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的人物是( )
A.穆罕默德 B.哈里发 C.释迦牟尼 D.耶稣
2.某部著作重点介绍了一位对伊斯兰教的产生、发展和传播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这位历史人物是( )
A.孝德天皇 B.汉谟拉比 C.伯里克利 D.穆罕默德
3.在阿拉伯帝国早期征服行动中,随军学者系统整理各地古籍,翻译家将希腊哲学与印度数学典籍译为阿拉伯语。这一现象客观上( )
A.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制度 B.摧毁了被征服地区的经济
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4.先知穆罕默德说:“求知对穆斯林男女都是天命。”“求知须从摇篮到坟墓。”“教育孩子一次,强于施粮一升。”“你们教人知识,给人方便,报人喜训,不可恐吓,若生气动怒时应当沉默。”上述内容与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5.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的经典名著《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该家族信仰的宗教创始人是(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老子
6.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据此可知阿拉伯( )
A.影响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在文化领域领先全球
C.善于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D.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7.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疆域辽阔 B.贸易发达 C.人口密集 D.港口众多
8.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9.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决定将阿拉伯太阳年岁首(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并将伊斯兰教历命名为“希吉来”(阿拉伯语“迁徙”之意)。这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一年( )
A.建立起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B.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C.去世并在麦地那下葬 D.统一阿拉伯半岛
10.小明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史后,发现世界三大宗教创立之初都是因为人们长期遭受苦难,希望通过宗教来解脱;但后期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甚至被定为国教。对于这种转变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统治者也想帮助人民摆脱现实的苦难
B.宗教的教义要求人民忍受现世的苦难
C.宗教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反抗阶级压迫
D.统治者害怕人民利用宗教推翻其统治
二、填空题
11.伊斯兰教的创立:7世纪初, 在阿拉伯半岛创立。
1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创立: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 ,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 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传播:穆罕默德最初在 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 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 ,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13.阿拉伯帝国
1.扩张政策:穆罕默德的后继者继续对外扩张。
2.帝国疆域: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 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14.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 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 ”,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注意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2)表现: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 ”(独特贡献);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 》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又名《 》)。
(3)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 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5.阿拉伯文化主要成就
(1)数学: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记数法,形成了“ ”;创造了完整的 。
(2)医学:《 》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3)文学:《 》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三、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二 “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 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2)材料一中所宣扬的 “众生平等”是针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种的哪一等级提出的?
(3)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
(4)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 创立者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
——摘编自崔丽娜《定义希腊化世界: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出现和传播》
材料二 拜占庭文化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占有重要地位,它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建军《拜占庭文化的历史价值新论》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奔波往返”者主要是什么人?以史实说明他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往的认识。
《第12课阿拉伯帝国》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C A B D A B
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B项正确;默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排除A项;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排除C项;耶稣是基督教创始人,基督教的崇拜对象,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D项正确;孝德天皇主持大化改新,排除A项;汉谟拉比制定《汉谟拉比》法典,排除B项;伯里克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随军学者系统整理各地古籍,翻译家将希腊哲学与印度数学典籍译为阿拉伯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吸收了希腊印度等文明,并通过阿拉伯帝国商业网络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政教合一在帝国初期由哈里发制度确立,与古籍翻译无直接关联,翻译运动侧重于学术而非政治结构变革,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巴格达等地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丝绸之路商贸活跃,翻译运动未破坏经济,反而依托经济繁荣开展,排除B项;阿拉伯人主导的贸易网络连接亚欧非,中国造纸术、印度棉花等经其传入欧洲,翻译运动与商贸相互促进,未阻断交通,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先知穆罕默德”“求知对穆斯林男女都是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在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创传,伊斯兰教的信徒称穆斯林,C项正确;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排除A项;基督教的创立者是耶稣,排除B项;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穆斯林是伊斯兰教信徒的通称。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在公元 7 世纪初于阿拉伯半岛创立,以《古兰经》为经典,信仰安拉为唯一真神。所以《穆斯林的葬礼》中家族信仰的宗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C项正确;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其教义强调通过修行摆脱苦难,达到涅槃境界,与穆斯林所信仰的宗教无关,排除A项;耶稣是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强调上帝的救赎和对耶稣的信仰,这与穆斯林的信仰体系不同,排除B项;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等,主要经典有《道德经》。道家与伊斯兰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由材料“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可知,欧洲的自然科学受到了阿拉伯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在文化领域领先全球、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史实叙述都不正确,排除BD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阿拉伯善于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排除C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市场上拥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非洲各地的商品,说明阿拉伯帝国与海外市场联系加强,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信息,得不出疆域辽阔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人口分布情况,得不出人口密集的结论,排除C项;港口众多在材料没有体现,只是强调贸易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据题干材料“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和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和伊斯兰教无关,排除A项;查理曼帝国和基督教有关,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据题干“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决定将阿拉伯太阳年岁首(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并将伊斯兰教历命名为‘希吉来’(阿拉伯语‘迁徙’之意)”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希吉来”意为“迁徙”,指622年穆罕默德因受麦加贵族迫害,带领信徒迁往麦地那,这一事件标志着伊斯兰教历的起点,在麦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成为阿拉伯国家的雏形,A项正确;穆罕默德610年已在麦加开始传教,排除B项;穆罕默德632年去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统一阿拉伯半岛是穆罕默德的继任者完成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它们的产生地都在亚洲。世界三大宗教教义中的共同点主要是指教人忍受苦难,放弃斗争,因而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在古代都曾被统治者所利用。根据题意,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穆罕默德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
12. 安拉 7世纪 麦加 穆斯林 麦地那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故答案为:安拉;7世纪。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故答案为:麦加;穆斯林;麦地那。
13.欧、亚、非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14. 哈里发 智慧宫 阿拉伯数字 医学集成 一千零一夜 东西方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注意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独特贡献);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又名《一千零一夜》)。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5. 阿拉伯数字 代数学 医学集成 天方夜谭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记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16.(1)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等级:婆罗门。
(3)宗教:基督教。
(4)宗教:伊斯兰教。
创立者:穆罕默德。
【详解】(1)宗教:根据材料一“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观点属于佛教;根据材料二“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基督教;根据材料三“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观点属于伊斯兰教。所以,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等级:根据材料一“众生平等”和所学知识可知,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人教。所以,材料一中所宣扬的 “众生平等”是针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种的婆罗门等级提出的。
(3)宗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所以,4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的是基督教。
(4)宗教、创立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所以,对阿拉伯半岛起促进作用的是伊斯兰教。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17.(1)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积极意义,形成了融合了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2)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3)阿拉伯人;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阿拉伯数字”、伊斯兰教等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
(4)开放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知,“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积极意义;根据材料“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可知,“希腊化世界”形成了融合了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和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2)特点:根据材料“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和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传统以及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特点是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3)人:根据材料“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和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史实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阿拉伯数字”、伊斯兰教等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说明阿拉伯人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4)认识:根据材料“希腊化世界、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和结合所学可知,通过亚历山大东征形成了“希腊化世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阿拉伯人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使者,可见开放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