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与下图中的名人名言出现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 “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 ——米开朗琪罗
A.佛教产生 B.基督教的诞生 C.文艺复兴运动 D.伊斯兰教兴起
2.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是( )
A.《蒙娜丽莎》 B.《哈姆雷特》
C.《向日葵》 D.《夜间的咖啡馆》
3.11世纪西欧农村出现了一种新垦区。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要交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仿照自治城市取得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根据材料推测新垦区的出现可能带来的影响( )
A.冲击西欧庄园制度 B.推动自治城市出现
C.巩固封君封臣制度 D.促进手工工场发展
4.在西方文化中,哥伦布通常被视为英勇的探险家和发现者,他的名字被铭刻在地理学和历史的殿堂中。然而,在拉丁美洲地区他的名字可能带有负面的含义,常与殖民主义和文化侵略联系在一起。这说明( )
A.哥伦布是新航路开辟的创始者与缔造者
B.评价者的立场与价值观影响历史解释
C.欧洲人对哥伦布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
D.新航路开辟把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
5.下面世界地图中有很多并不精准的地方,地图上没有美洲。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中世纪的欧洲,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壮大( )
A.思想文化产生变化 B.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
C.政治制度趋向专制 D.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7.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是( )
A.殖民掠夺的开始 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C.奴隶制度的结束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8.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B.西欧庄园的繁荣
C.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9.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
A.罗马帝国的征服 B.商品经济发展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10.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时,当地人问他想要什么,他回答:“基督徒和香料。”此材料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 )
A.主要动力 B.技术条件 C.具体航线 D.历史影响
二、填空题
11.莎士比亚
(1)人物简介:著名的文学艺术家。
(2)代表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12.历史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1)自治地区:通过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庄园衰落: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和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农民也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土地集中: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成为一种趋势。
13.达·芬奇
达·芬奇是意大利人,代表作是 和《最后的晚餐》。 以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富有生命的活力。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14.手工业的生产方式
①手工作坊: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②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了缴纳封建赋税, 在家里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③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在共同的地点 劳动,形成集中的 。
历史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15.16世纪, 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 ”。
三、综合题
16.每一种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需要很多的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通过历史史实来探究,都有哪些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解放】
材料一 “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封建制度、基督教神学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巨人,他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破教会的神权统治,冲击腐朽的封建文化……”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1)材料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
(2)这场思想解放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3)列举这场运动中出现的两位“巨人”。
(4)这场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什么基础?
【寻找市场】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亚洲商品高昂价格的巨大诱惑,使西欧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拓新的贸易市场,直接与东方国家进行交易,于是一场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探索开始了。
材料二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5)哥伦布是哪国人?他代表那个国家探寻新航路?
(6)哥伦布误把自己到达的美洲当成了印度。实际上,在新航路开辟中,真正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谁?
(7)哥伦布想要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却向西航行,是因为相信了地圆学说。那么是哪位航海家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的建立和发展,除需要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外,还需要大量的资本。而新航路开辟后,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则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材料三 1516世纪,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他们越过浩瀚的海洋,四处抢占殖民地,他们的侵略行径给许多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也是受害者之一。
(8)最先走上殖民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9)贩卖黑奴是殖民扩张中最为肮脏的一幕,这种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什么?
(10)早期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而展开了一系列战争。在殖民争霸中谁是最后的赢家?因为夺取了广大的殖民地而自诩为什么称号?
