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阅读综合实践
过能力 单元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单元复习整合
1.请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想想我们是如何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分析来体会作
者情感的。请试着总结三条“分析关键语句”这一阅读方法的体验。
引导问题 个人体会与小结
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一般 具有怎样的特征? 能够点明主旨、总结全文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
(1)______句或(2)______句;能够起到承上
启下作用的句子;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议论
抒情
引导问题 个人体会与小结
在分析语句的过程中, 如何确定句子中的 (3)________? 明确句子中的主谓宾结构或者主谓结构,连词成
句即可。
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句 子的表达作用? 从(4)__________、(5)__________、(6)
__________、词语运用、句式特点和句子含义等
角度来分析。
关键词
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
表达方式
续表
2.回顾本单元的两篇现代文和两首散文诗,梳理文章主旨,把握感情基调,
想想朗读时应该使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完成下表。
课文 主旨 朗读语气和节奏
《秋天 的怀 念》 抒发了对母亲的赞 美和怀念,表达了 作为儿子在母亲逝 去后“子欲养而亲不 待”的悔恨和愧疚之 情,以及对“好好儿 活”的深切感悟。 在朗读过程中,要运用(1)______、亲切
的语气,以表现出作者怀念母亲时内心流露
的柔软。在描述母亲的形象时,可以适当地
运用抒情的语气,以强调母亲的慈爱和作者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在表达作者的自
责和悔恨时,语气可以稍微(2)______一
些,以传递出作者内心的愧疚和遗憾。
柔和
沉重
课文 主旨 朗读语气和节奏
《散 步》 表现家人之间的其 乐融融、互敬互爱 的美好氛围,体现 了中年人扶老携 幼、担负家庭责任 的使命感。 一是发挥想象,朗读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内容
时,可以用(3)______的节奏,以表现春
天的美丽和生机,读出一家人散步时的美好
情景。二是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如用
(4)__________的语气表现小男孩儿的性
格特点,用(5)__________的语气表现年
迈体弱却十分善解人意的老人的性格特点。
轻快
活泼可爱
慈祥柔和
续表
课文 主旨 朗读语气和节奏
《散文 诗二 首》 表达了孩子对母亲 的依恋。 在朗读《金色花》中母亲和孩子的对话时,
可以(6)________朗读,读出母亲的又惊
又喜,读出孩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尽量
用渴望、欣喜的语调,读出孩子和母亲之间
的情感。
分角色
续表
课文 主旨 朗读语气和节奏
《散文 诗二 首》 表达了孩子对母亲 的依恋。 朗读《荷叶·母亲》第4段中描写白莲凋零、
红莲绽放的语句时,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
验,读出(7)__________两种截然不同的
语气、语调和情感,感受冰心那颗多愁善
感、悲天悯人的心。
一忧一喜
续表
任务二:迁移运用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1分)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张君燕
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
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
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
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
穿羽绒服呀。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
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
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
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我忍不住哈哈
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
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儿东西,快去加件衣裳。”那时候年
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
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儿衣服,
说看天气预报要降温。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临走时,还悄
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农历十月,谁能想
到会下雪呀。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
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
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老妈。“你这个丫
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
满是关切和疼惜。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一下子浑身暖和起来,这时我才
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
到学校可是好几千米的路呀。“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老妈轻
描淡写地回答。看着老妈的几根白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
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
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
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
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
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
3.请认真阅读第③④两段,参照示例,填入能表达“我”的心理或情感变化的
词语。(3分)
周末回家,老妈交代“我”多带点儿衣服(①__________)→回到学校,
突然下了雪(后悔)→课间发现老妈给“我”送衣服(②______) →看着
老妈衰老虚弱的样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以为意
感动
愧疚(3分,每空1分)
【解析】 本题考查梳理作者的心理或情感变化过程。根据“周末回家”的
提示,可以定位到第③段,根据“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可知,
此时“我”对老妈的交代不以为意;根据“课间发现老妈给‘我’送衣服”的提
示,可以定位到第④段,根据“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老妈”“在寝室里
换上棉衣后,一下子浑身暖和起来”可以推断出,“我”此时非常感动;根
据“看着老妈衰老虚弱的样貌”的提示,找到尾句“我的鼻子一酸”,可知由
于“我”不听话,让老妈拖着病体来给“我”送衣服,“我”感到很愧疚。
4.选文第①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环境描写。(1分)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天气的寒
冷,为下文老妈打电话让“我”拿羽绒服做铺垫。(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依据“秋风顿起,
气温骤降”可知,本句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依据“秋风”可知,这是交代了
故事发生的时间;依据“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可知,这渲染了秋天的
寒冷之感,为下文老妈打电话让“我”拿羽绒服做铺垫。
5.分析第④段加点词“轻描淡写”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描淡写”的意思是指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1分)形象地写出
了母亲来学校给“我”送衣服虽然很困难,但却故作轻松,害怕“我”担心,
(1分)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1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
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轻描淡写”的意思
是指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依据“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
么来的呀 ’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好几千米的路呀。
‘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可知,通过二人的对话,形象地写
出了母亲来学校给“我”送衣服的困难,但母亲却故作轻松,害怕“我”担心。
这个细节的背后是母亲对“我”的疼爱与关心。
6.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内容上:点明中心,深
