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培优】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真题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真题培优】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真题培优精练北师大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7 09:1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真题培优精练北师大版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a÷b=7(a、b都是自然数),b是a的( )。
A.倍数 B.因数 C.质数 D.合数
2.(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为6cm,三角形这条底边上的高是( )cm。
A.3 B.6 C.12 D.24
3.(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关于图中三个图形的面积,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图形的面积都相等。
B.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相等。
C.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D.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相等。
4.(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奶茶店打算将一袋2.5kg奶茶粉(如图)用小包分装起来,每个小包最多装0.15kg奶茶粉,装完这袋奶茶粉至少需要( )个小包。
A.16 B.17 C.20 D.21
5.(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下面不是56的因数的是( )。
A.16 B.14 C.7 D.28
6.(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甲和乙,比较甲和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7.(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用总长48米的篱笆,靠墙围成一块梯形菜地(如图),这个梯形的高是16米,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A.512 B.384 C.256 D.96
8.(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与306÷17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30.6÷170 B.3.06÷1.7 C.3060÷17 D.30.6÷1.7
9.(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做一套运动服需要用布1.3米,21米这样的布最多可以做_____套这样的运动服,还剩_____米布。横线上填( )。
A.16,2 B.17,2 C.16,0.2 D.17,0.2
10.(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府谷县长城保护工作站站长刘东厚,带领队员种植防护林带4.8千米,数量达6万余株。估一估,算式6÷4.8的商的大概位置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1.(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B. C. D.
12.(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密室逃脱游戏,他们发现了一组密码ABCDEFGH,提示信息如下:A是最小的质数,B是最小的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比最小的质数小2的数,E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F只有因数1和5,G是8的最大因数,H是6的最小倍数。他们破解的密码是( ),才能逃出密室。
A.24109586 B.42109586 C.10862495 D.24958610
13.(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长城陕西段超八成在榆林。“长城通”摄影家李生程在约3.5个月走了1500多千米,给1.115万个长城墩台编了号。计算1.115÷3.5时,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 )倍最合理。
A.5 B.10 C.100 D.1000
14.(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说法中,有( )个是正确的。
①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②2×3=6,所以2和3是因数,6是倍数。
③一个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A.1 B.2 C.3 D.4
15.(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下面四个数都是由N和S组成的自然数,其中N是任意非零自然数,S=0,则这四个数中,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是( )。
A.NNNSN B.NSSNSN C.NSNSNS D.NSSNSS
16.(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一个命题是: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下面式子可以印证这个猜想的是( )。
A.20=1+19 B.8=2+6 C.18=5+13 D.30=10+20
17.(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零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
B.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
C.一个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
D.奇数加1是偶数,质数加1是合数
18.(24-25·五上·广东茂名·期中)下列算式( )商的大概位置是在图中的“↓”处。
A.3.1÷3 B.3.1÷0.99 C.2÷0.99 D.2÷1.01
19.(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下面几组数,全部是质数的是( )。
A.19,1,13 B.7,8,15 C.87,17,5 D.2,29,41
20.(24-25·五上·广东茂名·期中)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面剪纸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B. C. D.
21.(24-25·五上·广东茂名·期中)下面是四位同学在计算7.2÷6时的不同思考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22.(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共有( )句。
①因为0.4×5=2,所以2是0.4的倍数。
②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③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④汽车行驶中方向盘的转动是平移。
A.1 B.2 C.3 D.4
23.(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在探索“9.6÷0.4”的计算方法时,A、B、C、D四位同学的想法分别如下,( )的想法是有错误的。
A. B.
C. D.
24.(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a□b是一个三位数,并且a+b=6,要使a□b是3的倍数,方框内可填的数字有( )个。
A.5 B.4 C.3 D.2
25.(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dm,并且长、宽都是合数,它的面积是( )dm2。
A.9 B.16 C.24 D.25
26.(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一个大于零的自然数,它既是3的倍数,又有因数4,下面的( )符合要求。
A.18 B.16 C.15 D.12
27.(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11有( )个因数。
A.1 B.2 C.3 D.4
28.(25-26·五上·吉林长春·期中)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9.(25-26·五上·吉林长春·期中)下面四种蛋糕盒,( )种盒子不能正好把60块蛋糕分完。
A.甲 B.乙 C.丙 D.丁
30.(25-26·五上·吉林长春·期中)下面成语中所含的数字都是合数的是( )。
A.三心二意 B.七上八下 C.九牛一毛 D.十拿九稳
31.(25-26·五上·吉林长春·期中)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
A.12.5÷0.25 B.12.5÷2.5 C.12.5÷25 D.125÷25
32.(24-25·五上·辽宁大连·期中)分别用4个、7个、8个和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结果发现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种类最多,这是因为( )。
A.12个小正方形的个数最多 B.12不是质数
C.12的因数个数最多 D.12的倍数最多
33.(25-26·五上·吉林长春·期中)下面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 )。
A.12 B.15 C.22 D.39
34.(24-25·五上·辽宁大连·期中)在30、555、35、80、75、185中,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个。
A.5 B.4 C.3 D.2
35.(24-25·五上·辽宁大连·期中)a是21的因数,a+3可能的结果有( )个。
A.1 B.2 C.3 D.4
36.(24-25·五上·辽宁大连·期中)甲×0.4=乙÷0.4=丙(甲乙丙都大于0),甲乙丙的大小关系是( )。
A.丙>甲>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37.(24-25·五上·辽宁大连·期中)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8.0,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 )。
A.8.84 B.7.48 C.7.84 D.8.04
38.(24-25·五上·辽宁大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2n表示偶数。
②两个连续奇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③一个数的倍数总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④5是因数,15是倍数。
A.1 B.2 C.3 D.4
39.(24-25·五上·辽宁大连·期中)在算式483÷3,48.3÷3,0.483÷0.03,483÷30中与4.83÷0.3的商相等的式子有( )个。
A.1 B.2 C.3 D.4
40.(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小丽的妈妈想带她去香港旅游,妈妈拿10000元人民币去银行兑换港元,已知1港元大约能兑换0.9元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大约能兑换( )港元。
A.9000 B.10000 C.11111 D.11000
41.(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下列小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
A.3.141414 B.12.912 C.0.906 D.5.0303…
42.(24-25·五上·甘肃张掖·期中)计算8.577÷0.45时,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
A.乘1000 B.乘100 C.除以100
43.(25-26·五上·陕西汉中·期中)一盒铅笔共14支,售价是6.3元。竖式计算单价(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支铅笔的价格为0.45元 B.商中的“5”相当于5角
C.商中的“4”表示4个0.1 D.竖式方框中的“70”表示70分
44.(25-26·五上·陕西汉中·期中)淡竹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附近。已知一块梯形竹林的面积是96m2,涂色部分种植的是淡竹,则种植淡竹的面积是( )m2。
A.36 B.48 C.60 D.96
45.(25-26·五上·陕西汉中·期中)李阿姨用100元买了3本书后,剩下的钱最多能买( )个文具盒。
A.2 B.3 C.4 D.5
46.(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去年年底,光明小区公共区域全部改用节能灯。A幢楼上半年比去年同期节约72.6元电费,小区电费的价格是每千瓦时0.55元。A幢楼上半年平均每月比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约用电( )千瓦时。
A.22 B.22.4 C.22.5 D.22.6
47.(25-26·五上·陕西汉中·期中)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
48.(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如图,点A应该( ),就能与点B重合。
A.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
B.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5格
C.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
D.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5格
49.(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偶数情形)是:4或任何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下面算式中体现这一猜想的是( )。
A.8=2+6 B.18=1+17 C.20=7+13 D.100=49+51
50.(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以虚线为对称轴,画点A、B的对称点C、D,正确的是( )。
A.B. C. D.