(11)在早期的殖民掠夺中,中国的哪两个地区被殖民国家所占据?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成为17世纪海上贸易第一强国,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美誉。
——摘编自《海上争霸史话》
材料三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公元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
——摘编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材料二中获得“海上马车夫”美誉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海上贸易第一强国”在17世纪海外殖民扩张中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买进“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哪些物品返回英国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简述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产生的影响。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C D B C B A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和米开朗琪罗是开始于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C项正确;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排除A项;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基督教、伊斯兰教均与题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2.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达·芬奇(意)是伟大的艺术大师,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A项正确;《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著作,排除B项;《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排除C项;《夜间的咖啡馆》是梵高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据题干“11世纪西欧农村出现了一种新垦区。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要交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仿照自治城市取得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可见新垦区的出现意味着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冲击了传统的封建庄园经济,A项正确;题干中反映的是新垦区的出现,没有出现自治城市的信息,因此推动自治城市出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不是欧洲传统的封君封臣制度得以巩固,而是反映农村出现了新型的生产关系,有利于冲击传统的封建社会,排除C项;题干中未出现手工工场的信息,反映的是新垦区的小狐仙,冲击了封建庄园制度,因此促进手工工场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据题干“在西方文化中,哥伦布通常被视为英勇的探险家和发现者”“在拉丁美洲地区他的名字可能带有负面的含义,常与殖民主义和文化侵略联系在一起”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指出哥伦布在西方和拉丁美洲的评价存在差异。西方文化强调其“探险”和“发现”的贡献,而拉丁美洲则关注殖民侵略的负面影响。这种差异反映了评价者的立场和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解释,B项正确;哥伦布是新航路开辟的创始者与缔造者和新航路开辟把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属于历史史实,并没有关联“评价差异”这一问题,排除AD项;题干未涉及客观性比较,且历史评价本身具有主观性,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欧洲人评价更客观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B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所以是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C项正确;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航行绕过非洲大陆发现了好望角,排除A项;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印度等地,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B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中世纪的欧洲,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壮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骑士等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D项正确;材料介绍的欧洲中世纪的阶层变化,没有涉及思想文化,排除A项;13、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不是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排除B项;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壮大,出现了新的阶层,没有体现政治制度趋向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题干“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后西欧领主出租自营地,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等各种方式把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和城市出现手工工场,经营方式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整体面貌。B项正确;A项开始在15世纪,排除A项;C项是西罗马帝国灭亡,排除C项;D项是18世纪中期,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走向集中,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再结合题干中的知识结构图可知,图片内容反映了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C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经济方面的,排除A项;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手工工场生产的产品面向市场,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材料反映的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5世纪后期”“西欧”“贵金属热”,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后期,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房展,欧洲商品经济日趋发达,因此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B项正确;15世纪后期罗马帝国早已灭亡,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也在1453年灭亡,因此罗马帝国的征服不可能是西班牙人贵金属热这一“心病”的病因,因为时间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欧洲的贵金属热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所以新航路的开辟也不可能是西班牙人贵金属热这一“心病”的病因,因为因果倒置了,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当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时,当地人问他想要什么,他回答:‘基督徒和香料’”可知,此这段史料表述了新航路开辟时的目的,因此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主要动力,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是航海技术、造船术的进步等,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新航路开辟的具体航线,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历史影响是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材料并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1.哈姆雷特
【详解】根据所学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知识可知,英国的莎士比亚是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12.土地集中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13.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达·芬奇是意大利人,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以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富有生命的活力。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14. 农民 雇佣关系 集中 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化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15. 西班牙 日不落帝国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得出①处填西班牙;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得出②处填日不落帝国。
16.(1)文艺复兴。
(2)意大利。
(3)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薄伽丘;彼特拉克;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其中两位即可)
(4)思想文化基础。
(5)意大利。西班牙。
(6)达.伽马。
(7)麦哲伦。
(8)西班牙;葡萄牙。
(9)三角贸易。
(10)英国。“日不落帝国
(11)台湾。澳门。
【详解】(1)由材料“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封建制度、基督教神学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材料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3)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巨人,例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4)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5)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探寻新航路。
(6)哥伦布误把自己到达的美洲当成了印度。实际上,在新航路开辟中,真正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达.伽马。
(7)哥伦布想要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却向西航行,是因为相信了地圆学说。麦哲伦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8)结合所学可知,西班牙;葡萄牙最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9)贩卖黑奴是殖民扩张中最为肮脏的一幕,这种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
(10)早期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而展开了一系列战争。在殖民争霸中英国是最后的赢家;英国因为夺取了广大的殖民地而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11)在早期的殖民掠夺中,中国的台湾、澳门被殖民国家所占据。
17.(1)影响: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使欧洲处于领先地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汇融合。
(2)国家:荷兰。成果: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等。
(3)物品:蔗糖;烟草;棉花等。影响:给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有助于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详解】(1)根据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可知,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根据材料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可知,使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③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④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⑤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扩张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等。
(3)物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者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棉花等产品返回英国。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欧洲、美洲、非洲三个方面分析“三角贸易”的影响。对欧洲:给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有助于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对非洲: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美洲:使美洲的种植园主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