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选题强化训练·50道必刷题】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1)=y B.ax2+bx+c=0
C. D.x2+3x=1
2.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其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3,5,-1 B.-3,5,1 C.3,-5,-1 D.3,-5,13
3. 如图所示,⊙O的半径OB 垂直弦AC 于点D.若AC=16,OD=6,则BD的长为 ( )
A.5 B.4 C.3 D.2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B.对顶角相等
C.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相等 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
5.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最近一届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30,40,34,3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4 B.35 C.36 D.40
6.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80、x、80、60,若这四位同学成绩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成绩的中位数是( )
A.60 B.70 C.80 D.100
7.一组数据为1,2,3,5,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5,则( )
A.7 B.6.5 C.6 D.4
8.定义运算:例如:则方程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无法确定
9.某校共有200名学生,为了解本学期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收集了他们参加公益劳动时间(单位:小时)等数据,以下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时间人数学生类别
性别 男 7 31 25 30 4
女 8 29 26 32 8
学段 初中 25 36 44 11
高中
下面有四个推断:
①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一定在之间;②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在之间;③这200名学生中的高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可能在之间;④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一定在之间.
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10.一俱乐部的篮球队有20名队员,统计所有队员的年龄制成如下统计表,表格不小心被某同学用水打湿了,看不清18岁和20岁队员的具体人数.
年龄(岁) 18 19 20 21 22
人数(个) 2 8 3
下列统计量中,不受影响的是( )
A.中位数,方差 B.众数,方差
C.平均数,中位数 D.中位数,众数
11.用配方法解方程配方正确的是( )
A. B. C. D.
12.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
13.用配方法解,配方后可得到的方程为( )
A. B. C. D.
14.如图,正五边形内接于,其半径为,作交于点,则图中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15.某轮滑队所有队员的年龄只有12、13、14、15、16(岁)五种情况,其中部分数据如图所示,若队员年龄的唯一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个轮滑队队员人数m最小是( )
A.9 B.10 C.11 D.12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之和为零的点称为“和美点”,下列函数的图象中不存在“和美点”的是( )
A. B. C. D.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y轴正半轴上,经过四点,,,则圆心点D的坐标是( )
A. B. C. D.
18.如图,点、、、在半上,四边形、、均为矩形.设,,,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0.在⊙O中,弦AB=8cm,直径为16cm,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为( )
A.60° B.120° C.60°或120° D.30°或150°
21.已知,线段AB=2,点C为平面上一点,若∠ACB=30°,则线段AC的最大值是( )
A.2 B.2 C.4 D.
22.沿河某中学九(1)班在布置教室文化时,把班级集体照照片贴在了墙上,照片规格:长70cm,宽50cm;为了美观,特将照片贴在一张矩形彩色纸的正中央,照片四周外露彩色纸的宽度相同;矩形彩色纸的面积为照片面积的3倍.设照片四周外露彩色纸的宽度为(如图),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23.春节期间电影《热辣滚烫》上映的第一天票房约为3亿元,第二、三天单日票房持续增长,三天累计票房亿元,若第二、三天单日票房增长率相同,设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为 x,则根据题意,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24.如图,CD是⊙O的直径,BD是弦,延长DC到点A,使∠ABD=120°,若添加一个条件,使AB是圆O的切线,有下列几个条件:①AC=BC;②AC=OC;③OC=BC.其中能使命题成立的所有条件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5.如图,点A,B,C在上,,连结,,则的度数为( )
A.26° B.70° C.104° D.128°
26.我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6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经过连续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4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则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 ).
A.8% B.9% C.10% D.11%
27.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1)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M、N;(2)作直线MN,交AB于D,连接CD,若CD=AD,∠B=25°,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直线MN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B.点D为△ABC的外心
C.∠ACB=90° D.点D为△ABC的内心
28.若将一元二次方程x2-8x+5=0化成(x+a)2+b=0的形式,则a和b的值分别为( )
A.4,11 B.4,19 C.-4,-11 D.-4,-19
29.古语有言“逸一时,误一世”,其意是教导我们青少年要珍惜时光,切勿浪费时间,浪费青春,其数字谐音为1,1,4,5,1,4,有关这一组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位数为4.5 B.平均数为 C.众数是1 D.极差是4
30.小亮要计算一组数据80,82,74,86,79的方差 ,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0,2,-6,6,-1,记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 ,则 与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31.如图所示,将沿弦AB折叠,恰好经过圆心.若的半径为3,则的长为( ).