51.(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某食堂每天用煤12.4吨,比原计划每天节约0.1吨,照这样计算,原计划用60天的煤,现在可以用多少天?列式为( )。
A. B.
C. D.
52.(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18的所有因数是( )。
A.1、18 B.3、6、18 C.2、3、6、9、18 D.1、2、3、6、9、18
53.(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16的因数中,有( )个也是32的因数。
A.3 B.4 C.5 D.6
54.(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一个一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是4,这个小数最大是( )。
A.3.5 B.4.4 C.4.5 D.3.9
55.(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12千克小麦可以磨出8.5千克面粉,照这样计算,60千克小麦能磨出多少面粉?下面算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
A.8.5×60 B.60×(12÷8.5) C.8.5×(60÷12) D.60÷12
56.(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下面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的是( )。
A. B. C. D.
57.(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B.若被除数是一位小数,则商也是一位小数。
C.0.58÷0.07=8……□,口代表的数是2。
D.明明将12×(□+0.3)错算成12×□+0.3,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3.3。
58.(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如果10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9千克,照这样计算,50千克同样的苹果大约( )个。
A.不到50个 B.50多个 C.100多个 D.200多个
59.(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如图,从每个盒子里各摸一个球,再把两个球上的数相加。如果总数是“5”,乐乐赢;如果总数是“6”,可可赢;如果总数是“7”,天天赢。( )赢的可能性最大。
A.乐乐 B.可可 C.天天 D.无法确定
60.(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请观察图中的除法竖式,商应该是( )。
A.1.36 B. C.1.37 D.
61.(24-25·五上·福建泉州·期中)不计算,下列算式中与81.2÷0.56得数相同的是( )。
A.812÷56 B.8.12÷56 C.8120÷56 D.81.2÷5.6
62.(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图形中,( )是通过平移得到。
A. B.
C. D.
63.(24-25·五上·安徽阜阳·期中)下面是四名同学计算0.6÷0.12的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的方法。
A.淘气和笑笑 B.笑笑和奇思 C.奇思和妙想 D.淘气和妙想
64.(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三位同学去文具店买文具,小明买了3个同样的练习本和1支铅笔,一共花了2.9元,要解决“1支铅笔多少钱”这个问题,还应从下面的信息中选择( )。
A.买完文具后,小明还剩7.1元
B.小军买了5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4元
C.小红买了1支钢笔和1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15元
65.(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按规律,下一个图形应该是( )。
A. B. C.
66.(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数都是2的倍数
B.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C.30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
67.(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下图是算式12.6÷28的竖式计算过程,箭头所指的“140”表示的是( )。
A.140个1 B.140个0.1 C.140个0.01
68.(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7和9都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69.(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与1.88÷0.4的商相等的是( )。
A.188÷4 B.18.8÷4 C.18.8÷0.4
70.(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已知一个数是5的倍数,它加上( ),一定还是5的倍数。
A.2 B.3 C.5
71.(24-25·五上·安徽阜阳·期中)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B. C. D.
72.(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荣荣妈妈买了6千克橘子花了45元,照这样计算,41.7元可以买( )千克橘子。
A.5.56 B.5.65 C.6.5 D.7.5
73.(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要把下面的图形①和图形②拼成如左下角所示的完整图形,应该将图形①( )。
A.先向右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2格 B.先向右平移1格,再向下平移4格
C.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 D.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4格
74.(24-25·五上·浙江丽水·期中)当的商是时,余数是( )。
A.3 B.0.3 C.0.03 D.3.0
75.(24-25·五上·浙江丽水·期中)0.83434343…的循环节是( )。
A.834 B.34 C.43 D.343
76.(24-25·五上·广东深圳·期中)如果甲×1.4=乙÷1.4(甲数不等于0),那么甲、乙这两个数相比较,(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77.(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停在阴影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B. C. D.
78.(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把1.84米的竹竿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多少米?如图的竖式中,虚线框中的部分表示的是( )。
A.24米 B.2.4米 C.0.24米 D.0.024米
79.(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一个比30小的偶数,它有因数4,又是7的倍数,这个数是( )。
A.21 B.24 C.28
80.(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与10.2÷0.2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A.1.02÷0.2 B.1.02÷2 C.102÷2 D.102÷0.2
81.(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一个两位数,既是偶数,又是5的倍教,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
A.80 B.90 C.95
82.(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应采用图( )的画法。
A. B. C.
83.(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下列各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是( )。
A.3.1415… B.0.51616 C.2.49494…
84.(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下列算式里,( )的商小于1。
A.8.72÷0.59 B.0.27÷0.72 C.4.23÷2.3
85.(24-25·五上·安徽阜阳·期中)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比较它们阴影部分的面积,甲( )乙。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86.(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中)在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3.57 B.3. C.3. D.0.
