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7 10: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世纪西欧庄园里的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并在管家的监视下劳动。自13世纪开始,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
A.领主权力的衰落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城市的自治运动 D.农奴摆脱了束缚
2.16世纪初,西欧的一个大型呢绒工场拥有织机200架,工匠千余人,按照工序分为羊毛梳理工、纺纱工、织匠、剪绒匠和染匠等。这反映了当时( )
A.产品最终推向市场 B.工场分工不断细化
C.使用蒸汽动力生产 D.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3.“12世纪开始……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土地租赁合同也开始取代庄园合同。”材料表明欧洲( )
A.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C.封建社会剥削严重 D.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4.下图呈现的是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其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作坊
C.现代化工厂 D.手工工场
5.13 世纪,西欧的某一领域开始出现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下图所示)。据此推测,新生产组织形式最有可能是( )
A.封建农庄 B.租地农场 C.手工工场 D.奴隶制种植园
6.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李华同学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A.庄园法庭 B.自治城市 C.租地农场 D.现代工厂
7.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由此可知( )
A.贵族通过承租土地收入大增 B.贵族成为新式生产方式指挥官
C.庄园经济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D.租地农场主收入地位不断上升
8.13~14世纪,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先后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有( )
①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3天
②都将产品推向市场
③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④都促进了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西欧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是( )
A.资本主义农场 B.庄园经济 C.自耕农经济 D.租地农场
10.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由此推断,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 )
A.垦殖运动的兴起 B.地租形式的改变
C.手工工场的出现 D.土地集中经营
二、填空题
11.富裕农民、骑士、乡绅
(1)形成:通过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 掌握了生产、交换及乡村行政事务。
(2)地位: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1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富裕农民: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 、 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 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城市中,手工业者、 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 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3.历史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1)自治地区:通过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庄园衰落:农奴通过购买劳役豁免权和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农民也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土地集中: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成为一种趋势。
14.基本居民: 和 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是从农民转变而来的; 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能获得市民的身份。
(1)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 ,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2)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15.早期资产阶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中世纪西欧庄园伴随着西欧农业不断发展,剩余农产品增加,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材料二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庄园瓦解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3)综上探究,请写出你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摆脱领主的人身束缚;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材料二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
材料三 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1)材料一反映了11世纪以后西欧庄园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租地农场建立的原因是什么?其产品如何处理
(3)材料三反应工场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变化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D C C D D D B
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B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领主权力的衰落,排除A项;在自治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人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与农奴没有关系,排除C项;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说明农奴没有摆脱了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工匠千余人,按照工序分为羊毛梳理工、纺纱工、织匠、剪绒匠和染匠”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工场分工不断细化,B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产品推向市场,排除A项;工业革命时期使用蒸汽动力,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反映工场主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土地租赁合同也开始取代庄园合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D项正确;生活是指衣食住行用方面,材料中农民生活没有前后对比,无法得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封建社会剥削严重,与材料中“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题意相反,体现出对农民的剥削减轻,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D项正确;生产合作社是小生产者为共同发展生产自愿联合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手工工场内是雇佣关系,排除A项;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现代化工厂使用机器生产,出现在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据材料“13世纪”“西欧”“商人”“工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 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形成了手工工场。农村先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C项正确;13世纪封建农庄不属于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A项;租地农场与材料中的“商人”“工人”不符,排除B项;13世纪的欧洲是封建社会,没有奴隶制种植园,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了对自己所耕土地的自由经营权,这为租地农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随着垦殖运动的深入进行,大量新土地被开垦出来,这些土地大多来自封建领地或教会的土地,而世俗贵族是主要的垦殖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租用这些土地,并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经营,这就是租地农场,具有资本主义化特征,C项正确;西欧法庭处理庄园的司法事务,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与“生产组织逐渐资本化”不符,排除A项;自治城市体现的是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城市,庄园是农村地区的现象,租地农场也是农村地区,排除B项;现代工厂确立于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中世纪晚期,英国的租地农场产生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全部产品。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据“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可知,这一数据能够说明租地农场提高生产效率,租地农场主收入地位不断上升,D项正确;贵族出租土地的收入微薄,排除A项;租地农场主成为新式生产方式指挥官,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租地农场,不是庄园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地农场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手工工场中,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他们为市场而生产。因此,两者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生产的产品都流向市场,推动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3天 ”与西欧庄园有关,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9.D
【详解】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D项正确;资本主义农场是通过雇用工人进行生产经营并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农业企业,一般有租入土地经营和以自有土地经营两种类型,排除A项;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排除B项;自耕农经济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可知,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地租形式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垦殖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手工工场的劳动者是手工业者,与农奴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土地集中经营,排除D项。故选B项。
11.经营方式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富裕农民、骑士、乡绅的形成是通过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及乡村行政事务。
12. 农民 骑士 经营方式 商人 政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故答案为:农民;骑士;经营方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故答案为:商人;政治。
13.土地集中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14. 手工工匠 商人 农奴 生产资料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是从农民转变而来的;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能获得市民的身份。
(1)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2)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15. 市民阶层 资产阶级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早期资产阶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市民阶层。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16.(1)西欧农业不断发展,剩余农产品增加;工商业经济的发达。
(2)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城市学校的不断发展。
(3)西欧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经济发展的结果。
【详解】(1)因素:根据“中世纪西欧庄园伴随着西欧农业不断发展,剩余农产品增加,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庄园经济逐渐瓦解。”得出主要有西欧农业不断发展,剩余农产品增加;工商业经济的发达。
(2)因素:根据“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训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可得出因素分别有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城市学校的不断发展。
(3)认识:根据“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训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可得出西欧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经济发展的结果。
17.(1)农奴获得对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和人身自由,农民取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原因: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处理:产品推向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
(3)雇佣劳动关系范围扩大;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联系日益密切。
(4)土地和手工作坊日益集中,都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详解】(1)据材料一“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摆脱领主的人身束缚;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可知,材料一反映了11世纪以后西欧庄园经济发生的变化是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农奴获得对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和人身自由,农民取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根据材料二“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可知,租地农场建立的原因有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租地农场将产品推向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
(3)据材料三“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且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工场手工业出现的新变化是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且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可知,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变化的共同之处是土地和手工作坊日益集中,都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