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黄河颂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3 黄河颂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8 15: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黄河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歌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受诗歌的意蕴,小组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初一学生爱朗读,但他们对诗歌朗读技巧掌握不好。所以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通过对语音、声色、节奏、语速、重音的把握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激情、读出气势、深情体味、读出情感。为防止学生只停留在朗读的表层,所以在指导朗读技巧的同时,还要与学生边读边品析,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另外,这首诗以热烈颂歌的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从而打动学生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3重点难点
重点: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4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出示图片:对比播放展现黄河汹涌澎湃,祖国美好江山及日寇侵略祖国,人民惨遭涂炭的图片。
师:不知多少万年前,万里黄河就犹如一条巨龙横在祖国中原大地上。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开始为涓涓细水,流淌大地,而后汇成排山倒海之势的巨流,踢开重峦叠嶂,穿过三门峡谷,在河南郑州芒山脚下的桃花峪进入下游,形成了开阔的河面。远远望去,波涌连天,浩浩荡荡,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震撼。
然而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黄河颂。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朗读诗歌,能够读出激情、读出气势、读出情感;小组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预习交流作
1、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2试读。(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其他学生可适时补充,师强调重点并给予学生评价,鼓励参与。)
初步感知、指导朗读。
四:读,感悟。
解题:课文的题目为“黄河颂”,其关键词应是?(生答教师评价)
2、怎样读出雄浑的气势来。(师提示要注意停顿、重音、感情等)
3、指导朗读(1)望黄河滚滚”的“望应该拖长一点(2)奔向东南”的“奔”读得快一点,要用力。(3)“掀起万丈狂澜”的“掀”声音也应当随之高亢起来。(4)“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读得有一种高低起伏的感觉。(5)劈成南北两面要用力,干脆。
看来,我们要读好课文,读好诗篇,一定要读好关键词。
4.齐读这一节。(师及师及时评价)
五、合作探究
“颂黄河”部分。(小组交流回答也可根据内容质疑)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朗诵方法一样吗?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2“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所以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坚定,表明在歌颂。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4、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六、达标检测
(一)、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泻()澎湃()哺育()构筑()
zhuó()流山diān()气pò()狂lán()
2.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山颠(diān)哺育(pǔ)澎湃(pài)
B.狂澜(lán)赞歌(zàn)发源(yuán)
C.屏嶂(zàng)浊流(zhuó)滋长(zī)
D.气魄(pō)劈成(pǐ)宛转(wán)
3.解释下列词语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泛指广阔或壮大。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
4、黄河颂是著名诗人________为配合音乐家_________创作的大型名族交响乐______________而写的组诗中的第二部。
(二)、能力提升: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一连用了十个“你”字称呼黄河,如果换成“她”“它”可以吗 为什么?
2充满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拓展延伸
1、举有关黄河的诗句或小故事。
2、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谈谈我们应为振兴中华作出怎样的贡献,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七、总结提升
1师生共同总结目标完成情况;
2师总结小组合作;
八、作业
搜集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和家人或同学一起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