87.(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中)用100元购买1.9元一支的彩色铅笔,最多可以买( )支。
A.50 B.51 C.52 D.53
88.(24-25·五上·广东·期中)下面方格中的图形向右平移( )格。
A.9 B.10 C.11 D.12
89.(24-25·五上·广东·期中)甲、乙两数的商是4.5,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商不变,乙数应( )。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不变 D.扩大到原来的10倍
90.(24-25·五上·广东·期中)下面算式中,得数大于1的是( )。
A.1÷0.98 B.1×0.98 C.0.98÷1 D.0.98×1
91.(24-25·五上·安徽·期中)淘气有100元人民币,他能买到下面的商品( )。
中国银行 2024年10月8日 1美元兑换人民币6.89元 1欧元兑换人民币7.69元 1港元兑换人民币0.88元 100日元兑换人民币6.19元
电动牙刷16美元 B.巧克力120港元
C.保温杯14欧元 D.皮手套1500日元
92.(24-25·五上·安徽·期中)如果,,那么( )。
A.0.12 B.1.2 C.12 D.120
93.(24-25·五上·安徽·期中)小红书桌上的台灯有关闭、柔光和护眼三种状态,如果台灯最初为关闭状态,轻触1次是柔光,轻触2次是护眼,轻触3次是关闭。轻触24次后,台灯处于哪种状态?( )
A.关闭 B.柔光 C.护眼 D.无法确定
94.(24-25·五上·安徽·期中)小优、乐乐和小凯是同班同学,他们班有40名学生。小优的学号是3号,乐乐的学号是27号,小凯的学号是小优的学号的倍数,并且是乐乐的学号的因数,小凯的学号是( )号。
A.6 B.9 C.15 D.30
95.(24-25·五上·安徽·期中)吃枇杷的季节到了,下图是妈妈购买一斤小果枇杷的订单。到货后丽丽数了数,6个6个地数或8个8个地数都恰好数完。这斤枇杷共有( )个。
A.30 B.26 C.24 D.18
96.(24-25·五上·安徽·期中)下面的图形中,只有2条对称轴的有( )个。

A.1 B.2 C.3 D.4
97.(24-25·五上·广东·期中)下面是四位同学计算“37.5÷5”时的思考过程,思路正确的有(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98.(24-25·五上·广东·期中)2024年7月6日,银行大屏幕显示:1美元可以兑换7.23元人民币。照这样的汇率计算,50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此问题可以用下面( )算式来解决。
A.7.23÷5000 B.5000÷7.23 C.7.23×5000 D.7.23+5000
99.(24-25·五上·广东·期中)李老师按以下规则给自己的手机设置了四位数的锁屏密码(都是非0自然数),根据以下信息,请你推断出李老师的锁屏密码,是( )。
A.2149 B.2141 C.2129 D.2143
100.(24-25·五上·广东·期中)乐乐、欢欢、奇奇、妙妙分别根据算式“30÷1.5”编了一个实际问题,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乐乐:买一个橡皮需要1.5元,30元钱可以买多少个橡皮?
B.欢欢:用彩带制作蝴蝶结,一个蝴蝶结需要1.5米彩带,做30个蝴蝶结需要多少米彩带?
C.奇奇:将30千克大米装进袋子里,每个袋子可以装1.5千克,需要多少个袋子?
D.妙妙:修路队修一条30米长的公路,每小时修1.5米,需要多少个小时才能修完?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B
【解析】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作b的倍数,b就叫作a的因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据此解答。
【解答】因为a÷b=7(a、b都是自然数),所以b是a的因数。
故答案为:B
2.C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这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解析】6×2=12(cm)
三角形这条底边上的高是12cm。
故答案为:C
3.B
【分析】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再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6×8=128(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128÷2=64(平方厘米)
梯形的面积:
(8+24)×8÷2
=32×8÷2
=128(平方厘米)
所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4.B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奶茶粉的总质量除以每个小包最多装奶茶粉的质量,如果有余数,无论奶茶粉剩下多少kg,都需要增加1个小包,所以计算结果采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解析】2.5÷0.15≈17(个)
所以,装完这袋奶茶粉至少需要17个小包。
故答案为:B
5.A
【分析】若a、b、c为不是0的自然数,根据a×b=c,则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据此可写出所有56的因数,据此选出不是56的因数即可。
【解析】因为1×56=56、2×28=56、4×14=56、7×8=56,所以56的因数有1、2、4、7、8、14、28、56,所以16不是56的因数。
故答案为:A
6.B
【解析】甲图中阴影部分是两个三角形,由图可知,两个三角形的底之和为长方形的长,高为长方形的宽,所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可知,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乙图中阴影部分是三角形,由图可知,三角形的底是长方形的宽,三角形的高是长方形的长,所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可知,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解答】如图,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也是长方形的一半,又因为两个长方形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两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7.C
【分析】根据题意,用篱笆的长减去梯形的高16米,计算出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然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48-16)×16÷2
=32×16÷2
=32×8
=256(平方米)
则菜地的面积是256平方米。
故答案为:C
8.D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由此解答即可。
【解析】A. 30.6÷170,被除数除以10,除数乘10,商会发生改变;
B. 3.06÷1.7,被除数除以100,除数除以10,商会发生变化;
C.3060÷17,被除数乘10,除数不变,商会发生改变;
D.30.6÷1.7,被除数除以10,除数除以10,商不变;
故答案为:D
9.C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布长除以做一套运动服需要的用布量,求商(几套运动服)和余数(剩余几米布),据此解答。
【解析】21÷1.3=16(套)……0.2(米)
所以21米这样的布最多可以做16套这样的运动服,还剩0.2米布。
故答案为:C
10.B
【分析】将4.8看作5,6÷5=1.2,大概是1.2的位置,据此分析。
【解析】6÷4.8≈6÷5=1.2,即接近1,在1后面;
故答案为:B
11.C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此题依此分析即可。
【解析】A.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B.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C.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D.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因此五角星的对称轴最多。
故答案为:C
12.A
【分析】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合数是指不仅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数的数,其中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其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若a÷b的商是整数,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据此可分析得出答案。
【解析】A是最小的质数2;B是最小的合数4;C是1;D是:2 2=0;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是9,即E是9;F是5;8的最大因数是8,即G是8;6的最小倍数是6,即H是6。则这组密码ABCDEFGH是24109586。
故答案为:A
13.B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解析】计算1.115÷3.5时,要把3.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整数35,同时被除数1.115也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1.1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把原来的数扩大了10倍,所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最合理。
故答案为:B
14.B
【分析】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②因数和倍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③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举例说明即可。
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解析】①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说法正确,如5的最小倍数是5。
②2×3=6,所以2和3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原说法错误。
③一个数至少有两个因数,说法错误,如1的因数只有1。
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说法正确,如36、81、108…都是9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9。
有2个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15.C
