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一些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以及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心⊙
昌宁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模拟考
A.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
图4
物理试卷
B.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速度可能增大
A,足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由a可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
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D.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等于路程
C.足球的初速度大小v=8m/s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3页,
4.如图1所示,一个篮球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D.整个过程中足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
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的是
8.如图5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kg的物体上,在
A,篮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篮球受的重力
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至
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m/s2,弹
第1卷(选择题,共46分)
B.篮球对桌面的压力是因篮球的形变产生的
C.篮球受到的重力和篮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劲度系数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注意事项:
D.篮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篮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200N/m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0000000E
5.为保证安全,学校门口常常安装有减速带,一辆汽车以
B.4N
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10
m·s
图5
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接近减速带时开始减速,减至某
C.400N/m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速度后匀速通过减速带,之后再加速到原来的速度,这
D.2N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过程中,其-4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t=2s时汽车刚好
9.图6甲所示的医用智能机器人在某医院大厅巡视,
0
进入减速带,1=5s时汽车刚好驶离诚速带,则
图乙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
A.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间图像,20~30s的图线为曲线,其余为直线。则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
B.0-2s内汽车发生的位移12m
机器人在
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C.与匀速通过相比,汽车多用的时间为3s
A.0~10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汽车开始减速时与减速带的距离为20m
B.5s速度大小为0.5m/s
A.质点是真实存在的物理模型
6.一辆电动汽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运动路线如图3所示。已知A地
C.20s~3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0.2m/s
B.伽利略直接测出落体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从而证明落体做匀加速运动
和B地的直线距离为12km,实际路线长20km,用时30min,下列说
D.5s末的速度与15s末的速度相同
C.第3s内是时间间隔,时长为3s
法正确的是
10.如图7所示,为检测一架无人机的承受摔损能力,科研小组设计了一次模拟试验:
D.速度、加速度、位移、力都是矢量
A.车经过路标C时的速度为平均速度
t=0时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竖直向上起飞,加速度大小a=1.0m/s2,经
2.2025年9月3号阅兵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凝聚力。阅兵仪式于当天上午9:00
B.运动过程中车的位移大小为20km
图3
时间1=10s关闭发动机,又经一段时间无人机返回地面出发点。无人机运动过程中所
整正式开始,受阅方队以整齐划一的正步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运动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0km/h
受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
A.题干中的9:00整指的时间间隔
D.运动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4km/h,方向由A地指向B地
A.关闭发动机时无人机的速度大小为5m/s
B.观察队伍整齐程度时可将队员看作质点
7.2025年10月18日,国际足联U-17女足世界杯在摩洛哥正式开幕,图4为一个足球
B.无人机匀加速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大小为50m
C.以某一受阅坦克为参考系,与它并排行驶的其他坦克是静止的
被踢出后每隔0.1s拍下的频闪照片,拍下第五张照片时足球刚好静止,且x,=1.05m,
C.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5m
D.研究受阅方队从出发点到天安门广场的行进时间时,不可将方队视为质点
x2=0.75m,x3=0.45m,x4=0.15m,由此可以判定
D.无人机从起飞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为(11+√I)s
高一物理CR·第1页(共6页
高一物理R·第2页(共6页
高一物理CR·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