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7 散文诗二首
过运用 基础知识情境练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班级准备开展“亲情文墨
寻踪”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雨夜里的亲情思绪】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半夜里听见甲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乙。从窗内往外
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piāo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
小的lián penɡ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
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散piāo( ) ②梗( )
③菡萏( ) ④lián penɡ( )
漂
ɡěnɡ
hàn dàn
莲蓬
(2)填入语段中甲、乙两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D
A.繁多 烦闷 B.繁杂 烦扰 C.繁多 烦扰 D.繁杂 烦闷
【解析】 繁多:(种类)多;丰富。繁杂:(事情)多而杂乱。句中用
来形容“雨声”,故甲处应使用“繁杂”。烦闷:(心情)不畅快。烦扰:搅
扰;因受搅扰而心烦。句中用来形容雨后浓阴的天给人的感受,故乙处应
使用“烦闷”。故选D。
(3)教材补白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中,“红莲”是____词,“立”是____词。
(4)“菡萏”是______的别称,这种花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别称。
名
动
荷花
芙蓉
莲花(写出两个别
称即可,“芙蕖”等其他正确别称亦可)
2.【笔墨间的亲情韵味】静静同学搜集到了一幅书法作品,准备向大家展
示,但她拿不准作品中的字体的特征,请你来帮忙选出对这幅书法作品赏
析最恰当的一项( )
C
A.字形方正,结构严谨,重心平稳。
B.字形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蚕头燕尾。
C.字体化繁为简,用笔牵丝连带,行笔连
环流畅。
【解析】 首先判断这幅作品是行书,然后分析各选项。A项是对楷书的
赏析,不恰当;B项是对隶书的赏析,不恰当;C项是对行书的赏析,恰
当。故选C。
3.【语句里的亲情表达】轩轩同学准备仿照冰心《荷叶·母亲》中的最后
一段,写几句话送给自己的母亲。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仿写。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你是露珠,我是小草。脚下的土地干了,除了你,谁是我
在干涸荒野上的慰藉?
示例二:你是泥土,我是花草。头顶的风霜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广
阔大地上的依靠?
(按照句式仿写即可)
4.【生活中的亲情礼仪】[2024赣州期末]小天在班会中分享了这样几个情
境,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B
A.奶奶的手机字号太小,她无法看清,想让小天帮忙调一下,正在做作业的小天
说:“奶奶,您稍等会儿,我做完这道题就帮您弄!”
B.周六早上八点,妈妈敲门催小天起床,他这样回答:“敲什么敲!周末也不让
人清静一下,想睡个懒觉都不行吗 ”
C.爷爷爱听京剧,晚上经常把声音开得很大,吵得小天无法安心做功课,早上见
到爷爷,小天说:“爷爷,早上好!我知道您爱听京剧,可是我每天晚上都得做功
课,能麻烦您把声音调小一些吗 ”
D.父亲节前夕,小天给爸爸发了一条微信:“爸爸,感谢您十几年的精心呵护,
让我在您的关爱下快乐成长!祝您父亲节快乐!”
【解析】 这个情境中小天跟妈妈说话的语气很不耐烦,带有抱怨的意味,
不得体。故选B。
7 散文诗二首
过阅读 核心考点迁移练
分析第一人称的作用→T1;鉴赏句子的表达效果→T2;分析写作手法→T3。
一、[2024南阳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
告 别【注】
泰戈尔
①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②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
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 ”——妈妈,我走了。
③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
把你吻了又吻。
④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
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⑤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直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
道:“睡呀!妈妈,睡呀。”
⑥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
躺在你的怀中。
⑦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
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⑧节日里,当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玩耍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
日价在你心头震荡。
⑨亲爱的阿姨带了节日礼物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姐姐?”
