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人体的营养课件(共61张PPT)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讲 人体的营养课件(共61张PPT)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16: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聚焦云南 知命题
考点清单 夯基础
实战演练 提能力
主题概念 建体系
第11讲 人体的营养
1.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3.运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考点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比较
项目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特有 功能 人体重要的   . 物质 人体重要的    能源物质 人体的   以及受损细胞的    .
都离不开蛋白质
共同 功能 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   ,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
备用
生长发育
修复和更新
有机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①   :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占人体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都要借助水才能运输。
②无机盐

种类 缺乏症
含钙的 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   ;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
   
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 无机盐 厌食、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 无机盐 患 
含碘的 无机盐 患   ,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 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缺铁性贫血
地方性甲状腺肿
(4)维生素
种类 缺乏症
维生素A 皮肤干燥、   、干眼症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叶酸(维生素B9) 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   )、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等
夜盲症
坏血病
佝偻病
2.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1)来源: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特别是粗粮)等食物中。
(2)作用: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结合大量的水,使肠道内的物质不至于太干燥;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还可能是某些肠道菌群的重要“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
考点二 消化和吸收
1.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  的物质的过程。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淀粉、   、   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细胞吸收
脂肪
蛋白质
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图示
消化腺

小肠
消化道
(2)组成及功能
组成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牙   食物,舌   食物
咽 食物的通路
食管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 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排出粪便
咀嚼
搅拌
小肠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内含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 分泌   (不含   ,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储存在胆囊中,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胰 分泌   ,含有多种消化酶,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肠腺 分泌   ,含有与消化有关的酶,可以消化多种物质
唾液淀粉酶
蛋白酶
胆汁
消化酶
胰液
肠液
3.食物的消化过程
麦芽糖
蛋白质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食物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   进入血液的过程。
(2)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
消化道
器官 吸收的物质
胃 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
  (主要器官) 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
大肠 一部分水、无机盐和   等
小肠
维生素
(注:口腔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胆汁

小肠绒毛

层上皮
实验突破 
实验: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实验提示]
(1)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液变蓝,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
(3)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与食物的混合都是在口腔里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
[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实验过程]
馒头碎屑和2 mL唾液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和2 mL清水充分搅拌
馒头块和2 mL唾液不搅拌
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变量分析]甲和乙对照,实验变量是   ;甲和丙对照,实验变量是
   。
[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甲试管中   ,乙试管中   ,丙试管中   。
[实验结论]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甲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  .
 。
唾液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
考点三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1)概念: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的种类要
   ;“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   ,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齐全
合适
(2)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食物分为五类,用“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提倡大家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应贯穿于生产、运输、加工、储存、烹饪等全过程。例如,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还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过敏原提示信息;要保持厨房和炊具干净;蔬菜、水果洗干净了再食用;不吃过期、发霉、有毒的食品;禁止违法食用野生动物;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有效减少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
(2)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于2021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命题点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5年5考)
(1)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叶蔬菜、水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2)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所以,补钙最好一起补维生素D。
(3)①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②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③能构成细胞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
(4)①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②不需要经过消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5)相同质量下,脂肪所含的能量最多。
(6)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1.(2025云南)《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合理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用牛肉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B.谷类中的淀粉能在小肠中分解为氨基酸
C.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D.高油食物中的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
2.(2024云南)某同学的早餐是牛奶和鸡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搭配水果、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B.牛奶和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
C.搭配馒头等主食可补充能量
D.消化牛奶的主要场所是口腔
D
3.(2023云南)人体摄入的食物中长期缺乏某类营养物质,可能会患夜盲症、坏血病等疾病,该营养物质是( )
A.脂肪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4.(2022云南)某同学经常牙龈出血,被诊断为坏血病,为缓解症状,他适合多吃( )
A.红烧牛羊肉 B.新鲜蔬菜、水果
C.奶类和鸡蛋 D.面包和馒头
B
B
5.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物 糖类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甲 0.4 90 6 4 7 40
乙 48.2 7 38 40 12 0
丙 8.8 9.5 65 7 10 14
丁 18 2 6 3 220 0
A.四种食物中甲含有的备用能源(储能)物质最少
B.夜盲症患者可适当补充食物乙
C.青少年发育时期可多食用食物丙
D.食物丁能有效预防坏血病
A
命题点二 消化和吸收(5年5考)
(1)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的器官是咽、食管和肛门。
(2)不能消化只能吸收的器官是大肠。
(3)肝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4)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1.(2023云南)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D.小肠中有能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D
2.(2022云南)为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 ℃,是为了模拟人的口腔温度
B.两支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
C.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
D.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C
3.(2022云南)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4.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开始消化的场所是胃
B.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C.肝分泌的胆汁能消化蛋白质
D.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大肠
C
B
5.图1为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2中D部位在图1中所对应的器官是[⑦]   ,该器官内含有肠液、   、胆汁等消化液。
(2)胆囊被切除的人,应少吃油腻食物,主要与图1中⑨分泌的   有关。
(3)图2中X表示   的消化过程,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
(4)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图1中的[⑤]   。
小肠
胰液
胆汁
淀粉
葡萄糖

