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B.英国纺织工人数量的增加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2.19世纪40年代起,伦敦的报纸可以及时送往全国各地,铁路公司为液态奶打开了城市市场,铁路还需要标准时间来制定时刻表,火车还改变了邮政服务。材料表明( )
A.英国掀起了建设铁路的热潮 B.近代交通改变了社会生活
C.蒸汽机车广泛运用到运输业 D.铁路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
3.18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品销往海外,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因而引发了( )
A.技术发明的热潮 B.资产阶级革命
C.交通工具的变革 D.工人运动兴起
4.下列各项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是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轮船
C.改良蒸汽机 D.火车机车
5.下图是英国不同年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分布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产生变化的根本动力是( )
A.殖民扩张的加剧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工业革命的开展
6.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 )
A.成为殖民霸主 B.成为工业国家
C.进入电气时代 D.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7.下表是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英国(包括全部爱尔兰)的人口增长状况表,造成表格中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1750—1851年英国人口数/百万人
年份 1750年 1781年 1801年 1811年 1821年 1831年 1841年 1851年
人口数 10.5 13.0 17.9 17.9 20.894 24.029 26.731 27.390
A.工业带动城市化浪潮 B.社会条件的逐步改善
C.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动 D.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
8.“1751年利物浦船舰总吨位在19,175;1801年,船只总吨位达到129,470,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6倍;而到1835年,利物浦的船吨位就上升到了1,768,426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的原始积累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便捷的交通条件 D.工业革命的推动
9.从文盲到“铁路机车之父”,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为了纪念他,英国政府将他的肖像和“火箭号”的形象印在了纸币上。文中的“他”指的是( )
A.富尔顿 B.瓦特 C.斯蒂芬森 D.哈格里夫斯
10.工业革命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在1866年出使欧洲的清朝使团成员的笔记中记载,“以火灼(烧)水,藉(借)水气之力以运船”。笔记中描写的动力机器最可能是( )
A.鼓风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发电机
二、填空题
11.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 试车成功,标志着 的开始。
1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 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19世纪30年代, 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 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 最终确立。
13.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 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增长
14.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
(2)19世纪中期,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15.工业革命推动了 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当时的哪些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了贡献?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中,走在前列的首先是哪两个国家?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的发明有哪些?
(3)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要言之有理,不可空谈)
17.精准计时·社会需求·科技创新
材料一
西汉铜漏 利用滴水造成的水位变化计时。但是随着水位下降,流速变慢,计时有一定误差 唐朝水运浑象复原模型 利用水力推动的轮轴机械报时,初步解决了计时误差问题 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使用擒纵机械系统,计时更加精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机械钟表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宋代另一项科技发明,并说明宋代科技成就的影响。
材料二 早期的钟表用手工制作,造价不菲,主要功能是装饰和显示主人的身份。19世纪早期,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城市,在工厂和煤矿做工,按小时领取工资,计时对雇主和工人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钟表生产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消费的大众化钟表,并于19世纪中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20世纪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时间,其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
——摘编自刘军《瑞士》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钟表使用的趋势。分析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初期钟表行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原子钟借助原子的天然振动精准计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国原子钟发展的认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世纪初的《垄断法案》打破王室垄断专利到1709年《安娜法令》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问世,再到1852年通过《专利法修正案》,英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利保护制度此后,英国专利局成立,统一管理原本分散混乱的专利管理,激励专利发明的申请。这一良性的发展使得英国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出于绝对领先地位。
——摘编自代渭《浅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专利制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在专利制度保护下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二: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至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拿着低廉的工资。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材料三:……(某一政治机构,下同〕经过多方努力,于1833年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19世纪80年代年,…通过《公共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改善工人的住房问题。
——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3)依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省略部分的名称并概括英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英国工业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D B A D C B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其中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棉纺织领域的新发明和新创造促进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导致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迅速增加。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40年代起,伦敦的报纸可以及时送往全国各地,铁路公司为液态奶打开了城市市场,铁路还需要标准时间来制定时刻表,火车还改变了邮政服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铁路建设促进交通发展,近代交通改变了社会生活,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铁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法得出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A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蒸汽机车,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无法得出运用广泛的结论,排除C项;提干没有涉及人口问题,无法得出大规模流动的结论,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所以引发了技术发明的热潮,A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交通工具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人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以蒸汽机作动力机器的火车机车,珍妮纺纱机是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蒸汽轮船是美国人富尔敦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是英国人瓦特发明的。故答案选D。
