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
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行为提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注意:要严格按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
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乘、除、乘方这几种基本运算为前提,在注意运算顺序的同时,应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律,在运算过程中还要注意符号问题,一般来说要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回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以及我们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43,理解并识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合作探究】
计算:
(1)-14-×; (2)(-10)2+[(-4)2-(1-32)×2];
解:原式=-1-×(2-9) 解:原式=100+(16+8×2)
= -1+ = 100+32
= ; = 132;
(3)×(-6)2.
解:原式=×36
= ×36-3×36+×36-×36
= 18-108+30-21
= -81.
【自主学习】
认真学习课本P43例4,领悟例4寻找规律的方法.
【合作探究】
1.观察下列各式:
13+23=9=×4×9=×22×32;
13+23+33=36=×9×16=×32×42;
13+23+33+43=100=×16×25=×42×52;
…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若n为正整数,试猜想13+23+33+…+n3等于多少?并利用此式比较13+23+33+…+1003与(-5000)2的大小.
解:13+23+33+…+n3=×n2×(n+1)2.
13+23+33+…+1003=×1002×1012>×1002×1002=(-5000)2.
2.定义一种新运算:=ad-bc+d2,利用这种算法计算=8.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交流预展】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展示提升】
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
1.计算:-23÷×=-8;
(-3)2÷(-32)+3×(-3)=-10.
2.观察下列一组数,按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3.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x|=2,则(-ab)2013-3c-3d+x4=15.
4.计算:(1)16÷(-2)3-×(-4);
解:原式=16÷(-8)-
= -2-
= -;
(2)-14-(1-0.5)××[2-(-3)2].
解:原式=-1-××(2-9)
= -1-×(-7)
= .
【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
乘方的相关概念及运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用小括号括起来,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
提示: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
1.长为2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解:2×2=4.
2.边长为l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解:l×l×l=l3.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41.
【合作探究】
1.(-2)2,(-2)3与“2的平方”,“2的立方”有什么区别?
2.(-2)4与-24一样吗?为什么?
3.探讨:
即:指数、底数、幂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s\do4(n个)),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归纳: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读法:an读作a的n次幂或者a的n次方;特别地,a2通常读作a的平方,a3通常读作a的立方.
练习:(1)的底数是-,,)指数是4,读作-的四次幂,它表示4个-相乘,.)
(2)-52的底数是5,指数是2,读作5的2次幂的相反数,它表示5的2次幂的相反数.
注意:乘方运算分两步走:
1.先确定幂的符号;
2.再确定幂的绝对值.
注意: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
即a2n-1=-(-a)2n-1或a2n+1=-(-a)2n+1,
a2n=(-a)2n(a是有理数,n是正整数).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自主学习】
认真学习课本P42例1、例2,掌握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乘方的方法,并完成下面的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
(1)(-1.4)2; (2)(-1.2)3.
解:原式=1.96; 解:原式=-1.728.
【合作探究】
探究有理数的乘方的符号法则.
归纳: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练习:1.下列每组数中,不相等的一对是( C )
A.(-2)3与-23 B.-(-2)2与-22
C.(-2)4与-24 D.|-2|3与|2|3
2.计算:
(1)(-8)2×; (2)(-10)3×(-1)7;
解:原式=64×=4; 解:原式=-1000×(-1)=1000.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交流预展】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展示提升】
知识模块一 乘方的意义
知识模块二 乘方的运算及符号法则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23表示2与3的积
B.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都是正数
C.-32与(-3)2互为相反数
D.一个数的平方是4,这个数一定是2
2.在(-2)6中,指数为6,底数为-2;在-26中,指数为6,底数为2.
3.若a2=16,则a=±4.
4.平方等于本身的数为1、0,立方等于本身的数为1、0、-1.
5.计算×4=__-5__.
6.若|a-1|与(b+2)2互为相反数,试求(b+2)2014+a2015的值.
解:a=1,b=-2,原式=0+1=1.
【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11张PPT)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第1课时
乘方的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1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例1】计算(1)-3:(2)1号);
(3(-3.5):(4)-
2
31
【分析】明确底数与指数,将乘方运算
转化为有理数乘法来计算.
【解】(1)原式=一(3X3×3X3)=
-81;
(2)原式-多
3
27
8
(3)原式-(-)X(-8)
49
(4)原式=
2X2×2×2
16
3
3
【点拨】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注
意分清底数与指数.