A. B. C. D.
32. 在5月份跳绳训练中,妍妍同学一周成绩记录如下:(单位:次/分钟),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B. C. D.
33.诸暨某校“十佳”歌手评比活动中,10位评委给某位选手的评分各不相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8个评分与原始的10个评分相比以下哪个数据不发生变化(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34.某厂1月份生产产品100台,计划2月、3月共生产250台.设2月、3月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是( )
A.
B.
C.100(1+x)+100(1+x)2=250
D.100+100(1+x)+100(1+x)2=250
35.将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
A.2 B.6 C.6 D.18
36.如图,矩形ABCD中,AB=6cm,BC=12cm,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则扇形EBC的面积为( )
A. B. C. D.
3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2,则a的值为( )
A.4 B.4 C. D.
38.如图,已知AB是的直径,弦,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3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m)2+n=0(a≠0)的两根分别为﹣4,3,则方程a(x+m﹣1)2+n=0(a≠0)的两根分别为( )
A.2,﹣5 B.﹣3,4 C.3,﹣4 D.﹣2,5
40.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1.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一个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2.若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共比赛了36场,每2队之间比赛一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43.把一元二次方程(x+1)(x-1)=3x化成一般形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x +3x+1=0
44.如图,在矩形中,,点E为边上一动点,点F为的中点,连接,点G在上,且,则下列结论:①在点E从点D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点F运动的路径长为;②的最小值为16;③点G到的中点的距离为定值;④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点E、F分别是AB、AD上任意的点(不与端点重合),且AE=DF,连接BF与DE相交于点G,连接CG与BD相交于点H.给出如下几个结论:①△AED≌△DFB:②GC平分∠BGD;③S四边形BCDG= CG2;④∠BGE的大小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
A.1 B.2 C.3 D.4
46. 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画与x轴相切的两个圆,若点A的坐标为(2,1),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
A. B. C.π D.4π
47.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D,△BC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和CD,AE分别交CD,BD于点M,P,CD交BE于点Q,连接PQ,BM,下面的结论:①△ABE≌△DBC;②∠DMA=60°;③△BPQ为等边三角形;④MB平分∠AMC,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8.如图,是的内接三角形,将劣弧沿折叠后刚好经过弦的中点D.若,,则的半径长为( )
A. B. C. D.
49.如图,等边 的边长为 ,以O为圆心, 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A,连接 , 相交于点P,将等边 从 与 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 ,交点P运动的路径长是( )
A. B. C. D.
50.如图,锐角△ABC中,BC>AB>AC,若想找一点P,使得∠BPC与∠A互补,甲、乙、丙三人作法分别如下:
甲: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P点,则P即为所求;
乙:分别以B,C为圆心,AB,AC长为半径画弧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
丙:作BC的垂直平分线和∠BAC的平分线,两线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
对于甲、乙、丙三人的作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丙正确,乙错误 B.甲正确,乙、丙错误
C.三人皆正确 D.甲错误,乙、丙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选题强化训练·50道必刷题】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1)=y B.ax2+bx+c=0
C. D.x2+3x=1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2(x﹣1)=y,是二元一次方程,故不符合题意;
B、 ax2+bx+c=0 ,当a≠0时, 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故不符合题意;
C、 是分式方程,故不符合题意;
D、 x2+3x=1 是一元二次方程 ,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据此判断即可.
2.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其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3,5,-1 B.-3,5,1 C.3,-5,-1 D.3,-5,13
【答案】C
【解析】【解答】解:3x2-1=5x
3x2-5x-1=0,
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5,常数项为-1,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移项(移项要变号),将方程转化为ax2+bx+c=0的形式,可分别得到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3. 如图所示,⊙O的半径OB 垂直弦AC 于点D.若AC=16,OD=6,则BD的长为 ( )
A.5 B.4 C.3 D.2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C⊥OB,AC=16,
∴AD=CD=AC=8,
在Rt△AOD中,,
即半径的长为10,
∴BD=OA-OD=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D=CD=AC=8,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B.对顶角相等
C.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相等 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B、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符合题意;
C、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故本选项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故本选项命题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顶角的性质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外角和的性质,逐一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判断
5.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最近一届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30,40,34,3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4 B.35 C.36 D.40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将数据30,40,34,36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30,34,36,40,
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故答案为:B.