【分析】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析】A.NNNSN的个位上是N,当N是1、3、5、7、9时,NNNSN就不是2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B.NSSNSN的个位上是N,当N是1、3、5、7、9时,NSSNSN就不是2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C.NSNSNS的个位上是S,S=0,所以NSNSNS是2的倍数,N+S+N+S+N+S=3N,3N是3的倍数,符合题意;
D.NSSNSS的个位上是S,S=0,所以NSSNSS是2的倍数,N+S+S+N+S+S=2N,当N=2时,2×2=4,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C
【分析】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据此逐项分析。
【解析】A.20=1+19,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排除;
B.8=2+6,2和6都是偶数,且6是合数,排除;
C.18=5+13,5和13都是奇数,也都是质数,符合;
D.30=10+20,10和20都是偶数,且都是合数,排除。
可以印证这个猜想的是18=5+13。
故答案为:C
17.C
【分析】A.根据质数、合数以及1的定义来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
B.通过举例来验证该说法是否正确,考虑不同自然数因数个数的情况。
C.根据倍数的概念,分析同时是2和3倍数的数与6的倍数之间的关系。
D.通过举例来判断“质数加1是合数”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解析】A.非零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其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非零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的说法错误。
B.比如6的因数有1、2、3、6,共4个;而11比6大,11的因数只有1和11,共2个。所以并不是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该说法错误。
C.因为2和3是互质数(互质数是指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所以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2×3=6。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该说法正确。
D.奇数加1,结果是偶数,这一说法正确;但对于“质数加1是合数”,例如质数2,2+1=3,3也是质数,并不是合数,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8.D
【分析】从图中可知,箭头所指的位置接近2,但比2小。分别算出各选项的结果,找出结果最接近2且比2小的选项。
【解析】A.3.1÷3≈1.03,结果接近1,不是接近2,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3.1÷0.99≈3.13,结果接近3,不是接近2,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2÷0.99≈2.02,结果接近2,比2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2÷1.01≈1.98,结果接近2,比2小,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D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据此逐项分析。
【解析】A.19,1,13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排除;
B.7,8,15中,8和15是合数,排除;
C.87,17,5中,87是合数,排除;
D.2,29,41都是质数。
全部是质数的是2,29,41。
故答案为:D
20.B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确定各选项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量即可。
【解析】
A.,有2条对称轴;
B.,有4条对称轴;
C.,有1条对称轴;
D.,有3条对称轴。
对称轴最多的是。
故答案为:B
21.D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商变化的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不为0)一个数,商也乘或除以(不为0)一个数。据此做出判断。
【解析】A.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商不变。
B.除数不变,被除数乘10,商也乘10,算回原式的商,除以10即可。
C.把7.2元单位换算成72角,相当于被除数乘10,除数不变,商也乘10,再把商除以10,将角单位换算成元即可。
D.7.2m=720cm,单位换算错误。
故答案为:D
22.A
【分析】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通常应用于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在给定的例子中,虽然0.4乘5等于2,但是0.4不是自然数,因此不能被称为2是0.4的倍数。
②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数整除的数。大于2的偶数的因数至有1,2和它本身,所以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③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不一定是小数。比如1.5÷0.5=3。
④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由此可对四个说法判断是否正确。
【解析】①0.4×5=2,但2不是0.4的倍数。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②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③小数除以小数,商不一定是小数。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④汽车行驶中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共有1句。
故答案为:A
23.D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据此判断。
【解析】A.9.6与0.4同时乘5,商不变,想法正确;
B.9.6与0.4同时乘10,商不变,想法正确;
C.9.6元=96角,0.4元=4角,转化为96除以4,想法正确;
D.9.6吨=9600千克,0.4吨=400千克,应转化为9600除以400,原想法错误。
故选:D。
24.B
【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解析】a+b=6,要使a□b是3的倍数,6+0=6,6+3=9,6+6=12,6+9=15,6,9,12,15是3的倍数。所以方框内可填的数字有4个。
故答案为:B
25.C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求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是20÷2=10(dm),因为长、宽都是合数,所以长是6dm,宽是4dm,再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即可解答。
【解析】20÷2=10(dm)
因为长、宽都是合数,所以长是6dm,宽是4dm。
6×4=24(dm2)
故答案为:C
26.D
【分析】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逐项分析各选项中的数字是否是3的倍数和有因数4即可。
【解析】A.18÷3=6,18是3的倍数,18除以4有余数,18没有因数4,不符合题意;
B.16除以3有余数,16不是3的倍数,16÷4=4,16是4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C.15÷3=5,15是3的倍数,15除以4有余数,15没有因数4,不符合题意;
D.12÷3=4,12是3的倍数,12有因数4,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7.B
【分析】先列举出11的所有因数,再数出因数的个数即可。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列乘法算式找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写出所有积是这个数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解析】11=1×11,11是质数,因此11的因数只有1、11,所以11有2个因数。
故答案为:B
28.C
【分析】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
A.红色虚线分别为此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B.如图可知,红色虚线分别为此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C.此图形无论沿着哪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部分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D.如图可知,红色虚线分别为此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29.D
【分析】判断60能否被每种盒子的容量整除,若能整除,则可以正好分完;若不能,则不能正好分完。
【解析】A.甲盒(3 块):
,没有余数,能正好分完。
B.乙盒(4 块):
,没有余数,能正好分完。
C.丙盒(5 块):
,没有余数,能正好分完。
D.丁盒(8 块):
,结果不是整数,不能正好分完。
故答案为:D
30.D
【分析】根据题意,先明确合数的定义: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然后分别分析每个选项中成语所含数字是否为合数。据此解答
【解析】A.“三心二意”中的3、2,3的因数是1、3,2的因数是1、2,都是质数,不是合数;
B.“七上八下”中的7、8,7的因数是1、7,是质数,不是合数;
C.“九牛一毛”中的9、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不是合数;
D.“十拿九稳”中的10、9,10的因数有1、2、5、10,9的因数有1、3、9,都是合数。
故答案为:D
31.A
【分析】根据商不变性质,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商不变。
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与其它选项的被除数不同,则可以给125÷25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变为12.5÷2.5,此时所有选项被除数都相同。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据此解答。
