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小卷(七)(含答案)图形的变化 2026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章末检测小卷(七)(含答案)图形的变化 2026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23:0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小卷(七) 图形的变化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
1. 鲁班锁起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图②是六根鲁班锁(图①)中的一个构件,从前面看这个构件,可以得到的图形是(  )
图①   图②
第1题图
          
A        B        C        D
2. 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3. 新能源、绿色能源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下列新能源环保图标,其文字上方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 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C≌△A′B′C′  B. ∠BAC′=∠B′A′C  C. 直线l垂直平分CC′  D. AC′=2BC
第4题图 
5. 如图,将等边△ABC向右平移2 cm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B=6 cm,则点D到B′C的距离为(  )
A. 2 cm  B. 2 cm  C. 2 cm  D. 4 cm
 
第5题图 
6. 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2∠D=100°,则∠α的度数是(  )
A. 50°  B. 60°  C. 40°  D. 30°
 
第6题图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A1B1C1的位似比等于,并且是关于原点O的位似图形,若点A的坐标为(2,4),则其对应点A1的坐标是(  )
A. (4,8)  B. (-1,-2)
C. (1,2)或(-1,-2)  D. (4,8)或(-4,-8)
8. 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6,E是AB上一点. 把四边形ADCE沿CE折叠后得到四边形A′D′CE,CD′⊥CD,则BE的长为(  )
A.   B. 3  C. 6-3  D. 3-3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9分)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阴影所示的两个正方形是位似图形,若位似中心在两个正方形之间,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为    .
第9题图 
10. 如图,在 ABCD中,AB<BC,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交AD于点E,分别以点C,E为圆心,大于C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D的延长线于点F,则的值为    .
第10题图
11. 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边BC上一点,且AB=,BE=1,连接AE,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α(0°<α<360°),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直线AD上时,点E的运动路径的长为    (结果保留π).
第11题图
三、解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7分)
12. (8分)如图,△ABC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BAC=60°.
(1)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过点C作CD∥AB交⊙O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BD,求证:BD=CD.
第12题图
13. (9分)如图,在△ABC中,AB=AC,D是CB延长线上的一动点,将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ED,连接CE,AE.
【问题探究】
(1)如图①,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时,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则CD,AC,C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类比探究】
(2)如图②,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90°,探究CD,AC,CE之间的数量关系.
图①  图②
第13题图
班级:     姓名:     得分:    
章末检测小卷(七) 图形的变化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
1. 鲁班锁起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图②是六根鲁班锁(图①)中的一个构件,从前面看这个构件,可以得到的图形是(  )
图①   图②
第1题图
          
A        B        C        D
2. 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3. 新能源、绿色能源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下列新能源环保图标,其文字上方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 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C≌△A′B′C′  B. ∠BAC′=∠B′A′C  C. 直线l垂直平分CC′  D. AC′=2BC
第4题图 
5. 如图,将等边△ABC向右平移2 cm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B=6 cm,则点D到B′C的距离为(  )
A. 2 cm  B. 2 cm  C. 2 cm  D. 4 cm
 
第5题图 
6. 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2∠D=100°,则∠α的度数是(  )
A. 50°  B. 60°  C. 40°  D. 30°
 
