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BCADB 6-10:BCADA 11-15:ADADB 16-20:CCCDB
21.(1)①高原、山地地形,水热等自然条件差异大,品种多(2分):
②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品质好:
③海拔高,气温低,辣椒生长周期长,品质好
(答出②③中的任何一点就得2分,②③全写也只得2分)
(2)c(1分):b(1分):a(1分).
统一采购,降低生产资料投入成本(1分):统一订单销售,提高市场销售稳定性(1分):
引进机被化,降低劳动力成本(1分):引进良种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1分):增加
红利收入(1分)
(3)①采购周边县域原料,带动种植业发展(2分):②向周边县域转移辣椒加工,带动工业
发展(2分):
③采用“辣椒+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业发展:④使货运量增加,带动物流业发展(答出③
④中的任何一点就得2分,③④全写也只得2分)
22.(1)变大(1分)
原因:气温升高(1分),积雪融水增加(1分),上游河冰融化增多(1分),冻土融水增加
(1分),降水增加(1分)
(2)大陆架(2分):
气温低,海水结冰期长(2分):夏季气温升高,多浮冰(2分):多强风,海浪大(2分)
(3)结冰期变短:流量变大:航道变深:通航里程变长,通航时间变长:流域内人类活动
增加,运输需求增加(每点1分,答出4点得4分)
23.(1)地形平坦,地势较低(2分):地质条件稳定(2分):降水稀少,气候干早(2分):
西北季风较强且稳定(2分)。东、南侧有山脉阻挡(2分)。(答4点得满分8分)
(2)塬面边缘地形平坦,利于生产、建设(2分):当地气候干旱缺水(2分),冲沟边缘,
靠近水源,利于取水(2分):塬面缺少地表径流,地下水埋藏深,不利于取水(2分)。
(3)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面增加,下渗减少(2分):地表径流增加,冲刷加强(2分)。
(4)沟内植被增加,减轻水土流失(1分):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美化环境(1分):净化城
市空气(1分):调节城市气候(1分)。2025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贴好条形码,
并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需
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是指留在学校所在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该校
毕业生总就业人数比例。下表为上海等五省(市)一流大学高校毕业生本地
就业率统计。完成1、2题。
第1、2题表
省(市)
甲
丙
上海
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27.09.235.259.7
68.5
1.甲、乙、丙、丁四省分别为
A黑龙江、湖北、浙江、陕西
B湖北、黑龙江、陕西、浙江
C黑龙江、浙江、陕西、湖北
D.陕西、湖北、黑龙江、浙江
2.上海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落户政策较宽松
B生态环境优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条件好
下图示意某地土壤(1cm深处)在灌溉和未灌溉情况下的温度日变化。
完成3、4题。
40
D4(日期)
第3、4题图
3.与未灌溉土壤相比,灌溉土壤
A.白天升温幅度小
B.夜晚降温速度快
C白天向大气提供热量多
D夜晚释放的地面辐射少
4.夜晚,该地提高土温可采取的措施有
A.土壤掺沙
B.农田垄作
C.农田排水
D.地膜覆盖
高三地试第1页(共8页)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社区足球场空间分布及社区密度,该市存在社区足
球场分布与社区密度匹配度较低的矛盾。完成5、6题。
社区密度
高
低
社区足球场
市辖区边界
5 km
河流
第5、6题图
5.与高密度社区相比,足球场主要分布在中低密度社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土地
C.资金
D,河流
6为满足群众对足球运动的场地需求,该市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提升郊区球场的交通通达度
②减免民营球场场地承包费用
③改造提升专业球场座位数量
④适时开放区域学校内部场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石漠化是土壤被流水等外力侵蚀后基岩裸露、土壤生产力下降和呈现荒
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下图为云南北门河流域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
的石漠化分布面积。完成7、8题。
石漠化面积/km2
0
60
10
坡度/
海拔m
>35
25-351525815
<8
13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2002200-2400
第7、8题图
7,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地未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原因是
A.地形起伏更大B.降水变率更大C,土层更薄
D.植被更少
8.该地石漠化
A.集中于坡度25°以下的坡地,因人类耕作多B.面积与海拔呈负相关
C.集中于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因地形雨多
D.面积与坡度呈正相关
高三地试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