【分析】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按序排列后①偶数个数据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②奇数个数据时,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根据定义并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6.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80、x、80、60,若这四位同学成绩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成绩的中位数是( )
A.60 B.70 C.80 D.100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当x=80时,平均数=,众数为80,此时平均数与众数不相等,故x≠80;
当x=60时,众数为80和60,而平均数只有一个,故x≠60;
当x≠60且x≠80时,众数为80,平均数=(80+80+60+x)÷4=80,解得x=100,此时对应的数据为60、80、80、100,故中位数为80.
故答案为:C.
【分析】当x=80时,平均数=,众数为80,此时平均数与众数不相等,故x≠80,同理可得x≠60;当x≠60且x≠80时,众数为80,根据平均数与众数相同可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中位数.
7.一组数据为1,2,3,5,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5,则( )
A.7 B.6.5 C.6 D.4
【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a=6.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均数得定义,可列式为,解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
8.定义运算:例如:则方程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
整理得,
,
方程无实数根.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化简,再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
9.某校共有200名学生,为了解本学期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收集了他们参加公益劳动时间(单位:小时)等数据,以下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时间人数学生类别
性别 男 7 31 25 30 4
女 8 29 26 32 8
学段 初中 25 36 44 11
高中
下面有四个推断:
①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一定在之间;②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在之间;③这200名学生中的高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可能在之间;④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一定在之间.
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解答】解:①解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①,一定在之间,符合题意;
②由统计表类别栏计算可得,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 15,60,51,62,12,则中位数在 之间,故②符合题意.
③由统计表计算可得,高中学段栏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35,15,18,1,当时间段人数为 0 时,中位数在 之间;当时间段人数为 15 时,中位数在 之间,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由统计表计算可得,初中学段栏 的人数在 之间,当人数为 0 时中位数在 之间;当人数为 15 时,中位数在 之间,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平均数和中位数,逐个进行判断即可。
10.一俱乐部的篮球队有20名队员,统计所有队员的年龄制成如下统计表,表格不小心被某同学用水打湿了,看不清18岁和20岁队员的具体人数.
年龄(岁) 18 19 20 21 22
人数(个) 2 8 3
下列统计量中,不受影响的是( )
A.中位数,方差 B.众数,方差
C.平均数,中位数 D.中位数,众数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18岁和20岁的人数和为20-2-8-3=7<8,
∴众数为21岁,
∵俱乐部的篮球队有20名队员,
∴中位数是第10和第11位数的平均数,
∴第10和第11位数均为21,
∴中位数为21岁,
∴不受影响是中位数和众数,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18岁和20岁的人数,进而即可得到众数,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结合表格确定中位数,从而即可求解。
11.用配方法解方程配方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解:移项得:x2-6x=4,
配方得:x2-6x+9=4+9
∴(x-3)2=13.
故答案为:A.
【分析】先移项,再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然后将方程的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解.
12.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
∴,
解得,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可得△=b2-4ac=0,代入求解可得m的值.
13.用配方法解,配方后可得到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x2-4x-5=0,
x2-4x=5,
x2-4x+4=5+4,
(x-2)2=9,
故答案为:A.
【分析】把常数项移到等式右边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配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14.如图,正五边形内接于,其半径为,作交于点,则图中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
连接OB,OC,则OB=OC,
∵OF⊥BC
∴OF平分∠BOC
∵∠AOB=∠BOC=360°÷5=72°
∴∠BOF=36°
∴∠AOF=72°+36°=108°
∴扇形AOF的面积是: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OB,OC,先求出∠AOB和∠BOC再计算∠BOF和∠AOF,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出扇形AOF的面积。
15.某轮滑队所有队员的年龄只有12、13、14、15、16(岁)五种情况,其中部分数据如图所示,若队员年龄的唯一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个轮滑队队员人数m最小是( )
A.9 B.10 C.11 D.12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图中数据可知小于14的4人,大于14的也是4人,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4,
∵队员年龄的唯一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
∴众数是14,即年龄为14的人最多
∴14岁的队员最少有4人.
