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真题培优精练北师大版
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2.48383…,它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483。( )
2.(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小于30的最大质数是29。( )
3.(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16÷24,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0。( )
4.(24-25·五上·甘肃张掖·期中)75.96÷3.6的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
5.(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的部分大小可以不同,形状必须相同。( )
6.(24-25·五上·甘肃张掖·期中)7.2除以一个大于1的小数,所得的商小于7.2。( )
7.(24-25·五上·甘肃张掖·期中)11.3÷0.3的商可以表示为。( )
8.(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循环小数1.726726…的小数部分第49位上的数字是7。( )
9.(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因为4×7=28,所以4和7是28的倍数。( )
10.(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7.1616是循环小数。( )
11.(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将一个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然后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最后向右平移4格,这个图形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
12.(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某日100泰铢可以兑换人民币21.8元,当日标价是25泰铢的一个纪念品,折合人民币是5.45元。( )
13.(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世界上最大的鼠有1.5m长,最小的鼠只有0.03m长。最大的鼠的长度是最小的鼠的5倍。( )
14.(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15.(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因为4×8=32,所以32是4和8的因数。( )
16.(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中)3.241241是循环小数。( )
17.(24-25·五上·浙江丽水·期中)不是所有的无限小数都比有限小数大。( )
18.(24-25·五上·浙江丽水·期中)在标有1~50各数的50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可能抽到数字是0的卡片。( )
19.(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因为10÷7=1……3,所以1÷0.7=0.1……3。( )
20.(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 )
21.(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连续抛一枚硬币5次,其中4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如果再抛一次,那么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
22.(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中)算式30.4÷3.2与算式3.04÷0.32的得数相同。( )
23.(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中)比较大小:9.08÷1.2〇9.08÷0.9,则〇里应该填“<”。( )
24.(24-25·五上·广东湛江·期中)钟表上的指针都做平移运动。( )
25.(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中)小数25.1212是循环小数。( )
26.(24-25·五上·陕西榆林·期中)两个小数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30,这个商末尾的0可以去掉。( )
27.(24-25·五上·陕西榆林·期中)3.6721的循环节是71。( )
28.(24-25·五上·陕西·期中)算式的商是13,余数是0.2。( )
29.(24-25·五上·安徽·期中)长方形的长是1.3dm,面积是0.91dm2,则它的宽是0.7dm。( )
30.(24-25·五上·陕西·期中)与计算结果不相等。( )
31.(24-25·五上·安徽·期中)0.79696…保留两位小数是0.80。( )
32.(24-25·五上·安徽·期中)根据364÷26=14,可知36.4÷2.6=1.4。( )
33.(24-25·五上·安徽·期中)在5、7、35中,5和7是因数,35是倍数。( )
34.(24-25·五上·安徽·期中)循环小数就是小数部分出现有相同的数字的小数。( )
35.(24-25·五上·安徽·期中)比9.98大而比10小的小数有无数个。( )
36.(24-25·五上·陕西·期中)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
37.(24-25·五上·安徽·期中)计算56÷1.2,商是46,余数是8。( )
38.(24-25·五上·吉林·期中)两个质数的乘积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
39.(24-25·五上·山西·期中)用5、4、9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
40.(24-25·五上·陕西·期中)盒子里有蓝、绿两种不同颜色的球,欢欢摸了20次,摸到蓝球18次,绿球2次。根据数据推测,盒子里可能是蓝球多。( )
41.(24-25·五上·陕西商洛·期中)一个大于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末尾一定是0。( )
42.(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做一套童装需2.2米布,50米布最多可以做23套这样的童装。( )
43.(24-25·五上·陕西商洛·期中)来、田、坐都是轴对称的汉字。( )
44.(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一个数(0除外)除以0.01,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45.(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如果一个数的因数中有6,那么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 )
46.(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如果a是奇数,那么a+2的结果还是奇数。( )