【解析】选项D:125÷25=12.5÷2.5,此时ABCD四个选项被除数都相同,除数最小的是A选项的0.25,则A选项的商最大。
故答案为:A
32.C
【分析】摆长方形的种类由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对数量决定。
4=1×4=2×2,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两种;7=1×7,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一种;8=1×8=2×4,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两种;12=1×12=2×6=3×4,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据此解答。
【解析】所用正方形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越多,拼出的长方形种类越多。
所以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种类最多,这是因为12的因数个数最多。
故答案为:C
33.A
【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根据2和3的倍数的特征,先筛选出是2的倍数的数,再从中选出各数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
【解析】判断是否为2的倍数:
A.12:个位是2,是2的倍数。
B.15:个位是5,不是2的倍数。此选项错误。
C.22:个位是2,是2的倍数。
D.39:个位是9,不是2的倍数。此选项错误。
判断剩余选项是否为3的倍数:
A.12:1+2=3,3是3的倍数,因此12是3的倍数。
C.22:2+2=4,4不是3的倍数,因此22不是3的倍数。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34.C
【分析】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据此逐一分析。
【解析】30:个位数字是0,所以30是5的倍数;3+0=3,3是3的倍数,即30是3的倍数;因此30既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555:个位数字是5,所以555是5的倍数;5+5+5=15,15是3的倍数,即555是3的倍数;因此555既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35:个位数字是5,所以35是5的倍数;3+5=8,8不是3的倍数,即35不是3的倍数;因此35不满足既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80:个位数字是0,所以80是5的倍数;8+0=8,8不是3的倍数,即80不是3的倍数;因此80不满足既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75:个位数字是5,所以75是5的倍数;7+5=12,12是3的倍数,即75是3的倍数;因此75既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185:个位数字是5,所以185是5的倍数;1+8+5=14,14不是3的倍数,即185不是3的倍数;因此185不满足既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综上,是3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3个。
故答案为:C
35.D
【分析】先写出21的因数,再算出a+3可能的结果。
【解析】21的因数有:1,3,7,21。
a+3可能的结果是:
a+3=1+3=4
a+3=3+3=6
a+3=7+3=10
a+3=21+3=24,所以a+3可能得结果有4个。
故答案为:D
36.D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解析】因为0.4<1,所以甲×0.4<甲,即丙<甲;
因为0.4<1,所以乙÷0.4>乙,即丙>乙。
所以甲>丙>乙。
故答案为:D
37.D
【分析】已知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8.0,保留一位小数时,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则直接舍去。据此逐一分析。
【解析】A.8.84百分位上是4,4<5,所以8.84≈8.8,不符合;
B.7.48百分位上是8,8>5,4+1=5,所以7.48≈7.5,不符合;
C.7.84百分位上是4,4<5,所以7.84≈7.8,不符合;
D.8.04百分位上是4,4<5,所以8.04≈8.0,符合。
故答案为:D
38.A
【分析】①偶数是能够被2整除的整数;
②两个连续奇数的积一定是奇数,但不一定是合数;
③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表述。
【解析】①非零自然数n的2倍(2n)能被2整除,是偶数,原题说法正确;
②两个连续奇数的积可能是质数,例如1×3=3,3是质数,而非合数,原题说法错误;
③一个数的最小倍数等于这个数的最大因数,例如2的最小倍数是2,最大因数是2,原题说法错误;
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应该说“5是15的因数,15是5的倍数”,原题说法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1个。
故答案为:A
39.C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把各算式的除数都转化成0.3,找出与4.83÷0.3的商相等的式子。
【解析】①483÷3=(483÷10)÷(3÷10)=48.3÷0.3,483÷3≠4.83÷0.3,所以483÷3与4.83÷0.3的商不相等;
②48.3÷3=(48.3÷10)÷(3÷10)=4.83÷0.3,所以48.3÷3与4.83÷0.3的商相等;
③0.483÷0.03=(0.483×10)÷(0.03×10)=4.83÷0.3,所以0.483÷0.03与4.83÷0.3的商相等;
④483÷30=(483÷100)÷(30÷100)=4.83÷0.3,所以483÷30与4.83÷0.3的商相等;
综上所述,与4.83÷0.3的商相等的式子有3个。
故答案为:C
40.C
【分析】1港元大约能兑换0.9元人民币,把人民币兑换成港元要除以0.9。据此列式即可,计算时注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3: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解析】10000÷0.9≈11111(港元),商是无限小数,保留到整数部分,即10000元人民币兑换成港元大约是11111港元。
故答案为:C。
41.D
【分析】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且小数部分有至少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需逐一判断各选项是否为无限小数且存在循环节。
【解析】A.3.141414是有限小数,所以该数不是循环小数;
B.12.912是有限小数,所以该数不是循环小数;
C.0.906是有限小数,所以该数不是循环小数;
D.5.0303…是无限小数,小数部分“03”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存在循环节,所以该数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D
42.B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把除数0.45的小数点去掉就变成了45,那也就表示0.45乘100,那么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也必须得乘100。
故答案为:B
43.B
【分析】观察竖式可知,方框中的0与百分位对齐,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分,则方框中的70表示70分;百分位上方的“5”相当于5分,计算每支铅笔价格为0.45元,商中的“4”在十分位上,含义是4角表示4个0.1。
【解析】根据分析:
A.每支铅笔价格为0.45元,表述正确;
B.商中的“5”相当于5角,表述错误,商中的“5”在百分位相当于5分;
C.商中的“4”在十分位上,含义是4角表示4个0.1,表述正确;
D.方框中的“70”表示的含义是70分,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B
44.A
【分析】已知梯形竹林的面积是m2,空白部分是以梯形的下底为底、梯形的高为高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求出空白部分的面积,用竹林的总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即可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
【解析】
(m2)
所以种植淡竹的面积是36m2。
故答案为:A
45.C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3本书的总价,用100减去3本书的总价求出剩余钱数,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用剩余钱数除以文具盒单价,所得的商用“去尾法”取近似数即可求得最多能买的文具盒数量。
【解析】(100-18.5×3)÷9.5
=(100-55.5)÷9.5
=44.5÷9.5
≈4(个)
所以剩下的钱最多能买4个文具盒。
故答案为:C
46.A
【分析】已知节约的总电费为72.6元,电费单价为0.55元/千瓦时,用节约的总电费除以单价得到总节约的电量,再除以6(上半年有6个月)即可得到平均每月的节电量。
【解析】72.6÷0.55=132(千瓦时)
132÷6=22(千瓦时)
所以A幢楼上半年平均每月比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约用电22千瓦时。
故答案为:A
47.B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偶数是指能够被2整除的整数。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至少有3个因数,可以举例说明,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解析】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至少有3个因数。
如:2×2=4,4的因数有1,2,4,那么4是合数;
2×3=6,6的因数有:1,2,3,6,那么6是合数;
3×5=15,15的因数有:1,3,5,15,那么15是合数。
所以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故答案为:B
48.B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解析】图中点A与点B重合有两种方法:
①点A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5格;
②点A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5格。
故答案为:B
49.C
【分析】自然数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是合数。
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哥德巴赫猜想(偶数情形):4或任何大于4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据此逐一验证选项中的和是否为偶数以及两个加数是否均为质数。