∴这个轮滑队队员人数m最小值班=1+3+4+2+2=1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之和为零的点称为“和美点”,下列函数的图象中不存在“和美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和美点”的定义可知,“和美点”即为直线上的点,令各函数中,
A、,
解得:,
即点为函数的“和美点”,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解得:,
即点为函数的“和美点”,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则,
此时无解,
即函数不存在“和美点”,
∴此选项符合题意;
D、,
解得:,,
即点和点为函数的“和美点”,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根据“和美点”的定义可得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判断求解;
B、根据根据“和美点”的定义可得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判断求解;
C、根据根据“和美点”的定义可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判断求解;
D、根据根据“和美点”的定义可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判断求解.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y轴正半轴上,经过四点,,,则圆心点D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为的内接四边形,,
∴,
∴,
∵,
∴为的直径,
∴点为的中点,
在中,,
∴,
∴,
∴,
∴,,
又∵点为的中点,
∴点坐标为.
故选D.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可得,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可得,,再根据线段中点坐标即可求出答案.
18.如图,点、、、在半上,四边形、、均为矩形.设,,,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连接OA、OD、OM,如图所示:
∵OA、OD、OM都是的半径,
∴OA=OD=OM,
∵四边形ABOC、DEOF、HNMO均为矩形,
∴OA=BC=a,OD=EF=b,OM=NH=c,
∴a=b=c;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OA、OD、OM,根据圆的性质可得OA=OD=OM,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得出OA=BC=a,OD=EF=b,OM=NH=c,据此求解.
19.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
∴,
故答案为:D.
【分析】计算b2-4ac的值,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①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可得关于c的不等式,解之可求解.
20.在⊙O中,弦AB=8cm,直径为16cm,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为( )
A.60° B.120° C.60°或120° D.30°或150°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图,直径为16cm,
∴AO=OB=AB=8cm;
∴△AOB是等边三角形;
则∠AOB=60°;
∴∠F= ∠AOB=30°;
∵四边形AEBF内接于⊙O,
∴∠E=180°﹣∠F=150°.
因此弦AB所对的圆周角为30°或150°;
故答案为:D.
【分析】先证出△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OB=6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F=∠AOB=30°,然后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E=180°-∠F,即可得出答案.
21.已知,线段AB=2,点C为平面上一点,若∠ACB=30°,则线段AC的最大值是( )
A.2 B.2 C.4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OAB,作△OAB的外接圆O,
∵∠ACB=30°,
∴点C在优弧AB上,
当AC为圆O的直径时,AC最大,最大值为4.
故答案为:C.
【分析】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OAB,作△OAB的外接圆O,根据∠ACB的度数可知点C在优弧AB上,推出当AC为圆O的直径时,AC最大,据此解答.
22.沿河某中学九(1)班在布置教室文化时,把班级集体照照片贴在了墙上,照片规格:长70cm,宽50cm;为了美观,特将照片贴在一张矩形彩色纸的正中央,照片四周外露彩色纸的宽度相同;矩形彩色纸的面积为照片面积的3倍.设照片四周外露彩色纸的宽度为(如图),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设照片四周外露彩色纸的宽度为,则长为,宽为,
由题意得,
故选:D.
【分析】 设照片四周外露彩色纸的宽度为,则长为,宽为, 根据题意建立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23.春节期间电影《热辣滚烫》上映的第一天票房约为3亿元,第二、三天单日票房持续增长,三天累计票房亿元,若第二、三天单日票房增长率相同,设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为 x,则根据题意,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设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为 x,
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D.
【分析】设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为 x,则可以表示出第二天的票房为亿元,第三天的票房为亿元,再根据3天的累计票房为亿元,即可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24.如图,CD是⊙O的直径,BD是弦,延长DC到点A,使∠ABD=120°,若添加一个条件,使AB是圆O的切线,有下列几个条件:①AC=BC;②AC=OC;③OC=BC.其中能使命题成立的所有条件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解答】解:①添加条件AC=BC,
∵ 连接OB,
∵CD是⊙O的直径,
∴∠CBD=90°,
∵∠ABD=120°,
∴∠ABC=120°-90°=30°,
∵АС=ВС,
∴∠А=∠АВС=30° ,
∴∠OCB=∠A+∠ABC=60°,
又∵OB=OC,
∴△OBC为等边三角形,
∴∠OBC=60°,
∴∠ABO=90°,
∴AB是⊙O的切线,故①能使命题成立,符合题意;
②添加条件AC=OC,过A作圆的切线AB'切圆于B',连接OB',
∴OB'⊥AB',
∵СА=СО,
∴B'C是Rt△OB'A斜边上的中线,
∴В'С=ОС=СА=OB ',
∴△OB'C是等边三角形,
∴∠ОСВ'= 60°,
∵В'С=СА,
∴∠СВ'А=∠B'AC=30°,
∵∠DB'C是直径CD所对的圆周角,
∴∠DB'C=90°,
∴∠AB'D=∠CB'A+∠DB'C=120°,
在圆上能使∠AB'D=120°的点只有一个,
∴B'点就是B点故AB是⊙O的切线,故②能使命题成立,符合题意;
③添加条件OC=BC,
∵OC=BC,BO=CO,
∴△BOC是等边三角形,
∴∠CBO=60°,
∵CD是⊙O的直径,
∴∠CBD=90°,
∵∠ABD=120°,
∴∠ABC=120°-90°=30°,
∴∠ABO=∠ABC+∠CBO=90°,
∴AB是⊙O的切线,故③能使命题成立,符合题意,
综上,能使命题成立的所有条件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D.