47.(24-25·五上·陕西咸阳·期中)因为3÷0.5=6,所以3是0.5的倍数,0.5是3的因数。( )
48.(24-25·五上·山西吕梁·期中)循环小数9.6545454…的小数部分第20位上的数字是4。( )
49.(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中)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数。( )
50.(25-26·五上·全国·课后作业)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都是质数。( )
51.(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
52.(24-25·五上·陕西延安·期中)分数约分只改变了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有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
53.(24-25·五上·四川成都·期中)0.9×0.8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7。( )
54.(23-24·五上·四川自贡·期中)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 )
55.(25-26·五上·山西吕梁·期中)如果1平方米可以站8个小朋友,那么2公顷可以站16000个小朋友。( )
56.(23-24·五上·四川自贡·期中)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都是质数。( )
57.(24-25·五上·陕西渭南·期末)平行四边形平移后还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
58.(23-24·五上·山西运城·期中)包装15个长方体礼盒用22.5m彩带。平均每个长方体礼盒用去1.5m彩带。( )
59.(23-24·五上·河南商丘·期末)所有假分数都大于1,所有真分数都小于1。( )
60.(24-25·五上·四川成都·期中)一个自然数,不可能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61.(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5的倍数。( )
62.(24-25·五上·四川成都·期中)如果一个数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定是2和3的倍数。( )
63.(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在2、7、42这三个自然数中,42是倍数,2和7是因数。( )
64.(24-25·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65.(24-25·五上·甘肃定西·期中)一个合数至少有2个因数。( )
66.(24-25·五上·甘肃定西·期中)把一个图形平移后,它的位置变了,形状不变。( )
67.(24-25·五上·甘肃定西·期中)21的倍数比它的因数大。( )
68.(24-25·五上·辽宁·期中)一个图形平移后,一定与原图形对称。( )
69.(24-25·五上·陕西铜川·期中)25的全部因数是1、5、25。( )
70.(24-25·五上·安徽亳州·期中)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整数。( )
71.(24-25·五上·安徽亳州·期中)所有的奇数都是3的倍数。( )
72.(23-24·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任意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不是2的倍数。( )
73.(24-25·五上·安徽亳州·期中)同时是5和3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
74.(23-24·五上·陕西西安·期中)小华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14.5错误当成1.45计算,所得的错误的商是200,那么正确的商应该是20。( )
75.(23-24·五上·陕西西安·期中)两个数相除,商是8.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商还是8.2。( )
76.(23-24·五上·陕西西安·期中)2000的因数比3的倍数的个数要多得多。( )
77.(23-24·五上·甘肃定西·期中)小数0.1374374374…是循环小数。( )
78.(24-25·五上·全国·期中)这个小数的循环节是569。( )
79.(24-25·五上·全国·期中)36的因数中,既是合数又是偶数的有5个。( )
80.(23-24·五上·甘肃定西·期中)近似数是5的原数,可能是两位小数,也可能是三位小数。( )
81.(23-24·五上·甘肃定西·期中)一个大于1的数除以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82.(21-22一年级下·河南南阳·期末)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83.(23-24·五上·安徽·期中)求商的近似值时,保留一位小数,就要除到商的百分位上。( )
84.(23-24·五上·广东惠州·期中)因为99÷3=33,所以99是倍数,3是因数。( )
85.(23-24·五上·广东惠州·期中)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来增加4.59,则原来的这个小数是0.459。( )
86.(23-24·五上·陕西宝鸡·期中)15÷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21位数字是2。( )
87.(23-24·五上·广东惠州·期中)只有通过平移才可以得到。( )
88.(23-24·五上·陕西商洛·期中)小丽有72元,她准备用这些钱买6.6元一支的圆珠笔,最多可以买11支。( )
89.(23-24·五上·安徽亳州·期中)电梯升降、升国旗、晾衣架的升降都是平移现象。( )
90.(23-24·五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一根6米长的钢材重15千克,这根钢材平均每米重2.5千克。( )
91.(22-23·五上·山西吕梁·期中)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只有1条对称轴。( )
92.(22-23·五上·山西吕梁·期中)除法中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
93.(22-23·五上·甘肃定西·期中)一个数既是7的倍数,又是28的因数,这个数肯定是28。( )
94.(22-23·五上·甘肃定西·期中)如果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也分别相等。( )
95.(23-24·五上·陕西宝鸡·期中)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 )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循环节是指循环小数中从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部分。由此可判断题中所给小数的循环节,以此作出判断。
【解析】循环小数2.48383…的小数部分为4、8、3、8、3…,其中“83”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而“483”中的“4”只出现一次,未参与循环,所以循环节应为“83”,而非“483”。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2.√
