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比例线段专项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比例线段专项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7 14:45:10

文档简介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比例线段专项练习
一、黄金数与黄金分割
1.(2026九上·金华月考)大自然鬼斧神工,一片小小的树叶,也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如图,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PB).如果AB的长度为10cm,那么AP的长度是(  )
A. B. C.6.18cm D.
【答案】A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进行计算得: m,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2024九上·怀宁期中)已知如图,点 C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2=AC2+BC2 B.BC2=AC BA
C. D.
【答案】C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黄金分割定义知,,所以AC2=AB.
设AB=1,AC=x,

解得:x=.

故选:C.
【分析】对于线段AB上一点C,若AC>BC,且AC2=ABBC,则把点C叫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有.
3. 如图,在△ABC 中,AB=AC=3,BC=4.若 D,E 分别是边 BC 上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则△ADE 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 A 作AH⊥BC 于点 H.
∵ AB=AC,AH⊥BC,BC =4,
∴,
在Rt△ABH中, ,
∵ D,E 是边BC上的两个黄金分割点,
∴,,
∴,

.
.
故答案为:A .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在Rt△ABH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再利用黄金分割的定义可得,,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计算出CD、BD、DE的长度,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4. 如图,线段AB=60,AD=13,DE=17,EF=7,在 D,E,F 三点中,最接近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的是(  )
A.点 D B.点 E
C.点 F D.点 D 或点 F
【答案】C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AB=60,AD=13,DE=17,EF=7,
∴ BD=47,AE=BE=30,AF=37,
∴ BD:AB=47:60≈0.783,AF:AB=37:60≈0.617,
∴ 点 F 最接近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故答案为:C .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计算线段比值,判断比值是否接近黄金比0.618即可求解.
5.(2024九上·洞口开学考)如图,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线段和,如果,那么称线段被点黄金分割,点叫做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设,,则,所以,即叫做黄金比.一些美术家认为:人的上、下身长之比接近黄金比,可以增加美感.如图的人体雕像高为,下身长为,为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为米,则为   米.
【答案】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雕像的腰部以下n与全身m的高度比值接近黄金比,
∴,
∴米,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得,把m=2代入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6.(2024九上·恩平月考)综合与实践.实践主题:黄金分割数.
(1)材料探索:如图1,我们知道,如果点P是线段上的一点,将线段分割成,两条线段,且满足,那么这种分割就叫做黄金分割.其中线段与的比值或线段与的比值叫做黄金分割数.
若设线段,的长为x,则可表示为,
∵, ∴,
…,根据此方法可计算出黄金分割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2)实践应用: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演奏家发现,二胡的“千斤”钩在琴弦长的黄金分割点处(“千斤”上面一截琴弦比下面一截琴弦短),奏出来的音调最和谐悦耳.如图2,一把二胡的琴弦长为,求“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1)
(2)解:因为二胡的“千斤”钩在琴弦长的黄金分割点处,且“千斤”上面一截琴弦比下面一截琴弦短,
则令“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所以,
解得,
所以“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1)解:∵,

∴,
整理得:
解得:,(舍去),
故黄金分割数为;
【分析】(1)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2)令“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解:∵,

∴,
整理得:
解得:,(舍去),
故黄金分割数为;
(2)解:因为二胡的“千斤”钩在琴弦长的黄金分割点处,且“千斤”上面一截琴弦比下面一截琴弦短,
则令“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所以,
解得,
所以“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7.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问题.
小明参加了一次折叠活动,折叠步骤如下:第一步:在一张宽为2的矩形纸片的一端,利用图①所示的方法折叠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如图②,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矩形,再把纸片展平.
第三步:折出内侧矩形的对角线AB,并将AB 折到图③所示的AD 处.
第四步:展平纸片,按照所得的点 D 折出图④所示的矩形 BCDE.
已知矩形 BCDE 为黄金矩形,你能说明为什么吗((注:当矩形的宽与长的比为 时,我们称这个矩形为黄金矩形)
【答案】解:由题意可知,BC=2,∠NCB=90°.
由第二步,可得
如题图③,在Rt△ABC中,AB=
∴ 矩形 BCDE 为黄金矩形
【知识点】勾股定理;黄金分割
【解析】【分析】结合已知条件,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根据图形翻折的性质易得AD=AB,利用线段的和差计算出CD的长,再利用黄金分割的定义即可证明.
二、比例线段
8.(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则a+2c+3e=     .
【答案】4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a+2c+3e=4,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出,,,代入b+2d+3f=6中,即可解答.
9.(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实数x、y、z满足,则k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10.(2025九上·兰溪月考)已知:线段a,b,c,根据以下条件回答问题.
(1)若a=4cm,b=9cm,c是a,b的比例中项线段,求c的长;
(2)若,求a,b,c的长.
【答案】(1)解:∵c是a,b的比例中项线段,
∴c2=4×9=36,
∴c=6(负值舍去)
即c的长为6cm;
(2)解:设
∴a=3k,b=4k,c=5k,
∵ca+b+c=48,
∴3k+4k+5k=48,
∴k=4,
∴a=12;b=16;c=20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比例中项
【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列式得到c2=ab,即c2=36,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得到c的长;
(2)设,然后用k表示a,b,c,再代入a+b+c=48,求解得到k,即可得到a,b,c的值.
11.(2024九上·青羊期中)已知实数a、b、c满足,则的值为   .
【答案】6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设,则,

