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济南版) 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济南版) 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7 08: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二章 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必备知识·夯根基


基础达标·分点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必备知识·夯根基
知识点一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1.线虫动物的身体呈细长圆柱形
特征 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柱形,两头尖,有口和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繁殖 生殖能力很强
生活 方式 土壤中的线虫动物数量庞大,它们以土壤中的有机质或微小生物为食。少数线虫动物营寄生生活
常见 种类 蛔虫、蛲虫、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秀丽隐杆线虫等
2.环节动物具有相似的体节
特征 身体分节,用体表呼吸 代表动物 蚯蚓;常见的环节动物还有医蛭和沙蚕等 观察 蚯蚓 结构 特点 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大多数体节上着生刚毛
运动方式 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来运动
呼吸方式 无呼吸器官,主要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区分前后端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名师指津
(1)寄生是指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2)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身体都是细长的,但是线虫动物身体不分节,环节动物身体分节。
3.节肢动物具有分节的附肢
(1)观察蝗虫
结构特点:身体分为[A]头部、[B]胸部和[C]腹部三部分。头部着生一对复眼、一对[D]触角,具有咀嚼式口器。胸部有三对[E]足和两对[F]翅。足、触角等是它的附肢,均有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G]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2)节肢动物的特征及常见动物
特征 身体分部、附肢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常见 动物 蝗虫、蝉、蝶、蟹、蜘蛛等
(3)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其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知识拓展
(1)自然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其中只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因此会有蜕皮现象。
(3)昆虫的发育方式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知识点二 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主要类群 代表动物 主要特征
变温 动物 鱼类 鲫鱼 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鱼体和减小水流阻力的作用;用鳃呼吸;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依靠鳍协助运动并维持身体平衡
主要类群 代表动物 主要特征
变温 动物 两栖类 青蛙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
爬行类 蜥蜴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肺发达,完全依靠其进行气体交换;在陆地上产卵,它们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主要类群 代表动物 主要特征
恒温 动物 鸟类 家鸽 (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等作用;前肢变为翼,胸肌发达;
(3)骨有的中空,有的愈合,骨骼轻而坚固;直肠极短,有利于减轻体重;
(4)体内有许多气囊(辅助呼吸),与肺相通,供氧能力强
哺乳类 家兔 体表被毛(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等的分化(前者能切断食物,后者能磨碎食物);用肺呼吸,体内有膈肌;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胎生,哺乳
(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归纳总结
(1)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方式为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鱼类的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两栖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爬行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并且心室中有不完全的隔膜;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两心室。
(3)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复杂高等之处表现在皮肤干燥有覆盖物,完全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脱离水的限制。
易错警示
(1)青蛙的皮肤、鸟类的气囊、哺乳动物的膈都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但只有青蛙的皮肤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2)叫鱼不是鱼的动物:鱿鱼、章鱼、墨鱼、鲍鱼是软体动物;甲鱼、鳄鱼是爬行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
(3)不叫鱼却是鱼的动物:海马、中华鲟、黄鳝、泥鳅、河豚。
情境题
1.大雨过后我们会看到蚯蚓爬出地面,这是因为蚯蚓用     呼吸,土壤中有大量积水,使    含量明显减少,蚯蚓无法正常呼吸。
2.周末,欣欣的妈妈到菜市场买鱼,可以迅速判断鱼是否新鲜的最佳方法是观察         。
3.蛔虫属于     ,主要    在人的小肠内。患者常出现厌食、营养不良、贫血和腹泻等症状。
湿润的体表
氧气
鳃丝颜色是否呈鲜红色
线虫动物
寄生
情境题
4.秀丽隐杆线虫的体表具有角质层,其消化道前端有    ,后端有     ,属于    动物。它的全身不足2 000个细胞,可以追踪其每一个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是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的好材料。
5.非洲爪蟾可以在水中生活,但长时间接触不到空气会被“淹死”,其原因是它主要依靠    呼吸,且用    辅助呼吸。非洲爪蟾并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主要是因为其     。