第6题图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A1B1C1的位似比等于,并且是关于原点O的位似图形,若点A的坐标为(2,4),则其对应点A1的坐标是(  )
A. (4,8)  B. (-1,-2)
C. (1,2)或(-1,-2)  D. (4,8)或(-4,-8)
8. 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6,E是AB上一点. 把四边形ADCE沿CE折叠后得到四边形A′D′CE,CD′⊥CD,则BE的长为(  )
A.   B. 3  C. 6-3  D. 3-3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9分)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阴影所示的两个正方形是位似图形,若位似中心在两个正方形之间,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为    .
第9题图 
10. 如图,在 ABCD中,AB<BC,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交AD于点E,分别以点C,E为圆心,大于C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D的延长线于点F,则的值为    .
第10题图
11. 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边BC上一点,且AB=,BE=1,连接AE,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α(0°<α<360°),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直线AD上时,点E的运动路径的长为    (结果保留π).
第11题图
三、解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7分)
12. (8分)如图,△ABC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BAC=60°.
(1)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过点C作CD∥AB交⊙O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BD,求证:BD=CD.
第12题图
13. (9分)如图,在△ABC中,AB=AC,D是CB延长线上的一动点,将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ED,连接CE,AE.
【问题探究】
(1)如图①,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时,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则CD,AC,C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类比探究】
(2)如图②,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90°,探究CD,AC,CE之间的数量关系.
图①  图②
第13题图
参考答案
1. C
2. B 【解析】由展开图的知识可知B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故B选项符合题意.
3. D 【解析】选项A,C的图案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B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选项D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
4. D
5. C 【解析】如解图,过点D作DE⊥BC于点E,∵△ABC为等边三角形,∴BC=AB=6 cm,∠ACB=∠B=60°.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B′C′=∠B=60°,BB′=2 cm,∴△DB′C为等边三角形,DB′=B′C=BC-BB′=4 cm,∴DE=DB′ sin 60°=4×=2(cm).
第5题解图
6. A 【解析】∵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A=∠C,∠AOC=80°,∴∠DOC=80°-α.∵∠A=2∠D=100°,∴∠D=50°.∵∠C+∠D+∠DOC=180°,∴100°+50°+80°-α=180°,解得α=50°.
7. D 【解析】∵△ABC和△A1B1C1是关于原点O的位似图形,位似比等于,点A的坐标为(2,4),∴点A1的坐标为(2×2,4×2)或[2×(-2),4×(-2)],即(4,8)或(-4,-8).
8. D 【解析】如解图,延长AB交CD′于点F,∵四边形ABCD是菱形,AB=6,∠A=60°,∴CB=6,∠DCB=60°.∵CD′⊥CD,∴∠BCF=30°,∠CFB=90°.在Rt△BFC中,∵∠BCF=30°,CB=6,∴BF=3,CF=3.由折叠性质可知,∠DCE=∠ECF=∠DCD′=45°,∴△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F=CF=3,∴BE=EF-BF=3-3.
第8题解图
9. (2,0) 【解析】如解图,点P为位似中心,故点P的坐标为(2,0).
第9题解图
10. 1 【解析】由尺规作图知BE=BC,BF平分∠CBE,∴∠CBF=∠EB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F=∠CBF,∴∠F=∠EBF,∴BE=FE,∴EF=BC=AD,∴AD-DE=EF-DE,即AE=DF,∴=1.
11. π或3π 【解析】∵∠ABE=90°,AB=,BE=1,∴AE=2.∵0°<α<360°,∴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B′第一次落在直线AD上时,α=90°,∴的长==π;②当B′第二次落在直线AD上时,α=270°,∴的长==3π.综上所述,点E的运动路径的长为π或3π.
12. (1)解:如解图①,CD即为所求作(作法不唯一,合理即可);
第12题解图①
一题多解法
如解图②,CD即为所求作;
第12题解图②
(2)证明:如解图①,连接BD,
∵AB为⊙O的直径,
∴∠ACB=90°.
∵∠BAC=60°,
∴∠ABC=30°,
∴∠BDC=180°-∠BAC=120°.
∵CD∥AB,
∴∠BCD=∠ABC=30°,
∴∠CBD=180°-∠BDC-∠BCD=30°,
∴∠BCD=∠CBD,
∴BD=CD.
13. 解:(1)CD=AC+CE;
【解法提示】∵△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BAC=60°.由旋转可得,AD=DE,∠ADE=60°,∴△ADE是等边三角形,∴AD=AE,∠DAB+∠BAE=∠DAE=60°.∵∠BAE+∠EAC=∠BAC=60°,∴∠DAB=∠EAC,在△DAB和△EAC中,
∴△DAB≌△EAC(SAS),
∴BD=CE,
∴CD=BC+BD=AC+CE.
(2)如解图,过点E作EF⊥CD于点F,
∵∠BAC=90°,AB=AC,∴∠ACB=∠ABC=45°.由旋转可得AD=DE,∠ADE=90°,∴△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D=∠ACD=45°,
∴A,D,E,C四点共圆,
∴∠ADE+∠ACE=180°,
∴∠ACE=90°,
∴∠ECF=∠ACE-∠ACB=45°,
∵EF⊥CD,
∴∠CFE=90°,
∴∠CEF=∠ECF=45°,
∴CE=CF=EF.
∵∠EDF=∠CAE,∠EFD=∠ACE=90°,
∴△ECA∽△EFD,
∴===,
∴AC=DF,
∴AC+CE=DF+CF=CD,
即AC+CE=CD.
第13题解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