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圯上敬履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圯上敬履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9 09:21:35

文档简介

15 圯上敬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史记》的文学常识及司马迁张良的有关知识。
2.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文言常识。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实词。
3.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张良隐忍的性格。学习文章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过程方法目标
1.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疏解字词。
2.在阅读与翻译中理解基础知识及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渗透张良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隐忍宽厚、敬老勤奋、有错就改等美好品德教育。
2学情分析
《圯上敬履》是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言文,我选择这篇文章原因在于这篇文章内容相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完整清晰,离奇曲折,故事性很强,非常易学,而且张良的故事也非常耐人寻味,教育意义很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非常浓厚,可以说它是引领初一学生打开古代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更是引领学生汲取古人高尚道德情操,塑造良好个人修养的样例,所以这篇文章无论在古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还是人文素养的培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基于对本校学生学情的考虑,本课的教学活动我将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3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反复品味人物对话,从而洞察分析人物性格。
2.通过分析老父的做法感受张良这一形象的动人之处。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圯上敬履》教学设计
一、导入
(颁奖词)这是一个韩国的富家公子,为报国恨家仇,博浪沙一击,震动天下。这是一个谦逊的智囊贤士,为求学进取,黄公履一拾,千古佳话。这是一个汉朝的栋梁之臣,为成天下一统,鸿门宴一计,无人能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高深的智慧诠释了战争的奥秘,用无尽的谋略铸就了汉朝的辉煌。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张子房。
这节课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沿着时光隧道穿越回西汉时期,继续去了解一下发生在张良身上的故事,更深层次的去感受这位豪杰之士。
活动2【练习】温故知新
二、温故知新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考察一下大家掌握的是否牢固。(以填空形式考察一下学生对司马迁极其《史记》,以及张良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重点实词)
1.司马迁,字( ),( )时期 ( )家、( )家,著有《 》一书。
2.《史记》,原名《 》,记载上起传说中黄帝,下到汉武帝共约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共( )篇,包括()表、()书、()本纪、()世家、()列传。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其史学、文学价值之高。
3、尝:曾经。 衣褐:穿。 至良所:到。 直堕其履:故意
顾谓良曰:顾:回头看。 愕然:吃惊的样子。 殴之:打
良业取履:既然,已经。 良殊大惊:很,非常。 当如是:像这样。
遂:就。 不复见:再。 旦日:第二天。
活动3【讲授】理清结构,把握人物形象
三、理清结构,把握人物形象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文章,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找一名同学复述一下课文的故事情节。(评价学生复述,这位同学简要或详细的复述了一下课文,说的非常好。带领我们重温了一下这则故事1.那么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
明确: 张良和老父
明确了主人公我们就分角色来朗读一下课文,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张良 老夫旁白
(评价:三位同学在朗读过程中语气语调把握的都非常好) 找同学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明确: 张良敬履,老父赠书
2.老父是轻而易举得将书赠与张良的吗?(不是)老父是想考验一下他的为人,老父采用了哪些办法来考验张良?同学们去课文中找一找
明确:直堕其履;命张良取履并履之;三约张良会与圯,张良两次后至,老父怒而去(故意把鞋掉到桥下,让张良捡起来;让张良给他穿鞋;和张良约会,因为张良后到而几次三番愤怒地离去。)追问:如果你是张良你会怎么办?
3.那么面对老父的不停考验,张良作何反应?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直堕其履,命张良取履 良愕然(愣)—欲殴之(怒)—强忍(忍)—下取履(从)
履我 良长跪履之(恭)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惊)
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疑)—跪曰“喏”(坚定,诚恳)
两次怒而离去 良三往(执着)
4.老父对张良进行了如此多的考验,在每个环节老父对张良表现是否满意呢?我们用心体会一下老夫对张良态度的转变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明确:直堕其履,命张良取履并履之 (笑而去,曰:孺子可教矣)
会与圯两次后至–(怒曰,复怒曰)
三赴其约,良夜未半往–(喜曰:“当如是”)
他故意考验的心态,他的笑、他的怒、他的喜,背后是怎样的一番良苦用心。最终张良通过重重考验终获至宝《太公兵法》,并常习诵读之。
5.通过以上分析,从张良敬履,老父赠书两件事上,体现的是老父和张良怎样的人物形象?
老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表面:傲慢无礼 实质:伯乐相马 循循善诱 用心良苦 爱惜良才)老父堕履、二怒张良赴约、赠书,是对张良的考验和历练,使其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教导有方,能点石成金的人
张良是一个怎样的人?
(尊敬贤老、隐忍有容、守信重约、坚持不懈、求知欲强、知错能改、勤奋上进的人。)
可谓成大事者先成人,老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考验张良是否具备一个成大业的人的基本素质,张良也正是以自己道德品质上的闪光点,照亮了自己未来事业的平坦大道,也正是由于这种闪光点才使得他在楚汉的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真可谓忍一时怒气,跪圯桥上敬翁履 得半部天书,坐帷幄中挥汗师。
活动4【活动】延伸拓展
6.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张良的这段经历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张良的优秀品质,做事要懂得忍让,对老人要有恭敬之心,不可盲目、急躁;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坚持不懈;要有知错就改的精神。
7. 可谓忍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一种气概,一种生活态度。忍给张良带来了机遇,带来知识和能力,同时忍也使很多人成就了大业,你还知道哪些人和张良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最终获得成功。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三国演义》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道:“只有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胜汉三百年的张子房可与之相比。由此可见其智慧、谋略及过人之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活动6【练习】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圯上敬履》是从《史记》中节选的一个小故事,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史记》是一部传承文化,启迪人生,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课后同学们可以挑选《史记》中你感兴趣的故事或篇章读一读,和同学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