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专题十九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考点分布 考点分频 考查内容
1.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性状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现象
3.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
4.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特点;近亲结婚的危害
5.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6.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及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4.人的性别决定
5.生物的变异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一、生物的性状
1.遗传和变异
42
项目 概念 举例
遗传 亲子代间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 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2.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3.相对性状
(1)概念: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举例:番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黄刺玫花的单瓣与重瓣等。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亲代遗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了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三、转基因技术及应用
1.概念: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利用生物技术转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用这种技术培育出来的生物叫转基因生物。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2.应用:生物反应器(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培育转基因番茄等。
典例 1 [海南中考]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番茄的红果和樱桃的红果
C.玉米的黄粒和甜粒
D.爸爸的有酒窝和妈妈的无酒窝
相对性状
解析 绵羊与山羊、番茄与樱桃都是两种不同的物种,A、B不符合题意;玉米的黄粒和甜粒,是一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爸爸的有酒窝和妈妈的无酒窝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
答案 D
相对性状的判定
①一种生物;②同一种性状;③不同表现类型。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属于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可能有两种表现类型,也可能有多种表现类型,如兔的白毛、黑毛、灰毛等。
转基因技术
典例 2 [河北石家庄中考]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胰岛素。下列关于这项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B.培养大肠杆菌需要营养物质
C.基因被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核中
D.该技术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解析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科学家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了大肠杆菌的DNA中。
答案 C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
1.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细胞中主要位于DNA分子上。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DNA: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43
二、基因的传递
典例 1 [山东临沂中考]下图为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内均含有遗传信息
B.④可表示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
C.每条③含有一个①分子
D.不同生物细胞内③的形态与数目不同
基因、DNA和染色体
解析 [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含遗传信息,[②]蛋白质内不含遗传信息,A错误;[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①]DNA片段,B正确;一条[③]染色体上含有一个[①]DNA分子,C正确;不同生物细胞内[③]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不同,D正确。
答案 A
基因的传递
典例 2 [四川南充中考]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解析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少一半。题图中①只有一对染色体,④含有两对染色体,是体细胞;②③都含有两条不同的染色体,并且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成对,属于生殖细胞。
答案 C
1.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是一定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
2.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与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基因是成单存在的。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图解
44
2.对孟德尔实验现象的解释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显性性状(如高茎);未表现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d)。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若子一代自交,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均等,子二代表现出高茎和矮茎的比例接近3∶1。
二、禁止近亲结婚
1.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2.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红绿色盲、白化病、血友病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4.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血缘关系较近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隐性纯合子的概率将增大,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大。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典例 1 [四川绵阳中考]人的卷发和直发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夫妇,丈夫是卷发,妻子是直发,生了一个孩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这个孩子是卷发,则卷发是显性性状
B.若这个孩子是直发,则直发是显性性状
C.若卷发是显性性状,则这个孩子只能是卷发
D.若直发是显性性状,则这个孩子可能是卷发
解析 该夫妇一个是卷发,另一个是直发,无法根据孩子的性状判断显、隐性关系,A、B错误。假设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若丈夫的基因组成是AA,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表现为卷发;若丈夫的基因组成是Aa,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表现为卷发或直发,C错误。若妻子的基因组成是AA,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表现为直发;若妻子的基因组成是Aa,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表现为直发或卷发,D正确。
答案 D
1.生物性状隐性和显性的判断。
(1)有中生无,有为显;无中生有,有为隐。亲代都有这种性状,子代中表现出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表现的这种性状为显性性状;亲代没有这种性状,子代中出现这种性状,子代中表现的这种性状为隐性性状。例如,亲代都为双眼皮,子代中出现亲代没有的单眼皮,说明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2)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以二倍体为例):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显性性状,占1的为隐性性状。
2.利用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以二倍体为例):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必为两个隐性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可推知其双亲各自有一个隐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出其基因组成。
与基因有关的概率计算
典例 2 [四川凉山州中考]为了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某夫妇都是双眼皮,老大、老二均为单眼皮,第三胎是单眼皮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解析 假设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由题干信息可得下面的遗传图解: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25%。
答案 A
亲代基因组成 生殖细胞类型 子代基因组成及比例 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 A或a AA∶Aa=1∶1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或a A或a AA∶Aa∶aa=1∶2∶1 显性性状∶隐
性性状=3∶1
Aa×aa A或a a Aa∶aa=1∶1 显性性状∶隐
性性状=1∶1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隐性性状
典例 3 [辽宁铁岭中考]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 )
A.后代都会患遗传病
B.后代都会患艾滋病
C.后代长相都不好看
D.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加
近亲结婚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其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加。
答案 D
血缘关系越近的个体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血缘关系越远的个体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小。
人的性别决定
一、人的染色体
1.染色体的类型
45
2.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比较项目 男性 女性
体细胞中性 染色体组成 一对性染色体(XY),一条为X染色体,一条为Y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XX),两条都是X染色体
体细胞中性 染色体特点 形态和大小都不同,X染色体大,Y染色体小 形态和大小都相同
体细胞中的 染色体组成 22对+XY 22对+XX
生殖细胞中的 染色体组成 22条+X或22条+Y 22条+X
注意:并不是人类所有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如成熟的红细胞。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人的性别决定图解
2.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会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3.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女孩;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4.男女性别是在受精的一瞬间就决定了的。生男还是生女,一般不取决于女方的卵细胞,而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
男女染色体的组成
典例 1 [长沙望城中考]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男性精子:22条+X或22条+Y
B.男性体细胞:22对+XY
C.女性卵细胞:22条+Y
D.女性体细胞:22对+XX
解析 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正常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C错误。
答案 C
1.性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只是数目不同。
2.精子≠一定含Y染色体: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
3.人类的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人的精子、造血干细胞、卵细胞、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3条、46条、23条、46条。
生男生女的概率
典例 2 [黑龙江大庆中考]一对已婚夫妇已生育两个女孩,如果他们生第三胎,则第三胎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00% B.50%
C.0 D.25%
解析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均为50%。
答案 B
1.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其父亲。
2.生男生女不是取决于男方或者女方,而是取决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
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变异的特点及类型
1.变异的特点: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具有不定向的特点。
2.变异的类型
46
类型 原因 结果 实例
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能遗传 给后代 抗病毒
的棉花
不遗传的变异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不能遗传给后代 “南橘北枳”
二、人类应用遗传和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高产奶牛——人工选择育种。
2.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育种。
3.太空椒——航天(太空)诱变育种。
4.转基因抗虫棉——基因工程育种。
典例 [重庆大渡口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
A.黄粒豌豆的后代出现绿粒豌豆
B.整容后形成的高鼻梁
C.有耳垂夫妇所生的无耳垂孩子
D.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所生的白色幼虎
变异的类型
解析 B项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遗传的变异;A、C、D项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 B
1.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它们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2.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是针对生物自身而言的,而不是指对人有利或不利。
3.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有利,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利。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