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Family matters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3 Family matters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1-07 09: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 3 Family matters understanding ideas 《Like father, like son》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1.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对应教材外研社 B1U3)
2.课时:1 课时(45 分钟)
3.课文体裁:戏剧(Play)
4.主题:家庭冲突与解决(Family Conflict and Resolution)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
1.掌握与“家庭”“职业”相关的核心词汇,如 appearance(外貌)、behavior(行
为)、lawyer(律师)、studio(录音棚)等,理解“like father like son”“think carefully before jumping in with both feet”等谚语及表达。
2.能通过人物对话、动作及语气提示,分析角色情绪(如 nervous、upset、impatient),并准确复述戏剧关键情节。
(二)文化意识
1.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共性——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如“父母之爱子,则
为之计深远”),以及代际间职业选择观念的差异。
2.体会“沟通”在解决家庭冲突中的跨文化重要性。
(三)思维品质
1.通过“故事山(Story Mountain)”梳理戏剧情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分析父子性格差异(如父亲 traditional、儿子 independent),学会辩证看待“坚
持自我”与“尊重父母”的关系。
(四)学习能力
1.掌握“快速阅读找体裁/要素”“精读析情绪/性格”的阅读策略,提升戏剧文本
解读能力。
2.通过小组表演、讨论,培养合作学习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识别戏剧的核心要素(setting、characters、plot、dialogue),理清父子间职业冲突的起因、发展与解决过程。
2.理解“like father like son”的深层含义——不仅指外貌、行为相似,更指“追
求适配天赋的职业”“接受长辈合理建议”的共性。
(二)教学难点
1.通过细节(如父亲“raising his voice”、儿子“with a sigh”)分析角色情绪变化,并用准确语言描述。
2.结合自身经历,总结“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将文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
四、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快速阅读答题”“故事山填空”“角色情绪匹配”等任务,
以任务驱动学习。
2.情境教学法:通过小组表演戏剧片段,还原人物对话语气与情绪,增强代入感。
3.讨论法:围绕“家庭冲突解决”“家庭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观点。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ing up)——5 分钟
1.展示“父子外貌/行为相似”的图片,提问:“What do the pictures show ” 引
出谚语“like father like son”。
2.结合课件提问:“What does ‘like father like son’ mean ” 引导学生用“appearance、behavior、personality”三个词解释含义,再追问“Are you very different from your parents ” 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自然导入主题。
(二)导入与目标呈现(Lead-in & Learning Aims)——3 分钟
1.播放课文相关短视频(如“父子讨论职业”片段),提问:“What’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father and son ” 引发学生好奇。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PPT 展示),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掌握什么、怎么做”。
(三)快速阅读(Fast Reading)——8 分钟
1.任务 1: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体裁选择题”(A. Biography B. Novel C.
Play),核对答案后,补充“戏剧要素”知识(plot、settings、characters 等),并结
合课件举例说明。
2.任务 2:小组合作,从文中找出“戏剧五要素”(setting:时间/地点;characters:父亲/儿子/祖父;plot:职业冲突;dialogue:关键对话;main idea:父子职业选择冲突及解决),教师巡视指导,随后邀请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四)精读(Intensive Reading)——15 分钟
1.活动 1:完成“故事山”(Story Mountain)
发放“故事山” 填空工作表 (对应课件中“Beginning-Build-up-Conflict-Resolution-Ending”结构),让学生精读课文,填写关键信息(如“Conflict:儿子想做音乐,父亲想让他当律师”)。教师结合课件核对答案,引导学生用“First...Then...Next...Finally...”复述情节,梳理逻辑。
2.活动 2:分析人物情绪
展示课件中关键对话片段(如儿子“nervously approaching”、父亲“raising his
voice”),让学生圈出情绪提示词(nervous、upset、impatient),并匹配到“故事山”
的对应阶段。邀请学生模仿角色语气朗读对话,体会情绪变化(如“Father: Stop daydreaming!”读出自满与急躁)。
3.活动 3:描述人物性格
呈现课件中“性格形容词列表”(traditional、independent、open-minded 等),让
学生结合人物台词(如祖父“Calm down. OK ” 体现 easy-going),分组讨论并为
“父亲、儿子、祖父”匹配性格标签。
教师总结:父子虽都“stubborn”,但核心都是“追求适合自己的职业”,为后续
“冲突解决”铺垫。
(五)拓展思考与讨论(Further Thinking & Think and Share)——10 分钟
1.深度提问:“Why did the father and son have the conflict ” 引导学生从“父亲关注future、儿子关注 interest”“经历不同”两个角度分析,结合课件中“父亲年轻时的职业冲突”案例,让学生理解“代际冲突的普遍性”。
2.小组讨论:“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conflicts with our parents ” 结合课件中“理解、尊重、沟通”等建议,让学生分享自身经历(如“曾因选兴趣班与父母吵
架,后来如何沟通”),教师提炼总结“和平解决家庭冲突的 3 个方法”。
3.情感升华:提问“What does family mean to you ” 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是避风
港”,结合课件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强调“冲突背后是关爱”。
(六)课堂小结(Summary)——3 分钟
1.师生共同回顾:戏剧要素、父子冲突的解决、家庭冲突解决方法。
2.强调核心:“Family matters. Conflict can be solved with communication and love.”
(七)作业布置(Homework)——1 分钟
1.基础作业:撰写 80 词短文,主题为“How to Solve Conflicts with My Parents”,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方法及自身经历。
2.拓展作业:小组合作,将课文戏剧片段改编为小剧本,下节课表演。
六、教学反思(预设)
1.需关注学生对“戏剧语气提示词”的理解,若部分学生难以分析情绪,可增加
“语气模仿”的示范环节。
2.讨论“家庭冲突”时,需引导学生尊重不同观点,避免过度争论,确保课堂氛
围积极。
3.后续可补充“中西方家庭职业选择差异”的拓展材料,进一步深化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