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观刈麦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8 16:44: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观刈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理解《观刈麦》的大意;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初步接触读诗的基本方法,准确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用形象、富有细节的语言描绘诗境;用自己的语言、感悟、诗情发表评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取三步读诗法,即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懂社会;综合应用诵读法、联想想像法、联读法、对比法等方法,认真预设并充分关注课堂生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关注底层农民的生活,理解底层农民的痛苦,激发热爱底层农民的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热爱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2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民家庭,但由于家长的溺爱,实践的机会特别少,对农业生活有所了解也只是略知一二。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比较欠缺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他们对古典诗歌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深入的思考,更不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知性的阅读欣赏,需要教师的良好解读和巧妙引导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3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大意,了解作者情怀。
难点:激发共鸣,反思社会。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大屏幕显示:(请学生思考,或与同学简单交流能全部答上者请举手。)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和馒头来自于什么植物?这些植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收割之后要经历些什么程序才能够成为可口的食物?
(同学们稍作思考、交流、纷纷举手)。
这么多啊,老师真的挺欣慰的!你们挺有生活的,不愧农民子弟!你们要比一位皇帝还要厉害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愿意读一下?
2.
大屏幕显示: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晋惠帝,外面闹饥荒,有人向他报告灾情,说老百姓饿死很多。他反问道:“食物没有了,那么老百姓为何不吃肉粥呢?”
师:看懂了吗?这则小故事,让你读到了什么?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相传晋惠帝是个智力有问题的弱智皇帝,所以才会说出如此可笑的话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农业和民生一无所知的人同样也是比比皆是的呀!因为我们多数都是农民子弟,所以我们对此耳濡目染的多一些,自然不陌生也更能体会父辈们的艰辛。正如诗歌《农家》的描述:谁愿意读?
3.大屏幕显
示诗歌《农家》,请学生读。
农家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师:对此你又有什么感想呢?
师:的确是,农民太辛苦了!那么艰辛到什么程度呢?读: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师:要读出理解。
师:农民的一年,忙啊忙啊,那么农民最盼望的是什么呢?(丰收)读:
4.大屏幕显示下面诗句,请学生读,并请学生想象: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师:这就是丰收的场面,来,孩子来用情朗读。(生动情朗读。)
师引导:辛苦一年,终于等到了这丰收的时节,此时此刻,农民们会如何呢?猜想一下。、
师:真棒!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你们描绘的生活和情绪与老师感受的是一样的,但是问题是,丰收了,农民真的就像你们想象中的那样吗
“丰收就一定意味着幸福快乐吗?现在让我们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寻找一下答案吧。”
(学生的想象一般与诗情大异,由此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活动2【讲授】解释文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刈麦吗?(割麦子)在没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介绍一下读诗的方法:读诗有四种境界。
大屏幕显示
读诗有四种境界。
·
读懂诗歌
·
读懂诗人
·
读懂社会
·
读出自我
这四种境界是螺旋上升的、互相渗透的。那么我们今天就用这种方法,看看能不能真正地读懂读透观刈麦?
师: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境界:读懂诗歌
活动3【讲授】读懂诗歌
师:读懂诗歌,什么是读懂诗歌?读懂诗歌不仅仅是理解意思,而是能把自己的理解、情怀融入诗歌,并且能准确的送进诗歌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1.大屏幕显示:诗歌的核心部分。找学生读,并正音正字。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诵读。并作出评价。
2.
全员配乐朗读。
师:读后的整体感觉如何?还是刚才的喜悦、欣喜欲狂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师:你们的感觉是敏锐
,是准确的。在诗的核心部分折射出的是很多人、很多家庭、很多事,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刚才的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你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读,把你的理解和感受送进你的朗读中去。(请同学们准备,一句即可。)
哪一句诗最拨动你的心弦?请说明原因,你来设计朗读。
师:忙到了什么地步?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忙吗?
生:一家人都在忙,连女人和孩子都上阵了。小孩子也要帮着干活。
师;虽然忙,但这一家人毕竟互相扶持着,是完整的一家子。诗人还写到了另外的家庭吗?
师:你读书很仔细!多么可怜的贫妇人!没有田,没有丈夫,孩子幼小,这样的家庭,哪里有丰收,哪里有快乐啊!同学们,请你读出这位妇人心中的苦吧!
(生动情朗读)
创设情境
师:在座的同学们或许都是父母的公主和王子吧,因此在大大的太阳底下从事田间劳作的经历应该不曾有过吧,但你们一定在烈日炎炎打过篮球吧?
(台下许多学生举手,称是。)
师:那你描述一下当时的感受吗?
师: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谁还有过这种经历?
师: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意识都有些模糊,不仅把身体上就连精神上的迷幻感都形容出来了,真好!
你也一定能读出来!谁还有过这种经历?