【分析】质数是指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其他因数,由此即可判定。
【解析】小于30的最大质数需要从接近30的数开始验证是否为质数,29是小于30的最大自然数,且只有1和29两个因数,因此是质数。
故答案为:√
3.√
【分析】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应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并在被除数末尾添0继续除,以此判断此题。
【解析】计算16÷24时,被除数16小于除数24,整数部分不够商1,因此商的整数部分写0,并在16后面添小数点补0继续除,即16.0÷24=0.666…。
故答案为:√
4.√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知,75.96÷3.6=759.6÷36,由于除数是36,被除数的整数部分的前两位是75够除,所以商的最高位是在十位上。
【解析】75.96÷3.6的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5.×
【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沿对称轴对折后,两侧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因此对称轴两侧的部分不仅形状相同,大小也必须相同。
【解析】如:圆沿对称轴对折后,两侧部分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若两侧大小不同,则无法完全重合,不属于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
6.√
【分析】根据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一个非零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除以小于1(0除外)的数,商比原数大。据此,结合举例子的方式,判断题干正误。
【解析】当7.2除以一个大于1的小数时,例如:
7.2÷1.5=4.8,4.8<7.2;
7.2÷2.4=3,3<7.2;
7.2÷10=0.72,0.72<7.2。
所有大于1的小数作为除数时,商均小于7.2。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
【分析】根据小数除法法则进行笔算,然后看商是否是循环小数,然后根据循环小数的写法表示商;据此判断是否正确;循环小数一般写法:写循环小数时,写出至少两个循环节后用一半的省略号表示以后的循环节;简便写法: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解析】11.3÷0.3=37.666…
通过计算可知,11.3÷0.3的商是37.666…,是一个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可以表示为;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
【分析】循环小数1.726726…的循环节是“726”,共3位。要确定第49位上的数字是几,需计算49除以3的余数。若余数为1,对应循环节第1位数字“7”;余数为2,对应循环节第2位数字“2”;余数为0对应循环节第3位数字“6”。
【解析】49÷3=16(组) 1(位)
余数为1,对应循环节第1位数字“7”。 所以1.726726…小数部分第49位上的数字是7。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
9.
×
【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若a×b=c(a、b、c为非零自然数),则c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c的因数。据此判断。
【解析】4×7=28,28是4和7的倍数,4和7是28的因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0.×
【分析】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无限个数字,并且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据此即可判定。
【解析】7.1616的小数部分为“1616”,共有四位,且未标注省略号或循环节符号,说明它是有限小数。因此,原题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11.×
【分析】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分析,向上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5格,相当于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移动了(5-3)格;向左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4格,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互抵消,图形在水平方向回到原来位置。综合考虑,图形未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据此解答。
【解析】5-3=2(格)
向上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5格,相当于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移动了2格。
向左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4格,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互抵消,图形在水平方向回到原来位置。
由于垂直方向上图形向下移动了2格,所以图形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
【分析】先用100泰铢可以兑换人民币的钱数除以100,可得1泰铢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再用结果乘25,即可求得25泰铢相当于多少人民币,以此做判断即可。
【解析】21.8÷100×25
=0.218×25
=5.45(元)
当日标价是25泰铢的一个纪念品,折合人民币是5.45元。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用最大的鼠的长度1.5m除以最小的鼠的长度0.03m,看计算结果是否为5即可判断。
【解析】
最大的鼠的长度是最小的鼠的50倍,而非5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本题可以根据质数和奇数的定义,举例验证。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质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其他因数的数。
【解析】①并非所有奇数都是质数。例如,9是奇数,但9有因数1,3,9,是合数不是质数。②并非所有质数都是奇数。例如,2是质数,但2÷2=1,是偶数不是奇数。
故答案为:×
15.×
【分析】在整数乘法中,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必须明确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解析】因为4×8=32,所以32是4和8的倍数,4和8是32的因数。题目中将32说成是4和8的因数,颠倒了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因此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观察3.241241:它的小数部分是“241241”,虽然数字“241”重复了,但这个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的,只有6位小数,并非“无限小数”。