化主题,表现了对母亲无私的爱的赞美,字里行间体现了“我”及同事们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4分,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根据提示,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
来分析即可。结构上,依据“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
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可
知,第⑤段与首段中的“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
赶快过来取一下”互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内容上,依据第⑤段
中的“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可知,本段
文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和儿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7.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中母亲的人物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细心、体贴;慈爱、疼爱孩子;辛苦付出,却不计回报。(3分,每点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根据文中叙述的事件,抓住表现人物
形象的语言描写和人物评价等进行概括。根据第①段中“秋风顿起,气温
骤降”“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
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可知,母亲关注天气变化,提醒
“我”加衣,从中看出母亲是一个细心、体贴的人;根据第④段“老妈一直
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好几千米的路呀”可知,母亲冒雪步行,
给没有穿棉衣的“我”送来棉衣,从中看出母亲是一个慈爱、疼爱孩子的人;
根据第④段“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可知,母亲明明很累,却轻
描淡写地回答,从中看出母亲是一个辛苦付出,却不计回报的人。
8.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谈谈你的阅读感受。(5分)
材料一: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
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
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材料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本文中的老妈在雪天长途跋涉到学校给“我”送棉衣,可见母
亲细心体贴,疼爱孩子,不计回报的人物形象;(1分)材料一中的母亲
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自己瘫痪的儿子,希望儿子不在困难
面前低头,像菊花一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与灿烂。(或材料二运用
比喻的修辞,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孩
子的呵护,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2分,材料一、材料二择一分
析即可)读完这些,我非常感动,深刻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我们应该孝
敬母亲,用实际行动报答母亲。(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谈阅读启示。首先,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文章主旨;
然后,概括分析材料一或材料二所表现的内容和主旨;最后,联系实际,
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主旨 概括 本文通过回忆“我”上初中时老妈在雪天步行几千米到学校给“我”送
棉衣的事情,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执着,表达了“母亲的爱藏在唠
叨和‘过度关心’里,永远把孩子当成长不大的宝贝”这一主题。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层次 划分 第一层(第①②段):写“我”接到老妈的电话让“我”回去取羽绒
服,在回去的路上“我”因联想到“妈妈觉得你冷”的段子而哈哈大
笑,从而引出下文要叙写的内容。
第二层(第③④段):写“我”回忆自己上初中时,偷偷把妈妈让
“我”多带的毛衣毛裤拿出来,结果突然下雪,老妈在雪天步行几千
米到学校给“我”送棉衣。
第三层(第⑤段):写长大后的“我”明白妈妈的爱,点明主旨,赞
美母爱。
续表
二、[2024台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曹冲救库吏
曹操之子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 马鞍在库,而为鼠
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之曰:“待三
日中,然后自归 。”
曹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 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
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
“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
尚啮,况鞍县 柱乎?”一无所问。
(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 ①太祖:指曹操。②啮:咬。③面缚首罪: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
(向曹操)请罪。④免:免于祸。⑤自归:自首。⑥谬:假装。⑦县:同
“悬”,悬挂。
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库吏惧必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冲对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单衣见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俄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恐惧
回答
被
不久,一会儿(4分,每空1分)
10.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曹 冲 于 是 以 刀 穿 单 衣 如 鼠 啮 者 谬 为 失 意 貌 有 愁 色。
曹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3分,每处1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在进行断句前,需先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曹冲用刀戳破(自己的)单衣,(使它看上去)就
像被老鼠咬了一样,(他)假装出不愉快的样子,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
据此可断句为:曹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上的人们认为衣服让老鼠咬了,就会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
(2分。关键词:以为)
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坏,更何况悬挂在
梁柱上的马鞍呢?”(2分。关键词:尚、况)
12.《世说新语》分36门。如果把《曹冲救库吏》放入《世说新语》,其
适合归入以下哪一门?请说明理由。(4分)
A.德行——写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品德、涵养。
B.文学——写魏晋士人的文章诗歌。
C.夙惠——记载魏晋士人年纪小而特别聪慧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我认为把《曹冲救库吏》放入“德行”一门合适。因为《曹
冲救库吏》讲述了曹冲不忍库吏受罚,在曹操面前假装衣服被老鼠咬破,
最终救了库吏一事。可见曹冲善良,富有爱心。“德行”主要记载魏晋南
北朝士人的品德、涵养,《曹冲救库吏》中曹冲的形象符合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二:我认为把《曹冲救库吏》放入“夙惠”一门合适。“夙惠”记载了
魏晋士人年纪小而特别聪慧的事,《曹冲救库吏》中年幼的曹冲打算救
库吏,并不是直接向曹操求情或讲道理,而是假装自己因“单衣见啮”而
忧愁,引导曹操明白“物品被啮主人不吉”一说只是妄言,用聪慧的方法
救了库吏。
(4分,表述合理即可)
【参考译文】
曹冲救库吏
曹操的儿子曹冲少年聪慧,当时国中军事繁忙,刑罚非常严厉。曹操
的马鞍存放在库房里,被老鼠咬了。管库房的小吏害怕(自己)会被处死,
商议着想要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但还是害怕不能免于祸。
曹冲(知道了此事后)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再去自首。”
于是曹冲用刀戳破(自己的)单衣,(使它看上去)就像被老鼠咬了
一样,(他)假装出不愉快的样子,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曹操问他
(原因),曹冲回答说:“世上的人们认为衣服让老鼠咬了,就会对衣服
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单衣被(老鼠)咬了,所以感到忧愁。”曹
操说:“这是没有根据的话,不必自寻烦恼。”不久,管库房的小吏把老鼠
咬破马鞍的事报告给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
尚且被咬坏,更何况悬挂在梁柱上的马鞍呢?”丝毫没有追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