【分析】添加条件AC=BC,连接OB,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CBD=90°,由等边对等角及角的和差得出∠А=∠АВС=30° ,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OCB=60°,由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OBC为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得∠OBC=60°,从而可得∠ABO=90°,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出B是⊙O的切线,据此可判断①;添加条件AC=OC,过A作圆的切线AB'切圆于B',连接OB',由圆的切线垂直经过切点的半径得OB'⊥AB',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В'С=ОС=СА=OB ',由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OB'C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60°得∠ОСВ'= 60°,由等边对等角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СВ'А=∠B'AC=30°,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CB'D=90°,由角的和差得出∠AB'D=120°,在圆上能使∠AB'D=120°的点只有一个,所以B'点就是B点,故AB是⊙O的切线,据此可判断②;添加条件OC=BC,由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BOC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60°得∠CBO=60°,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CBD=90°,然后根据角的和差求出∠ABO=90°,从而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③.
25.如图,点A,B,C在上,,连结,,则的度数为( )
A.26° B.70° C.104° D.128°
【答案】C
【解析】【解答】∵,∠BAC =52°,
∴∠BOC=2×52°= 104°.
故答案选:C.
【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26.我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6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经过连续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4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则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 ).
A.8% B.9% C.10% D.11%
【答案】C
【解析】【解答】解: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
6000(1-x)2=4860,
解得:x1=0.1,x2=1.9(舍去).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根据预定每平方米的销售价格×(1-每次下调百分率)2=开盘每平方米的销售价格,列出方程并求解即可.
27.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1)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M、N;(2)作直线MN,交AB于D,连接CD,若CD=AD,∠B=25°,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直线MN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B.点D为△ABC的外心
C.∠ACB=90° D.点D为△ABC的内心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作图可知,直线MN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CD=BD,
∵CD=AD,
∴CD=BD=AD,
∴∠ACB=90°,
∴点D是△ACB的外心,
∴选项ABC结论正确,选项D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作图的方法,三角形的外心等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
28.若将一元二次方程x2-8x+5=0化成(x+a)2+b=0的形式,则a和b的值分别为( )
A.4,11 B.4,19 C.-4,-11 D.-4,-19
【答案】C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5=0可化为(x-4)2-11=0,
∴a=-4,b=-11,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利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化为(x-4)2-11=0,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即可.
29.古语有言“逸一时,误一世”,其意是教导我们青少年要珍惜时光,切勿浪费时间,浪费青春,其数字谐音为1,1,4,5,1,4,有关这一组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位数为4.5 B.平均数为 C.众数是1 D.极差是4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将这一组数按照由小到大重新排序1,1,1,4,4,5,
中位数应该,故A符合题意;平均数为,故B不符合题意;
众数为1,极差为,故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极差的计算方法计算求解即可。
30.小亮要计算一组数据80,82,74,86,79的方差 ,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0,2,-6,6,-1,记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 ,则 与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解答】解:∵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常数后,它的平均数都加上(或都减去)这一个常数,方差不变,
∴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31.如图所示,将沿弦AB折叠,恰好经过圆心.若的半径为3,则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连接、,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作,由折叠的性质可证得是含有角的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垂径定理求得的度数,接着通过弧长的计算公式求得的长度.
