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艺复习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文艺复习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7 10:0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文艺复习运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与下图中的名人名言出现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 “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 ——米开朗琪罗
A.佛教产生 B.基督教的诞生 C.文艺复兴运动 D.伊斯兰教兴起
2.文艺复兴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神权至上 C.人文主义 D.理性之光
3.14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地出现了航运业、金融业、纺织业、橄榄油加工业等近代工商经济形态,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要求建立不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据此可知,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封建贵族势力的衰落
C.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在14-17世纪的欧洲,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如春风般拂过,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理性主义为其核心思想 B.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基础
C.达·芬奇是这场运动的先驱 D.实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5.下列材料中,能反映文艺复兴运动宗旨的是( )
①农奴通过缴纳迁移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②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③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④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莎士比亚所展示的,是人类感情的至广;但丁所展示的,是人类感情的至高和至深。”与材料中两位人物都有关系的史事( )
A.促进了民主法治建设 B.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C.推动了交通运输发展 D.鼓舞了无产阶级斗争
7.春节档爆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哪吒作为魔丸转世,虽被贴上“注定毁灭”的标签却通过抗争改写命运,体现了对宿命论的反抗。其中哪吒一“我命由我不由天”与以下哪一种思想最接近( )
A.人文主义 B.无为而治 C.仁者爱人 D.三权分立
8.“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9.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你认为这一观点最早形成于( )
A.文艺复兴时期 B.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0.“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材料反映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突破教会神学的桎梏 B.复兴希腊罗马文化
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宗教神学至上
二、填空题
11.但丁
(1)人物简介: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
(2)代表作品:长篇诗作《 》,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12.但丁是文艺复兴的 ,代表作品: ②达·芬奇被誉为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 ③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巨匠,代表作:
13.14世纪中叶,意大利工商业发达,出现了 ,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 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 的思潮逐渐流行, 运动兴起。
三、综合题
14.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创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灵魂。资产阶级思想的出现是思想创新,社会体制变革是政治创新,生产关系变革是经济创新,发明创造涌现是科技创新。
[思想创新]
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材料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2)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政治创新]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法国大革命更是以暴力破坏旧世界,更是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探索。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4)被称为“第个人权宣言”的是哪一文件?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理论文献是什么?
[科技创新]
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舶机械等,电的应用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从材料中指出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6)“电的应用使蜡烛黯然失色",请举出一位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发明家?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时代?
(7)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大农民被推向市场,在竞争机制影响下必然出现分化,少数人富裕起来,甚至转向以经商为主,用利润中的一部分去缴贡赋。……于是许多人就在农闲时去做工,成为商人所办的分散手工工场的工人。他们领取工资,实际上与商人建立雇佣关系。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14世纪以后欧洲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这些变化有何影响?
材料二: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3)材料二阐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举出与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位代表人物。
(4)材料二中对这件事的“回归”是如何理解的?
《第14课文艺复习运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B B A A A C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和米开朗琪罗是开始于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C项正确;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排除A项;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基督教、伊斯兰教均与题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文艺复兴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C项正确;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而非君权神授、神权至上和理性之光,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地出现了航运业、金融业、纺织业、橄榄油加工业等近代工商经济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因此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项正确;大约1500年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才转移,排除A项;封建贵族势力的衰落与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相关,排除B项;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而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排除C项;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但实质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主张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②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④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主张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①农奴通过缴纳迁移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农奴获得自由的方式,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包含①的AC项;③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体现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包含③的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莎士比亚所展示的,是人类感情的至广;但丁所展示的,是人类感情的至高和至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先驱,其《神曲》批判教会,强调人性;莎士比亚的戏剧歌颂人性与情感,两者均宣扬人文主义思想,B项正确;民主法治建设与启蒙运动(17—18世纪)关联更紧密(如孟德斯鸠、卢梭的理论),文艺复兴主要侧重思想解放,未直接推动民主法治实践,排除A项;交通运输发展依赖科技革命(如工业革命中的蒸汽动力),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运动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19世纪诞生),而文艺复兴代表资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题干“虽被贴上注定毁灭的标签却通过抗争改写命运,体现了对宿命论的反抗”可知,我一死由我不由天体现重视人的价值、反抗宿命,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符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反对神权宿命,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消极治理思想,与反抗宿命、主动抗争无关,排除B项;仁者爱人是儒家仁爱思想,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三权分立是政治制度设计(权力制衡),与材料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表达了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的,但丁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的作为,A项正确;但丁信奉佛教说法错误,排除B项;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颂扬人的价值,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即人文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排除BD项;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排除C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不同于封建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C项正确;突破教会神学的桎梏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不是实质,排除A项;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只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手段,排除B项;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反对神学至上,排除D项。故选C项。
11.神曲
【详解】根据所学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12. 先驱 《神曲》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有《神曲》。达 芬奇被誉为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13. 资本主义萌芽 罗马教廷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意大利最先出现了资产阶级,他们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积极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14.(1)文艺复兴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区别:法国反对封建统治、而美国反对殖民统治。;
(4)《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5)发明家:瓦特;发明成果: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任答两项)
(6)爱迪生;时代:电气时代
(7)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意思相近)
【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也就是看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
(3)据材料三“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法国大革命更是以暴力破坏旧世界,更是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探索”并结合所学知,法国反对封建统治而美国反对殖民统治。
(4)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因而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法国反对封建统治而美国反对殖民统治。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理论文献是《人权宣言》。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根据材料中“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汽车和飞机。电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6)依据材料三的“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 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 蜡烛黯然失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发明家是爱迪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有: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7)依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可以看出,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创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灵魂。由材料和问题,制度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得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5.(1)变化:农产品市场化;农民产生分化;部分农民成为佣劳动者;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2)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3)文艺复兴。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4)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详解】(1)根据材料一“广大农民被推向市场”可知,农产品市场化;根据材料一“在竞争机制影响下必然出现分化,少数人富裕起来,甚至转向以经商为主,用利润中的一部分去缴贡赋”可知,农民产生分化;根据材料一“于是许多人就在农闲时去做工,成为商人所办的分散手工工场的工人”可知,部分农民成为佣劳动者;根据材料一“他们领取工资,实际上与商人建立雇佣关系”可知,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农业商品化的发展,西欧各国的农奴制大体在13—15世纪先后瓦解,这使得农业商品化的现象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要缴纳货币形式的贡献,就首先要将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卖,而后才能交租。广大农民被推向市场,在竞争机制影响下必然出现分化,少数人富裕起来,甚至转向以经商为主,用利润中的一部分去缴贡献。未能致富或者在市场上亏本甚至破产的农民,则力求谋得新的生活来源,于是许多人就在农闲时去做工,成为商人所办的分散手工工场的工人。他们领取工资,实际上与商人建立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农民成为分散手工工场的工人,是资本主义渗透到农村的表现之一。因此,影响是: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3)事件:根据材料二“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4)根据材料二“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