【解析】A.8=2+6中,6=2×3,所以6是合数,不符合要求;
B.18=1+17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不符合要求;
C.20=7+13中,20是大于4的偶数,且7和13均为质数,符合要求;
D.100=49+51中,49=7×7,51=3×17,所以49和51均为合数,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C
50.C
【分析】根据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且能重合来解决。分析各组对应点的距离是否相等,位置是否能重合。
【解析】A.以虚线为对称轴,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不相等;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点D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不相等;该选项错误。
B.以虚线为对称轴,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点D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但它们不能重合;该选项错误。
C.以虚线为对称轴,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且能重合;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点D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且能重合;该选项正确。
D.以虚线为对称轴,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2格,点D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格,这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不相等;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51.B
【分析】已知现在每天用煤12.4吨,比原计划每天节约0.1吨,因此原计划每天用煤:12.4+0.1=12.5(吨),原计划用60天,总量=原计划每天用量×天数,即:12.5×60(吨),现在每天用煤12.4吨,天数=总量÷现在每天用量,即:(12.4+0.1)×60÷12.4。
【解析】原计划每天用煤:12.4+0.1
原计划用60天的总量:(12.4+0.1)×60
现在用煤天数:(12.4+0.1)×60÷12.4
所以列式为(12.4+0.1)×60÷12.4。
故答案为:B
52.D
【分析】如果a×b=c(a、b、c均为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因此乘积是18的两个自然数,即为18的因数。
【解析】因为1×18=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2×9=18,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所以18的所有因数是1、2、3、6、9、18。
故答案为:D
53.C
【分析】如果数a是数b的因数(a、b不为0),当b是a的倍数时,那么a的所有因数也都是b的因数”,32÷16=2,所以32是16的倍数,因此16的所有因数必然都是32的因数;找出16的因数,即可知道其中有多少个是32的因数。
【解析】32÷16=2
32是16的倍数,16的所有因数都是32的因数。
16÷1=16
16÷2=8
16÷4=4
16÷8=2
16÷16=1
16的因数有:1,2,4,8,16,共5个。
所以16的因数中,有5个也是32的因数。
故答案为:C
54.B
【分析】保留整数看十分位,小于5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由此可知,“四舍”得到的近似数,原数>近似数,确定“四舍”的最大情况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一个一位小数,通过“四舍五入”近似值是4,因为采用“四舍”得到的近似数小于原数,则十分位的最大数值为4,即这个小数最大是4.4。
故答案为:B
55.C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60千克小麦能磨出多少面粉,先求出每千克小麦能磨出多少面粉,再乘60,计算出60千克小麦能磨出的面粉重量。或者先用60除以12,算出60里面有多少个12,即可以磨出多少个8.5千克,用乘法计算,可以计算出60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多少千克面粉。
【解析】(1)8.5÷12≈0.78
60×0.708=42.5(千克)
(2)8.5×(60÷12)
=8.5×5
=42.5(千克)
比较两种计算方式以及选项,可知第二种可以得到准确值,更合适。
60千克小麦能磨出42.5千克面粉,可以解决问题的是8.5×(60÷12)。
故答案为:C
56.D
【分析】根据倍数的定义: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被除数就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就是被除数的因数(被除数、除数均为非零整数),据此分析。
【解析】A.22÷3=7.33…,商是循环小数,不是整数,不符合商是整数的要求,所以22不是3的倍数;
B.0.8÷0.4=2,0.8和0.4是小数,不符合整数除法的要求,所以不能说0.8是0.4的倍数;
C.56÷5=11.2,商是小数,不是整数,不符合商是整数的要求,所以56不是5的倍数;
D.63÷7=9,商是整数,且63能被7整除,所以63是7的倍数。
故答案为:D
57.D
【分析】对于选项A,要明确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定义及范围,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选项B,需考虑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关系,若被除数是一位小数,则商不一定是一位小数;选项C,要根据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关系来判断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把原题中的数代入计算看是否等于原被除数,如果错误再计算出正确的结果;选项D,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原式展开,再与错算式子比较结果。逐项分析各个选项后即可判断正误。
【解析】A.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即原说法错误;
B.若被除数是一位小数,则商不一定是一位小数,例如:1.2÷0.2=6,即原说法错误;
C.0.07×8+2=2.56,2.56不等于0.58,0.58÷0.07=8……0.02,即原说法错误;
D.12×(□+0.3)-(12×□+0.3)=12×□+12×0.3-12×□-0.3=(12-1)×0.3=11×0.3=3.3,即明明将12×(□+0.3)错算成12×□+0.3,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3.3,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58.D
【分析】用10个苹果的质量除以10,得出1个苹果的质量,再用50千克除以1个苹果的质量,即可得解。
【解析】50÷(1.9÷10)
=50÷0.19
≈263(个)
所以50千克同样的苹果大约200多个。
故答案为:D
59.C
【分析】从每个盒子里各摸一个球,再把两个球上的数相加,分别求出总数是“5”、“6”和“7”的所有情况,再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1+4=5
1+5=6
2+4=6
1+6=7
2+5=7
3+4=7
总数是“5”有1种情况,总数是“6”有2种情况,总数是“7”有3种情况。
1<2<3
所以天天赢的可能性最大。
故答案为:C
60.B
【分析】观察发现:竖式中第6行的余数为20,第8行余数20重复出现,商6也重复出现,据此确定商几循环并找到正确选项即可。
【解析】余数20不断重复出现,商6随之不断重复出现,商应该是1.366…
1.366…=
商应该是。
故答案为:B
61.C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逐项判断。
【解析】A.81.2÷0.56=(81.2×10)÷(0.56×10)=812÷5.6≠812÷56,不符合题意;
B.81.2÷0.56=(81.2÷10)÷(0.56÷10)=8.12÷0.056≠8.12÷56,不符合题意;
C.81.2÷0.56=(81.2×100)÷(0.56×100)=8120÷56,符合题意;
D.0.56≠5.6,所以,81.2÷0.56≠81.2÷5.6,不符合题意;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与81.2÷0.56得数相同的算式是8120÷56。
故答案为:C
62.D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
【解析】A.可以通过旋转得出,不能通过平移得到;
B.可以通过旋转得出,不能通过平移得到;
C.可以通过旋转得出,不能通过平移得到;
D.能通过平移得到。
故答案为:D
63.A
【分析】淘气:根据进率“1元=100分”将0.6元、0.12元换算成以分作单位的数,这样将0.6÷0.12转化成60÷12计算出结果。
笑笑: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100份,0.6占其中的60份,0.12占其中的12份,0.6里面包含有5个0.12,据此得出0.6÷0.12的结果。
奇思: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妙想: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解析】淘气:0.6元=60分,0.12元=12分,60÷12=5,所以0.6÷0.12=5,方法正确;
笑笑:通过图形可以看出,0.6里面包含有5个0.12,所以0.6÷0.12=5,方法正确;
奇思:被除数0.6乘10,除数0.12乘100,被除数和除数没有同时乘相同的数,导致后续计算6÷12=0.5,不是0.6÷0.12的结果,方法错误;
妙想:列竖式计算时,将被除数0.6和除数0.12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转化成60÷12,商应为5,但妙想的竖式中商写的是0.5,计算错误。
综上所述,完全正确的是淘气和笑笑的方法。
故答案为:A
64.B
【分析】已知小明买了3个同样的练习本和1支铅笔,一共花了2.9元,要解决“1支铅笔多少钱”这个问题,需知道1个练习本的价钱,再乘3,即是买3个练习本需花的钱数,再用花的总钱数减去买3个练习本需花的钱数,求出1支铅笔的价钱。从三个选项中找出可以得到“1个练习本的价钱”的信息即可。
【解析】A.买完文具后,小明还剩7.1元,没有练习本的信息,不能选择此信息;
B.小军买了5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4元,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可知,1个练习本是4÷5=0.8(元),则3个练习本是0.8×3=2.4(元),那么1支铅笔是2.9-2.4=0.5(元),可以选择此信息。