32. 在5月份跳绳训练中,妍妍同学一周成绩记录如下:(单位:次/分钟),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在5月份跳绳训练中,妍妍同学一周成绩记录如下:(单位:次/分钟),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78,中位数是18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33.诸暨某校“十佳”歌手评比活动中,10位评委给某位选手的评分各不相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8个评分与原始的10个评分相比以下哪个数据不发生变化(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数据的总和和个数都发生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去掉了两个数据,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可能会改变,B不符合题意;
C、10个数据去掉2个后变为8个数据,原来10个数据的中位数是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8个数据的中位数还是第4和第5个数的平均数,C符合题意;
D、方差与数据的平均数有关,由于平均数改变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数: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或者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方差:是在概率论和统计方差衡量随机变量或一组数据时离散程度的度量;根据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34.某厂1月份生产产品100台,计划2月、3月共生产250台.设2月、3月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是( )
A.
B.
C.100(1+x)+100(1+x)2=250
D.100+100(1+x)+100(1+x)2=250
【答案】C
【解析】【解答】解:设2、3月份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生产机器为:100(1+x),3月份生产机器为:;
又知2、3月份共生产250台;
所以,可列方程:.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1月份生产产品的数量×(1+增长率)2=3月共生产产品的数量,及 2月、3月共生产250台列方程即可.
35.将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
A.2 B.6 C.6 D.18
【答案】A
【解析】【解答】解:设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即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扇形的弧长=圆锥的底面圆周长,然后由弧长公式和圆周长公式可得关于圆锥底面圆的半径r的方程,解方程可求解.
36.如图,矩形ABCD中,AB=6cm,BC=12cm,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则扇形EBC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EB,
∵矩形ABCD中,AB=6cm,BC=12cm,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
∴BE=BC=12cm=2AB,∠A=90°,AD∥BC,
∴∠AEB=30°,
∴∠CBE=∠AEB=30°,
∴S扇形EBC==12πcm2.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矩形性质及以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可得出BE=BC=12cm=2AB,∠A=90°,AD∥B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到∠AEB=30°,由平行线性质求出∠CBE=30°,最后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3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2,则a的值为( )
A.4 B.4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将x=2代入方程,可得4-2a-a=0,解得a=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性质,将已知解代入方程,列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a.
38.如图,已知AB是的直径,弦,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连接,设与交于点E,如图,
∵
∴,,
∴
∴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扇形的面积
又∵,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设与交于点E,根据垂径定理推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的面积,再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3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m)2+n=0(a≠0)的两根分别为﹣4,3,则方程a(x+m﹣1)2+n=0(a≠0)的两根分别为( )
A.2,﹣5 B.﹣3,4 C.3,﹣4 D.﹣2,5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a(x+m﹣1)2+n=0,整理可得:a[(x-1)+m)]2+n=0
∵一元二次方程a(x+m)2+n=0(a≠0)的两根分别为﹣4,3
∴x-1=-4或x-1=3
解得:x=-3或x=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已知方程的根可得x-1=-4或x-1=3,即可求出答案.
40.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方程有实根则,即有(-2)2-4m≥0
得m≤1,
故答案为:C.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判别式,求出不等式即可.
41.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一个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计算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时,方程由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据此判断即可.
42.若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共比赛了36场,每2队之间比赛一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
43.把一元二次方程(x+1)(x-1)=3x化成一般形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x +3x+1=0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x+1)(x-1)=3x
x2-1=3x,
∴方程的一般形式为x2-3x-1=0.
故答案为:A.
【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据此解答即可.
