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章末能力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章末能力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6 17: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欧姆定律 章末能力检测试题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并联 B.阻值为20Ω
C.两端电压为10V D.电流表A的示数为1A
2.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5V,电阻R1的阻值为2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  )

A.通过R1的电流大于0.3A B.电阻R1和R2是并联的
C.电压表的示数为0.9V D.电阻R2的阻值为3Ω
3.在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AB间先后换接5Ω、10Ω、20Ω的电阻,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在三次实验中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之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闭合开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仅记录了三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1、4、5,但漏记了单位。关于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4V 2Ω B.5V 1Ω C.4V 1Ω D.2V 2Ω
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端滑到端,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B.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 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
6.如图甲所示,和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的示数均为;如图乙所示,和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的示数均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短路,断路 B.断路,短路
C.和都发生短路 D.和都发生断路
二、多选题
7.图为某款电加热器的简化电路图,R1、R2、R3为定值电阻,a、b、c、d为金属触点,S为旋钮开关,转动旋钮可以将相邻两个触点连通。则开关(  )

A.连接a、b时,R1和R2串联
B.连接c、d时,R1和R3串联
C.从连接a、b旋转至c、d时,通过R1的电流变小
D.从连接a、b旋转至c、d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
8.小明和同学们在做电学实验过程中,他们经过讨论,依次改进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改进为图乙: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压这一因素不变
B.图乙改进为图丙:实现多次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C.图丙: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
D.图丙:不添加其他器材,仅利用本实验中的器材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9.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可以测出未知电阻阻值的电路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10.某导体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为 Ω,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0.6A,则该导体两端的电压 V.若将该导体置于超低温环境下使其变为超导体,则此时它的电阻为 Ω.
11.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2A”,乙标有“20Ω 0.5A”。若将它们串联起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若将它们并联,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 V,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A。
12.如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像,从图中可知: ,、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 。
13.两个电热丝R1和R2,R1∶R2=2∶3,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U1∶U2= ;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里,通过它们的电流比为I1∶I2= 。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滑片P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和d、中点c和图示b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由小到大顺序分别为和,则在图示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 V;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移动滑片P使其阻值变化,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选填“一定等于”“一定不等于”或“可能等于”)。
1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 ,滑动变阻器Rx的最大阻值为 。
四、作图题
1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宇把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帮他检查一下,只改接一条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请在错误的连线上打“×”,再面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17.如图所示,为一身高测量仪的电路图,请在“”“ ”或“”中选两个填入框,要求: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被测人身高越高时电表的示数增大。
五、实验题
18.小淇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依次改进实验电路,如图甲、乙、丙所示。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了保证实验过程中 不变;图乙改进为图丙主要是为了实现 ,得到电流跟电压的定量关系。
次数 1 2 3 4
U/V 1.0 2.0 2.2 2.4
I/A 0.10 0.20 0.22 0.24
小淇利用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中的一个,按照图丙连接实物完成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淇选的是滑动变阻器 (选填“R1”或“R2”)。
19.【探究名称】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问题】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小誉注意到实验室的一些器材:两节新干电池,电阻盒(盒内有、、、、的电阻各个),滑动变阻器(铭牌标有“ ”),电流表,电压表,和导线、开关若干。他们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阻 电流
/
【证据】
(1)小誉同学连接好电路时,将滑片移到最右端,就要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聪明的小亮立即制止,原因是 ;
(2)解决问题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压表示数为,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3)解决问题后,两人进行实验并记录部分数据(如表),边上的小立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便确定他们每次实验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不变;同时,小立还发现他们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有一处问题是 ;