【解析】3.241241是有限小数,不是无限小数,所以也不是循环小数,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是小数点后位数有限的小数。例如,无限小数0.333…小于有限小数0.4,说明并非所有无限小数都比有限小数大。
【解析】例如:无限小数0.333…,有限小数0.4。
0.333…<0.4
因此存在无限小数比有限小数小的情况,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在标有1~50各数的50张卡片中,每张卡片上的数字均为1至50之间的整数,且每个数字仅出现一次。由于卡片中未包含数字0,因此抽取到标有0的卡片属于不可能事件。
【解析】根据分析:
由题意可知,50张卡片所标的数字范围为1至50,不存在数字0。因此,任意抽取一张卡片时,抽到数字为0的卡片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标有1~50各数的50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可能抽到数字是0的卡片。”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计算1÷0.7时,先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转化为10÷7,商为1,余数为3。
但原式中的余数应缩小到原来的,因此实际余数为3÷10=0.3。
原题余数3未缩小倍数,导致余数3大于除数0.7
即因为10÷7=1……3,所以1÷0.7=1……0.3。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质数的定义为: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的数。题目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符合质数的定义,且自然数中只有质数满足这一条件。
【解析】根据质数的定义,质数必须是大于1的自然数,且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例如,2的因数为1和2,符合质数的定义。题目中的描述虽未明确“大于1”,但“两个因数”已隐含该条件(如1只有1个因数,不满足)。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抛一次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无论抛多少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解析】由分析可知:
连续抛一枚硬币5次,其中4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如果再抛一次,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比较两个算式,被除数30.4变为3.04(缩小到原来的),除数3.2变为0.32(同样缩小到原来的),符合商不变规律,因此得数相同。
【解析】原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变为3.04÷0.32,根据商不变规律,它们的得数相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据此比较大小。
【解析】1.2>1,则9.08÷1.2<9.08;
0.9<1,则9.08÷0.9>9.08;
所以9.08÷1.2<9.08÷0.9。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钟表上的指针都做旋转运动,而不是平移运动,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小数是有限的;而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小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解析】小数25.1212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所以25.1212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末尾的0可以去掉不改变数的大小,但题目中涉及保留两位小数的精确度,此时末尾的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若去掉改变了原数的精确程度,因此即可判定。
【解析】保留两位小数后的商是2.30,说明原商经过四舍五入后精确到百分位;
末尾的0表示该数精确到百分位,若去掉0变为2.3,则仅精确到十分位,与原题要求的保留两位小数矛盾,因此,题目中的0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
27.×
【分析】循环节是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题目中的小数3.6721未标注循环点或省略号,不是循环小数,而是一个有限小数,因此不能断定其循环节为71。
【解析】根据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节必须在小数部分无限重复出现,且需通过循环点或省略号明确标记。题目中的“3.6721”未标注任何循环符号,应视为有限小数,不存在循环节。
故答案为:×
28.×
【分析】根据,进行验证即可判断。
【解析】
0.72与原被除数0.54不相等。
所以“算式的商是13,余数是0.2。”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9.√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除以长;可列式0.91÷1.3计算结果
【解析】长方形的宽为:0.91÷1.3=0.7(dm)
所以长方形的长是1.3dm,面积是0.91dm2,则它的宽是0.7dm。
故答案为:√
30.×
【分析】分别计算出与的结果,再比较结果的大小即可判断对错。
【解析】7.2×0.1=0.72
7.2÷10=0.72
0.72=0.72
即与计算结果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1.√
【分析】循环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即可判断。
【解析】0.79696…的千分位上的数字是6,运用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为0.80。
故答案为:√
32.×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判断。
【解析】36.4÷2.6,相当于364÷26=14中的被除数364÷10,除数2.6÷1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知,36.4÷2.6的商是14,而不是1.4。所以,根据364÷26=14,可知36.4÷2.6=1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3.×
