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8 12: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第14课
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1919年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问题探究: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一)材料(1):1914年,中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则为85万多人;1919年为137万多人。
材料(2):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3):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的内外统治情况。材料(4):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对内: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对外:大借外债;出卖国家主权
总之,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材料(1) 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材料(2) 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1912年~1919年的七年间,工人罢工130余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我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级结构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材料(2)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中国通史》材料(1)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三)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口号:民主、科学
作用: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四)材料(1)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白银;同一时期,英国、法国、德国等对华贸易额有较大下降。
材料(2)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概括“一战”期间中国当时的国际形势。
_材料(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一战期间,美日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4)政治原因:导火线: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近代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2、五四运动的经过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
(注意自己角色的情感定位;内容包括运动的口号、中心、主力、结果等) 1919.5 1919.6北京学生 上海 工人(一)五四运动的分期(二)五四运动的口号:(三)五四运动的结果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初步胜利——释放 、罢免、拒绝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28日释放被捕学生军阀政府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这在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史上是第一次)“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本代表拒绝签署!”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彻底地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各阶层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精神

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
是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 正是在对五四生生不息的纪念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把自己的奋斗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联结在一起,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 。 (引文〈人民日报〉)爱国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想一想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相 同 点不 同 点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① 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
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问题探究:内部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国共产党诞生1、1、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2、标志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 上海-(嘉兴)南湖内容1.通过了党的纲领2.决定党的中心任务3.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规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
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3、意义(1).标志诞生 (2).焕然一新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原因:必要性: 革命敌人强大凶残,必须联合其
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可能性: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共产国际的帮助.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 广州)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影响: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1、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民
大革命兴起:高潮:对象:
概况: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北伐
战争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
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和北伐
——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革命出现了新高潮。小结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兵力35万张作霖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上海国民政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材料:北伐战争开始以后,英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四川“万县惨案”和汉口“一三惨案”。
1927年初,北伐军向江浙进军,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派军舰到上海,扬言要武装干涉。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以后,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了“南京惨案”。材料: “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议决,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上海军事当局,表示服从中央,即或有些意见与误会,亦未必不可解释。……我们应该站在革命观点上,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疑,不听信任何谣言。………” ——《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材料: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这个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作用,但如果没有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能使北洋军阀政府在人民面前低头。学生商界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