44.如图,在矩形中,,点E为边上一动点,点F为的中点,连接,点G在上,且,则下列结论:①在点E从点D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点F运动的路径长为;②的最小值为16;③点G到的中点的距离为定值;④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取的中点H,连接,
∵点F是的中点,
∴,,
∴点F在直线上运动,当点E和点A重合时,有最大值,
∴点F运动的路径长为.故结论①正确;
连接,
∵在矩形中,,
又点F是的中点,
∴,
∴,
∵在矩形中,,
∴在中,,
∴的最小值为16.故结论②正确;
取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点G到的中点的距离,
连接,,
∵,点F是的中点,
∴,,
∵,
∴,
∴点D,E,G,C在以点F为圆心,为直径的圆上,
∴,
∴,
∵点I是的中点,
∴
∴点G到的中点的距离为定值.故结论③正确;
∵点E是上的动点,
∴,
∵,
∴点G在以点I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当时,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此时为最小值,
∵点F是的中点,
∴的最小值为.故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取的中点H,连接,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可得, ,进而可得点F在直线上运动,求出点F运动的路径长为,代入数据求出路径长;连接,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从而,在 中,根据勾股定理,代入数据求出AC的长;取BC的中点I,连接GI,则GI的长为点G到的中点的距离,连接,,根据,点F是的中点 ,可得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进而得到,得到点D,E,G,C在以点F为圆心,EC为直径的圆上,从而得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当时,的面积最大,进而由,代入数据求出的最小值,然后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求出的最小值。
4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点E、F分别是AB、AD上任意的点(不与端点重合),且AE=DF,连接BF与DE相交于点G,连接CG与BD相交于点H.给出如下几个结论:①△AED≌△DFB:②GC平分∠BGD;③S四边形BCDG= CG2;④∠BGE的大小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解答】解:①∵ABCD为菱形,
∴AB=AD,
∵AB=BD,
∴△ABD为等边三角形,
∴∠A=∠BDF=60
又∵AE=DF,AD=BD,
∴△AED≌△DFB(SAS),
故本选项正确;
②∵∠BGE=∠BDG+∠DBF=∠BDG+∠GDF=60 =∠BCD,
即∠BGD+∠BCD=180 ,
∴点B、C、D、G四点共圆,
∴∠BGC=∠BDC=60 ,∠DGC=∠DBC=60 ,
∴∠BGC=∠DGC=60 ,
故本选项正确;
③过点C作CM⊥GB于M,CN⊥GD于N(如图),
则△CBM≌△CDN(AAS),
∴S四边形BCDG=S四边形CMGN
S四边形CMGN=2S△CMG,
∵∠CGM=60 ,
∴GM= CG,CM= CG,
∴S四边形CMGN=2S△CMG=2× × CG× CG= CG2,
故本选项正确;
④∵∠BGE=∠BDG+∠DBF=∠BDG+∠GDF=60 ,为定值,
故本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①由菱形的性质易得△ABD为等边三角形,即可得结果;
②证明∠BGE=∠BDG+∠DBF=∠BDG+∠GDF=60 =∠BCD,易得点B、C、D、G四点共圆,即可得结果;
③过点C作CM⊥GB于M,CN⊥GD于N,易得△CBM≌△CDN,可得S四边形BCDG=S四边形CMGN,即可得结果; ④由②可得结果.
46. 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画与x轴相切的两个圆,若点A的坐标为(2,1),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 )
A. B. C.π D.4π
【答案】C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2,1)且圆A与x轴相切
∴圆A的半径为1
∵点A和点B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交点
∴点B的坐标为(-2,-1)
同理可得圆B的半径为1
∴圆A与圆B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圆A的阴影部分与圆B空白的部分完全重合
∴圆A的阴影部分与圆B空白的部分的面积相等
∴圆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A坐标及切线性质可得圆A的半径为1,根据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特征可得点B的坐标为(-2,-1),则圆B的半径为1,可判断圆A与圆B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圆A的阴影部分与圆B空白的部分完全重合,则阴影部分面积的和为圆A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47.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ABD,△BC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和CD,AE分别交CD,BD于点M,P,CD交BE于点Q,连接PQ,BM,下面的结论:①△ABE≌△DBC;②∠DMA=60°;③△BPQ为等边三角形;④MB平分∠AMC,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D、△BCE为等边三角形,∴AB=DB,∠ABD=∠CBE=60°,BE=BC,
∴∠ABE=∠DBC,∠PBQ=60°,
在△ABE和△DBC中,
AB=DB ∠ABE=∠DBC BE=BC
∴△ABE≌△DBC(SAS),
∴①符合题意;
∵△ABE≌△DBC,
∴∠BAE=∠BDC,
∵∠BDC+∠BCD=180°-60°-60°=60°,
∴∠DMA=∠BAE+∠BCD=∠BDC+∠BCD=60°,
∴②符合题意;
在△ABP和△DBQ中,
∠BAP=∠BDQ AB=DB ∠ABP=∠DBQ=60°
∴△ABP≌△DBQ(ASA),
∴BP=BQ,
∴△BPQ为等边三角形,
∴③符合题意;
∵∠DMA=60°,
∴∠AMC=120°,
∴∠AMC+∠PBQ=180°,
∴P、B、Q、M四点共圆,
∵BP=BQ,
∴∠BMP=∠BMQ,
即MB平分∠AMC;
∴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4个;
故应选:D 。
【分析】 ①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B,∠ABD=∠CBE=60°,BE=BC,根据等式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得出∠ABE=∠DBC,∠PBQ=60°,从而利用SAS判断出△ABE≌△DBC ;②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出∠BAE=∠BDC,根据外角的定义得出∠BDC+∠BCD=180°-60°-60°=60°,根据等量代换得出∠DMA=∠BAE+∠BCD=∠BDC+∠BCD=60°;③根据ASA判断出△ABP≌△DB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BP=BQ,又∠PBQ=60° ,从而根据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PQ为等边三角形;④首先由∠AMC+∠PBQ=180°得出P、B、Q、M四点共圆,又根据等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出∠BMP=∠BMQ,从而得出MB平分∠AMC。
48.如图,是的内接三角形,将劣弧沿折叠后刚好经过弦的中点D.若,,则的半径长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折叠后的所在的圆心是O',连接O'A,O'D,
∴,
连接OA,OB,
同理,,
∴.