故答案为:6.
【分析】由等比性质,可设,然后将a、b、c都用字母k的式子表示出来,进而将a、b、c代表的式子代入待求式子,根据整式加减法法则计算可得答案.
12.(2024九上·成都期中)已知,且,则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设,,,
又∵,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等比的性质,可设,,,然后代入待求式子,分子、分母分别合并同类项后再约分即可.
13.(2023九上·永州月考)已知均为非零的实数,且满足,则的值为   .
【答案】或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时,

则原式=,
当时,利用比例性质得,

综上所知:k的值为或;
故答案为: 或
【分析】若时,则,可得出k的值为-2,若时,利用比例性质得,综合可得出答案.
三、预备定理-平行线分线段对应成比例
14. 如图,△ABC的中线AD,BE 相交于点F,过点 E 作EG∥AD 交BC 于点G,则 EG: AF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三角形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 连接DE.
∵ △ABC 的中线AD,BE 相交于点 F,
∴ AE=EC,BD=
即 AD,
故答案为: C.
【分析】连接DE,根据中位线定理及三角形的相似可以得到AF=2FD,再根据ED//AD得,即可求解.
15.(2024九上·上海市月考)如图,若,,,,则长为   .
【答案】2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
∴.
∵,
∴,
解得.
故答案为:2.
【分析】
直接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
16.(2025九上·梧州期末)如图,在中,D、E分别是、上的点,与相交于点G,若,,则的值是   .
【答案】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过点D作交于点H,









的值是.
故答案为:.
【分析】
过点D作交于点H,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即可解答.
17.(2023九上·南海期中)如图,点D、E是边 上的点,,连接,交点为F,,那么的值是   .
【答案】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作,交于,
则,即:,,
,即:,
∴.
故答案为:.
【分析】过作,交于,依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进而可得的值.
18.(2022九上·嘉定期中)如图,已知,与相交于点E,点F在线段上,,.
(1)求证:;
(2)求.
【答案】(1)证明:∵,
∴,
∵,
∴,
∴;
(2)解:∵,
∴,
∵,
∴,
∴.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分析】(1)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到,结合可得,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可证结论;
(2)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继而得解.
19.(2023九上·保定月考)如图,是的中线.
①若为的中点,射线交于点,则的值为   ;
②若为上的一点,且,射线交于点,则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①过点D作于点G,
∴,,
∵是的中线,
∴,
∴,即,
∵为的中点,
∴,
∴,即,
∴,
∴,
∴;
故答案为:
②∵,,
∴,即,
∵,
∴,
∴.
故答案为:
【分析】①过点D作于点G,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再由是的中线,为的中点,可得,,再进行等量替换即可求出答案.
②根据,可得,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20.(2022九上·新昌月考)定义:如图1,点、把线段分割成三条线段、和,若,则称是线段的比例中段,、是线段的中段分点.
(1)已知点、是线段的中段分点.
①若,,则 ▲ ;
②在图1中,若,,求的长.
(2)如图2,在中,是线段的比例中段,、分别是线段、延长线上的点,且,、的延长线分别交线段于点,.探究是否为线段的比例中段,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①;②设,则由题可得:,
解得或4,
的长为1或4;
(2)解:是线段的比例中段.
理由如下:设,


