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制作一个潜望镜》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潜望镜主要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
A. 光的直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2. 潜望镜里的镜子是( )。
A. 平面镜 B. 凸透镜 C. 凹透镜
3. 光在潜望镜中经过了( )次反射
A. 1 B. 2 C. 3
4. 制作潜望镜时,两个平面镜的角度应该是( )。
A. 互相平行,与水平方向成45°
B. 互相垂直
C. 任意角度
5. 下列不属于潜望镜制作材料的是( )。
A. 纸盒 B. 平面镜 C. 放大镜
6. 潜水艇使用潜望镜的目的是( )。
A. 观察水下生物 B. 观察海面和空中情况 C. 照明
7. 制作潜望镜时,在纸盒上开窗的目的是( )。
A. 美观 B. 便于观察和让光进入 C. 减轻重量
8. 关于潜望镜的工作过程,正确的是()
A. 光→镜面1反射→镜面2反射→人眼
B. 光→镜面1折射→镜面2折射→人眼
C. 光→镜面1反射→镜面2直射→人眼
9. 下列装置的原理与潜望镜最相似的是( )。
A. 近视眼镜 B. 穿衣镜 C. 汽车后视镜
10. 制作潜望镜时,裁剪斜线的目的是( )。
A. 安装平面镜 B. 方便手持 C. 装饰
二、判断题(对的填 “T”、错的填 “F”)
1. 潜望镜只利用了一次光的反射。( )
2. 制作潜望镜时,两个平面镜的反射面应该相对。( )
3. 科学家可以用潜望镜在地下室观察火箭发射。( )
4. 潜望镜中的镜子可以是任意角度放置。( )
5. 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
6. 制作潜望镜时,镜子的大小不影响观察效果。( )
三、填空题
1. 潜望镜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光在其中经过了 次反射。
2. 制作潜望镜时,两个平面镜应与水平方向成 度角,且互相 。
3. 潜望镜的主要作用是让使用者能在 的位置观察到 的物体。
四、连线题
1.将潜望镜的应用场景与作用连线。
潜水艇潜望镜 观察地下室火箭发射
科研潜望镜 观察海面空中情况
地下实验室潜望镜 观测放射性危险实验
五、简答题
1.科科同学制作的潜望镜观察效果模糊,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请你提出2条改进建议帮助他改进潜望镜模型。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潜望镜通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光线,核心原理是光的反射。
2. A
解析:潜望镜利用平面镜的反射特性,凸透镜和凹透镜用于光的折射,不适用。
3. B
解析:光先经上方平面镜反射,再经下方平面镜反射,共两次反射。
4. A
解析:两个平面镜需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才能使光线两次反射后改变传播方向,实现隐蔽观察。
5. C
解析:放大镜是透镜,用于光的折射,潜望镜用平面镜和纸盒等材料,因此放大镜不属于。
6. B
解析:潜水艇在水下,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船只、飞机等情况。
7. B
解析:开窗是为了让外界光线进入潜望镜,同时便于观察者通过窗口看到反射后的物体。
8. A
解析:光进入潜望镜后,依次经两个平面镜反射,最终传入人眼。
9. C
解析:汽车平面镜型后视镜利用光的反射,与潜望镜原理相似,多次反射;近视眼镜是折射,穿衣镜是一次反射。
10.A
解析:裁剪斜线是为了给平面镜留出安装位置,使镜子能以45°角固定。
二、判断题
1. F
解析:潜望镜利用两次光的反射,而非一次。
2. T
解析:反射面相对才能让光线在两个镜子之间反射,最终传入人眼。
3. T
解析:课文中明确提到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观察火箭发射,属于实际应用场景。
4. F
解析:镜子必须按45°平行放置,否则光线反射路线会出错,无法正常观察。
5. F
解析: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因为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会聚的实像。
6. F
解析:镜子太小会导致观察范围狭窄,影响观察效果。
三、填空题
1. 光的反射;两
解析:我们平时使用的潜望镜的制作原理是光的反射,光在其中经过了2次反射。
2. 45;平行
解析:我们在制作潜望镜时,潜望镜中下两个平面镜应与水平方向成四十五度角,且互相平行。
3. 隐蔽;高处
解析:我们使用潜望镜的主要是人在隐蔽的位置能观察到高处或者被遮挡的物体。
四、连线题
1.
解析:根据潜望镜的应用场景与作用,潜水艇潜望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海面空中情况,科研潜望镜可以帮助我们观测放射性危险实验,地下实验室潜望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地下室火箭发射。
五、综合题
1.可能的原因:①平面镜角度偏差,未保持45°或两镜不平行,导致光线反射路线错误;②平面镜表面有污渍、划痕,影响反射效果。
改进的建议:①调整平面镜角度,确保两镜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成45°;②清洁平面镜表面,更换有划痕的镜子。
解析:科科同学制作的潜望镜观察效果模糊,可能是平面镜角度偏差,未保持45°或两镜不平行,导致光线反射路线错误;平面镜表面有污渍、划痕,影响反射效果;开窗位置或大小不合理,进入的光线不足导致的。提出改进建议是调整平面镜角度,确保两镜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成45°;清洁平面镜表面,更换有划痕的镜子;调整窗口的位置和大小,保证充足光线进入并优化观察视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