,即,解得,故C选项错误;该液体密度,故A、B选项错误;60
的该液体质量为=1
×60
=60
g,故D选项正确。
8.
BC
解析: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均为,且<,根据V=可知>。因为要按体积1∶1的比例配制混合液,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所以体积小的液体(密度为的液体)要全部使用,体积大的液体要使用的体积也为,其使用的质量为,其剩下的液体的质量。混合液的密度:。由以上分析可知B、C选项正确。
9.
C
解析: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20
g+10
g+5
g+4.0
g=39.0
g,故A选项错误;由图乙可知,水的体积为25
mL,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30
mL,所以金属块的体积为30
mL25
mL=
5
mL,故B选项错误;金属块的密度==7.8
,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10.
C
解析: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即右盘中的砝码较轻,我们可以向右盘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即可,又由于指针偏的幅度很小,所以在这里最好是采用向右移动游码的方式。故选项C正确。
11.
D
解析:无论有没有裂开,同一块石头的密度是相同的,故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A和B选项错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可知体积变大,从而将石头胀裂,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2.
C
解析: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即,人的质量大约是。人的体积。雕像的体积。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故选项C正确。
13.
左
增加
解析:使用前,若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说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小,应增加砝码;读数时一定要认清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
14.
47
1.1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为20
g+20
g+5
g=45
g,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为2
g,故装满酱油的瓶子总质量为45
g+2
g=47
g,已知空瓶的质量为14
g,因此酱油的质量为=47
g-14
g=33
g,瓶子的容积=30
,故酱油的密度==1.1
。
15.
相等
解析:小块岩石的体积,岩石的密度;小块岩石的密度与大块岩石的密度是相等的。
16.
不变
变小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的大小不随物体的状态而改变,所以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水结冰后使玻璃瓶破裂,说明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变小。
17.
(1)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密度并不相同(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图中反映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大小,由图可知,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如煤油、酒精、纯水、冰的密度较小,水银、铅、铜、铝等金属的密度相对较大。仔细观察也会发现纯水和冰的密度不同,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密度并不相同。
18.
50
1
20
解析:。根据题图所示可直接得出量筒的量程为:;从到共10个格,每一个格为,即分度值:;从题图中可直接看出液体的体积为:;物体和液体的总体积:;物体的体积:。
19.
0.72
0.02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样本木料的密度,课桌的密度与样本木料的密度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式,课桌的体积。
20.
1.12×103
解析: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盐水的质量:,盐水的密度:。
21.
7
不是
解析:奖牌的密度为:。而铜的密度为,所以该奖牌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22.
因为飞机的质量小有利于飞行和节能,在体积一定时,密度小的物质,其质量小,所以制造飞机在选材时,既要选择牢固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选取密度小的物质。
23.
因为不同颜色的酒的密度不同,由于调制时使密度大的酒在下面,密度小的酒在上面,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所以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看起来非常漂亮。
24.
(1)0.023
(2)20
不正确,因为6个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其他说法合理也可)
解析:小希的方法:(1)由题图甲可知,一个枇杷的质量;(2)由题图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将枇杷放入量筒中后总的体积,则该枇杷的体积;(3)枇杷的密度。
小明的方法:小明测量了随机选取的6个枇杷,每个枇杷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在测量体积时,又任意选取其中的2个,这6个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所选取的2个枇杷的体积的3倍,所以小明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25.
(1)①先将天平调至平衡,再将两个烧杯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上,再用滴管向质量较小的烧杯中加水,使天平再次平衡。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质量较大的烧杯中;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再将量筒中的水倒入质量较小的烧杯中,直到天平平衡,记下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③向量筒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
(2)
解析:由于天平没有砝码,所以必须运用等量替代法得到金属块的质量,题目中给出了足量的水,而水的密度已知,通过量筒可测量水的体积,则水的质量可求,通过天平,可用水的质量测出金属块质量,故设计如下:首先将质量相近的两个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内,通过滴管加水的方式使天平达到平衡,然后用细线系住金属块且浸没在质量较大的烧杯中,并在质量较小的烧杯中加水,若加水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将量筒内的水加入质量较小的烧杯中直至天平恢复平衡后,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则加入质量较小的烧杯中的水的体积为,则加入质量较小的烧杯中的水的质量为,由于天平恢复平衡,所以金属块的质量为,然后再运用排水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即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体积为,金属块的体积为,则金属块的密度。
26.
解:(1)根据题意可知,
石头和盛满水的容器总质量为,
石头放入容器后,称得容器的质量为,
溢出水的质量,
石头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3)若石头吸水,则所测的石头密度偏大。石头吸水,则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后吸收一部分水,溢出容器的水减少,使计算出的石头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石头的质量不变,则所测量的石头密度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