同理,,,
,,,
是线段的比例中段,



即是线段的比例中段.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定义新运算
【解析】【分析】(1)①根据MN2=AM·BN可得BN的值;
②设AM=x,则BM=5-x,根据MN2=AM·BN可得x的值,即为AM的长;
(2)设,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同理可得,,则GK=kBN,KP=kMN,PF=kAM,根据比例中项的概念可得MN2=AM·BN,代入化简可得KP2=GK·PF,据此证明.
1 / 1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比例线段专项练习
一、黄金数与黄金分割
1.(2026九上·金华月考)大自然鬼斧神工,一片小小的树叶,也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如图,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P>PB).如果AB的长度为10cm,那么AP的长度是(  )
A. B. C.6.18cm D.
2.(2024九上·怀宁期中)已知如图,点 C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2=AC2+BC2 B.BC2=AC BA
C. D.
3. 如图,在△ABC 中,AB=AC=3,BC=4.若 D,E 分别是边 BC 上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则△ADE 的面积为(  )
A. B. C. D.
4. 如图,线段AB=60,AD=13,DE=17,EF=7,在 D,E,F 三点中,最接近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的是(  )
A.点 D B.点 E
C.点 F D.点 D 或点 F
5.(2024九上·洞口开学考)如图,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线段和,如果,那么称线段被点黄金分割,点叫做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设,,则,所以,即叫做黄金比.一些美术家认为:人的上、下身长之比接近黄金比,可以增加美感.如图的人体雕像高为,下身长为,为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为米,则为   米.
6.(2024九上·恩平月考)综合与实践.实践主题:黄金分割数.
(1)材料探索:如图1,我们知道,如果点P是线段上的一点,将线段分割成,两条线段,且满足,那么这种分割就叫做黄金分割.其中线段与的比值或线段与的比值叫做黄金分割数.
若设线段,的长为x,则可表示为,
∵, ∴,
…,根据此方法可计算出黄金分割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2)实践应用: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演奏家发现,二胡的“千斤”钩在琴弦长的黄金分割点处(“千斤”上面一截琴弦比下面一截琴弦短),奏出来的音调最和谐悦耳.如图2,一把二胡的琴弦长为,求“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结果保留根号).
7.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问题.
小明参加了一次折叠活动,折叠步骤如下:第一步:在一张宽为2的矩形纸片的一端,利用图①所示的方法折叠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如图②,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矩形,再把纸片展平.
第三步:折出内侧矩形的对角线AB,并将AB 折到图③所示的AD 处.
第四步:展平纸片,按照所得的点 D 折出图④所示的矩形 BCDE.
已知矩形 BCDE 为黄金矩形,你能说明为什么吗((注:当矩形的宽与长的比为 时,我们称这个矩形为黄金矩形)
二、比例线段
8.(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则a+2c+3e=     .
9.(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实数x、y、z满足,则k的值为   .
10.(2025九上·兰溪月考)已知:线段a,b,c,根据以下条件回答问题.
(1)若a=4cm,b=9cm,c是a,b的比例中项线段,求c的长;
(2)若,求a,b,c的长.
11.(2024九上·青羊期中)已知实数a、b、c满足,则的值为   .
12.(2024九上·成都期中)已知,且,则的值为   .
13.(2023九上·永州月考)已知均为非零的实数,且满足,则的值为   .
三、预备定理-平行线分线段对应成比例
14. 如图,△ABC的中线AD,BE 相交于点F,过点 E 作EG∥AD 交BC 于点G,则 EG: AF的值是(  )
A. B. C. D.
15.(2024九上·上海市月考)如图,若,,,,则长为   .
16.(2025九上·梧州期末)如图,在中,D、E分别是、上的点,与相交于点G,若,,则的值是   .
17.(2023九上·南海期中)如图,点D、E是边 上的点,,连接,交点为F,,那么的值是   .
18.(2022九上·嘉定期中)如图,已知,与相交于点E,点F在线段上,,.
(1)求证:;
(2)求.
19.(2023九上·保定月考)如图,是的中线.
①若为的中点,射线交于点,则的值为   ;
②若为上的一点,且,射线交于点,则的值为   .
20.(2022九上·新昌月考)定义:如图1,点、把线段分割成三条线段、和,若,则称是线段的比例中段,、是线段的中段分点.
(1)已知点、是线段的中段分点.
①若,,则 ▲ ;
②在图1中,若,,求的长.
(2)如图2,在中,是线段的比例中段,、分别是线段、延长线上的点,且,、的延长线分别交线段于点,.探究是否为线段的比例中段,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进行计算得: m,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黄金分割定义知,,所以AC2=AB.
设AB=1,AC=x,

解得:x=.

