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一必修地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三个观测站的海水温度( )
A.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B.深度在1千米内,垂直变化都较小
C.表层因经度而差异 D.深度超过1千米后,垂直变化都很小
2.推测三个观测站的海水密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 )
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密度、盐度
C.温度、盐度、密度 D.密度、盐度、温度
4.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特点及其成因是( )
A.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 B.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C.密度高——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D.密度低——海水温度高,盐度低
5.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最低处,海水的( )
A.温度约为8°C B.纬度约为5°S
C.盐度约为34.5‰ D.密度约为1021.5kg/m3
航行在大洋中的潜艇有三怕:一怕掉深,二怕进水,三怕起火。掉深是指潜艇浮力突然减小,急速掉向海底,若超过极限潜深,就会被海水压垮,艇毁人亡,自潜艇发明以来,很多事故都与“海中断崖”有关。“海中断崖”并不是海底山峰上的悬崖,而是由于海水密度异常变化,导致潜艇浮力急剧减小的现象。读某海域海水密度垂直变化示意图(箭头表示潜艇航行方向),完成6~7题。
6.潜艇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由表层至深层( )
A.急剧增加 B.先大幅度下降,后随深度变化不明显
C.急剧减小 D.先小幅度下降,后随深度变化很明显
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潜艇易遭遇海中断崖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下面右图示意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左图示意该海域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右图所示测站,最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若图右中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的盐度小于②的盐度 B.①的密度小于②的密度
C.③的盐度大于④的盐度 D.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读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常年某月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乙一甲海域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明显,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性质 B.海水温度 C.海水深度 D.陆地径流
11.一艘货轮驶入上海港,从甲到乙航段,货轮的吃水深度( )
A.变小 B.先变小再变大 C.变大 D.先变大再变小
咸潮入侵是一种河口水文现象,通常发生在枯水期。2022年8月下旬,长江河口遭遇咸潮入侵,随后入侵增强并持续影响长江口。观察发现,位于长江口南支沿岸的钱泾口和新建的盐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相同,而下游的杨林与石洞口的盐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却依次滞后。读长江口地理位置图和研究区域内长江口观测站点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推测2022年夏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气较正常年份( )
A.多阴雨,气温偏高 B.多阴雨,气温偏低
C.多晴天,气温偏高 D.多晴天,气温偏低
13.本次咸潮入侵( )
A.由北支入侵,灵甸港流速大于头兴港 B.由北支入侵,灵甸港流速小于头兴港
C.由南支入侵,钱泾口流速大于石洞口 D.由南支入侵,钱泾口流速小于石洞口
14.图中连兴港、灵甸港和钱泾口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钱泾口、灵甸港、连兴港 B.连兴港、钱泾口、灵甸港
C.钱泾口、连兴港、灵甸港 D.连兴港、灵甸港、钱泾口
海水密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盐度和降水等因素。下图示意河北省渤海之滨的黄骅港某年海水密度变化和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5~17题。
15.黄骅港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黄骅港海水密度( )
A.与降水量和气温均呈正相关 B.与降水量是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
C.与降水量和气温均呈负相关 D.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
17.5-11月进出黄骅港的货运轮船吃水深度的变化特点是( )
A.先变深后变浅 B.逐渐变浅 C.先变浅后变深 D.逐渐变浅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也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m,海水盐度低,冬季大范围封冻。西北部海区常形成强风,该风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连通亚速海与黑海的刻赤海峡大桥曾被自然原因而损坏。东北部塔甘罗格湾几乎是淡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据此完成18~20题。
18.塔甘罗格湾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刻赤海峡大桥被自然损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海水腐蚀 C.浮冰撞击 D.海啸冲毁
20.近半个世纪来,人们发现亚速海盐度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①受西风影响,冬季降水多 ②刻赤海峡淤塞,与黑海连通性变差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强 ④人口增长,用水量剧增,入海径流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投放数千个监测浮标,获取了全球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海量数据。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该观测网。图1为我国在阿拉伯海投放的某个浮标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持续漂移轨迹示意,图2为该浮标获取的不同深度海水逐旬平均温度。据此完成21~23题。
图1 图2