肛门
线虫

皮肤
生殖和发育未能脱离水的限制
基础达标·分点练
考点一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2025·上海)科学家在三峡地区5.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夷陵虫化石。经研究,夷陵虫身体分节,有背腹分化和两侧对称的特点,如图所示。目前对夷陵虫所属类群尚无定论,从形态特征上看,夷陵虫最接近于
(  )
A.节肢动物 B.线虫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C
2.(2025·淄博张店模拟)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体长仅1毫米的自由生活的线虫动物,是科研领域的重要模型生物。下列关于秀丽隐杆线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口有肛门 B.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C.体表有角质层 D.生殖器官发达,利于寄生
3.(2025·威海乳山模拟)沙蚕生活在海边的泥沙中,是近海鱼类最广谱的饵料,素有海钓“万能饵”之美誉。沙蚕的外形很像蜈蚣,但它却与蜈蚣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它(  )
A.不可以爬行 B.身体两侧没有刚毛
C.足和触角不分节 D.身体不分节
D
C
4.(2025·广东)龙眼鸡(如图)是龙眼树上的常见昆虫,对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脊柱 B.用肺呼吸
C.附肢分节 D.胎生、哺乳
5.(2025·淄博淄川一模)图中a、b分别代表蜈蚣和蝗虫,它们的共同点用阴影部分表示。下列不符合阴影部分的是(  )
A.身体分节
B.节肢动物
C.用肺呼吸
D.体表有外骨骼
C
C
考点二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6.(2025·无锡)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近年来在长江流域频频现身,体现了长江“十年禁渔”的积极生态效应。长江江豚每胎只产1崽,由雌豚授乳。下列有关长江江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B.属于恒温动物
C.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D.身体呈流线型以减小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A
7.(2025·潍坊青州模拟)两栖动物中的毛蛙,在繁殖期皮肤会生出许多细毛辅助呼吸,繁殖期过后细毛消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细毛中富含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细毛的出现增大了皮肤的面积,与辅助呼吸相适应
C.毛蛙在繁殖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D.毛蛙在非繁殖期所需的氧气都来自肺的气体交换
D
8.(2025·宜宾)蛇年春晚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蛇的形态特征。蛇是一种典型的爬行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B.蛇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卵的表面有卵壳保护
C.蛇靠肺呼吸以满足生命活动对氧气的需要
D.蛇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
D
9.(2025·济南天桥三模)如图是家鸽的形态与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家鸽在c处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B.家鸽的骨有的愈合,有的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C.家鸽有喙无齿,食物在3嗉囊内被磨碎和初步消化
D.家鸽的8极短,有利于快速排便,减轻体重
C
10.(2025·菏泽单县一模)鸟类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用肺呼吸 B.有四肢
C.陆地产卵 D.体温恒定
D
11.(2025·无锡)大熊猫是世界级珍稀动物。“花花”(如图甲)是一只辨识度和颜值都很高的大熊猫。它因与饲养员、游客的互动而频上热搜。这说明了我国生态保育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所属的动物类群是哺乳动物,以    的方式繁殖后代,以
    的方式为幼崽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2)图    所示是家兔的牙齿,臼齿发达,利于磨碎食物,适于草食性生活。
(3)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家兔明显不同,牙齿分化也不同,大熊猫具有而家兔不具有的是    齿,能够撕裂食物。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和    食物的能力。
胎生
哺乳


