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孩童之道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 孩童之道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8 11:2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孩童之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感受诗歌整散结合的韵律美
感受诗歌中孩童的艺术形象
2重点难点
体味诗文中充满童真的真挚且深沉的情感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教师讲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互动式导入)
大家还刻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在为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这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学生交流)
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学生交流)
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设计2:(幻灯片——内容为泰戈尔的图片)
师旁白:这位白发的就是泰戈尔,读他的诗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净,会让你的精神寻找一片休憩的家园。早在百年前,他就问道:“你是什么人?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作——《孩童之道》,去感悟他那圣洁的情怀。
二、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注意字音。
2.听读训练,给学生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对文章所体现的画面进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情感,最后确定文章的朗读基调。
听后亦对录音中的朗读情况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方法有利于学生不受固定朗读方式的束缚,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
描述情感:一群憨态可掬、纯真无比、出水芙蓉般的自然、清新的力量,因此可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为:轻柔、细腻、婉转。
3.学生试读。可齐读,或找个别学生朗读。教师简单点评优缺点。
4.教师范读。
三、品读,在分析中进一步感受朗读基调
1.谈谈阅读诗作后的第一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最重要的是谈出自己的心得。)
2.诗作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情态为背景,先后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
文章以孩子的憨态为线索,按照母子情感受的变化可分五大场景:
场景一——无所不能(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场景二——无所不知(孩子知道程式各样的聪明话)
场景三——无所不有(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
场景四——无拘无束(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场景五——无忧无虑(孩子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3.伴随着孩子情感图景的变化,作者赋予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慈爱、神秘、美丽
四、美读,掌握朗读技巧
1.学生自选五幅画面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自由朗读练习,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注意:在这一训练中,教师要适当点拨朗读技巧。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把握好词语意义上的分量与词语的感情鋠色彩,确定朗读时的节奏、语调、重音和停顿。)
2.确定五幅画面朗读方法上的异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幅画面在程度上是并列,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一点,尽管全文的朗读基调为轻柔、细腻、婉转,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有变化,在变化中去体现这一基调。
如开篇可欢快轻柔进入正文:第一幅画面中孩子的自豪以及对母爱的渴望要有所体现,但调子不宜过高;第二幅画面中包含孩子的天真可爱,同时对母爱进一步赞扬,朗读的时候要把握这一语气;面第三到第五幅画面需要把文章应体现出的情感分别迸发出来。
五、深入研究
1.《孩童之道》蕴含丰富,人们对其主旨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表达了对母爱的崇高礼赞,有人认为它抒发了孩童对母亲深挚的爱恋,有人认为它表现了对人世间真善爱的热烈追求。上面的说法你同意哪种?是否有其他的理解?讨论一下,谈谈各自的看法。
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文本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脱离文本,无限度地拓展下去。
2.对比阅读《新月集》中《审判官》和《责备》则以母亲的心声,抒发了母亲,也是诗人自己对那些不理解孩子,一味责备孩子的“他们”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孩子深深的同情、怜悯之心。
3.自由选读《新月集》中的诗篇,解读作家泰戈尔。
《新月集》中的许多诗篇均洋溢着这种人与自然,这种真、善、美和谐一致的生命的韵律之美。我们不能不为诗人这些时至气化,自然流出的诗篇,不为诗人那大巧若拙,炉火纯青的技巧,不为诗集独特的魅力所折服。
六、总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是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交流的。孩子偏爱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所以这堂课教师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在享受无私而十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