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在两岸峭壁林立海峡中穿行,风急浪高。经过与风浪28天的苦斗,终于在1520年11月28日,船队终于走到水道的尽头,前面是一片浩瀚的海洋。与以上叙述的情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主观条件的是( )
A.欧洲航海家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 B.欧洲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
C.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已传入欧洲 D.欧洲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下面是同学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以得出,引发全球物种交流的主要原因是( )
研究主题:全球物种交流 农作物: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等 原产地:美洲 种植:明朝中后期→清朝 (引进) (推广)
A.明清商帮走私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三角贸易”
4.证实地圆说,实现环球航行的是( )
A.哥伦布船队 B.迪亚士船队 C.达 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5.15-17世纪,多国航海家进行海外探险。其中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率船队进行的探险活动是( )
A.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B.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C.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D.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
6.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讲述历史故事,各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交了故事题目。以下题目正确的是( )
A.一组:迪亚士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 B.二组:达 伽马发现并命名好望角
C.三组:哥伦布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四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7.下图中画圈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日耳曼人的征服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影响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B.促进了世界物种大交流
C.有利于美洲的民族解放 D.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9.1500年后,欧洲涌现出大量科学成果,最先出现的是航海学和天文学,紧接着是物理学和弹道学,随后医药、植物、化学等系统科学也慢慢出现了。由此可知( )
A.中世纪大学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B.文艺复兴有利于科学的产生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10.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时,当地人问他想要什么,他回答:“基督徒和香料。”此材料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 )
A.主要动力 B.技术条件 C.具体航线 D.历史影响
二、填空题
1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环球航行:1519年, 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 的正确。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 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 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 ,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2.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1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 ,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 ,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4.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历史背景
(1)市场需求
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 。
②东方的物产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
(2)向往东方: 对东方的描绘,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商道受阻: 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2.客观条件:(1)地圆学说的广泛传播;
(2)“ ”导航技术传到欧洲;
(3)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综合题
1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代以前城市由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因而城市主要聚居着各级官僚、地主和军队以及一般居民。到了宋朝,政府禁令松弛,封闭式的坊市制彻底崩溃,城市中固定的工商业店铺增多,加之宋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相对自由,一些无地或少地农民也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中以工商为业的居民成分与日剧增,城市文化娱乐活动也因此日益兴盛,城市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了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明中期、社会生产蓬勃发展、在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白银日趋货币化,农业生产趋向商品化、农民纷纷流入城镇、从事商品生产,一批工商业市镇迅速崛起。私人海外贸易日渐兴盛、并迫使明廷在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江南一些工商业市镇破立而出,……明朝后期的社会,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全国性市场初步形成,并向世界延伸,海外贸易迅速增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
——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材料二: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1)依据材料一,从城市功能和人口结构角度分析,概括宋代“城市革命”前后的主要变化。指出当时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场所的名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江南的全国性商贸城市。指出明朝中后期社会转型的主要国际背景。
(3)据材料三,指出西欧城市居民争取自治的手段及其自治运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宋代城市革命、明代社会转型及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出现的共同因素。
《第15课探寻新航路》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D D B B C A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D项正确;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排除A项;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排除B项;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的描述“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主观条件”可知,在欧洲,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描绘国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古老神秘,富有昌明的东方国家激起了欧洲人探索东方的激情,欧洲航海家勇于进取,他们想要通过开辟一条海上的新航路,前往东方世界追求财富,因此,他们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主观条件,A项正确;欧洲地圆学说逐渐流行,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已传入欧洲,欧洲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排除BC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全球物种交流”“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等”可知,明朝中后期,我国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而美洲则为人类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橡胶、可可、烟草、南瓜、菠萝等农作物。因此,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C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与明清商帮走私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与题干“全球物种交流”不符,排除B项;三角贸易贩卖黑人奴隶,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D项正确;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排除A项;迪亚士船队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排除B项;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了印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从欧洲到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D项正确;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不是哥伦布,排除A项;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的是迪亚士,不是哥伦布,排除B项;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中,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D项正确;迪亚士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新航路,而不是到达美洲,排除A项;达 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是迪亚士最早达到好望角,排除B项;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向西到达美洲的新航路,而不是达到印度,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图片表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贸易中心的变化和日耳曼人的征服、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等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陆与美洲,美洲及各国之间的物种交流联系加强,说明新航路开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范围物种的交流,B项正确;物种交流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不是文化生活,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对各州之间的物种交流,这不能促进美洲的民族解放,排除C项;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据题干“1500年后,欧洲涌现出大量科学成果,最先出现的是航海学和天文学,紧接着是物理学和弹道学,随后医药、植物、化学等系统科学也慢慢出现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涌现出大量的科技成果。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中世纪大学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项;1500年时,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当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时,当地人问他想要什么,他回答:‘基督徒和香料’”可知,此这段史料表述了新航路开辟时的目的,因此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主要动力,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是航海技术、造船术的进步等,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新航路开辟的具体航线,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历史影响是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材料并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1. 麦哲伦 地圆说 大西洋 资本主义 整体
【解析】【小题1】根据所学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知识可知,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小题2】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2.环球航行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13. 商业联系 连为一个整体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开始,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4. 贸易市场 马可·波罗 奥斯曼帝国 罗盘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是: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绘,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罗盘”导航技术传到欧洲。
15.(1)变化:宋代“城市革命”前,城市的功能主要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人口主要是各级官僚、地主和军队以及一般居民。宋代“城市革命”后,城市功能增多,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工商业人口增加。名称:“瓦子”。
(2)城市:南京。背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逐渐增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
(3)手段: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等。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推动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扩大;有利于近代市民阶层形成自由、平等和法治精神,为西欧思想解放运动准备了条件。
(4)因素:工商业经济发展;政策的相对宽松;市民阶级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宋代以前城市由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因而城市主要聚居着各级官僚、地主和军队以及一般居民。”可以归纳出,宋代“城市革命”前,城市的功能主要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人口主要是各级官镇、地主和军队以及一般居民。根据“到了宋朝,政府禁令松弛,封闭式的坊市制彻底崩溃,城市中固定的工商业店铺增多,加之宋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相对自由,一些无地或少地农民也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中以工商为业的居民成分与日剧增,城市文化娱乐活动也因此日益兴盛,城市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可以归纳出,宋代“城市革命”后,城市功能增多,逐渐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工商业人口增加。名称:根据所学知识,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2)城市:根据所学知识,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明朝时期全国性商贸城市,最大的是北京和南京。位于江南地区的是南京,南京是明朝开国时的都城,明朝后期起,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其中南京是一个重要的商贸城市。背景:根据材料二“明朝后期的社会,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全国性市场初步形成,并向世界延伸,海外贸易迅速增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也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逐渐增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
(3)手段:根据材料三“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可知西欧城市居民争取自治的手段是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等。影响: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自治运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推动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扩大;有利于近代市民阶层形成自由、平等和法治精神,为西欧思想解放运动准备了条件。
(4)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推动宋代城市革命、明代社会转型及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出现的共同因素,可以从工商业经济发展;政策的相对宽松;市民阶级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等角度进行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