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圯上敬履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圯上敬履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08:53: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5张PPT。圯上敬履
司马迁楚汉争霸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背景链接,知人论世张良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录张良的生平。汉高祖评价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谏主安民 斗智鸿门
明烧栈道 养精蓄锐
虚抚韩彭 兵围垓下
曾经的张良张良相传原名姬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心存亡国亡家之恨,立志反秦。
张良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欲在秦始皇的巡游途中刺杀他。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而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防备。张良判断错误,误中副车。秦始皇对此事十分恼怒,虽然下令全国缉捕刺客,力士被杀,张良侥幸逃脱。
勇武鲁莽 沉着冷静,运筹帷幄?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幼时家境贫寒,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父亲死后,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继承其父对《史记》的编纂。
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获赦出狱后,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体例: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内容: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
写作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地位:《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评价: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快速抢答1、司马迁,字 ,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 、 。快速抢答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快速抢答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原名 ,是中国的第一部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 统治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赞誉它为“ ”。
快速抢答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赞誉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快速抢答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赞誉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张良字 ,与韩信、萧何并列为
“ ”。
快速抢答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赞誉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张良字子房,与韩信、萧何并列为
“汉初三杰”。
yí pī fǔ yìhè
圯 邳 老父 衣褐
duò rú nuò qǐng jǐ
堕 孺 诺 顷 济北
补充字词解释:
老父: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
直堕其履:堕,(duò)落、掉下来。
顾谓良曰:顾,回头看。
良愕然:愕然,吃惊的样子。
强忍:强,(qiǎng)勉强。
良殊大惊:殊,很,非常。
履我:给我穿鞋。
随目之:目,观看,注视。
为其老:为,因为。
为取履:为,给、替。翻译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分角色进行翻译,其它小组纠正补充。
用自己的话语复述本文的故事。
理清情节回顾文章情节。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回顾文章情节。
时间:张良国破家亡,流亡下邳之时
地点:下邳圯上
人物:张良;老父
事件:张良敬履
三次赴约
老父赠书
理清情节交流资料,互相借鉴1、根据课前作业,各小组组内交流对张良和老父两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2、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讨论结果。合作探究,分析形象从文章的内容看,哪些地方体现老父是在有意为难张良。
合作探究,分析形象从文章的内容看,哪些地方体现老父是在有意为难张良。
直堕其履——有意为之
孺子——傲慢无礼
“履我”——态度蛮横
以足受——无礼至极
一次次的先行到达加无理训斥——存心刁难
合作探究,分析形象老人一次次刁难张良的目的是什么?合作探究,分析形象老人一次次刁难张良的目的是什么?
考验张良,欲将《太公兵法》送与可传之人。合作探究,分析形象老人一次次刁难张良的目的是什么?
考验张良,欲将《太公兵法》送与可传之人。
《太公兵法》又称《太公六韬》、《六韬》、《素书》,相传周初太公望(姜子牙)所著。《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太公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合作探究,分析形象从老人对张良的考验、传书和张良日后的成功可以看出老人是个怎样的人?合作探究,分析形象从老人对张良的考验、传书和张良日后的成功可以看出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成大业之人不仅要忍常人所不能忍,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最起码的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老者后来的几次三番的离开,一方面是继续考验张良的隐忍程度究竟有多大,另一方面也是用行动来培养张良持之以恒、虚心求教、勤奋刻苦的 精神,足见这位老者真是循循善诱、用心良苦啊!
老父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教导有方,能点石成金之人。合作探究,分析形象面对老人的刁难(考研)张良又是如何做的?他又是靠什么打动了老人的呢?
文中表现 形象特点
合作探究,分析形象面对老人的刁难(考研)张良又是如何做的?他又是靠什么打动了老人的呢?
文中表现 形象特点
为老强忍 敬老尊贤
下桥取履 宽容隐忍
长跪履之 虚心刻苦
努力应约 坚持不懈
常习诵之 勤奋好学深入探究,拓展提升张良是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汉初三杰”之一。三杰之中,韩信战功显赫,拥有重兵,最为刘邦所疑忌,终于被杀害。萧何位列功臣第一位,但也曾受到刘邦的猜疑,被逮下狱,险些治罪。唯有张良,却是刘邦最亲信的智囊人物,俨然以“王者师”的身份,自始至终受到刘邦的尊重。
你认为这一切与他年轻时的这段经历有何关系?
深入探究,拓展提升张良是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汉初三杰”之一。三杰之中,韩信战功显赫,拥有重兵,最为刘邦所疑忌,终于被杀害。萧何位列功臣第一位,但也曾受到刘邦的猜疑,被逮下狱,险些治罪。唯有张良,却是刘邦最亲信的智囊人物,俨然以“王者师”的身份,自始至终受到刘邦的尊重。
你认为这一切与他年轻时的这段经历有何关系?
隐忍包容,韬光养晦,坚持不懈。
深入探究,拓展提升宽容隐忍是一种美德,但是不是什么事都要容忍?
深入探究,拓展提升宽容隐忍是一种美德,但是不是什么事都要容忍?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留侯论》
卒同“猝”,突然,仓促。
作业1、为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2、搜集赞扬张良和司马迁的古诗名句。
3、练笔《学会容忍》
相关链接黄石公
说法一:据传过了十年,张良竟得封侯。又过三年,张良随高祖行经济北谷城山下,果见黄石,张良取归,当作老人,香火供奉。及张良死后,将黄石一并埋在墓内。后代子孙每值春秋扫墓,年节祭祖,一体祭祀黄石。因此后人呼老人为“黄石公 ”
说法二: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庄襄公的重臣,姓魏名辙。庄襄公死后,秦嬴政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魏辙挂冠归隐,隐居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人们称他为“黄石公”。
第二种说法看来更接近事实。但是无论哪种说法是真,故事在流传过程中,都增添了很多传奇色彩,这增强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也反映人们对事实所蕴涵精神的赞颂。相关链接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23—1时
1—3时
3—5时
5—7时
7—9时
9—11时
11—13时
13—15时
15—17时
17—19时
19—21时
21—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