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专题十四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考点分布 考点分频 考查内容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和排遗
2.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3.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及人体内三种液体——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
4.其他排泄途径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的途径
注意: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28
途径 水 尿素 无机盐 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 少量 - - 全部
皮肤 部分 少量 少量 -
泌尿系统 大部分 大部分 大部分 -
二、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三、尿的形成
1.原尿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
2.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送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
1.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而非静脉血或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后才变成静脉血。
2.肾小球内的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需要经过两层细胞,四层细胞膜。
3.肾静脉内流动的血液含氧量和代谢废物含量明显降低。
3.有关病症和病变部位
病症 病变部位 病因
血尿和蛋白尿 肾小球 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
糖尿病 肾小管 或胰岛 肾小管发生病变,重吸收能力降低或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
四、尿的排出
1.排出途径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2.膀胱: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断的,主要是因为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3.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尿素不及时排出,在人体内可转变成尿酸,尿酸对人体细胞有毒害作用。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形成尿液)
典例 1 [云南中考]下列不具有排泄作用的器官是( )
A.肾 B.肺
C.皮肤 D.肛门
排泄和排遗
解析 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人体内的食物残渣叫粪便,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答案 D
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项目 存在形式 产物
排泄 液体和气体 代谢终产物
排遗 固体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
典例 2 [辽宁葫芦岛中考]下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②是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C.③是肾小囊,能储存原尿
D.④是输尿管,能输送尿液
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析 [②]输尿管能输送尿液,B错误;[③]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C错误;[④]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D错误。
答案 A
典例 3 [山东东营中考]下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2和5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B.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
C.与1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
尿的形成过程
解析 [1]肾小球的两端分别连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而不是小静脉,A错误;当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会经[1]肾小球滤过到[2]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因此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1滤过到2中,B错误;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因此[5]静脉中的血液比[1]肾小球中的血液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C正确;当[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4]尿液,因此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而4不含有葡萄糖,D错误。
答案 C
1.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2.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差异及存在的部位
血液、原尿和尿液都有水、无机盐、尿素等。原尿与血液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