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9-18 22:4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濉溪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Zn-65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
共48分)
1、.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反应,在常温下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如乙醇)发生反应。研究金属钠跟乙醇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没有涉及的是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
分类法
D.
比较法
2.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为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Cl
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Zn+2HCl=ZnCl2+H2↑
B.
Ca(ClO)2+2HCl=CaCl2+2HClO
C.
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
D.
3Cl2+6KOH浓5KCl+KClO3+3H2O
4.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
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氧化物”
顺序排列的是


A.
硫酸,纯碱,石灰石、氯化镁
B.
碳酸,小苏打,熟石灰、水
C.
硝酸,熟石灰,苛性钾
、二氧化碳
D.
醋酸,烧碱,硫酸铜、氧化铜
5.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mL饱和CuSO4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6.密度为
g
/
cm3的溶液V
mL,含有相
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
L,质量分数为%,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
(
)
A.
c=
B.
m=
C.

D.
%=%
7.下列关于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质颗粒都可以透过滤纸
B.它们都是较稳定的分散系
C.
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到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束光亮的“通路”。
D.在氯化铁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制的氢氧化铁胶体。
8.
下列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C―→CO2
B.CO2―→CO
C.FeCl2―→FeCl3
D.H2SO4―→BaSO4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与稀H2SO4混合:
2H++2OH-=2H2O
B.氢氧化镁溶于盐酸:Mg(OH)2+2H+
=
Mg2++2H2O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2H+
+
Cl-
+
ClO-
D.钠放入水中:Na+H2O
=
Na++OH-+H2↑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2LCO和2LCO2
B.
9g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
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
D.0.2molH2和4.48LHCl气体
11.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B.标准状况时,22.4
L水中含氧原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32g
O2和32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
D.1L1
mol/L的盐酸溶液中含HCl的分子数为NA
12.在100mL的溶液中溶有0.1molNaCl和0.1molMg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mol/L
B.
2
mol/L
C.0.3
mol/L
D.0.2
mol/L
13.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Ca2+
NO3-
CO32-   
B.
Mg2+
Na+
Cl-
SO42-
C.
K+
Na十
Cl-
Cu2+   
D.
Na十
Ba2+
OH-
SO42-
14.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A.Fe
B.Br
C.Fe和Br
D.Cl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可用离子方程式2H++CO32-=
CO2↑+H2O表示的是(
)
A.稀硫酸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
B.硝酸溶液中滴加纯碱溶液
C.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
D.从草木灰中提取的碳酸钾与足量醋酸反应
16.
下列检验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及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稀
HCl,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C.除去稀
HCl中的少量H2SO4,可加入适量的Ba
(NO3)2后再过滤。
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二、填空题(共25分)
17.(3分)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各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请将其挑出来。
物质组
不属于同类的物质
(1)
Mg、O2
、N2、NO
(2)
NaOH、Na2CO3、CH4、KCl
(3)
H2CO3、H2SO4、NH3·H2O、H2SiO3
18.
(12分)
(1)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之间,可利用
区别Fe(OH)3胶体和碘水。
(2)将质量比为4:
5的SO2和SO3混合,则混合气体中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在
K2Cr2O7
+
14HCl====
2KCl
+
2CrCl3
+
3Cl2+
7H2O反应中。

元素被氧化,
是氧化剂,氧化产物是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比是
(4)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是用下列方法制取的:4HCl(浓)+MnO2=
Cl2↑+MnCl2+2H2O,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该实验的尾气,写出用氢氧化钠吸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19(4分)
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A、B、C、D,只知它们是K2CO3、K2SO4、NaHSO4和Ba(NO3)2,为鉴别它们,进行如下五步实验:

A+D→溶液+气体

B
+
C→溶液+沉淀

B
+
D→溶液+沉淀

A
+
B→溶液+沉淀

经过滤后,将④得到的沉淀物加入中③所得的溶液,④中沉淀很快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2)A、B两种无色溶液分别为:


(用化学式表示)
20.(6分)下图表示A、
( http: / / www.21cnjy.com )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C为金属单质,D为最常用的调味品。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
三、实验题.(15分)
21、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8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
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平底烧瓶)
C
D
E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NaOH溶液时,把称好的NaOH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配制H2SO4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还要用0.5mol/LH2SO4溶液润洗,方可使用。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
g。
(4)配制硫酸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A.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B.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定容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22.
(6分)按以下装置图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已知:
2NaHCO3=Na2CO3+H2O+CO2↑
①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_;
②若D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
③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
______;
④由上述实验可知,过氧化钠可作为_____
_____的来源。
四、计算题(6分)
23.(6分)将足量的锌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完全反应,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求:
(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是多少
(2)所用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5~2016学年度濉溪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共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D
C
D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A
B
C
B
B
17(6分).(1)NO
(2)CH4(3)NH3·H2O
18(12分)
(1)1~100nm、丁达尔效应;(2)1:1
(3)①Cl

K2Cr2O7,
Cl2;
②1:6
(4)略
19(6分)(1)NaHSO4=Na++H++SO42-
(2)K2CO3、Ba(NO3)2
20(6分)
21(10分)(1)

(2)
(3)
(4)
22(6分)
(1)(2分)
(2)
(2分)
(3)(1分)(4)(1分)
2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