C.小红买了1支钢笔和1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15元,虽然有练习本的信息,但没有1支钢笔的价钱,也不能求出1本练习本的价钱,不能选择此信息。
故答案为:B
65.A
【分析】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由图可知,第一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A”, 第二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B”, 第三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C”,第四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D”则下一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E”,右半部分为关于竖直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案,即。
故答案为:A
66.C
【分析】A.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合数就是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由此即可判定;
B.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由此即可判定;
C.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由此即可判定。
【解析】A.2的倍数也就是偶数,而合数不一定都是偶数;如:9,15,27,都是合数,但不是2的倍数,原说法错误。
B.个位上是3,6,9的数不能保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例如13的个位是3,但是不是3的倍数,原说法错误。
C.30=1×30,即30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67.C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和数位顺序表分析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解析】140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有100个0.01;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0.1,有40个0.01;0在百分位上,表示0个0.01。所以,这里的140表示140个0.01。
故答案为:C
68.A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解析】A.7和9都是奇数,符合题意;
B.7和9都不是偶数,不符合题意;
C.7是质数,9是合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9.B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1.88÷0.4=(1.88×10)÷(0.4×10)=18.8÷4
与1.88÷0.4的商相等的是18.8÷4。
故答案为:B
70.C
【分析】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据此举例说明。
【解析】A.如:5+2=7,7不是5的倍数,所以一个数是5的倍数,它加上2,不是5的倍数;
B.如:5+3=8,8不是5的倍数,所以一个数是5的倍数,它加上3,不是5的倍数;
C.如:5+5=10,10是5的倍数,所以一个数是5的倍数,它加上5,一定还是5的倍数。
故答案为:C
71.C
【分析】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定义找出各图形对称轴的数量。
【解析】
A.该图形有2条对称轴;
B.该图形有2条对称轴;
C.该图形有3条对称轴;
D.该图形有1条对称轴。
由上可知,对称轴最多的是。
故答案为:C
72.A
【分析】荣荣妈妈买了6千克橘子花了45元,根据,用45元除以6千克算出橘子的单价,再根据,用41.7元除以橘子的单价得到41.7元可以买多少千克橘子。
【解析】45÷6=7.5(元/千克)
41.7÷7.5=5.56(千克)
即41.7元可以买5.56千克橘子。
故答案为:A
73.C
【分析】观察图形①的某个特征点(比如右上角的点),要与图形②对应部分拼接,需要向右平移。通过数格子可以发现,图形①需要向右平移2格。
再观察该特征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要与图形②对应部分拼接,需要向下平移。数格子可知,图形①需要向下平移3格。据此解答。
【解析】要将图形①和图形②拼成左下角所示的完整图形,应该将图形①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
故答案为:C
74.C
【分析】余数=被除数-除数×商,据此求出商到1.1时的余数。
【解析】0.47-0.4×1.1
=0.47-0.44
=0.03
余数是当的商是时,余数是0.03。
故答案为:C
75.B
【分析】循环节是指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对于0.83434343…,小数部分从第二位开始“34”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所以它的循环节是34。
【解析】对于0.83434343…,小数部分从第二位开始“34”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所以0.83434343…的循环节是34。
故答案为:B
76.A
【分析】假设甲为10,计算出甲×1.4的积,即为乙÷1.4的商。根据,代入数据计算出乙的值,最后甲和乙比大小即可。
【解析】假设甲为10。
甲×1.4=10×1.4=14
乙=14×1.4=19.6
10<19.6
即甲<乙。
故答案为:A
77.A
【分析】首先观察转盘图可得:把这个大转盘平均分成了8份,数一数哪一个图形阴影部分的份数多哪一个的可能性就大,据此解答。
【解析】A.把这个大转盘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是5份;
B.把这个大转盘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是3份;
C.把这个大转盘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是1份;
D.把这个大转盘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是4份;
因为5>4>3>1,所以指针停在阴影处可能性最大的是A。
故答案为:A
78.C
【分析】用竹竿的总长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即可计算出平均每段的长度。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结果是0.23,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在百分位上,所以商百分位的3表示3个0.01,与除数8相乘所得的积是24个0.01;竖式中虚线框中的部分是0.03米与8的乘积,表示0.24米,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0.03×8=0.24(米)
所以竖式中,虚线框中的部分表示的是0.24米。
故答案为:C
79.C
【分析】整数中末尾数字是0、2、4、6、8的数是偶数。在乘法算式a×b=c(a、b、c均为非0的自然数)中,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解析】A.21是比30小的奇数,不符合题意;
B.24是比30小的偶数;24=4×6,所以它有因数4;24不能被7整除,所以24不是7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C.28是比30小的偶数;28=4×7,所以它有因数4且是7的倍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0.C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结合选项给出的算式,找出与10.2÷0.2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位数的算式即可。
【解析】A.被除数1.0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0.2,除数都是0.2,所以1.02÷0.2与10.2÷0.2得数不相同;
B.被除数1.0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0.2,除数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0.2,所以1.02÷2与10.2÷0.2得数不相同;
C.被除数10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10.2,除数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0.2,所以102÷2与10.2÷0.2得数相同;
D.被除数10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10.2,除数都是0.2,所以102÷0.2与10.2÷0.2得数不相同;
所以与10.2÷0.2得数相同的算式是102÷2。
故答案为:C
81.B
【分析】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0也是偶数),偶数的个位数字为0、2、4、6、8,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奇数的个位数字为1、3、5、7、9;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这个两位数,既是偶数,又是5的倍数,说明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0,十位上最大是数字9,所以这个两位数最大是90。
故答案为:B
82.A
【分析】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对称轴,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那么让这两个圆是同一个圆心即可。
【解析】A.两个圆是同一个圆心,可以画无数条对称轴。该选项正确。
B.可以经过两个圆心画一条对称轴,该选项错误。
C.可以经过两个圆心画一条对称轴,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83.C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据此解答。
【解析】A.3.1415…的小数部分的数字是无限的,但没有循环节,所以不是循环小数,该选项不符;
B.0.51616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该选项不符;
C.2.49494…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49,循环节是49,所以2.49494…是循环小数,该选项符合;
所以2.49494…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C
84.B
【分析】除数小于被除数时,商大于1;除数等于被除数时,商等于1;除数大于被除数时,商小于1,据此解答。
【解析】A.8.72÷0.59,0.59<8.72,商大于1;
B.0.27÷0.72,0.72>0.27,商小于1;
C.4.23÷2.3,2.3<4.23,商大于1.
