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第9讲 水的利用与散失课件(共39张PPT)2026年中考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四 植物的生活第9讲 水的利用与散失课件(共39张PPT)2026年中考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7 07: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9讲 水的利用与散失
聚焦云南 知命题
考点清单 夯基础
实战演练 提能力
1.运用植物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
考点一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1.水的吸收
(1)吸水的部位: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2)根尖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有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水的面积。
2.水的运输
(1)植物体内运输水的结构是   ,它属于   组织。
成熟区
根毛
导管
输导
(2)木本植物的茎中的导管与筛管的比较
种类 位置 细胞特点 功能 运输方向
导管 木质部   运输水和无机盐 _
筛管 韧皮部 活细胞 运输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死细胞
有机物
(3)运输的管网:植物吸收的水是通过根、茎、叶中的   运输的,它们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运输水的   。无机盐   在水中,
“搭着便车”通过这个管网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导管
管网
溶解
考点二 蒸腾作用
1.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2.叶片的结构
(1)   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水蒸气

(2)叶片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名称 结构特点 作用
表皮 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分布有气孔,属于   组织 保护作用
_ 富含叶绿体,属于薄壁组织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叶脉 有两种管道(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和输导作用
保护
叶肉
(3)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   围成的小孔,是植物   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保卫细胞
蒸腾
保卫细胞
气孔
3.蒸腾作用的意义
(1)拉动   和   在体内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的动力。
(2)在炎热的夏天,能   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被过高的气温灼伤。
4.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示意图

无机盐
降低
实验突破 
实验一:探究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提出问题]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作出假设]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制订并实施计划]
取同一植株大小相同的两根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枝条甲保留叶片,枝条乙摘除叶片,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液面,如图所示。将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及结论]
插有乙枝条的量筒液面位置基本不变,插有甲枝条的量筒液面位置
   (填“不变”或“下降”),则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
[表达交流]
量筒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   。
下降
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蒸发,干扰实验
实验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制订并实施计划]
在实验一甲枝条上选取大小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叶片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
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项目 A组叶面温度 B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0 ℃ 27.2 ℃
照射10分钟 41.7 ℃ 38.2 ℃
照射20分钟 42.9 ℃ 35.2 ℃
[实验结果及结论]
与照射10分钟时相比,照射20分钟时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   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
[表达交流]
(1)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   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2)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   。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B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
植物被过高的气温灼伤
保卫
形成对照
命题点 水的利用与散失(5年5考)
(1)导管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
(2)移栽植物时,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可以采取不同措施,如在傍晚或阴天移栽,移栽后遮阴,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等。
(3)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4)夏日中午时,由于光照过强,植物为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部分气孔关闭,以降低蒸腾作用。此时进入叶肉细胞的二氧化碳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5)多数陆生植物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多,浮水植物的气孔一般分布在上表皮。
(6)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1.(2023云南)取同一植株上4根生长状况相近的嫩枝,每根嫩枝上的叶片大小相近且数量相同,进行如图所示处理。涂凡士林的部位不能进行蒸腾作用,没有水分散失;4支试管相同且装有等量清水,水面上均铺满厚度一致的油层,防止水分蒸发。将4组装置同时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并比较液面的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以上4组装置中,对照组是甲
B.甲与丁对照,可探究叶片是否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4组装置中,液面最低的是丁
D.若乙液面低于丙,可推测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多于上表皮
A
2.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C.上、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叶肉属于薄壁组织
C
3.某市为了绿化环境,在市中心公园移栽了一些树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坨,有利于保护根毛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光合作用
C.阴天移栽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D.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
B
1.回归教材 剪取一段带叶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做成纵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被染红的结构是( )
A.茎的表面 B.导管
C.筛管 D.形成层
B
2.小明为了体验劳动的乐趣,去摘草莓时向种植户购买了一株草莓苗,回家种在了花盆里并一次性给草莓苗施加了很多化肥,草莓苗当晚就出现萎蔫现象。此时,采取下列哪项措施可能使其恢复正常( )
A.给花盆疏松土壤
B.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
C.把花盆搬到暗处
D.用塑料袋把花盆罩起来
B
3.云南本土元素 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全线连通,成为昆明最美打卡点之一。绿道建设过程中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根部带土移栽
B.给树木“挂吊瓶”
C.选择阴天移栽
D.尽可能多保留枝叶
D
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看到如图甲、乙视野。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
B.乙中的结构1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可以在乙中的细胞3内观察到叶绿体
D.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
甲 乙
5.(2025五华区模拟)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并将其观察到的视野绘制成下图。其中①~④为叶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菠菜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①散失
B.无机盐和有机物可通过②叶脉运输
C.③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D.④是下表皮,它由一层细胞组成
D
6.(2025盘龙区模拟)为探究某种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将这两套装置同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装置中的油层可确保水分的减少只是被植物吸收了
B.实验中甲装置内的气泡向左移动的距离比乙的小
C.液面的下降幅度可反映出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程度
D


