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麻雀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引导学生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拓展资源
丛书:《颤抖的羽毛》《小麻雀》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单元导入:
(出示单元导读页)回顾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本单元文章篇目。
人文主题:生活万花筒
语文要素:(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发布单元学习任务)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稍微转动就会组合出不同的画面,充满着无限精彩。让我们做一个小小摄影师,捕捉点滴生活,定格难忘时刻,感受生活美好,制作“生活万花筒精彩瞬间”图文册。
(出示本单元学习任务)本单元我们将一起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任务一:品真情流露,按发展顺序练笔;任务二:悟生活事件,依顺序清楚记录;任务三:读生活趣事,按顺序讲述内容;任务四:抓生活点滴,记录难忘精彩瞬间。
(出示课题及本课活动)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下面几个活动,学习文章《麻雀》,走近那个真实而震撼人心的瞬间吧!
任务一:品真情流露,按发展顺序练笔
第一课时
回顾旧知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了:
文章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活动一:细读寻“脉”,理清因果
默读课文,利用山形图和主要提示梳理故事,完成表格。
——起因:第三自然段 经过:第四、五自然段 结果:第六、七自然段。
——文章六要素:
时间:我打猎回来。 地点:林荫路旁的树下。
人物:老麻雀、猎狗、小麻雀
起因:猎狗发现了一只从巢里掉下来落在地上的小麻雀。
经过: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结果: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猎狗,“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
这篇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围绕麻雀讲述了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活动二:品味最精彩的画面。
小组合作探究:
(1)再读这篇文章,边读边圈画思考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探究作者是如何把内容写清楚的。
2. 交流分享。
(1)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几个形象?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小麻雀:弱小无助;老麻雀:勇敢无畏;猎狗:凶狠庞大;猎人:细心善良。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是如何感受到的。
小麻雀:
呆呆地(神态) (看到)
站在地上 拍打着小翅膀(动作)
无可奈何(心理) (想到)
——看到的: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外形)
——想到的: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心理)
猎狗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作者看到的:走近、嗅、张开、露出(动作描写)。
——猎狗的形象:凶恶、庞大。
老麻雀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这里通过作者对看到的老麻雀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这里写了作者看到的和听到的,突出了老麻雀的紧张和恐惧。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这里通过作者对看到的和听到的老麻雀的动作和声音的描写,突出了老麻雀的恐惧和无畏。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里是通过作者对老麻雀行为和声音的揣摩想到的,这是一种勇敢的、无畏的、强大的母爱的力量。
借助支架,分享表达自己的感受,品味精彩画面。
活动三:总结写作方法。
作者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呢?同桌互相讨论,并一起来整理意见,制作一个写作小贴士,收录在我们的“生活万花筒”专辑中吧。
——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自我评价小助手完成本课评价。
第二课时
回顾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活动四:拓展阅读,方法迁移感知。
默读丛书中的文章《颤抖的羽毛》,完成下面的阅读要求。
边读边进行圈画批注,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
自主绘制这篇文章的“山形图”
交流分享,阅读成果汇报。
梳理文章段落。
——起因:第二自然段;经过:第三至十四自然段;结果:第十五至十七自然段
重点点拨,说说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我踢毽子的技巧在班上属于中等,单脚踢还可以,双脚踢就不熟练了。“里踢”还可以,,“外拐”就很差。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
——想到的:通过描写作者内心心理活动,体现出作者的争强好胜。
大公鸡咯咯地叫着,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
——听到的:通过写大公鸡的叫声,体现出大公鸡的惊恐。
我望着手中的毽子,瑟瑟地颤抖着。
——看到的:主人公内心的颤抖和悔意。
分享交流“山形图”
借助支架交流文章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活动五:联系生活经验,清楚表达内容。
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上的内容说清楚。
提示学生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一说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选择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或者从下面的场景中进行选择,完成写作练笔,把内容表达得更清楚。
情景提示:
在学校的接力赛上反超对手,帮助班级在比赛中拿得第一。
下雨天没有带雨伞,在屋檐下避雨。
过年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集市准备年货。
——在学校接力赛上,我紧握接力棒,站在跑道末端,目光紧锁前方。前一棒队友奋力跑来,交接瞬间,我听到了同学们激昂的加油声和对手的喘息。我接过棒,如风般疾驰而出,眼中只有前方,心中默念:“反超!”
