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给我一点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品味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组探究,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哲理。
2学情分析
张晓风是我国著名台湾作家,她的散文较深奥,而本篇散文《给我一点水》是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所以,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本篇文章必须要重点理解文中较深奥晦涩的语句,小组讨论分析效果会不错。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情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哲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语
导入:也许有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梦想——如果能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愿意割舍尘世的喧嚣与浮华,而去寻找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的美好境界,可能越是有诗性的人越是向往这样的生活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著名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文章《给我一点水》。
活动2【讲授】作者相关简介
作者介绍:我们先来介绍这篇散文的作者.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8岁后赴台,1958年考入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处女作“地毯的那一端”1967年获中山文艺奖散文奖.张晓风勤于笔耕,创作丰富,尤以散文饮誉海内外,揭开了台湾当代女性散文新的一页.张晓风的散文语言精美雅致,同时又很有力度,刚健中不失柔美,豪气中犹存稚韵,显示出特有的情调和色彩.并且有深厚的古文功底.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称赞她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张晓风不仅是台湾散文大家,又是身体力行投身环保运动的第一代台湾作家。下笔不能忘情于古典,却又总能纵身于现代,直逼现实的核心。我们要学的这篇散文呢,揭示了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现实,疾呼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但是她抛开了生态价值上的探寻,而是文学地诗化地来谈水的意义,所以作者关注的实际上既是自然生态又是人文生态。
活动3【活动】小组朗读课文,校准字音字形
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查阅字典明确生字生词读音,然后找同学在黑板上展示积累结果。要特别关注以下字词的读音和写法:湖泊 敦厚 畚箕 恍惚 恬然 恣肆 藻荇 渊薮 诗笺 浩淼无尘 恻恻愁情
活动4【练习】小组探究,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探究课文:小组探究课文1.作者为什么引用麦尔维尔的话和《诗经》等文学作品中的语句?明确: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原来水的样子,希望给人们以震撼,让人深省——文学作品中的水如此美丽,而现实生活中的水呢?2.他人所见之水,诗歌中所见之水,和现在的水有怎样的区别?文章揭示了怎样的问题呢?他人所见之水,诗歌中所见之水,是干净的是清澈的是浩淼无尘的。而现在的水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混浊恶臭,如脓汁如毒药,被各种白色垃圾污染。揭示的问题: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3.作者对水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读出作者面对现实的心情?明确:作者的情感由最初的无比眷恋、喜爱到不再去旅行的悲哀,简直有些目不忍视了。以下句子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小组探究赏析:①如果拔去我的智慧,抽掉我的历练……和一清见底的溪水素面相觌。②我是脆弱的……我不再去旅行了③能观天下之水……重新拥有基隆河和淡水河呢?④那样的水在哪里呢?4.对水的喜爱之情是在文章的那些地方体现出来的呢?明确:前后对比中……5.作者认为“水”对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明确:水是我们生命的起源,亦是古典诗性的起源,文学中少不了水的灵性。水是作者生命记忆的痕迹,水伴随着我从童年走过,一直走到青年时代,水给了我生命太多美好的体验。水使人的情感和心灵有所归依,水的干净象征着人们心灵的纯净,而水被污染也象征着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遗失了心灵的美好,人们自己首先远离了自然。6.文章题目是《给我一点水》,从题目你读出作者的什么情感?明确:从行文看,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要找到一片干净的水太难了,那么退而求其次,哪怕是能有一点水,也可以让我们无依的心灵有一个依靠的地方。这是作者面对现实最为心痛的告白,最无奈的呐喊,最悲伤的找寻。
活动5【测试】课堂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
渊薮 浩淼无尘 恻恻愁情 恬然 恣肆 诗笺 畚箕 湖泊 畚箕
2.文章“给我一点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章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怎样的效果和作用?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水”的诗句,并积累到积累本上
2.积累文中有没语句或片段到积累本上
课件14张PPT。张晓风给我一点水清澈的湖水白色垃圾污染河流 张晓风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笔名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8岁随父母迁台,17岁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张晓风勤于笔耕,创作丰富,尤以散文饮誉海内外,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我在》《玉想》《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等十几部散文集问世,揭开了台湾当代女性散文新的一页。张晓风的著作达40余种,许多作品被一版再版,并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早在1977年,台湾评论界就推其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称赞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余光中先生更称她是“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突破了中国现代女性散文狭隘的“闺秀天地”。她是台湾获文学奖项最多的作家之一。