5.D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1750年、1851年、1870年三个年份的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分布图,可知城市人口比例显著上升,农村人口比例明显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因此促使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产生重大变化,D项正确;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这不是促使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产生变化的根本动力,排除AC项;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英国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国家,并未涉及英国的殖民地位,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进入蒸汽时代,排除C项;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从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故选A;表格信息无法体现社会条件的逐步改善,排除B;材料只有英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无法体现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动,排除C;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排除D。
8.D
【详解】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因此,利物浦的船吨位上升,D项正确;资本的原始积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排除A项;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客观原因,排除B项;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题干“铁路机车之父”、“英国”、“火箭号”等信息可知“他”指的是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被誉为“铁路机车之父”,C项正确;美国工程师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与机车无关,排除B项;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材料清朝使团成员在1866年记载的“以火烧水,借水气之力运船”描述的是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蒸汽机通过燃烧燃料加热水产生蒸汽,利用蒸汽压力驱动机械,广泛应用于轮船等交通工具,B项正确;鼓风机用于送风,与推动船只无关,排除A项;内燃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19世纪末),通过燃料内部燃烧直接产生动力,无需烧水,时间与题干1866年不符,排除C项;发电机用于发电,与材料水气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 蒸汽机车 铁路时代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2. 蒸汽机 蒸汽机 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工厂主要的动力来源。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因此,题干空格处应分别填写:蒸汽机;蒸汽机;工业革命;工厂制度。
13.资本主义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因此填写资本主义。
14. 蒸汽时代 英
【详解】工业革命的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3)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15.生产力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所以答案是:生产力。
16.(1)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表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珍妮机、瓦特蒸汽机、汽船、火车。
(3)问题:环境污染。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科技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科技。
【详解】(1)航海家:根据材料一“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涌现出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了贡献。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中走在前列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从珍妮机、瓦特蒸汽机、汽船、火车等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创造中进行列举即可。
(3)问题:根据材料三“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等信息可知,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认识:根据材料三中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科技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科技等角度进行回答。
17.(1)计时越来越精准;技术不断创新;计时技术领先世界等。
活字印刷术: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等。
(2)钟表更加实用;日益普及;使用更加方便等。
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对计时的需求增加;钟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取得进步等。
(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子钟技术越来越完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流速变慢,计时有一定误差”“初步解决了计时误差问题”得出计时越来越精准;根据材料“利用水力推动的轮轴机械报时”得出技术不断创新;根据材料“使用擒纵机械系统,计时更加精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机械钟表的发展”得出计时技术领先世界等。
影响:结合所学,可写宋代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等。或者指南针的使用、火药的使用等。
(2)趋势:根据材料“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消费的大众化钟表”得出钟表更加实用,根据材料“20世纪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时间,其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得出日益普及,使用更加方便等。
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结合所学,可从工业革命、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生产技术等进步进行分析,如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对计时的需求增加;钟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取得进步等。
(3)认识:从我国原子钟发展的原因、特点、影响等角度作答。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子钟技术越来越完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18.(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任写两个)
(2)工人健康受损;大量使用童工;工作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任答两点得分,答案不是来自材料不得分)
(3)英国议会;通过立法治理
(4)工业化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产生: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重环境及人类身心健康的保护;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对环境污染需要国家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手段解决(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专利制度保护下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等等。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很多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至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拿着低廉的工资。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可以概括出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有:工人健康受损;大量使用童工;工作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等,言之有理即可。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能够解决国家问题的机构是议会;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英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特点是通过立法的形式。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工业化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产生,所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重环境及人类身心健康的保护;要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对环境污染需要国家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