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太阳能是人类生活中最经常利用的能源之一,而且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下图为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辐射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能源,其中包括( )
A.水能、生物能、潮汐能 B.风能、石油、煤炭
C.天然气、核能、波浪能 D.沼气、电能、地热能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中绝大部分都能到达地球
B.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增
C.我国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太阳能资源缺乏
D.四川盆地多云雾,为我国太阳辐射的最低值区
2024年9月,已灭绝4.36亿年的“双叉苗家鱼”化石在重庆的石灰岩地层中被发现,让科研人员有机会研究过去未知的早期身体构型演化信息,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初始环节。下图为部分地质年代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科学家根据不同岩层中的化石可推断( )
①古地理环境的演化②地球的内部结构③地球的年龄④地球的生命历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双叉苗家鱼”化石形成的地质时期为( )
A.奥陶纪 B.志留纪 C.泥盆纪 D.侏罗纪
5.地球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按由远到近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
A.三叶虫→鱼类→恐龙 B.元古宙→冥古宙→太古宙
C.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D.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下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变薄 B.由北向南变薄 C.由东向西变薄 D.由南向北变薄
7.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前寒武纪形成了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系 B.古生代后期形成联合古陆
C.在中生代形成了大量铁、金、镍等矿藏 D.在新生代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2024年9月18日20时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31.98°N,117.60°E)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下图为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地震的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后( )
A.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均变快 B.纵波传播速度变慢,横波消失
C.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均变慢 D.纵波传播速度变快,横波消失
9.岩浆的发源地最可能位于( )
A.② B.③ C.④ D.软流层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③圈层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C.④圈层是连续规则的圈层 D.⑤圈层的密度上下不均一
中四首枚X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km高的近地圆轨道上,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对“慧眼”运行轨道所在的高层大气的表述不正确是( )
A.有极光 B.有流星现象 C.有云雨现象 D.有电离层
12.人类生活的大气层底部主要热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反射
13.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的大气层主要特点有( )
A.存在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
下表是地球低层大气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N2) 78.08 75.52
氧(O2) 20.94 23.15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
14.表格中未显示,但却对地球生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气体是( )
A.甲烷 B.氨 C.一氧化碳 D.臭氧
15.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
A.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B.占大气成分的99%
C.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
16.下列关于低层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B.干洁空气中的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二氧化碳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D.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0日7时18分,印度尼西亚杜科诺火山喷发,火山灰柱最高处距峰顶约700m。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火山灰在当地空中飘浮期间,可能导致(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18.“天雨新晴,是夜必霜”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某团队在喀尔巴阡山脉研究山谷风环流,发现不同坡向山谷风的强度差异较大,接近山顶处的山谷风环流较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南坡相比,北坡( )
A.山风差异较小,谷风更强 B.谷风差异较小,山风更弱
C.谷风差异较小,山风更强 D.山风差异较小,谷风更弱
20.最可能导致该区域山谷风明显增强的人类活动是( )
A.推行合村并居 B.大力毁林开荒 C.修筑小型水库 D.游客户外探险
21.接近山顶处的山谷风环流较弱,主要是因为山顶( )
A.山体表面积小 B.阴雨天气较多 C.太阳辐射较强 D.地表植被稀疏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侞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23.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晚上近地面风由四周吹向水库