跑道在我脚下延伸,对手的身影在眼前晃动。我奋力追赶,耳边风声呼啸,夹杂着同学们的呐喊。就在转弯处,我瞅准时机,猛然加速,超越了对手!
冲刺,终点就在眼前。我拼尽全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了班级!”终于,我率先跨过终点线,耳边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那一刻,我深知,我们班级赢得了比赛,而我,也在挑战中找到了自我。
3.指导学生结合自我评价小助手完成本课评价。
布置作业
课下完成未写完的练笔,并阅读丛书文章《小麻雀》,梳理这篇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看看作家老舍是如何讲述这只小麻雀的故事的。
五、板书设计(共29张PPT)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是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学校即将开展一次“最
子任务一:集中精神地读,争取做到不回读,搭軹苪嚐更璀仮濟軾鼎詔示提速基石,欣赏沿路美好
强大脑一一快速阅读达人赛”,来评选阅读达人,欢迎你来参赛。
单元任务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稍微转动就会组合出不同的画面,充满着无限精彩。让我们做一个小小摄影师,捕捉点滴生活,定格难忘时刻,感受生活美好,制作“生活万花筒精彩瞬间”图文册。
品真情流露,
按发展顺序练笔
学习任务一
悟生活事件,
依顺序清楚记录
学习任务二
读生活趣事,
按顺序讲述内容
学习任务三
抓生活点滴,
记录难忘精彩瞬间
学习任务四
任务清单
任务清单
悟生活事件,
依顺序清楚记录
学习任务二
读生活趣事,
按顺序讲述内容
学习任务三
抓生活点滴,
记录难忘精彩瞬间
学习任务四
品真情流露,
按发展顺序练笔
学习任务一
麻雀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学习活动
活动一:细读寻“脉”,理清因果。
活动二:品味最精彩的画面。
活动三:总结写作方法。
活动四:拓展阅读,方法迁移感知。
活动五:联系生活经验,清楚表达内容。
第一课时
回顾旧知
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了:
文章讲述了_________在_________ 面前奋不顾身保护__________的故事。
老麻雀
猎狗
小麻雀
活动一:细读寻“脉”,理清因果
要素梳理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围绕麻雀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利用山形图和主要提示梳理故事,完成表格。
活动一:细读寻“脉”,理清因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经过
结果
(第三自然段)
(第四、五自然段)
(第六、七自然段)
活动一:细读寻“脉”,理清因果
要素梳理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围绕麻雀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我打猎回来。
林荫路旁的树下。
老麻雀、小麻雀、
我的猎狗。
猎狗发现了一只从巢里掉下来落在地上的小麻雀。
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猎狗,“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
事情发展
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活动二:品味最精彩的画面。
小组合作探究:
1.再读这篇文章,边读边圈画思考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探究作者是如何把内容写清楚的。
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几个形象?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老麻雀
猎狗
猎人
小麻雀
弱小无助
勇敢无畏
凶恶庞大
细心善良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活动二:品味最精彩的画面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小麻雀的可怜和无助
看到的
猎狗攻击时的凶狠
老麻雀的无畏
看到的
听到的
看到的
活动二:品味最精彩的画面。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抓住动作和姿态突显老麻雀奋不顾身,
通过嘶哑的声音表现老麻雀的愤怒与呐喊。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揣摩老麻雀当时的感受
抓住猎狗的神态、动作以及通过对猎狗想法的猜测,表现出猎狗的退缩。
看到的
想到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老麻雀的无畏,我是从“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感受到的。我从老麻雀绝望的叫声中,看出老麻雀不惜与猎狗较量也要保护小麻雀。
听到的
小麻雀的无助
“(小麻雀)无可奈何拍打着小翅膀”
小麻雀独自在林荫路上,猎狗对它有更大的威胁,它十分弱小无助
看到的
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翅膀的动作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 ,我是从 感受到的。我从 ,看出 。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 ,我是从 感受到的。我从 ,看出 。
母爱的伟大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老麻雀奋不顾身从树上飞下救小麻雀
母爱的力量使老麻雀充满勇气
想到的
借助提示,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与感受吧!