师:说得真好,你们一定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你们三位同学想一想怎么读?把你们刚才的描绘的感受在这十个字中表现读来!(这三名同学读)
师:那个字让你感觉疼(灼)
师:
你们所说的还是在娱乐啊!可农民们是在麦收,是在和时间赛跑,和老天爷抢收成啊!再读!
(读出痛苦,读出忧伤,读出挣扎,读出忍耐……)
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的诗句,你们的理解和朗读都很棒!那么现在我们聚焦一下,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达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这首诗当中,真是每一句每一个词语都能够体现农民真苦!但有一个词语我们要特殊关注,白居易还曾写过另外一首更著名的诗叫《卖炭翁》,这首诗中描写的是一个伐薪烧炭的农民的命运。请看大屏幕。
4.大屏幕出示: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指名读并做简单评价)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有一个句子表现出了卖炭翁极其矛盾痛苦的心理,这种心理不符合常理,这种心理让人揪心啊。是哪一句?
活动4【讲授】读懂诗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你们能完全读懂。真的太厉害了!下面的读懂诗人,看你们行不行。齐读。(声情并茂地诵读最后三句。)
大屏幕显示: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诗人,你每天夜晚睡不着觉不能忘的,忘不了的是什么?哪些场景会在一直你的眼前浮动呢?
2.大屏幕显示:
尽日不能忘……
我忘不了啊,忘不了……(学生补充)
师:忘不了的太多了。如果我们把诗题扩写一下,(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观刈麦?)看一看透过观刈麦你读懂了诗人了吗?
3.大屏幕显示:
扩写诗题“观刈麦”
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观刈麦?
师:“愧疚”一词说明你读懂了诗人。
师:不是严格,是苛刻!白居易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引你为知己。
师:闻者为悲伤,这就是白居易!今我何功德?这就是白居易。这位白居易,曾经这样为老百姓呼喊——
4.大屏幕显示:
·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节选)
师:还是这位白居易,曾经对一位年老色衰的可怜的歌女说——
5.大屏幕显示: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白居易《琵琶行》
这就是白居易,我们说她是伟大的诗人是因为:读红颜色的字。
6.大屏幕显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人称“诗魔”或“诗王”。由于“家贫多故”,十一二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许多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得懂。
师:这就是白居易,因为他有一颗“惜心”他惜什么?(农民苦)所以他的内心很痛!所以他才能写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艰辛;才能体会到:“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矛盾心理。
(师画第二颗泪珠,板书:诗人痛)
活动5【讲授】读懂社会
师:因为世人的心痛,他才有一颗珍惜、怜惜、痛惜之心,我们才能通过他的作品去感受那样一个社会,白居易曾说写文章不要总是风花雪月的,而应该(读)“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什么意思呢?他认为写诗作文要表现民生表达社会,要去诊断社会的问题,要表达人文的需求。
师:那好,刚刚我们读过了卖炭翁,你们猜一猜那位“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身上衣正单”的卖炭翁的结局怎么样呢?
师:你们认为冻死或饿死,但是同学们他的境遇比冻死和饿死还要让我们揪心啊!请同学读卖炭翁怎么样了?找同学读。
1.大屏幕显示: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师:这里的“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可与农民的“惜”不一样,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大屏幕。
那飘然而来的两个骑马人是谁 穿黄衣的是宫使,穿白衣的是差役。
他们手拿公文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回车头吆喝着牛往北走。
一车炭足有—干多斤,宫市使者强行拉走,老人舍不得却也没办法。
宫市使者扔下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子朝牛头上—挂,就当作买炭的钱了。
师:同学们,请问卖炭翁是冻饿死的吗?他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师:的确是,那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结合《卖炭翁》结合《观刈麦》谈谈作者到底想控诉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师:所有所有这些都是诗人对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师在黑板上画第三颗眼泪,板书:社会伤)
活动6【讲授】读出自我
师:这一个“惜”字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伤怀!同学们,我们多数是农民的子女,农民的艰辛,农民的累我们最能懂,即便是有一天你们中的一些人离开这里,成为社会的栋梁,那也要多读读观刈麦这样的文字,多读一下白居易的情怀,当你们内心也有了珍惜、怜惜、痛惜的情怀时,那时候你就真正地读出了自我。
活动7【练习】拓展
师:《观刈麦》是一扇文学的窗口,透过它,我们看到了民生、社会以及先进知识分子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像这样的经典作品还有很多。如《悯农》,请学生配乐动情诵读。
大屏幕出示:
悯农
李绅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活动8【作业】总结
但愿你们从这些诗中读出悲悯的情怀,读懂农民苦,诗人痛,社会伤,但愿你们拥有“珍惜”之心,“怜惜”之情,同时也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党的好政策,努力学习贡献社会!最后,让我们齐读末三句诗人的心灵独白。希望你们每多读一次便能多些悲悯情怀!
最后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