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2025秋」
第一单元《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明确这类问题是分数乘法的连续应用。
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通过分步计算或综合算式解决此类问题,正确计算结果。
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培养借助图形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感受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品折扣、数量分配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一)预习重点
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明确每一步计算的意义(第一步求第一个量的几分之几,第二步求第一步结果的几分之几)。
掌握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二)预习难点
准确分析题目中的“单位‘1’”,区分两步计算中不同的单位“1”(第一步的单位“1”是原始总量,第二步的单位“1”是第一步计算的结果)。
借助线段图清晰表示连续的数量关系,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辅助理解解题思路。
阅读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相关教材内容(通常对应教材第13-14页),圈出教材中的关键语句(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如“红萝卜地面积”“商品销量”等情境),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标注每一步的单位“1”。
准备直尺和铅笔,按照教材例题的提示,动手画线段图分析例题的数量关系,对比教材线段图,修正自己的画法。
完成“概念填空”和“预习检测题”,检验预习效果,将不理解的步骤或错误题目做好标记,待课堂上进一步学习。
(一)回顾旧知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如)。
单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单位“1”的量和对应分率,求对应量用乘法,公式为“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量”(如:一个苹果重200g,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克?列式为g,这里单位“1”是“苹果的总重量200g”)。
(二)新知学习(结合教材)
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情境
教材例题(以“菜地面积”为例):一块菜地有4公顷,其中白菜地占,红萝卜地占白菜地的,红萝卜地有多少公顷?
第一步分析:题目中涉及“菜地总面积”“白菜地面积”“红萝卜地面积”三个量,需要先根据“菜地总面积”和“白菜地占菜地的分率”求出“白菜地面积”,再根据“白菜地面积”和“红萝卜地占白菜地的分率”求出“红萝卜地面积”,属于“连续求几分之几”。
确定每一步的单位“1”
第一步:求“白菜地面积”,分率是“”,这里的“”表示“白菜地面积是菜地总面积的”,所以单位“1”是菜地总面积(4公顷) ,列式:(公顷)。
第二步:求“红萝卜地面积”,分率是“”,这里的“”表示“红萝卜地面积是白菜地面积的”,所以单位“1”是白菜地面积(2公顷) ,列式:(公顷)。
列综合算式
将两步计算合并为综合算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或先约分再计算):(公顷)。
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第一步:画一条线段表示“菜地总面积(4公顷)”,将其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表示“白菜地面积”(对应分率)。
第二步:以“白菜地面积”的线段为基础,将其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表示“红萝卜地面积”(对应分率)。
通过线段图可直观看出:红萝卜地面积是菜地总面积的“”,也可直接用“(公顷)”计算,两种方法结果一致。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属于( )的连续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准每一步的( )和对应的( )。
第一步计算的单位“1”是( ),第二步计算的单位“1”是( ),两步计算均用( )列式(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量)。
列综合算式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时,按照( )的顺序计算,也可以先( )再计算,使运算更简便。
借助( )可以清晰表示“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帮助理解每一步分率的意义和单位“1”的变化。
若总量为,第一步的分率为,第二步的分率为,则最终的对应量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为( )。
【答案】分数乘法;单位“1”;分率;原始总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乘法;从左到右;约分;线段图;
(一)必做题(难度较低)
填空题
(1)某超市运进120箱牛奶,第一天卖出总数的,第二天卖出第一天的,第二天卖出( )箱牛奶。第一步计算的单位“1”是( ),第二步计算的单位“1”是( )。
(2)一根铁丝长24米,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第一次的,第二次用去( )米,列综合算式为( )。
(3)一个果园有苹果树8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桃树有( )棵。
计算题(先分步计算,再列综合算式计算)
(1)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36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漫画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漫画书有多少本?
(2)一根绳子长45米,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的长度是第一次的,第二次剪去多少米?
画图题
请根据题目“小明有20元零花钱,买文具用去总数的,买零食用去买文具钱数的,买零食用去多少元”,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标注总量、分率、对应量)。
(二)选做题(难度较高)
应用题
(1)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总数的,第二天生产的数量是第一天的,第三天生产的数量是第二天的,已知第三天生产了48个零件,这批零件的总数是多少个?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这块菜地的种西红柿,种西红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示:先求长方形的宽,再求菜地总面积,最后求西红柿的种植面积)
七、预习检测题答案
(一)必做题答案
填空题
(1)30;120箱牛奶(总数);第一天卖出的牛奶箱数
(2)4;
(3)40
计算题
(1)分步计算:① 科技书:(本);② 漫画书:(本)
综合算式:(本)
答:漫画书有120本。
(2)分步计算:① 第一次剪去:(米);② 第二次剪去:(米)
综合算式:(米)
答:第二次剪去6米。
画图题(提示:第一步画线段表示“20元零花钱”,平均分成2份,1份标注“买文具的钱( )”;第二步以“买文具的钱”的线段为基础,平均分成5份,3份标注“买零食的钱( )”,并标注各部分具体金额)
(二)选做题答案
应用题
(1)解:① 第二天生产的数量是总数的;② 第三天生产的数量是总数的;③ 总数:(个)
答:这批零件的总数是120个。
(2)解:① 宽:(米);② 菜地总面积:(平方米);③ 西红柿面积:(平方米)
答:种西红柿的面积是1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