(4)【解释】实验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5)【交流】小誉发现将的定值电阻接入时,无法按要求完成实验,小立建议他把电阻盒里的的电阻串联到电路中去,其余操作不变,你认为他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完成实验;
(6)【拓展】借助上述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有(  )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
C.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20.灯泡标有“2.5V 0.3A”字样,在测量其电阻大小的实验中,小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最 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0.3V,电流表指针有偏转,灯泡不发光,这是因为 ;
(3)移动滑片,灯泡发出微弱的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6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灯泡电阻为 Ω。继续移动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电阻约为 Ω;(均保留一位小数)
(4)小军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他想较准确估测灯泡未通电时的电阻,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灯泡即将发光,测出此时灯泡电阻R1;
方案二: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阻值最大端,测出此时灯泡电阻R2;
方案三:完成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测量,算出R1、R2的平均值。
你认为最合理的是方案 理由是 。
21.小明和小华合作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各小电阻的关系,他俩设计了如图1电路,电池电压恒定,电压表测量电阻R1、R2的总电压。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要求开关断开时两表均无示数;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电阻箱阻值调至最 (选填“大”或“小”)处;
(3)接好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经检查发现是某根导线出现了断路,该导线是 (选填导线编号);
(4)纠正错误后,小华将电阻箱R1、R2的阻值分别调成和,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2,则此时电路电流大小为 A;
(5)小华发现电压表刻度模糊不能读数,于是想到用等效替代法探究,她断开开关,将R1的示数调为零,则接下来她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A.闭合开关,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不变
B.闭合开关,调节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C.闭合开关,调节R2的阻值,使其大小为
六、计算题
22.电学实验中的电流表是由灵敏电流计G改装而成,其改装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乙为灵敏电流计的表盘,已知灵敏电流计的内阻为Rg=10Ω,满偏电流为Ig=3mA。
(1)要想使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3A,则的值为多大?
(2)由于灵敏电流计的表盘刻度是均匀的,若将灵敏电流计的表盘刻度改标为电流表的表盘刻度,需要通过干路电流I′与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Ig'成正比。请证明:通过干路电流I′与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Ig'成正比。
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的阻值为30Ω。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1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3)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A2示数。
24.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空气质量指数检测工作电路简图,用电压表显示空气质量指数,其中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质量指数A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
(1)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空气质量指数。
(2)写出气敏电阻阻值R与空气质量指数A的关系式。
(3)若将电阻R0阻值换成为2Ω,该空气质量指数检测仪的检测范围是多少?
七、科普阅读题
25.电热膜是一种新型的电热器件,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电热膜。电热膜是在绝缘薄膜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形成的一条条很薄的导电墨线,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网状结构,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导电墨线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这种温度特性的优点是,它不会因厚度不均匀而出现严重发热不均、局部过热的现象,这是电热丝所不具备的,它保证了电热膜各处的温度均匀。
(1)如图乙所示电热膜电路,导电墨线的连接方式是 联,正常工作时金属导线中A、B处电流分别为和,则 (选填“<”“=”或“>”)。
(2)电热膜取暖器工作时,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空气内能的;如果某根导电墨线的局部导电材料脱落,如图丁中的C部分,这根导电墨线的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D C C D A AD BC AB
1.D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列连接,则R1与R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1两端电压
因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2支路的电流,则通过R2的电流I2=0.5A,由可得,R2的阻值
通过R1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表A的示数,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D
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开关、电阻R1、电流表、电阻R2、最后流回电源负极,所以电阻R1和R2是串联的,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测R1两端的电压;
A.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由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可知,通过R1的电流等于0.3A,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阻R1和R2是串联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0.6V,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阻R2的阻值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由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
所以
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且电源电压一定,所以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比保持不变,则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之比保持不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A2测干路电流,A1测R2支路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在1、4、5三个数中找到两个是四倍关系的数,即U=4V,I2=1A,则余下的一个数即为I=5A,所以,电源电压U=4V;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
则R1的电阻值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D