【分析】如果a÷b=c(a,b,c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b,c就是a的因数,a就是b,c的倍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谁是谁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解析】在5、7、35中,5和7是35的因数,35是5和7的倍数。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4.×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叫循环小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循环小数的概念可知,小数部分有相同的数字,但需要是无限小数,如1.2222,小数部分出现了相同的数字,但是这个小数是有限小数。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5.√
【分析】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在9.98和10之间,可以写出无限个小数,据此分析。
【解析】因为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在9.98和10之间,可以是两位小数,如9.99,可以是三位小数,如9.981,可以是四位小数,如9.9812……所以比9.98大而比10小的小数有无数个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6.√
【分析】根据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有的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比如圆周率π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37.×
【分析】先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6÷1.2,注意结果写成有余数的形式,再判断即可。
【解析】56÷1.2=46……0.8
计算56÷1.2,商是46,余数是0.8;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8.×
【分析】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其因数有1、两个质数外,还含有这两个质数的积,因此乘积一定是合数,不可能是质数。
【解析】质数2和3,2×3=6,6是合数,质数5和7,5×7=35,35是合数。所以,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合数。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9.√
【分析】根据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析】5、4、9这三个数字的和为5+4+9=18,18是3的倍数,因此用这三个数字任意排列组成的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均为18,必定是3的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0.√
【分析】根据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据此判断。
【解析】18>2,因为摸到蓝球的次数多,所以根据数据推测盒子里蓝球可能多。
盒子里有蓝、绿两种不同颜色的球,欢欢摸了20次,摸到蓝球18次,绿球2次。根据数据推测,盒子里可能是蓝球多。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1.√
【分析】根据2和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个位必须是0、2、4、6、8,5的倍数个位必须是0或5。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数,个位只能是0。
【解析】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说明它的个位必须同时满足2和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个位为0、2、4、6、8,5的倍数个位为0或5,相同的只有0。因此,这个数的末尾一定是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2.×
【分析】根据“总米数÷一套的米数=套数”列式计算,结果用“去尾法”取整数部分。因为剩余的布料不够再做一套,所以需舍去小数部分。
【解析】50÷2.2≈22(套)
50米布最多可以做22套这样的童装,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3.×
【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指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析】“来”字沿中间竖线为对称轴,左右部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汉字。
“田”字中间横、竖线均为对称轴,对折后各部分重合,是轴对称汉字。
“坐”字是由左右两个“人”和中间“土”组成。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汉字。
故答案为:×
44.×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0.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相当于将其转化为乘100,因此这个数会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举例说明即可。
【解析】2÷0.01=200,200是2的100倍。一个数(0除外)除以0.01,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5.√
【分析】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就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若一个数的因数中有6,则这个数能被6整除,因此,该数一定是6的倍数。
【解析】一个数的因数中有6,这个数能被6整除,该数一定是6的倍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6.√
【分析】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根据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与偶数相加的结果为奇数。题目中a是奇数,2是偶数,因此a+2的结果应为奇数。
【解析】奇数+偶数=奇数
a+2的结果是奇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7.×
【分析】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如果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因数和倍数是指非零自然数范围,0.5是小数,所以不在此研究范围之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8.×
【分析】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9.6545454小数点后第一位是6,从小数点后第二位开始循环,则它的循环节为“54”,循环节长度为2。计算第20位时,去掉第一位后剩余19位,19除以2余1,对应循环节的第一位数字5,因此第20位是5而非4。
【解析】循环小数9.6545454小数点后第一位是6,从小数点后第二位开始循环,则它的循环节为“54”,每个循环节含2个数字。
余数为1,对应循环节的第一位数字5。
因此,小数部分第20位上的数字是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9.