C.白天近地面风由四周吹向水库 D.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下沉气流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①和②的高度均为6k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②处风向为( )
A.西南风 B.偏西风 C.东北风 D.偏东风
人工河岸湿地是结合湿地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河流治理技术,可净化河岸径流与河道的泥沙及污染物。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水厂在取水口附近河段建立的人工河岸湿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在取水口附近建设人工河岸湿地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节当地气候 B.改善河流水质 C.治理盐碱化 D.美化河岸环境
28.人工河岸湿地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
A.蒸发 B.大气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
29.水厂的建设,对取水口下面河段产生的影响是( )
A.汛期提前 B.结冰期推迟 C.径流量减小 D.含沙量增大
某地经历一次2小时大雨,雨水下渗强度存在内部时空差异。下图示意甲、乙两地此次降水过程雨水下渗情况,图中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一般情况下,甲地下渗量小于乙地,是因为甲地( )
A.植被多 B.坡度大 C.土质疏松 D.土层深厚
31.若不考虑周边径流影响,E地地下径流增强,则甲、乙两地下渗强度( )
A.甲、乙均增大 B.甲、乙均减小 C.甲增大,乙减小 D.甲减小,乙增大
轮船的“吃水”(船体在水面下面的深度)在不同海区不同,这与海水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浮力越强。下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包括( )
①温度②盐度③深度④风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轮船从上海港(30°N,121°E)驶往悉尼(34°S,151°E)的过程中,其“吃水”深度( )
A.逐渐变浅 B.逐渐变深 C.先变浅后变深 D.先变深后变浅
下图为某年某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明显,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径流量 C.降水量 D.蒸发量
35.与冬季相比,夏季长江口同一海水盐度等值线( )
A.变得更加平直 B.凸出方向改变 C.向海洋方向移动 D.向河口方向移动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潮水位变化过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6.图中属于“潮”的是( )
A.甲、乙时段 B.甲、丙时段 C.乙、丙时段 D.丙、丁时段
37.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历初一涨小潮,农历十五涨大潮
B.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两次
C.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D.潮汐是海水运动的形式之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38.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不包括( )
A.潮汐发电 B.候潮进港 C.稻田灌溉 D.滩涂养殖
下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①、②处于同一纬度,③、④处于同一纬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9.由图可知( )
A.①是南半球暖流 B.②是北半球暖流 C.③是北半球寒流 D.④是南半球寒流
40.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涌升流处 B.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
C.轮船在②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 D.大型油轮在③海域漏油污染范围会扩大
二、综合题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按结构特征分类,甲、乙、丙、丁轨道上的四颗行星属于 行星。
(2)2021年7月,国际小行星组织将编号为448988的小行星命名为“常中星”,其公转轨道位于图中的 轨道和 轨道之间。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填名称);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 (填名称),该行星公转方向为 。
(2)写出图中“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阐述理由。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冰是海水冻结而形成的咸水冰,其形成需要满足个条件:①气温低于水温;②水温低于冰点;③海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左图示意某月渤海海冰分布图,右图示意2001-2020年渤海海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左图海域海冰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最有可能是 月(2月/8月),渤海海冰总体分布不均,大致沿 分布,其中 湾海冰分布最广。
(2)右图反映出,2001-2020年渤海海冰面积年际变化波动性 (大/小),整体呈现 的趋势。
(3)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冰减少,导致海面对 的反射率下降,海水温度上升,加速海冰融化;海水蒸发增加大气中的水汽,进而增强 辐射,增强对海面的 作用,进一步加剧海冰融化。
(4)说明海冰灾害对渤海航运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A
6.A 7.B
8.A 9.D 10.C
11.C 12.B 13.A
14.D 15.C 16.C
17.A 18.D
19.D 20.C 21.A
22.A 23.B
24.A 25.A 26.B
27.B 28.C 29.C
30.B 31.C
32.A 33.D
34.B 35.C
36.C 37.D 38.C
39.B 40.D
41.(1)类地
(2) 丁 戊
42.(1) 水星 金星 自西向东
(2)因素:适宜的温度理由:日地距离适中
43.(1) 2 海岸线 辽东
(2) 大 先增加后减少
(3) 太阳辐射 大气逆 保温
(4)港口遭海冰袭击,部分港口封港,船舶无法靠岸,影响港口正常作业;船舶航行于冰区,易发生抛锚、搁浅等险情,影响正常航行;海冰撞击船体,造成损坏;挤压、损坏航道附近的指向浮漂,使其失去助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