AB.由电路图甲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当滑片在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最大;由欧姆定律可得
故AB错误;
CD.由图乙可知,电源电压为;当滑片P在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5A,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A
图甲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定值电阻R1电压,两电压表示数相同,说明电压表V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则故障为R1开路或者R2短路;图乙中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R3电流,两电流表示数相等,说明干路电流等于R3电流,则故障为R4断路导致,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AD
A.如图所示,当连接a、b时,电路中只有R1和R2串联,故A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当连接c、d时,电路由R1和R3并联,故B不符合题意;
C D.如图所示,当连接a、b时,电路总电阻是R1和R2电阻之和,当连接c、d时,R1支路上电阻只有自己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故从连接a、b旋转至c、d时,通过R1的电流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AD。
8.BC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不变,而灯的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这一因素不变,故A错误;
B.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改变,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故B正确;
C.丙图中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需多次改变电流和电压的数值,移动滑动变阻器目的是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故C正确;
D.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需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多次改变电阻阻值,故需要添加几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故D错误。
故选BC。
9.AB
A.当开关S断开时,只有R0与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当开关S闭合时,R0与Rx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I,未知电阻阻值为
故A符合题意;
B.当开关S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此时;当开关S闭合时,Rx被短路,只有R0与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所以,则未知电阻阻值为
故B符合题意;
C.当开关S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当开关S闭合时,Rx被短路,只有R0接入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无法测出未知电阻阻值,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开关S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当开关S闭合时,R0被短路,只有Rx接入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无法测出未知电阻阻值,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0. 10 6 0
由I=UR可得,导体的电阻:R==10Ω,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0.6A时,导体的电阻仍为10Ω不变,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U′=I′R=0.6A×10Ω=6V,将该导体置于超低温环境下使其变为超导体时,其阻值为0Ω.
【点睛】(1)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0.6A时两端的电压;(3)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导体的电阻突然变为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此时导体变为超导体.
11. 0.5 10 1.5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2A”,乙标有“20Ω 0.5A”。若将它们串联起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2][3]由欧姆定律得,甲的额定电压为
乙的额定电压为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若将它们并联,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10V;此时甲的电流为
乙的电流为0.5A,干路中的最大电流
12. < Ⅰ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相同的电压下,通过R2的电流小,根据可知,R2的电阻大,即
[2]R1、R2并联后,根据并联电阻规律可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所以相同电压下,总电流比通过任何一个电阻的电流都大,即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Ⅰ内。
13. 2∶3 3∶2
[1]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的电流相同,由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2]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其两端电压相同,由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14. 变小 2 一定不等于
[1][2]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而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之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比值变小;当滑片P分别在滑动变阻器a、b、c、d四个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依次增大,因此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依次增大,故滑片在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
[3]当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时,电压表示数为,即
移动滑片P使其阻值变化时,电压表示数为
将式子变形得
移动滑片P使其阻值变化时,电压表示数一定不等于,并且大于。
15. 18 6 12
【分析】结合图象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在移动过程中电路的变化情况,应用图象解决问题。
[1]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零,此时只有R0接入电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压表示数刚好等于电源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即Imax=3A,由图可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8V,即电源电压是U=18V;
[2]由可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此时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路中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图象可知,R两端的电压U=6V,电路中最小的电流Imin=1A,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最大阻值
16.
在该实验中,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而图中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因为电压表电阻很大,会造成断路;图中电流表并联在电阻的两端了(且使用了3个接线柱),会造成电阻被短路。应去掉电流表“0.6”接线柱与电阻右端接线柱的这段导线,将电阻右端接线柱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连接起来,即可满足该实验的要求;如图所示:
17.