√
【分析】根据被除数和商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解析】例如:2÷0.5=4,4>2;
2÷0.8=2.5,2.5>2;
因此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0.×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如:8和9,1和3,举例说明即可。
【解析】分析可知,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定都是质数,如:是最简分数但它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数,是最简分数但它的分子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1.√
【分析】根据倍数的定义,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且倍数有无限多个,因此没有最大倍数。
【解析】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例如:5的最小倍数是5。由于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乘任意大的自然数可以得到更大的倍数,因此没有最大的倍数。例如:5的倍数有5、10、15、20……有无数个,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2.√
【分析】约分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使分数简化。此过程仅改变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但分数值与原分数相等。
【解析】分数约分只改变了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有改变分数值的大小,说法正确。例如,分数约分为,分子和分母从4和6变为2和3,但分数值仍为,与原分数相等。
故答案为:√
53.√
【分析】计算0.9×0.8的积,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判断结果是否为0.7。
【解析】0.9×0.8=0.72
0.72的第二位小数是2,小于5,0.72≈0.7。
0.9×0.8≈0.7
所以0.9×0.8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7,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4.×
【解析】根据定义,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如,一定小于1;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如或,因此假分数可能等于1或大于1,据此解答。
【分析】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因此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是指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因此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题目中“假分数大于1”忽略了假分数等于1的情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5.×
【分析】由题意知,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先将2公顷转换为平方米,再计算总人数。
【解析】2×10000=20000(平方米)
每平方米可站8个小朋友,总人数为:
20000×8=160000(个)
故答案为:×
56.×
【分析】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题目认为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必须都是质数,但实际可能存在分子或分母不是质数的情况,只要两者互质即可。
【解析】例如,分数中,分子8和分母9都不是质数,但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因此是最简分数。
所以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定都是质数。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7.√
【分析】平移是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图形平移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据此解答。
【解析】由平移的特征可知,平行四边形平移后,各边的长度、角度以及平行性均保持不变,因此它仍然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8.√
【分析】用的彩带总长度÷礼盒个数=平均每个礼盒用的长度,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22.5÷15=1.5(m)
平均每个长方体礼盒用去1.5m彩带,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9.×
【分析】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据此分析。
【解析】所有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如>1,=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0.×
【分析】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其它因数的数是质数;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据此即可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一个自然数,可能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1.√
【分析】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在乘法算式a×b=c(a、b、c均为非0的自然数)中,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解析】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中间数×5,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5的倍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2.√
【分析】根据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B都不为0),则A就是B的倍数;分解质因数是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据此把6分解质因数可得:6=3×2,因为6是2和3的倍数,所以一个数如果是6的倍数,则也能被2和3整除,据此解答。
【解析】6=2×3,6是2和3的倍数,所以一个数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定是2和3的倍数。例如:12是6的倍数,也是2和3的倍数。
故答案为:√
63.×
【分析】在乘法算式a×b=c(a、b、c均为非0的自然数)中,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因数和倍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解析】在2、7、42这三个自然数中,42是2和7的倍数,2和7是42的因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4.√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等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由平移的定义可知,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5.×
【分析】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其它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6.√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解析】根据分析,把一个图形平移后,它的位置变了,形状不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7.×
【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这个数本身。
【解析】据分析可知,21的最小倍数是21,最大因数也是21,所以21的倍数不一定比它的因数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8.×
【分析】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据此举例解答。
【解析】如下图所示,图形A向右平移5格后能得到图形B,图形A与B成对称图形。图形A平移到图形C,图形A与C却不对称。因此一个图形平移后,不一定与原图形对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9.√
【分析】求一个数的因数时,就用这个数从1开始去整除,一直除到除数和商交换位置或除数和商相同为止,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重复的因数只写一个,据此解答。
【解析】25÷1=25
25÷5=5
所以,25的全部因数是1、5、25。
故答案为:√
70.×
【分析】 小数除以小数,商不一定是整数 。本题可以用举反例的方法,试着找出小数除以小数商不是整数的例子,并据此判断。
【解析】0.2÷0.2=1
0.2÷0.4=0.5
小数除以小数,商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
故答案为 :×
71.×
【分析】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可以进行举例说明,再进行判断。
【解析】3是奇数,
3÷3=1,3是3的倍数;
5是奇数,
5÷3=1.666…,5不是3的倍数;
所以奇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2.×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2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0,2,4,6,8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假设5个连续的自然数为2、3、4、5、6,它们加起来为20,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任意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有可能是2的倍数。
2+3+4+5+6
=5+4+5+6
=9+5+6
=14+6
=20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3.×