活动三:总结写作方法。
作者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呢?同桌互相讨论,并一起来整理意见,制作一个写作小贴士,收录在我们的“生活万花筒”专辑中吧。
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自主评价小助手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能借助“山形图”理清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能归纳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能针对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与同学合作,交流总结作者将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比一比,评一评
第二课时
回顾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活动四:拓展阅读,方法迁移感知。
在作家金波的童年生活中,同样也有一件事情让他难以忘怀。让我们一起来默读文章《颤抖的羽毛》。边读边进行圈画批注,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自主绘制这篇文章的“山形图”。
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文章中有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作者是如何将捉鸡过程写清楚的?
活 动 聚 焦
要素梳理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讲述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因
经过
经过
想到的:通过描写作者内心心理活动,体现出作者的争强好胜。
听到的:通过写大公鸡的叫声,体现出大公鸡的惊恐。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至十四自然段)
看到的:主人公内心的颤抖和悔意。
经过
经过
结果
结果
(第十五至十七自然段)
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文章中有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作者是如何将捉鸡过程写清楚的?
活 动 聚 焦
要素梳理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讲述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了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打算用家里大公鸡的翎毛。
“我”捞起大公鸡并真诚弥补,最终赢得了大公鸡的信任。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擒住大公鸡,拔它的翎毛,但大公鸡挣扎并逃进了蓄水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
在学校和家里
“我”,以及“我”家养的一只大公鸡
时间
与同学一起捉鸡拔翎,结果把大公鸡逼进了水池,差点淹死。后来,“我”意识到
“我”为了制作一个漂亮的毽子,
自己的错误,加倍呵护大公鸡,最终重新赢得了大公鸡的信任
交流汇报
文章有哪些地方令你印象深刻呢?借助下面的支架进行交流吧!
起因
经过
结果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活动五:联系生活经验,清楚表达内容
我们阅读了屠格涅夫的《麻雀》和金波的《颤抖的羽毛》,两位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得很清楚。现在请你写一个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者从下面几个场景中选择一个,结合学到的方法,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小练笔把内容表达得更清楚吧!
情景提示:
在学校的接力赛上反超对手,帮助班级在比赛中拿得第一。
下雨天没有带雨伞,在屋檐下避雨。
过年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集市准备年货。
在学校接力赛上,我紧握接力棒,站在跑道末端,目光紧锁前方。前一棒队友奋力跑来,交接瞬间,我听到了同学们激昂的加油声和对手的喘息。我接过棒,如风般疾驰而出,眼中只有前方,心中默念:“反超!”
跑道在我脚下延伸,对手的身影在眼前晃动。我奋力追赶,耳边风声呼啸,夹杂着同学们的呐喊。就在转弯处,我瞅准时机,猛然加速,超越了对手!
冲刺,终点就在眼前。我拼尽全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了班级!”终于,我率先跨过终点线,耳边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那一刻,我深知,我们班级赢得了比赛,而我,也在挑战中找到了自我。
自主评价小助手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能结合文章内容,借助“山形图”理清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能针对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发挥想象,结合所学方法说清楚图片上的内容。
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练笔,写一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
比一比,评一评
作业
课下完成未写完的练笔,并阅读丛书文章《小麻雀》,梳理这篇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看看作家老舍是如何讲述这只小麻雀的故事的。
以笔为桨,
用写作激起每一朵生活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