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望江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积累词中名句。
3、结合词中意象弄清词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就文字层面理解词的内涵较难,利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形象的把握意象深入挖掘。
3重点难点
1、
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这首词的韵味。
2、通过对名句的积累理解整首词的思想内涵。
3、探究名句的丰富意蕴。
4教学过程
导入
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的更加完美,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资料助读: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
”
的重要作家之一,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21教育网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内容多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师生共同赏读《望江南》
朗读
教师范读该词,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的变化中感受词人借一女子的口吻所表达的复杂的情绪变化:希望——失望——绝望——无尽期待。21cnjy.com
学生自由诵读,注重字音、词意及感受。
请几位同学做示范朗读,师生评价,侧重情绪的把握。
齐读再次感受。
赏析感悟
(1)、词人是怎样描摹这个女子形象的?
“梳洗罢”表明她日日如此,时刻准备,精心打扮欲迎接心上人的归来
,心情是何等的喜悦和激动。
“独倚望江楼”又暗示了每一次等待的结果,“独”字写出了那是多么的孤独和落寞啊!
(2)女子这一次孤独守望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句词人从时空入手,构成了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比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接,承上启下。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从自然景致入手,夕阳西下,望眼欲穿,船尽江空,人影不见,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落日流水本无情,但在思妇眼中,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夕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借水写愁,绵绵无尽头。
(3)、你怎样理解
“肠断白蘋洲”之意?
这句寓情于景,千帆过尽,斜晖脉脉,不见归人影,多少次盼望,多少次期待,如今江洲依旧,所有的希望却都化作了泡影,怎能不令人断肠呢
?这是主人公相思之苦的极致表达
。
研读展示
这首词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