【分析】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根据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同时是5和3的倍数的数应符合个位上的数是0或5,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可举例子判断。
【解析】例如:
15同时是5和是3的倍数,它个位上是5,不是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4.√
【分析】把除数14.5错误地当作1.45进行计算,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即除数缩小到原来的,则商就相应的扩大到原来的10倍,所以正确答案为200÷10=20。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小华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14.5错误当成1.45计算,所得的错误的商是200那么正确的商应该是20。
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5.√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为原来的几倍,或者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据此解题。
【解析】两个数相除,商是8.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商还是8.2。
故答案为:√
76.×
【分析】a÷b=c(a、b、c均为正整数),那么a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据此解题。
【解析】2000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3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2000的因数比3的倍数的个数要少。
故答案为:×
77.√
【分析】根据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据此判断。
【解析】小数0.1374374374…,其中374这三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因此0.1374374374…是循环小数,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78.√
【分析】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前一个或一节数字的十进制无限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的缩写法是将第一个循环节以后的数字全部略去,而在第一个循环节首末两位上方各添一个小点。循环节是指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根据循环节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这个小数的循环节是569,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9.√
【分析】先找出36的因数,根据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即可作答。
【解析】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既是合数又是偶数的是4、6、12、18、36有5个,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0.√
【分析】保留整数看十分位,小于5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近似数是5的原数,只与十分位上的数有关,据此分析。
【解析】4.95≈5、5.123≈5,近似数是5的原数,可能是两位小数,也可能是三位小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1.√
【分析】一个大于1的数除以0.1,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就相当于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除以1,结果就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运算,把除数改写成整数,即0.1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10倍,因此一个大于1的数除以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82.×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大小相等。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形状各异,但只有形状也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据此分析。
【解析】
如图,两个三角形大小相等,但是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3.√
【分析】求商的近似数时,保留一位小数,就得除到小数部分第二位,那就是百分位,然后进行四舍五入即可。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求商的近似值时,保留一位小数,就要除到商的百分位上。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4.×
【分析】因数和倍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据此分析。
【解析】因为99÷3=33,所以99是3的倍数,3是99的因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5.×
【分析】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比原来增加了10-1=9倍,比原来增加了4.59。根据差倍问题:数量差÷倍数的差=1倍数=较小数,据此解答。
【解析】4.59÷(10-1)
=4.59÷9
=0.51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来增加4.59,则原来的这个小数是0.5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6.√
【分析】先计算15÷7=2.142857142857…,商是一个循环小数,循环节是142857,6个数字142857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求小数部分第21位的数字就是求21里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然后根据余数的情况,判断出小数点后面第21位的数字。
【解析】15÷7=2.142857142857…=
21÷6=3……3
余数是3表示是一个循环节里的第三个数,即2。
15÷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21位数字是2。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7.×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解析】
可以通过平移或轴对称就可得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8.×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数量=总价÷单价,用72除以6.6得出商,根据实际情况,有余数也不可加1。
【解析】72÷6.6=10(支)……6(元)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9.√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据此可以判断,电梯的升降、升国旗、晾衣架都是平移现象。
【解析】根据平移的意义,电梯的升降、升国旗、晾衣架都是平移现象。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90.√
【分析】用总千克数除以总长度,求出钢材平均每米重,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15÷6=2.5(千克)
一根6米长的钢材重15千克,这根钢材平均每米重2.5千克。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91.×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只有1条对称轴。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2.×
【分析】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它属于无限小数,也就是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但是除不尽时不一定是循环小数,可能只是无限小数。
【解析】除法中除不尽时,商可能是循环小数也可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3.×
【分析】先列举出28的因数,再找出28以内7的倍数,据此判断。
列乘法算式找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写出所有积是这个数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列乘法算式找倍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写出这个数与非0自然数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解析】28的因数:1,2,4,7,14, 28;
28以内7的倍数有:7,14,28;
所以,一个数既是7的倍数,又是2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7、14、28。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4.×
【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不一定相等,举例说明即可。
【解析】如果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
如:6×2=12(平方厘米)
4×3=12(平方厘米)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6厘米,高2厘米,另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4厘米,高3厘米,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9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据此假设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4,底为4,然后求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假设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4,底为4
平行四边形的高为:24÷4=6
三角形的高为:24×2÷4
=48÷4
=12
12÷6=2
则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