知识点2
有理数乘方的性质
【例2】不做运算,确定下列各运算结果
的符号:
(1)(-2)100;(2)-(-3)201;(3)0100
【解】(1)(一2)10的结果为正;(2)
一(一3)2011的结果为正;(3)0100的结果
是0.
【点拨】涉及到乘方的运算一定要注意
符号,采用一看底数,二看指数的
策略.
1.把-(一日)×(一)×(一吉)写成乘方的形式是
(D)
A.-
B.〔吉)
c.(-
D.(-)
2.(2016·舟山中考)13世纪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计算书)中有这样一
个问题:“在罗马有7位老妇人,每人赶着7头毛驴,每头驴驮着7只
口袋,每只口袋里装着7个面包,每个面包附有7把餐刀,每把餐刀
有7只刀鞘”,则刀鞘数为
A.42
B.49
C.76
D.77
3.在(一6)中,底数是一6,指数是
2,运算结果是36;在一62
中,底数是6,指数是2,运算结果是
-36
4.(2016·宜昌中考)计算:(-2)×(1-4)
解:原武-4×(1-)-4×4-1.
对应练习
5.计算(-1)2017一(一1)2016的结果是
D
A.2
B.0
C.-1
D.-2
6.一个数的2017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2016次幂是
正数.
7.在下列各式中:①-(-3),②-|-3;③(-3);④-32;⑤-(-3)4;
⑥一(一3)3,其中结果为负数的为②④⑤(只填序号).
8.观察下列等式:
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通过观察,
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22016的个位数字是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B)
B.(-)-
4
A.(-2)4=16
3
c.-(-)=8
D.(-3)3=-27
2.α和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各组中不是互为相反数
的是
(B)
A.a3和b3
B.a2和b2
C.一a和-b
D兰和号
3.下列各算式中,计算结果得零的是
(A
A.-22+(-2)2
B.-22-22
C.-22-(-2)2
D.(-2)2十(一2)2
4.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
个分裂成两个),经过两小时,这种细菌由一个可分
裂成
(
B
A.8个
B.16个
C.4个
D.32个(共12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知识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例1】计算:
1)(-62×(号2)-2
(2)(-2)3+(-3)X[(-4)2+2]
(-3)2÷(-2).
【分析】(1)含有乘方,乘法及括号先算
括号,再算乘方,最后算乘法;
(2)先算括号内的,再算乘方、乘除,最
后加减.
【解】1)原式-36×吉-8
=-2;
(2)原式=一8十(一3)×(16十2)一9
÷(-2)
=-8十(-3)×18-(-4.5)
=-8-54+4.5=-57.5.
【点拨】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注
意:先确定运算符号及顺序,再进行运
算,同时灵活地运用运算律及各种运
算法则·
知识点2
规律探究
【例2】观察下列各式,探索发现规律:
22-1=3=1×3;
42-1=15=3X5;
62-1=35=5×7;
82-1=63=7×9;
102-1=99=9X11,…
用含正整数n的等式表示你所发现的
规律为
【分析】观察各等式左右两边的变化规律.
【答案】(2n)2-1=(2n-1)(2n十1).
对应练习
1.(南京中考)计算12一7×(一4)十8÷(一2)的结果是
(D)
A.-24
B.-20
C.6
D.42
2.计算一2×32一(一2×3)2的结果为
B)
A.0
B.-54
C.-72
D.-18
3.(滨州中考)计算:一3×2十(一2)一5=一7
4.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3,则输出的答案是12
输入y立方→x一→:2→答案
对应练习
5.(十堰中考)观察下面两行数:
2,4,8,16,32,64,…①
5,7,11,19,35,67,…②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10个数,求得它们的和是
(D)
A.2048
B.2049
C.2050
D.2051
6已知:2×2=号1,号×8=8+3,号×1=号-4…,若爷×10-
名十10(a,b郊是正整教),则a,b的最小值分别是
10,9
7.已知:2+号=2×号3+是-3×会,4-青=×吉5员-5×
24
24…,若10+-10×2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a十6
5
10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计算-14+(-1)5-(4÷2)3-(4÷2)得到(C)
A.-1
B.1
C.-10
2
D.8
2.若a,b互为相反数,n为正整数,则
(B)
A.a2m和b2m互为相反数
B.a2m+1和b2m+1互为相反数
C.a2和b互为相反数
D.a2和b”互为相反数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D)
A.-7-2X5=(-7-2)X5
B8÷8×=3-1-3
4
C3--日=8*(:)
D.一(-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