D.该实验可探究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进行
7.西瓜果实在生长的膨大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积累的光合作用产物影响茎中的液体流速。科研人员为提高西瓜产量,现探究西瓜植株的最佳灌溉时间,利用茎流传感器测定了西瓜茎中的液体流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运输到西瓜果实的茎流量夜晚比白天多
B.据图2可知最佳的灌溉时间是9~13时
C.13~15时开放的气孔数量比其他时段多
D.夜晚茎流激增主要原因与光合作用有关
图1 图2
8.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根对水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b表示水由导管从低处向高处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c表示水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D
  植被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小茗跟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选取了森林公园中的水泥地、草坪和灌丛3个地点进行测量。回答9~10题。
9.他们测量了公园中的水泥地、草坪和灌丛3个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你认为空气相对湿度最小的地点是( )
A.水泥地 B.灌丛
C.草坪 D.森林
A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是干湿表
B.可以在有水源的地方测量
C.测量时,重复测几次,取平均值,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D.植被越多的地方,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B
11.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进行了如图实验。
(1)新考法 原因分析 观察A、B两个装置,你认为   装置不能证明叶是植物散失水的主要器官,原因是  .
 。
B
B装置花盆土壤中的水可以通过自
然蒸发进入塑料袋内,影响实验结果
(2)如果将C、D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探究的问题是:   
(3)新考法 进一步探究 为进一步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图C实验装置三组,装置中的枝条来自同种植物,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实验条件如下表所示: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吗
装置 光照情况 温度/℃
甲 有光照 30
乙 有光照 16
丙 无光照 A
①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装置进行对照,可能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
 。
②如果甲、丙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表格中A处应填   。
③该兴趣小组的小芳同学认为,该实验容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结果说服力还不够。想要更具有说服力,该兴趣小组还应该进行多次   实验。
甲和乙
30
重复
12.城市绿化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在炎热的夏季通过蒸腾作用调节环境温度,提高人体舒适度。研究人员测定了水曲柳、刺槐、珙桐、油松四种植物每日水的蒸腾总量和对环境的降温值(如下表),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树种 每日蒸腾总量 降温值(℃)
水曲柳 118.85 0.172
珙桐 29.41 0.043
油松 19.61 0.028
刺槐 70.26 0.102
(1)植物吸收的水通过植物体内相互连通的输导组织运输到其他器官,其中大部分水主要从   (填器官名称)表皮上的   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中的   。
(2)新考法 原因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公园的休息区最适合选择的树种是   ,原因是  .
 。
(3)结合(2)中所选树种的蒸腾作用特点,请写出一条日常养护建议:
   (合理即可)。

气孔
水循环
水曲柳
分提高大气湿度和降低环境温度
及时浇水(答案不唯一)
13.全国视野 (2025山西二模)小葱趣味实验。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科学课上有趣的葱根实验吗 将小葱根的下半部分浸泡在水中,向水中滴入3~5滴红墨水(如图1),观察根、茎、叶的颜色变化。现在的我们已经积累了更丰富的知识,不妨再做一次这个实验,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图1
图2
(1)实验中,我们看到葱根的根尖先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根尖   区有大量的   ,能够快速吸水,色素随水进入细胞,使根尖变红。
(2)过了一段时间,葱白部分渐渐变红了。我们把葱白纵向剖开,发现里面有很多细细的红线(如图2)。这些红线其实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的方向是   .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3)同学们把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发现红线延伸的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   。
成熟
根毛
导管
自下而上
光照增强,蒸腾作用增强,促进水分的运输
(4)新考法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从剩余小葱中选出20棵大小和长势均相似的小葱,将其根部浸泡在清水中,放在阳台上。几天
后,他们发现葱白的一些部位变成了绿色,这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同学们用这20棵小葱在阳台上进行了如下探究:
组别 A B
实验材料 10棵小葱 10棵小葱
处理方法 不做处理
现象(5天后) 葱白绿色加深 葱白有的颜色变浅,有的恢复白色
其中,B组“ ”应填:   。请你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
(5)探究结束后,同学们把小葱放进冰箱里冷藏保存,这是因为  .
 。除冰箱冷藏外,家庭中蔬菜保鲜常用的方法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小葱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切小葱时常常会感觉“辣眼睛”,这是因为小葱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中含有刺激性的物质。
用黑色塑料袋罩住葱白
遮光后叶绿素分解(或无法合成叶绿素)
低温能
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保鲜膜包裹、存放阴凉处等
液泡
点击进入 聚焦云南 知命题
点击进入 实战演练 提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