走近张晓风 对宇宙自然、大地山川、星辰草木宗教般的敬畏和感恩情怀,是张晓风散文思想情感内涵的首要层面。
在张晓风的散文世界里,我们重新认识了自然,认识了人类,也认识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她“为山作笺,为水作注,为大地系传,为群树作疏证”的作品无疑是站在朗朗的天日下,为乾坤万象作的一次次利落动人的简报。例如《画晴》《秋天·秋天》《林木篇》《杜鹃的笺注》《咏物篇》《星约》等都是她为天地万物作注的诗性篇章。张晓风的许多作品里流露出为大自然造化之美所震慑的虔诚,为大自然恩赐之伟所感恩的真诚,为大自然智慧之广而溯源的热诚。故读张晓风的作品,你能倾听到诗意流淌的声音,也能感受到默然祈祷的情怀。
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张晓风将世界上的一切都看做是造物主的神迹,任何物象都是有性情和灵魂的。她认为人在自然和生命面前,应持的唯一态度是敬畏虔诚和爱护珍惜。读此文便能体会到作者对“水”的爱与虔敬,能听到人类要爱水敬水的呼声。
作品风格1、知识与能力:品味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组探究,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哲理。
学习目标巩固基础读准字音诗笺(jiān) 恣肆( zì sì) 潋滟(liàn yàn) 相觌(dí) 渊薮 (yuān sǒu) 桀骜(jié ào ) 恬然(tián) 皮囊(náng) 犷悍(guǎng hàn) 畚箕(běn jī) 贫姝(shū) 荇藻(xìng zǎo) 理解词义温柔敦厚: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 文中指中国古代儒家的 诗歌传统。
恣肆:放纵。 潋滟:形容水波流动。 贫姝:穷人家的美女。
犷悍:粗野强悍。 桀骜:倔强。 相觌:相见》
恻恻:恻恻是悲痛的样子。 濯:洗。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写什么文章从对水的玄思冥想起笔,回忆了成长中与水的故事,慨叹如今的水污染严重,呼唤人们保护水资源,珍惜环境。内容为什么写目的曾经的水已经到了不堪濯足的程度,属于“我”的水渐渐变得如受脓汁如毒药了,“我”呼唤那干净的水何时再现,“我”宁舍“我”一切!以此呼吁人们关心我们的生命之源,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本!怎么写写法文章引经据典,充满诗性;前后对比,由浅入深。开篇辟题、结尾点题,情真意切,易于唤起读者共鸣。整体感知探究问题1.文章开头引用麦尔维尔的话有什么作用? 麦尔维尔的这段话从文章结构上来看,与下文相呼应,引出了全文要谈及的主题——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2.如何理解文中提到的《诗经》、“六朝乐府诗”和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本文最终的立足点是揭示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现实,并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寻回生命中失落的清纯与干净。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别于一般的科普类文章,没有进行水资源被污染后生态意义上的分析探究,而是从文学的角度,以散文的笔法独抒性灵,写出了自己对“水”之意义与价值、“水”与人类关系的个性化思考与表达。
3.他人所见之水,诗歌中所见之水,和现在的水有怎样的区别?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呢?他人所见之水,诗歌中所见之水,是干净的是清澈的是浩淼无尘的。而现在的水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混浊恶臭,如脓汁如毒药,被各种白色垃圾污染。
揭示的问题: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4.作者对水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读出作者面对现实的心情?明确:前后对比中……5.作者认为“水”对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明确:水是我们生命的起源,亦是古典诗性的起源,文学中少不了水的灵性。
水是作者生命记忆的痕迹,水伴随着我从童年走过,一直走到青年时代,水给了我生命太多美好的体验。
水使人的情感和心灵有所归依,水的干净象征着人们心灵的纯净,而水被污染也象征着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遗失了心灵的美好,人们自己首先远离了自然。
6.作者对水梦境般的回忆只写到上大学时候,应该如何理解? 时光匆匆,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变化。因此女孩子们再也不来水畔溪边寻找诗意和梦境了,时间带给人的是人生角色的转换,从“坐在台下”到“站在台上”,从观众到演员,无非如此,对于每个人这都是个顺理成章的逻辑,但是时间带给水的变化是巨大的,“日甚一日地浑浊恶臭起来”,即使你还有心随境转的心态,但是水已经浑浊到“不堪濯足的程度”,除了悲哀和无奈之外,剩下的只有悲伤。
7.谈谈你对“而匆匆然,四分之一世纪流去,……但溪水如果浊到不堪濯足的程度,你又奈何呢”这段话的理解。 文中这些片段式的描写,在时间上截取的是作者从小时候到上大学,这应该是人生最美的一段时光,无论生活在哪里,只要我在、水在就如梦境一般——这种生活是诗意的,是简单的,是快乐的,是一清见底的。脉络简析还给我一片水我需要一片水水,永远是第一张诗笺水,永远是美好的回忆水,是恻恻愁情的痛楚关关雎鸠江南可采莲老老实实的水洼火车道边的荷田悠长如琴弦的圳水无需门牌的大寮水面垃圾如山水如脓汁毒药远古过 去现在呼吁:珍爱我们曾经干净的水吧!!课堂检测1、如何理解题目“给我一点水”的含义?作者在呼喊,人们都给自己一点水,那样我们将会有一片水,去承载我们水一样的心灵。2、结合课文的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1)水,永远是第一张诗笺。
(2)如果拔去我的智慧,抽掉我的历练,磨光我辛苦一场才得到的专业知识,而溪水便能恢复它当初的清纯,我是多么愿意弃圣绝智,重新回复为二十五年前一清见底的呆女孩,和一清见底的溪水素面相觌啊!比喻。把水喻为"诗笺",很浪漫很诗意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思。这是悲情而决然的置换。这些最重要的都可以拿来换取水的“清纯”,可见作者渴盼人与水共同的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