妈妈,你将要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
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选自《新月集》,有删改)
【注】 写《新月集》之前,泰戈尔的妻子不幸去世,第二年,他的孩子
夭亡。泰戈尔怀着对孩子深厚的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的
追求,写出了《新月集》这部充满童真想象和纯真感情的优美动人的诗集。
《告别》是其中一篇。
1.这首散文诗以“我”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第一人称的作用。结合开头段可知,“我”是妈妈
的孩子,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站在
“我”的角度去品味“我”对妈妈的真挚情感和“我”的内心活动,表现孩子对
母亲的依恋之情,也让文章充满亲切感与真实感。
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的世界,增加文章的亲切
感与真实感;有助于思想感情的抒发和内心活动的描写,通过孩子稚气
的话语、天真的想象,讴歌了母子间真挚的感情。(4分,每点2分)
2.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通过细腻且富有想象力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对母亲深
深的依恋和无尽的爱。(2分)孩子借助“月光”这一浪漫的意象,以一种
充满童趣的方式,展现出想要亲近母亲、在母亲怀抱中寻求温暖的强烈
渴望,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深厚而亲密的情感。(2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句子的表达效果。此句以细腻笔触与奇趣想象,
生动地传递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爱意。句中选取了“月光”这一意象,给
人以柔和、浪漫、静谧的感觉,它是美好与温柔的象征。孩子要“坐在各
处游荡的月光上”,这一想象不仅充满了童真,还为整个场景增添了梦幻
般的色彩,暗示着孩子对母亲的情感如同月光般纯净、柔和且无处不在。
“偷偷地来到”“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怀中”等动作描写十分细腻。“偷偷
地”体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他不想打扰到母亲,却又急切地想要来到母
亲身边。而“躺在你的怀中”则直接表达了孩子对母亲怀抱的渴望,那是他
心中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生动地展现了孩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之情。
3.新考法·关联教材联系《金色花》,结合文本分析这两篇散文诗在写作
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篇散文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1分)《告别》中通过天真的
想象,如想象“我”变成清风、涟漪、梦儿等,突出了孩子对母亲无尽的
依恋之情。(2分)《金色花》中通过奇特的想象,如想象“我”变成可以
自由活动的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等,
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根据《告别》中第③段和第⑦段可知,
诗中的“我”想象自己变成清风、涟漪、梦儿等形象与母亲相伴,语言充满
孩子般的稚气,同时又富有想象力,形象地突出了孩子对母亲无尽的依恋
之情。《金色花》则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
生发想象,如与母亲“捉迷藏”等,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所以两文都运
用了想象的手法。
二、[2025赤峰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
把握感情基调→T4;朗读设计→T5;设置舞台背景→T6。
小玉同学受邀参加学校举办的新年诗会,诗会主题为“美好亲情,美
丽人生”,现邀请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务,为小玉的朗诵助力。
【准备文稿】
对 岸
泰戈尔
①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②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
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
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
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③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④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这个高岸之后。
⑤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鹭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
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
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⑥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⑦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
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⑧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您那里去,说道:“妈
妈,我饿了!”
⑨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⑩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4.【感情基调】请为这首散文诗确定朗读时的感情基调,并说明理由。
(3分)
A.积极昂扬 B.轻柔愉悦 C.低沉伤感
选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1分)
本着散文诗借助一系列优美的意象,营造出令人
心情愉悦的田园意境,传递出轻柔愉悦的感情基调。(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感情基调。这首散文诗感情基调轻柔愉悦,主要
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
上”“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描绘河边宁静、人们生活和谐的场景,
营造平和美好的氛围;“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等
画面,充满生活温馨安宁的气氛,强化轻柔愉悦的基调。二是从孩子对母
亲亲昵的称呼、依恋中,如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将永不像爸爸
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展现母子温馨愉悦的情感交流。三是借助
“船只”“牛”等优美意象,营造田园意境,传递自然之美;组诗形式反复吟
唱 “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表达对远方的憧憬向往,透露出轻柔坚定的心
境。多方面共同营造出这首散文诗轻柔愉悦的感情基调。
5.【朗读设计】小玉在朗读散文诗中的画线句时,总是处理不好,请你帮
帮她。(可以从重音、节奏、语调等角度思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重音:“升到、跑、饿”等动词可重读,读出对母亲的依恋和撒娇的情
味。②节奏:后两句语速略快,突出“我”对母亲的依恋。③语气:用调
皮、轻快的语气读出孩童的天真活泼。④语调:“妈妈”语调上扬,读出
亲切和依恋之感。(4分,每点1分)
【解析】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根据题干提示,需从重音、节奏、语调等
角度分析。选文展现孩童对母亲的依恋与对大自然的热爱,朗读时应体现
天真活泼与依恋之情。重音方面,“升到、跑、饿” 等动词重读,突出时
间段变化与人物活动,表现对母亲的依恋和撒娇情味。节奏上,整体稍慢
且有抑扬,短句后稍作停顿,后两句语速加快,凸显急切的依恋感。采用
调皮轻快的语气,展现孩童的天真。语调上,“妈妈” 语调上扬,读出亲
切与依恋,整体语调温柔轻柔,传递温暖和依赖的情感。
6.【舞台背景】在朗诵时,需要一幅图作为舞台背景,小玉不知道以下哪
幅图与这首散文诗更契合,请你帮她选择并结合散文诗的内容阐述理由。
(4分)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选A。此图采用水牛、农夫、田园等为主要构图元素,也即
这首散文诗的主要意象,这些意象在图中体现出一派静谧又生机勃勃的
田园风光,和这首散文诗的意境非常贴切;远方有隐约的山林,和这首
散文诗的主题“向往对岸”也有呼应之处。因此,适合做背景。
示例二:选B。图片选取的场景是夕阳下,水岸边,和本诗所描绘的自然
环境一致,主图母亲将孩子高高举起,温馨美好,很好地体现出温馨的
母子之情。这幅图还体现出了泰戈尔诗歌的主题:母爱、童真、大自然。
(4分,任选其中一幅图,结合图画内容和散文诗的内容具体分析,理由
合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设置舞台背景。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和散文诗的内容
分析作答。散文诗中,“我”想象中的“对岸”是恬美神奇的乐土。人们在那
里耕耘、放牧,各种飞禽走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栖息生长,连长草在月光
下也呈现出异彩。在这令人神往的景象的描绘之中,寄寓着诗人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也表现了“我”甘愿做一名船夫,探索大自然、
改造大自然,为村民服务,报答养育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深恩的思想感情。
找到散文诗与画面内容相契合的地方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