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的背景。
2、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内在旋律和节奏。
3、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4、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2学情分析
本首《乡愁》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一个挑战同时对于学生学习诗歌也是一个引领。因为初一的学生还不懂得“愁”是什么滋味,更别提乡愁了,所以学生刚刚接触诗歌的题目是可能会感到茫然。好在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更注重采用浅显易懂的具体事物(意象)把抽象的情感物化成集体可感的事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作者运用一些修饰词和数量词把情感浓缩,这种“移情”的方法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给初一学生对诗歌的学习起到了较大的引领作用,学生容易学会,能够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
3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4教学过程
导入
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诗歌也是一颗灿烂的瑰宝,它的主题很丰富,而乡愁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有人说: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是呀,对于那些远离在外的游子来说,乡愁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情结呢?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来感受游子们的心声吧!
一.感知,整体把握
1.作者:(课件展示)
让学生根据自己已获得的资料,介绍作者的相关信息。教师进行必要的知识的补充。如:作者的诗风:常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缠绵。
2.背景(课件展示)
乡愁》写于1972年,同所有漂泊到台湾岛的人一样,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刻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由于台湾和大陆被人为地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不可比拟的特定而广阔的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年的当代诗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浅易”但韵味无穷的《乡愁》。
3.感知
梳理结构
教师:配乐朗诵《乡愁》。
(课件展示问题)
学生活动1: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感受诗作的抑扬顿挫和诗人的感情,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绪,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在听的过程中,同时能够纠正自己的读音、标示出停顿。并作出相应的回答。
教师点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愁。应该用深沉、哀婉的语调来朗读。
学生活动2:学生以多种形式读诗,整体感悟诗歌,思考全诗以什么为顺序贯穿全诗。学生小组简单讨论并作出回答。
教师点拨: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示总结,全诗叙写了四个阶段的乡愁,以时空的变化为线索,将个人的经历贯穿全诗。
二.交流,解读探究
1.赏析全诗,探讨问题:(课件演示:出示问题,合作探究,小组汇报)
教师活动:用幻灯片展示问题:
(1).作者是如何把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转化成具体可感的事物的?这四节中“乡愁”的含义一样吗?
(2).诗人所写的乡愁是怎样逐层加深、升华的?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事物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4).诗歌四节文字能否颠倒?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朗读或组内自由朗读,互相研读,讨论思考问题,达成共识,先组内交流,在全班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
教师活动: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每个问题的核心。
(1).作者把这种乡愁的情感进行了“物化”,把乡愁分别寄托在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叫“移情”。四个乡愁的含义不同,分别是:思念故乡、思念妻子、思念母亲、思念祖国,即:由弱到强。
(2).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分别是人生的四个阶段,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作者用时间的推移来逐层加深要表达的情感。
(3).作者用“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看似轻描淡写,但却把这种浓烈的感情浓缩在小面积的事物上更让人感受到这种感情一旦爆发将是一发而不可阻挡之势,更显作者思乡情感的强烈。
(4).不能。作者按时间顺序逐层加深要表达的情感,并在最后一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个人的乡愁诗意地升华为国愁和民愁。
2、拓展讨论(课件展示,出示问题,要求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1).假如当时你的亲人有在台湾的,你的感受如何呢?
(2).假如你是一位台湾同胞,面对香港收复、澳门回归,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发言,教师就海峡两岸关系及历史作适当讲解。
三.小结
一首乡愁,牵动了无数漂泊在外游子的心,今天,台湾——大陆的游子,因为我们共知的原因一直在海中孤零零地飘荡,台湾人民有家难归,亲情难叙,就让我们共同期盼海峡两岸的早日团聚吧!
四.作业
课后阅读舒婷的《土地情诗》,在次感受诗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大地母亲的热爱之情。
五.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邮票——小时候——思念故乡
船票——长大后——思念妻子
感情由弱到强——画龙点睛(思念祖国)
坟墓——后来
——思念母亲
海峡——现在
——思念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