命题点三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5年5考)
(1)营养物质并不是摄入越多越好。例如,过多地摄入糖类或脂肪会导致肥胖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2)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不吃有毒的食品等。
1.(2021云南)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B.食材加工生熟分开
C.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D.随意食用野生蘑菇
D
2.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吃已过保质期的食品
B.不能吃发芽的马铃薯
C.购买校园周边无证商贩的食品
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
C
3.小明设计的午餐食谱包括米饭、鱼、肉、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分析,还缺少的是( )
A.提供能量的谷类
B.补充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C.提供蛋白质的奶类
D.提供脂肪的油脂类
B
1.(2025昆明一模)《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谷指黍、稷、麦、菽、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五谷所含营养物质中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A
2.(2025官渡区模拟)滇橄榄(余甘子)富含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60倍。适当食用新鲜滇橄榄有助于防治( )
A.糖尿病 B.佝偻病
C.坏血病 D.夜盲症
3.(2025盘龙区模拟)夏季是杏子成熟的季节,橙黄色的杏子酸甜可口,每100克杏子中约含5 000~6 000微克胡萝卜素。常吃杏子可预防( )
A.佝偻病 B.夜盲症
C.神经炎 D.侏儒症
C
B
4.(2025五华区模拟)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肝不能分泌胆汁
B.胃腺分泌的胃液无法进入小肠
C.胰无法分泌胰液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
5.(2025昆明一模)如图为人体消化道结构示意图,其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的器官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6.(2025昭通一模)图甲为“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图甲中的“ ”为加入2 mL唾液,则该实验变量是唾液
B.37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保温10分钟是为淀粉酶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
C.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加入2 mL唾液的试管会变蓝
D.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乙过程①发生在口腔,a是淀粉酶,b是葡萄糖
甲 乙
7.(2024玉溪二模)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X、Y、Z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都是消化道D
B.在消化道C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D.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C
8.(2025西山区模拟)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关于各器官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乳化脂肪
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C.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⑤能吸收水、无机盐和氨基酸等物质
C
9.(2025云南一模)2025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吃动平衡,身心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预防坏血病
B.从牛奶和豆制品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C.多吃糖类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胃
C
10.(2025五华区模拟)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应该是Ⅰ层的食物
B.适当增加Ⅱ层食物的摄入量,可以预防牙龈出血
C.青少年时期可适当多摄入Ⅲ层和Ⅳ层的食物
D.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Ⅴ层食物提供
D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行医过程中发现,有钱人常常会得“富病”(脚气病),而穷人常常得“穷病”(夜盲症)。他比较了富人和穷人的饮食: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白面;穷人多吃素食粗粮。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材料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穷病”主要是缺维生素A引起的
B.如果多吃胡萝卜,可有效防治夜盲症
C.“富病”主要是缺维生素B1引起的
D.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12.下列食物中,能有效防治“富病”的是( )
A.肥肉 B.粗粮 C.鸡蛋 D.牛奶
D
B
13.(2025昆明期末改编)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可以制作多种菜肴,其中蒸玉米为大多数人喜爱。某生物学习小组以玉米在人体内的“旅行”为主题,合作完成了“生物圈中的人”项目式学习活动。
(1)玉米中的“第七类营养素”是指   。
膳食纤维
(2)新考法 判断依据 玉米进入人体消化道后,消化玉米中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填下图中的字母),并简述判断依据:  .
.
 。
C
C是小肠,长度很
长,里面含有多种消化液,其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场所。A是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是大肠,没有消化功能
A B C
(3)淀粉最终消化的产物是   ,蛋白质最终消化的产物是  .
 ,它们被血液吸收并运输到组织细胞。
葡萄糖

基酸
14.下列是某班同学设计的“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馒头处理 适量馒头 碎屑 适量馒头 碎屑 适量馒头 碎屑 适量
馒头块
液体 2 mL唾液 2 mL清水 A 2 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温度 37 ℃ 37 ℃ 0 ℃ 37 ℃
加入碘液 2滴
(1)1号和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新考法 原因分析 将1号、2号和4号三支试管放入37 ℃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主要原因是  .
 。
(3)如果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则A处应填
   。
唾液可以消化
淀粉吗
37 ℃是人体口腔的正常温度,此温度是唾液
2 mL唾液
(4)1号和4号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5)实验现象中,1号试管中不变蓝,其原因是  .
 。
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馒头中的淀粉被消化了
(被消化为麦芽糖)
15.全国视野 (2025唐山三模)实验探究题。
茶叶中富含一种叫茶多酚的物质。为了探究茶多酚对肥胖的抑制效果,研究人员以口服茶多酚配合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体重进行分析探究。
实验步骤:
①从全县青少年中筛选出100名体重相近的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人。
②研究人员为A、B两组制订了相同的有氧运动方案,其中实验组在运动的同时,每天按时服用1粒茶多酚胶囊;对照组正常饮食。在观察期间,两组青少年的正常饮食不受限制,不需要特殊的节食。
③12周后,研究者记录两组青少年的空腹净重,对每人的体重进行数据处理后绘制成下表。
组别 空腹体重/kg
实验前 实验后
A 73.51 65.15
B 73.44 68.31
结合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记录两组青少年的空腹净重,上表数据是对每人的体重进行数据处理后制成的,该数据处理主要是对每组中各人的体重计算其   。
平均值
(2)研究人员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茶多酚对肥胖具有抑制作用,那么,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组。小南同学是实验对象之一,他在实验中每天按时服用1粒茶多酚胶囊,则小南属于   组。(均填“A”或“B”)
(3)病人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就会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脂肪经过人体的消化最终被分解为  .
 等。
(4)根据实验结论,你对青少年肥胖症患者提出的针对性建议是  .
 。
B
A
脂肪

多参加
运动,适量喝茶
点击进入 聚焦云南 知命题
点击进入 实战演练 提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