∵和是等圆,
∴.
设圆O的半径是r,过点O作OG⊥AB于点G.
∵,,
∴,,
∴,
∴.
过点A作AM⊥BC于点M,
∵,
设,则.
∵D是BC的中点,
∴,
∴.
∵,,
∴.
在中,,
∴,
解得,
∴,.
在中,.
∵,
∴.
故答案为:D.
【分析】设折叠后的所在的圆心是O',连接O'A,O'D,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2倍得∠AO'D=2∠ACB=120°,连接OA,OB,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2倍得∠AOB=120°,设圆O的半径是r,过点O作OG⊥AB于点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OAB=∠OBA=30°,AB=2AG,由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OG=r,根据勾股定理AB=r;过点A作AM⊥BC于点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BM=DM=x,则BD=2x,根据按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MC=AC=3,据此建立方程可求出x的值,进而再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M、AB,结合AB=r即可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49.如图,等边 的边长为 ,以O为圆心, 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A,连接 , 相交于点P,将等边 从 与 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 ,交点P运动的路径长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OB=60°,
∴∠AOC+∠BOD=120°,
∴∠BCD+∠ADC= (∠AOC+∠BOD)=60°,
∴∠CPD =120°,
∴点P的运动轨迹是弧,所在圆的半径是等边三角形CDM的外接圆的半径,
连接O O' ,
∵CO=DO,
∴O ⊥CD,
∵四边形CMDP是圆内接四边形,
∴∠CMD+∠CPD=180°,
∴∠CMD=60°,
∴∠C D=2∠CMD=120°,
∴∠C O=60°,
在Rt△C O中,CO=AO= ,
∴C = ,
∴交点 运动的路径 长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点P的运动轨迹是弧,所在圆的半径是等边三角形CDM的外接圆的半径,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50.如图,锐角△ABC中,BC>AB>AC,若想找一点P,使得∠BPC与∠A互补,甲、乙、丙三人作法分别如下:
甲: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P点,则P即为所求;
乙:分别以B,C为圆心,AB,AC长为半径画弧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
丙:作BC的垂直平分线和∠BAC的平分线,两线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
对于甲、乙、丙三人的作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丙正确,乙错误 B.甲正确,乙、丙错误
C.三人皆正确 D.甲错误,乙、丙正确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1,
∴∠BAP=∠APB,
∵∠BPC+∠APB=180°
∴∠BPC+∠BAP=180°, ∴甲正确;
如图2,
乙:如图2,延长AC交⊙C于E,连接PE,PD,
∴∠A+∠DPE=∠A+∠DPC+∠CPE=180°,
∵PC=CE,
∴∠CPE=∠E,
∵∠E>∠DPB,
∴∠A+∠BPC=∠A+∠DPC+∠DPB<∠A+∠DPC+∠CPE,
即∠A+∠BPC<180°,
∴乙不正确,
如图,
丙:如图3,过P作PG⊥AB于G,作PH⊥AC于H,
∵AP平分∠BAC,
∴PG=PH,
∵P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PB=PC,
∴Rt△BPG≌Rt△CPH(HL),
∴∠BPG=∠CPH,
∴∠BPC=∠GPH,
∵∠AGP=∠AHP=90°,
∴∠BAC+∠GPH=180°,
∴∠BAC+∠BPC=180°,
∴丙正确;
综上,甲丙正确,乙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甲:根据作图可得AB=B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BAP=∠APB,由平角的定义可知:∠BPC+∠APB=180°,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
乙: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得:∠DPE+∠A=180°,再由圆周角定理和等边对等角可计算∠BAC+∠BPC<180°,可作判断;
丙: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作辅助线,证明Rt△BPG≌Rt△CPH(HL),可得∠BAC+∠BPC=180°,作判断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