故选:C.
【分析】对于线段AB上一点C,若AC>BC,且AC2=ABBC,则把点C叫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有.
3.【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 A 作AH⊥BC 于点 H.
∵ AB=AC,AH⊥BC,BC =4,
∴,
在Rt△ABH中, ,
∵ D,E 是边BC上的两个黄金分割点,
∴,,
∴,

.
.
故答案为:A .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在Rt△ABH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再利用黄金分割的定义可得,,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计算出CD、BD、DE的长度,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4.【答案】C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AB=60,AD=13,DE=17,EF=7,
∴ BD=47,AE=BE=30,AF=37,
∴ BD:AB=47:60≈0.783,AF:AB=37:60≈0.617,
∴ 点 F 最接近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故答案为:C .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计算线段比值,判断比值是否接近黄金比0.618即可求解.
5.【答案】
【知识点】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雕像的腰部以下n与全身m的高度比值接近黄金比,
∴,
∴米,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得,把m=2代入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1)
(2)解:因为二胡的“千斤”钩在琴弦长的黄金分割点处,且“千斤”上面一截琴弦比下面一截琴弦短,
则令“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所以,
解得,
所以“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1)解:∵,

∴,
整理得:
解得:,(舍去),
故黄金分割数为;
【分析】(1)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2)令“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解:∵,

∴,
整理得:
解得:,(舍去),
故黄金分割数为;
(2)解:因为二胡的“千斤”钩在琴弦长的黄金分割点处,且“千斤”上面一截琴弦比下面一截琴弦短,
则令“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所以,
解得,
所以“千斤”下面一截琴弦长为.
7.【答案】解:由题意可知,BC=2,∠NCB=90°.
由第二步,可得
如题图③,在Rt△ABC中,AB=
∴ 矩形 BCDE 为黄金矩形
【知识点】勾股定理;黄金分割
【解析】【分析】结合已知条件,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根据图形翻折的性质易得AD=AB,利用线段的和差计算出CD的长,再利用黄金分割的定义即可证明.
8.【答案】4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
∴a+2c+3e=4,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出,,,代入b+2d+3f=6中,即可解答.
9.【答案】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10.【答案】(1)解:∵c是a,b的比例中项线段,
∴c2=4×9=36,
∴c=6(负值舍去)
即c的长为6cm;
(2)解:设
∴a=3k,b=4k,c=5k,
∵ca+b+c=48,
∴3k+4k+5k=48,
∴k=4,
∴a=12;b=16;c=20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比例中项
【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列式得到c2=ab,即c2=36,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得到c的长;
(2)设,然后用k表示a,b,c,再代入a+b+c=48,求解得到k,即可得到a,b,c的值.
11.【答案】6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设,则,

故答案为:6.
【分析】由等比性质,可设,然后将a、b、c都用字母k的式子表示出来,进而将a、b、c代表的式子代入待求式子,根据整式加减法法则计算可得答案.
12.【答案】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
∴设,,,
又∵,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等比的性质,可设,,,然后代入待求式子,分子、分母分别合并同类项后再约分即可.
13.【答案】或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时,

则原式=,
当时,利用比例性质得,

综上所知:k的值为或;
故答案为: 或
【分析】若时,则,可得出k的值为-2,若时,利用比例性质得,综合可得出答案.
14.【答案】C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三角形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 连接DE.
∵ △ABC 的中线AD,BE 相交于点 F,
∴ AE=EC,BD=
即 AD,
故答案为: C.
【分析】连接DE,根据中位线定理及三角形的相似可以得到AF=2FD,再根据ED//AD得,即可求解.
15.【答案】2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
∴.
∵,
∴,
解得.
故答案为:2.
【分析】
直接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
16.【答案】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过点D作交于点H,









的值是.
故答案为:.
【分析】
过点D作交于点H,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即可解答.
17.【答案】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作,交于,
则,即:,,
,即:,
∴.
故答案为:.
【分析】过作,交于,依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进而可得的值.
18.【答案】(1)证明:∵,
∴,
∵,
∴,
∴;
(2)解:∵,
∴,
∵,
∴,
∴.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分析】(1)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到,结合可得,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可证结论;
(2)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继而得解.
19.【答案】;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①过点D作于点G,
∴,,
∵是的中线,
∴,
∴,即,
∵为的中点,
∴,
∴,即,
∴,
∴,
∴;
故答案为:
②∵,,
∴,即,
∵,
∴,
∴.
故答案为:
【分析】①过点D作于点G,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再由是的中线,为的中点,可得,,再进行等量替换即可求出答案.
②根据,可得,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20.【答案】(1)解:①;②设,则由题可得:,
解得或4,
的长为1或4;
(2)解:是线段的比例中段.
理由如下:设,


同理,,,
,,,
是线段的比例中段,



即是线段的比例中段.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定义新运算
【解析】【分析】(1)①根据MN2=AM·BN可得BN的值;
②设AM=x,则BM=5-x,根据MN2=AM·BN可得x的值,即为AM的长;
(2)设,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同理可得,,则GK=kBN,KP=kMN,PF=kAM,根据比例中项的概念可得MN2=AM·BN,代入化简可得KP2=GK·PF,据此证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