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乘法分配律
第二单元 课题 乘法分配律 第1课时 第3周第4节
教学目标 1.学会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2.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 小黑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栏
一、课前游戏 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两个物体运动时会出现哪些情况,你想知道吗?下面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看哪个同学观察的最仔细。二、进行新课1.创设情境(伴随音乐出示图)瞧,刚才我们看到高速公路的建设场景,同学们都非常激动,那你们了解我们山东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吗?(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A、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B、相遇时大客车比小客车多行市驶了多少千米?(2)分组讨论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3)汇报交流A、可以先求每辆车分别行驶的路程,然后把两辆车行驶的路程合在一起。B、也可以先求两辆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再求2小时共行的路程。(4)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5)学生独立列式,并回答,师板书。3.总结规律(1)学生观察比较刚才我们求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算式不同,结果相同)。(2)引发猜想根据刚才的发现,你有什么想法?(这可能又是一个规律)。(3)验证猜想,发现规律 刚才同学们猜了很多,是不是象同学们猜想的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好吗?A、小组合作,举例验证 B、学生汇报交流C、进一步完善发现的规律。(4)师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你们发现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的规律,我们叫它乘法的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生答师板书:(a+b) c=a c+b c三、应用规律,巩固新知1.找朋友(15+6)×7 325×(99+1)325×99+325 34×17+34×1334×(17+13) 15×7+6×723×24+23×16 23×(24+16)2.火眼金睛辨对错(1)13×(4+8)=13×4+13×8 ( )(2)(a+b)·c=a+(b·c) ( )(3)12×4×4×13=4×(12+13) ( )(4)78×101=78×100+78 (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70)×5=80×□+70×□ (a+b)×9=a×□+□×□236×3+236×7=□×(□+□) m×153+m×47=□×(□+□)四、感悟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 (a+b) c=a c+b c
教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