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一章 藻类和植物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必备知识·夯根基
目
录
基础达标·分点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必备知识·夯根基
知识点一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能用孢子繁殖后代
生物种类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生长在茂密的林地或潮湿的地面上 常见于森林、高山、草原的阴湿处
生物种类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主要 特征 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繁殖方式:细胞分裂、个体断裂、孢子生殖(大多数) 没有真正的根,有茎和叶的分化,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无角质层覆盖,能直接吸收水和无机盐;假根短而细,主要起固着作用。 繁殖方式:孢子生殖 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运输水和养料的输导组织,体形较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生物种类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常见种类 小球藻、紫菜、海带、硅藻等 地钱、墙藓等 里白、卷柏、桫椤等
与人类 的关系 地球大气中约一半的氧气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是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古代蕨类植物被埋入地下,形成煤炭
易错警示
(1)大多数藻类的体内有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但有的藻类不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含有的其他色素掩盖了叶绿素的颜色,如紫菜含藻红素较多,因而呈红色。
(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海带、紫菜的食用部分不是叶,而是叶状体。
(3)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藻类,如金鱼藻、黑藻是被子植物,生活在水中。
(4)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因此它们只能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
(5)相比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原因是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解决了水和养料的运输问题。
知识点二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许多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会产生种子,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生物种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生活 环境 适于生活在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中 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
主要 特征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大多数为高大的乔木;根系特别发达,根、茎、叶中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生物种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繁殖 过程 小孢子叶球产生的花粉随风散落到大孢子叶球上。花粉中的精子与大孢子叶球中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大孢子叶球发育成球果,待球果的木质鳞片裂开,种子便暴露出来 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果实与种子发育等过程:雄蕊产生的花粉借助一定的方式传播至雌蕊,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受精后,种子和果实逐渐发育成熟
举例 油松、水杉、银杏、红豆杉等 大豆、白菜、水稻、藿香、牡丹、茶等
与陆地环境 相适应的特点 (1)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 (2)种子的传播方式多样; (3)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易错警示
(1)“白果”不是果实,是银杏的种子。
(2)带“柏”字或“松”字的不一定都是裸子植物,如卷柏、石松是蕨类植物。
(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4)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
情境题
1.“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气温升高, 大量繁殖的结果。
2.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要使盆栽肾蕨生长良好,应如何管理?
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3.百香果果实味道酸甜,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素有“果汁之王”的美称。由此可知,百香果属于 植物。
藻类
被子
情境题
4.《崂山植物志》共描述了崂山及青岛市各公园常见野生及栽培的维管植物160科,734属,1 422种,8亚种,114变种及13栽培变种等,其中柏、杨、柳、女贞、樱花等各类树木,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肾蕨等也一时争荣。
(1)以上列举的几类生物,按繁殖方式可分为 植物和 植物。
(2)蕨类植物有哪些特点?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
孢子
种子
基础达标·分点练
考点一 藻类与植物的类群
1.(2025·长沙改编)久不更换的水培液中长出了绿色丝状物,进一步观察发现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些丝状物属于( )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A
2.(2025·无锡)同学们用苔藓制作微观盆景,盆景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苔藓叶仅有一层细胞,易失水
B.苔藓只有假根,吸水能力差
C.苔藓孢子萌发需要湿润环境
D.苔藓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3.(2025·平顶山改编)平顶山素有“百里煤海”之称,因地下埋藏了大量的煤炭。煤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古代哪一类植物有关( )
A.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蕨类植物
D
D
4.(2025·淄博桓台模拟)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它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据此判断,下列植物与满江红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地钱 B.卷柏
C.苏铁 D.水莲
B
5.(2025·泰州泰兴模拟)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游学时经允许后采集了若干种生物,带回实验室观察。
(1)图1从溪水里采集到的生物是 ,显微镜下可见其为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该生物具有[ ] (填序号和对应的结构名称)。
(2)图1所示与图3所示生物的不同之处是没有 的分化。
(3)该小组的同学发现蕨(图3)比葫芦藓(图2)长得高大,主要原因是蕨类植物体内有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的 组织,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4)用放大镜可观察到图3植物叶背面有褐色囊状隆起,其中有生殖细胞[甲] 。
水绵
多细胞
⑤ 叶绿体
根、茎、叶
输导
孢子
考点二 种子植物
6.(2025·黑龙江龙东地区)中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植物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苏铁 B.卷柏
C.红豆杉 D.银杏
7.(2025·烟台)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描写被子植物的是( )
A.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C.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D.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B
A
8.(2025·苏州)金鱼藻是鱼缸造景中常用的一种生物,全株暗绿色,茎细柔,花直径约2毫米,花期在6~7月,果期在8~10月。由此判断金鱼藻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生物
9.(2025·山西)“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牡丹的高度赞赏。依据图中牡丹的特征,可判断它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
A
C