消化
综合能力·提升练
1.(2025·周口鹿邑)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等。关于歇后语提到的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蝉、蝗虫、蝎子、螃蟹都是节肢动物
B.蝉、蜈蚣和蝗虫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 生活
C.沙蚕酷似蜈蚣,身体都由许多体节组成,它们都属于环节动物
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
C
2.(2025·驻马店)福建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蝶类新物种——毛氏梳灰蝶。该蝶以长达11个月的蛹期越冬,成虫飞行迅速,喜在森林及溪谷活动。下列关于毛氏梳灰蝶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和附肢均分节
B.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C.发育方式与蝗虫相似
D.发育过程无蜕皮现象
A
3.(2025·淄博博山三模)“姬林蛙”是中国林蛙中体型最小的。眼睛后方有深褐色斑点,产卵于山地水田。下列关于“姬林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表有鳞片,能防止水分蒸发
B.在水中产卵,卵的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C.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
D.成体在陆地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
4.(2025·绵阳北川模拟)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鲸鱼、鲫鱼、鳄鱼、章鱼、娃娃鱼、草鱼、鲨鱼、鲤鱼、甲鱼、鲈鱼便纷纷赶来。运动会组委会在赛前对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下列选项中都不具备参赛资格的一组是(  )
A.鲸鱼、鳄鱼、章鱼、娃娃鱼、甲鱼
B.鲸鱼、鳄鱼、娃娃鱼、鲨鱼
C.鲸鱼、鳄鱼、章鱼、草鱼、甲鱼
D.鳄鱼、鲫鱼、章鱼、甲鱼
A
5.(2025·泰安)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其中很多象形字与生物的外形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龟甲取材于爬行动物中龟体表覆盖的角质的甲
B.鱼生活在水中,主要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动力
C.鸟利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双重呼吸
D.兔、龟、鸟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A
6.(2025·聊城)动物的体表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避免人体消化液的消化
B.鲫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C.麻雀的体表被毛,有利于飞行
D.蛇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
7.(2025·枣庄)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下列诗句中动物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鸟的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利于飞行
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鱼的体表有侧线,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犬有发达的神经系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D.“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蝉蜕是蝉的外骨骼,外骨骼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
8.(2025·烟台龙口一模)仿生机器人技术是指将生物学和机械工程等学科中的知识相结合。如图是科学家研发的4种仿生动物,关于图中所示的机械生物模仿的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蝾螈终生用肺呼吸 B.蜘蛛体表有角质层
C.袋鼠体温恒定 D.蝙蝠体表覆羽
C
9.(2025·开封)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和所处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内部中空,适于飞行
C.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与极地寒冷的环境相适应
D.人类的心脏肌肉发达,能为血液循环持续提供血细胞
D
10.(2025·济宁任城二模)“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基本内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体表的刚毛——能辅助运动
B.蝗虫有外骨骼——利于保持体温恒定
C.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D.鱼的鳃丝多而细——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B
11.(2025·天水)甘南桑科草原是青藏高原最具原始风貌的草原之一,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生活有牦牛、岩羊、雪豹、雪鸡等动物。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盛夏时节的桑科草原是花的海洋,吸引着无数蝴蝶飞舞其间,该类动物一般有两对    ,身体和附肢    。
(2)桑科草原的大夏河中生活有花斑裸鲤等鱼类,其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3)雪鸡等鸟类的生殖方式是                 。
(4)牦牛是所有牛科动物中毛发最长、最厚的动物之一,这一特征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

分节

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适应
12.(2025·聊城东昌府一模)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能够疏松土壤并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某校生物学小组通过观察蚯蚓的结构,探究其对土壤生活的适应性。请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后端最简单的办法是根据    (填结构名称)的位置来判断,可以判断    (填序号)是前端。
环带

(2)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的表面,原因是  。
(3)用手指触碰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时,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的突起叫作    ,用放大镜观察这些突起,可发现它们朝向身体的后方,具有辅助运动的功能。
(4)小明同学对比观察蚯蚓与蛔虫的体表结构,发现蚯蚓的身体表面由许多相似的    组成,所以蚯蚓被称为    动物,而蛔虫体表光滑且包裹着一层    ,这种结构有利于抵抗宿主消化液的侵蚀。
保持蚯蚓体壁的湿润,使其能正常呼吸
刚毛
体节
环节
角质层
13.(2025·武汉青山二模)最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如图所示麂(jǐ)、豺、滇池蝾螈三种动物均在其中。
(1)豺(图乙)性凶猛胆大,食物主要有鹿、麂(图甲)等动物。牙齿是豺摄食和杀敌的武器,符合豺的牙齿特征的是图丁中的   (填字母)。麂吃草,麂粪经过分解者分解后的产物,可以作为草的肥料,这体现了麂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     。
B
物质循环
(2)麂和豺体表被    ,能较好地维持体温相对稳定。麂和豺都是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出生后,雌性用自己的    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滇池蝾螈(图丙),因在云南昆明附近滇池发现而得名。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沼泽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滇池蝾螈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     ,所以皮肤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据此推测,滇池蝾螈属于
    动物。

胎盘和脐带
乳汁
毛细血管
两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