故答案为:B
85.A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a为底,h为高)。因为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所以它们的长相等,宽也相等。对于甲图中的阴影三角形,底等于长方形的宽,高等于长方形的长,面积为:宽×长÷2,对于乙图中的阴影三角形,底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面积为:长×宽÷2。
【解析】甲的阴影三角形:宽×长÷2
乙的阴影三角形:长×宽÷2
因为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所以甲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乙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A
86.B
【分析】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比较循环小数时,可根据需要把循环节多写几遍再比较。据此解答。
【解析】=3.5757…
=3.507507…
=0.735735…
3.5757…>3.57>3.507507…>0.735735…,则在3.57、、、中,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B
87.C
【分析】已知总价、单价,依据数量=总价÷单价,所得的商,去尾即可。
【解析】100÷1.9=52(支)……1.2(元)
所以最多可以买52支。
故答案为:C
88.D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解析】
方格中的图形向右平移12格。
故答案为:D
89.A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甲、乙两数的商是4.5,如果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商不变,乙数应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故答案为:A
90.A
【分析】一个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比这个数大;
一个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积比这个数小;
一个数除以或乘1,得数均为这个数本身,由此即可选择。
【解析】A.0.98<1,即1÷0.98>1;
B.1×0.98=0.98;
C.0.98÷1=0.98;
D.0.98×1=0.98;
即1×0.98=0.98×1=0.98÷1<1÷0.98;
故答案为:A
91.D
【分析】A.已知1美元兑换人民币6.89元,求16美元的电动牙刷相当于多少元人民币,就是求16个6.8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B.已知1港元兑换人民币0.88元,求120港元的巧克力相当于多少元人民币,就是求120个0.8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C.已知1欧元兑换人民币7.69元,求14欧元的保温杯相当于多少元人民币,就是求14个7.6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D.已知100日元兑换人民币6.19元,先用6.19÷100,求出1日元兑换多少元人民币,再乘1500,即是1500日元的皮手套相当于多少元人民币;
最后把各商品的价格与100元进行比较,即可得出100元人民币能够买到的商品。
【解析】A.6.89×16=110.24(元),100<110.24,不够买电动牙刷;
B.0.88×120=105.6(元),100<105.6,不够买巧克力;
C.7.69×14=107.66(元)100<107.66,不够买保温杯;
D.6.19÷100×1500
=0.0619×1500
=92.85(元)
100>92.85,能够买到皮手套。
故答案为:D
92.C
【分析】根据题意, 有 2025位小数, 有 2026位小数,计算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位数不够的补 0 ),商不变。把 和 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 2026 位, 转化为60÷5 ,由此计算即可。
【解析】÷,
把 和 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 2026 位, 转化为60÷5 ,
60÷5=12
故答案为:C
93.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轻触3下,循环1次。用总的轻触次数除以3,商取整数时,余数若为1,则是柔光;余数为2,则是护眼;若无余数,则是关闭,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24÷3=8(个)
则轻触24次,经过了8个周期,无余数,则台灯处在关闭状态。
故答案为:A
94.B
【分析】小优学号是3,因此小凯学号必须是3的倍数;乐乐学号是27,因此小凯学号必须是27的因数。27的因数有1、3、9、27(在1-40范围内),3的倍数在1-40范围内有3、6、9、12、15、18、21、24、27、30、33、36、39。同时是27的因数和3的倍数的学号有3、9、27,去除3和27,可以得出小凯的学号是9。
【解析】27的因数有1、3、9、27(在1-40范围内),
3的倍数在1-40范围内有3、6、9、12、15、18、21、24、27、30、33、36、39,
同时是27的因数和3的倍数的学号有3、9、27,去除3和27,可以得出小凯的学号是9。
故答案选:B
95.C
【分析】已知6个6个地数或8个8个地数都能恰好数完,说明枇杷个数是6和8的公倍数。6和8的公倍数有24,48,72…又因为一斤小果数量在20~30个之间,只有24符合要求。
【解析】6和8的公倍数有24,48,72…,
因为一斤小果数量在20~30个之间,
所以这斤枇杷共有24个。
故答案为:C
96.B
【分析】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判定。
【解析】
如图只有1条对称轴;
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有2条对称轴;
如图只有1条对称轴;
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有2条对称轴;
则有两条对称轴,即只有2条对称轴的有2个。
故答案为:B
97.B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①使用的商不变的性质,但是被除数计算37.5×2错误,对①做出判断。竖式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对②做出判断。在除法里,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不为0),商也乘或除以几,对③做出判断。根据(a+b+c)÷d=a÷d+b÷d+c÷d,对④做出判断。
【解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但是被除数计算错误,应为75,①错误。
用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正确,②正确。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10,除数不变,计算出积后,商除以10,可得到原式的商,③正确。
把被除数分成几个数的和,再分别除以除数,得到的商相加,④正确。
思路正确的有②③④。
故答案为:B
98.B
【分析】已知1美元能兑换7.23元人民币,也就是7.23元人民币相当于1美元,那么求5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美元,就是看5000里有多少个7.23,要用除法计算。
【解析】因为7.23元人民币对应1美元,那么5000元人民币里包含多少个7.23元,就可以兑换多少美元,所以应该用5000除以7.23,即5000÷7.23。
故答案为:B
99.A
【分析】根据质数、偶数、奇数、合数的定义,分别确定四位数密码的每一位数字。
根据质数和偶数的定义,只有2满足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条件。
根据奇数的定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中,最小的是1。
根据合数的定义,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最小数是4。
9的因数有1、3、9,其中只有9是合数。据此解答。
【解析】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只有2。第一个数是2;
最小的奇数是1。第二个数是1;
最小的合数是4。第三个数是4;
9的因数中是合数的只有9。第四个数是9。
李老师的锁屏密码是2149。
故答案为:A
100.B
【分析】算式“30÷1.5”表示求30中包含多少个1.5,或求30按每份1.5分配的总份数。需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该算式的实际意义。
【解析】A.乐乐:买一个橡皮需要1.5元,30元钱可以买多少个橡皮?
总钱数30元,单价1.5元,求数量,即30÷1.5,符合算式意义,不符合题意。
B.欢欢:用彩带制作蝴蝶结,一个蝴蝶结需要1.5米彩带,做30个蝴蝶结需要多少米彩带?
每个蝴蝶结需1.5米彩带,做30个蝴蝶结,总长度应为1.5×30,而非30÷1.5,算式错误,符合题意。
C.奇奇:将30千克大米装进袋子里,每个袋子可以装1.5千克,需要多少个袋子?
总重量30千克,每袋装1.5千克,求袋数,即30÷1.5,符合算式意义,不符合题意。
D.妙妙:修路队修一条30米长的公路,每小时修1.5米,需要多少个小时才能修完?
总路程30米,每小时修1.5米,求时间,即30÷1.5,符合算式意义,不符合题意。
不合理的是欢欢:用彩带制作蝴蝶结,一个蝴蝶结需要1.5米彩带,做30个蝴蝶结需要多少米彩带?
故答案为: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