10.(2025·聊城)学习植物类群之后,本市某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内的植物开展了调查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校园内没有发现蕨类植物,因为它适宜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
B.在教学楼南面的地面上没有发现苔藓植物,说明校园内空气污染严重
C.树叶间生长着很多“白果”的银杏树,属于裸子植物
D.山楂树和杏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属于被子植物
B
综合能力·提升练
1.(2025·驻马店)串珠藻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极高,是一种极为稀少的红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B.繁殖过程离不开水
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有根、茎、叶的分化
B
2.(2025·济宁微山二模)喜马拉雅山5 000米以上的冰雪表面,常点缀着血红色的斑点,这些斑点是由雪衣藻等藻类组成的。雪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雪衣藻可进行光合作用 B.雪衣藻的“根”非常简单
C.雪衣藻的茎可运输营养物质 D.雪衣藻用种子繁殖后代
3.(2025·烟台)母亲节,小明为妈妈制作了一盆微景观(如图)。两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有输导组织
B.有根、茎、叶
C.靠孢子繁殖
D.生活在干燥环境中
A
C
4.(2025·娄底涟源一模)中医典籍对地黄有如下描述:地黄,多年生开花草本植物,蒴果(果实)6~7月成熟,根部可入药,据此推测地黄属于
( )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
5.(2025·宜宾)“世界樟海”中的樟树属于被子植物,“中国桫椤海”中的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与樟树相比,桫椤不具备的特征是
( )
A.有输导组织 B.有根、茎、叶的分化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
D
6.(2025·九江模拟)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植物类群与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
B.“苔痕上阶绿”——具有假根和茎、叶,属于苔藓植物
C.“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能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
D
7.(2025·周口鹿邑)郑州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园。下列有关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藻类一般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葫芦藓依靠根吸收水,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卷柏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没有输导组织
D.银杏的叶呈扇形,其果实叫“白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A
8.(2025·泰安)兴趣小组到植物园研学调查多种植物。下列对其中四种植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体内有输导组织,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B.Ⅱ的体内输导组织发达,能开花、结果,果实有利于保护和传播种子
C.Ⅲ的叶无叶脉,茎无导管,有假根,植株顶端的孢蒴里有许多孢子
D.Ⅳ的根、茎、叶发达,体内有输导组织,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A
9.(2025·平顶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岁寒三友”来形容松、竹、梅,因为它们都具有不畏严寒的特点。下列关于这三种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B.种子都有果皮保护
C.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D.繁殖过程都不依赖水环境
B
10.(2025·淄博博山二模)无花果的花属于隐头花序,无花果的花藏于花托中,被人误认为“无花之果”。无花果开花时花朵因被包被而看不到,造成了人们的误解。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花果没有花,在分类上属于裸子植物
B.无花果不需要传粉就可以形成种子,结出果实
C.对无花果进行嫁接繁殖,可以维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D.对无花果进行扦插有利于收获新品种,提高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
C
11.(2025·长沙望城模拟)在长沙,有个氧吧秘境,叫作磨盘洲,这里生态环境好,植物种类多,是露营佳地。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对磨盘洲生态公园一片区域的植物类群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
植物 类群 种子植物 无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种类数 24 8 10 3
(1)该小组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2)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
。
调查法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3)这些植物类群中,可以监测磨盘洲的空气污染程度的是 。
(4)无种子植物类群的生殖方式是 。
(5)请将表中无种子植物中的植物类群的种类数转换成饼状图。
苔藓植物
孢子生殖
12.(2025·聊城冠县模拟)疣黑藓、桫椤、金花茶、银杏等是世界珍稀植物,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 (填字母)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
B
(2) (填字母)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 组织,所以该类植物同B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
(3)C、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 ,但C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 包被,属于 植物;D类植物属于 植物。
(4)除上述植物类群外,还有一类生物,其分布在水域中,空气中的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此类生物是
。
A
输导
种子
果皮
被子
裸子
藻类
13.(2025·烟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在大气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碳可以在生物圈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之间反复循环。
(1)下列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有 (填序号)。
①藻类的光合作用 ②细菌、真菌等分解有机物
③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④动物的呼吸作用
⑤苔藓植物的遗体堆积后形成泥炭 ⑥植树造林
⑦溶解在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沉积海底
①⑤⑥⑦
(2)大气中近90%的氧气是由藻类产生的,藻类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吗?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水绵进行了相关探究,如下: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处理 方式 向三组锥形瓶中各加入50 mL一定浓度的BTB水溶液,并通入等量的二氧化碳,至溶液的颜色由蓝色转变为绿色 适量水绵 无水绵 适量水绵
光照 光照 黑暗
现象 由绿色逐渐变为蓝色 仍为绿色 ?
注:BTB水溶液呈蓝色,随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逐渐由蓝色变为绿色,再变为黄色。
①观察三组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推测丙组的现象是
,请分析原因: 。
黑暗条件下水绵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吸收二氧化碳,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②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③取甲、丙两组的水绵分别制成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中能够发现蓝色小颗粒的是 组,说明
。
④本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藻类可通过光合作用将
,从而将碳储存起来。
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
藻类在光照条件下能吸收二氧化碳
甲
藻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淀粉)
(3)硅藻、绿藻、甲藻等微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累积油脂,利用微藻的这一特点助力碳中和,你的建议是 。
大规模培养微藻,利用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累积油脂,将油脂用于化工原料或生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