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8 22:2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马致远和元曲的文学常识,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曲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想象、联想及创造思维能力,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绘小令中表现的意象,体会曲中所蕴含的意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阅读古诗词的方法,但无论是从朗读能力还是赏析意境的程度来看还需教师多方面指导和提升,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朗读技巧上和赏析意境方面都做了深入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本首小令所蕴含的感情,并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1cnjy.com
3重点难点、难点
1、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绘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训练想象、联想和创造思维能力,结合画面,情境在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活动1
如果说唐诗、宋词是文学长河的璀璨明珠,那么元曲就是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独秀,同样为中国的诗歌注入了新鲜的源头活水。元杂剧家马致远,他和郑光祖、白朴、关汉卿被一起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他的一首小令“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马致远和他的经典之作《天净沙·秋思》。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活动2
关于元曲的文学常识介绍: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艺术戏曲,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元曲的分类:剧曲和散曲。散曲又分为散套和小令。
活动3【讲授】活动3
释题:《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曲标题。“秋思”可以理解为秋天的思绪、秋天的思念等。不同的人面对秋天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教师简单列举几个关于秋之思绪的诗句,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流露作者怎样的情思呢?21·cn·jy·com
活动4【讲授】活动4
录音范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思乡之情。教师指导学生感悟文中悲伤、压抑、愁苦、哀伤的情感,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朗读,注意断句、拉长尾音,要低沉、舒缓的诵读。
活动5【讲授】活动5
教师范读
活动6【活动】活动6
学生个性化朗读
活动7【活动】活动7
赏析品读:
1、通过诵读我们体会到诗人浓郁的思乡情绪,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愫的?曲中哪几句写景?哪几句抒情?
明确:前三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2、景物描写总体意境氛围是怎样的?
明确:苍凉、萧索
3、写景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板书:写景: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
4、逐句意境再现,总结每一句的意境氛围(屏幕展示图片意境)
明确:苍凉、恬静、荒凉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板书:苍凉、恬静、荒凉)
5、第二句写景与第一、三句的关系?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对比反衬中体现浓郁的思乡之情。(板书:对比反衬。抒情:断肠--思乡
直抒胸臆)
6、纵观全小令再次情境再现一下,插上想象的翅膀,展示文字画卷。
活动8【活动】活动8
学生小结:
自由畅谈意境、写法的收获:1、言简意丰
2、多方面映衬
3、情景交融
活动9【练习】活动9
联系古诗词中的思乡名句做课堂迁移训练,让学生能通过把握意象赏析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活动10【作业】活动10
两个作业任选其一:1、运用你所喜欢的意象自创一首关于思乡的小词。
2、扩写《天净沙·秋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