21.浮标获取的数据显示,在200~500m深度,甲海区海水年均盐度高于乙海区,主要原因是甲海区( )
A.受高盐海水输入影响 B.蒸发旺盛
C.缺少陆地淡水注入 D.降水稀少
22.图2中7-8月份表层与50m深度海水温度相近,主要是因为( )
A.西南季风强劲,形成持续大量降雨 B.西南季风强劲,带动下层海水上涌
C.热带气旋活跃,减少太阳直接辐射 D.热带气旋活跃,消耗海洋表层热量
23.该全球海洋观测网获取的海量数据可应用于( )
①研究厄尔尼诺现象(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水的温度异常升高)
②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 ③调控海水温度和盐度 ④指导远洋捕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常年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读波斯湾及其附近海域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24~26题。
24.8月份,波斯湾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是( )
A.北部盐度高,南部盐度低 B.南部盐度高,北部盐度低
C.由中部向西北、东南降低 D.由河口地带向东南部降低
25.冬春季节,波斯湾西北部表层海水可能( )
①盐度降低 ②温度提高 ③密度增大 ④风平浪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波斯湾表层盐度高于阿曼湾,主要是由于波斯湾( )
A.降水稀少 B.海域封闭 C.蒸发旺盛 D.沙漠广布
红海地处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上盐度和温度最高的海域,该海域海水的密度主要受海水盐度的影响。下图示区域北部降水多于南部,南部蒸发量较大。下图示意红海周边区域及红海的盐度分布。据此完成27~30题。
27.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形成原因有( )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②陆地径流汇入少 ③海域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弱 ④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8.红海盐度北高南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南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南部与外海连通更强
C.南部海域比北部更宽阔 D.南部多常年河流汇入
29.油轮从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再进入印度洋,吃水深度的变化是( )
A.深—浅—更浅 B.浅—深—更深
C.浅—更浅—深 D.深一更深一浅
30.红海上下层海水温度均较高,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水运动 ③大气运动 ④岩浆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盐场分布图。
(1)试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海水为咸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指出图中B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试从海水性质、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我国东部海域盐场分布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海水的冰点远低于淡水。海水中的淡水分子首先凝结,结冰过程会析出盐分,周边的海水随着盐分的增加冰点继续降低。当表层海水达到冰点时,因密度增大形成对流,使下层温度较高的海水上升而不易结冰。因此,海水难结冰,海冰含盐量很小。
材料二: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海冰会对石油开采、海洋养殖业等造成危害,但对沿岸种植业、盐碱地改造等具有积极作用。
材料三: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围示意图。
(1)分析渤海成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说出与南部相比,渤海北部海冰的分布差异,并从地理位置、轮廓和海水性质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简述冬季期间海冰的存在对海洋热量收支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说出渤海海冰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危害及开发利用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一必修地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D C B A D A D C C A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A C D A B B C C B A B B C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4分)
(1)陆地径流携带盐类物质注入海洋;海水蒸发,使盐类滞留海洋,盐度升高;海陆间循环使盐类物质不断在海洋聚集,海水变咸。(4分)
(2)规律:夏季盐度较低,冬季盐度较高。(2分)
原因:B为长江口附近海域,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注入海洋稀释海水;冬季降水少,注入海洋的河流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4分)
(3)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海区附近建设盐场;有平坦开阔的海滩便于晒盐;晴天多、气温高,利于海水蒸发;人口密集的地区对食盐的需求量大,适宜布局盐场。(4分)
32.(26分)
(1)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蒸发较弱;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海区较为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8分)
(2)差异:海冰分布面积更大。(2分)
原因:纬度较高,冬季降温快、范围广;海湾狭窄封闭,海水流动性差;大量河水注入,海水盐度低,海水较浅,易结冰。(6分)
(3)海冰的反射率高,使海洋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显著减少,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减少;海冰使海水蒸发减弱,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相应减少。(4分)
(4)主要危害:阻断海上运输,毁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舶。(2分)
利用措施:海冰含盐量小,经过淡化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渤海沿岸有大面积盐碱地,用海冰覆盖,有助于盐碱地改良;开展冰雪运动;加工冰制品,发展旅游业。(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