上面方框为电压表,下方方框内是定值电阻时,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被测人身高变高时,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电流减小,由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符合题意。故作图如下:
18. 电阻大小 多次实验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由于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不能控制不变,所以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这一因素不变。
[2]本实验中,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多次测量,故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改变。
[3]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故数据1为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的数据,已知电源电压U=3V,电路中的电流为0.1A,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U滑=U-U定=3V-1V=2V
根据欧姆定律
19.(1)没有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
(2)定值电阻断路
(3) 2 表头物理量没有写上单位
(4)反
(5)可以
(6)ABC
(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所以题图中滑片应移到最左端,即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即故障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3)[1]由表中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所以每次实验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不变。
[2]分析表格发现,表头中的物理量没有单位,所以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的问题是表头物理量没有写上单位。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通过电阻的电流随电阻增大而减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变,所以由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实验中使用的定值电阻阻值最大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电路中的电流
则需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所以无法完成实验,若加上一个的电阻,则
所以可以完成实验。
(6)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控制电阻的阻值不变,改变电压,由于器材中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多个定值电阻,所以可以完成该实验,故A符合题意;
B.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需要将多个电阻串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由于器材中有电流表、多个定值电阻,所以可以完成该实验,故B符合题意;
C.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需要将多个电阻并联,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由于器材中有电压表、多个定值电阻,所以可以完成该实验,故C符合题意。
故选ABC。
20.(1)
(2) 右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过大
(3) 3.3 8.3
(4) 二 见详解
(1)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由于灯泡标有“2.5V 0.3A”字样,电路最大电流小于0.6A,则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如图所示:
(2)[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2]闭合开关,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接入电路,电路电阻很大,则电路电流很小,灯泡两端电压很小,灯泡不能发光。
(3)[1]如图乙,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18A,灯泡电阻
[2]灯泡标有“2.5V 0.3A”字样,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
(4)[1][2]由于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想较准确估测灯泡未通电时的电阻,应使通过灯泡的电流尽量小一些,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阻值最大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小,故应选择方案二。
21.(1)
(2) 断开 大
(3)②
(4)
(5)A
(1)根据题目要求电压表测两个电阻的总电压,则电压表需并联在两个电阻箱的两端,而开关断开时两表均无示数,说明开关在电压表并联部分以外,所以电路图如图所示
(2)[1][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为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同时电阻箱阻值应调至最大处。
(3)接好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相通,则电压表并联部分断路。经检查发现是某根导线出现了断路,该导线是②。
(4)如图2,则电流表此时用的是小量程0~0.6A,分度值为,所以电流表读数为。
(5)因为电压表刻度模糊不能读数,无法计算电阻,可用等效替代法探究,她断开开关,将R1的示数调为零,调节R2的阻值,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总电阻不变,就可以得到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和各小电阻的关系,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1)999;(2)见解析
解:(1)改装后的电流表的量程为3A,则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之和可得,通过R0的电流为
I0=I﹣Ig=3×103mA﹣3mA=2997mA
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2)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为Ig',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计两端的电压为
Ug=Ig'Rg
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
U0=Ug=Ig'Rg

干路电流为
由于Rg、R0是定值,则I′与Ig'成正比。
答:(1)的值为999;
(2)见详解。
23.(1)3V
(2)15Ω
(3)0.1A
(1)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阻R1和R2并联,电流表A2测R2的电流I2=0.1A,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I=0.3A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电源电压U=U2=I2R2=0.1A×30Ω=3V
(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求R1的电流I1=I-I2=0.3A-0.1A=0.2A
电阻R1的阻值为
(3)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经过R2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A2示数为0.1A。
24.(1)50
(2)
(3)0~125
(1)由甲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UR=U-U0=6V-2V=4V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以及欧姆定律可得,,代入数值得,解得R=5Ω,则,由乙图可知,空气质量指数为50。
(2)由乙图可知,空气质量指数A与的比值是是一个常数,说明空气质量指数A与成正比,即,故
(3)R的阻值越小时,其倒数越大,从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则R0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的最小电压为
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此时R的阻值为R′=R0=2Ω,代入气敏电阻阻值R与空气质量指数A的关系式可得,空气质量指数最大为125。电阻越大,空气指数越小,当电阻无穷大时,空气指数无限接近于0。故气质量指数检测仪的检测范围是0~125。
25.(1) 并 <
(2) 热传递 变大
(1)[1]由图乙可知,导电墨线是并列连接的,所以导电墨线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流经B点的电流除了A点汇入的电流之外,还有其他支路的电流,因此。
(2)[1]电热膜取暖器工作时,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空气内能的。热传递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取暖器温度高,空气温度低,热量从取暖器传递到空气。
[2]某根导电墨线的局部导电材料脱落,这部分的横截面积变小,在长度和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横截面积变小,电阻会变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