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Extended reading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Extended reading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译林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1-07 06: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Extended Reading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英语 年级 高一
学段 高中 版本章节 译林版 必修一 unit 3
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与议论文文体及友谊主题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 smooth out the rocky road, fruits of friendship, comfort the heart, advise the head);能够识别并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排比、头韵)。 2. 阅读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论点-论据-结论),理解培根关于友谊价值的论述;能够找出并概括友谊的三大“果实”及其重要性。 3. 思维品质目标:学生能够评价作者的论点,并就“友谊的第四果实”进行批判性思考与创造性表达。 4.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友谊的多重价值,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慎重择友、用心经营友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准确理解并概括友谊的三大“果实”。 教学难点:分析并欣赏培根议论文的逻辑严谨性与语言艺术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写作(概要写作与创造性写作)。
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本单元Welcome和Reading部分学习了关于友谊的问题与解决之道,对主题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情感储备。但本文是一篇改编自古典哲学的议论文,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且富含修辞,学生在理解深层含义和欣赏语言美感上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搭建支架,引导其从理解内容走向欣赏文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弗朗西斯·培根简介资料、《论友谊》全文打印稿、小组讨论问题卡、思维导图软件(XMind)、AI语音合成与写作助手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创新设计(含AI应用)
Lead-in & Pre-reading (导入与读前) 1. 讨论问题:What’s a real friend 2. 介绍作者弗朗西斯·培根的背景。 3. 根据标题《Of Friendship》预测文章内容。 激活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为理解经典文本做好文化和心理准备。 AI语音渲染,创设审美情境:使用AI语音合成工具,以地道、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培根的名言或文段,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课堂的沉浸感。
Global Reading (整体阅读) 1. 快速阅读,匹配段落大意,识别文章体裁(议论文)。 2. 分析文章整体结构:Introduction (Para.1-2) - 提出友谊的重要性与三大果实;Body (Para.3-5) - 分述三大果实;Conclusion (Para.6) - 提出择友建议。 训练学生把握文本整体结构与体裁特征的能力,从宏观上理解论证思路。 思维导图可视化论证结构: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实时绘制并展示文章的论证结构及“三大果实”的对比关系,将抽象的逻辑具象化,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Detailed Reading (细节阅读) 1. 阅读第1-2段,理解作者对“独处”与“社交”的辩证看法。 2. 精读第3-5段,完成图表,梳理三大“果实”的具体内容、作用及原因。 3. 阅读第6段,理解结论部分的核心建议:谨慎择友并用心经营。 培养学生定位、提取、归纳和整合关键信息的能力,深入理解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交互式白板聚焦关键信息:在PPT讲解过程中,使用交互式白板的标注、高亮等功能,动态圈划逻辑连接词、修辞手法和情感变化关键词,引导学生聚焦,使分析过程更为直观。
Appreciation & Discussion (欣赏与讨论) 1. 逻辑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并找出文中表示顺序、因果、递进、总结等逻辑关系的连接词。 2. 语言欣赏:引导学生识别并欣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隐喻、排比、头韵),感受语言之美。 3. 批判性讨论:If there were a fourth fruit of friendship, what would it be 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上升到文本欣赏,培养文学品味和逻辑思维;通过开放性讨论激发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表达。 跨媒介赏析修辞之美:通过PPT动画和排版设计,将头韵、排比等修辞的结构视觉化突出,进行跨媒介的“语言美学”赏析。 “词汇扑克”游戏化学习:通过“词汇扑克”卡片配对游戏,在互动中巩固与“friend”和“friendship”相关的词汇搭配,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Consolidation & Writing (巩固与写作) 任务选择: 1. 概要写作:根据Tip的指导,撰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摘要。 2. 创造性写作:仿照课文结构与语言风格,用中英文写一段关于“友谊第四果实”的文字。 巩固所学内容,将阅读输入转化为写作输出,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与模仿运用能力。 AI写作助手支架式输出:在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时,使用AI写作助手为其提供句型支持、思路启发或语言润色,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 中英仿写,迁移经典文体:设计“中英双语仿写”任务,引导学生先中文后英文,深度内化经典文本的智慧、逻辑与美感。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根据课本第40页的提示,写一篇关于《Of Friendship》的英文摘要(Summary)。 拓展性作业:思考并书面回答:How do you know when to be independent and when to ask for the help of friends 挑战性作业:仿照培根的风格,以“The Fourth Fruit of Friendship”为题,写一个段落,并尝试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Extended Reading: Of Friendship — Francis Bacon Genre: Argumentative Essay Structure: Introduction: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 (smooth out the rocky road) Body: Three "fruits" 1. Comfort the heart (Share joy & sorrow) 2. Advise the head (Better understanding & judgement) 3. Help achieve goals ("Second self") Conclusion: Choose friends carefully & develop relationships Language Features: Logical links: First, Also, As a result, Finally... Rhetorical devices: Metaphor, Parallelism, Alliteration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引导学生从理解内容深入到欣赏论证逻辑与语言艺术。通过系列创新设计,如思维导图、AI助手和游戏化学习,有效降低了经典文本的学习难度,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深度。学生对“友谊的果实”这一比喻及修辞手法表现出浓厚兴趣,讨论与写作输出积极。未来可进一步探索AI在提供个性化阅读反馈方面应用。迁移性写作任务有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结构和语言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